學習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複雜方案。根據學習策略覆蓋的成分,邁克卡等人將學習策略概括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資源管理策略。元認知策略是學生對自己認知過程的策略,包括對自己認知過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於學生有效地安排和調節學習過程。計劃策略、控制策略和自我調節策略都屬於元認知策略。
回想自己的語言學習歷程,有不少有意識的自我調控。初中一次英語課上老師追問「Pardon?Could you say it loudly, please?」,之後我就開始關注自己回答問題的音量,幾乎每次對話都把同桌搭檔嚇一跳。 後來不僅音量提高,為之後的教師職業奠定基礎,還讓自己對英語表達更加自信。高中時做題開始出現許多新詞,有時會因為不理解詞義而出現錯誤,我就把不會的新詞跟錯題都整理在錯題本上,每天早上到班後先讀一遍錯題本。讀著讀著,有一天突然就發現錯題本上的所有內容都會了。
如今的孩子學習負擔比我們小時候重多了,但是不少孩子只是單純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對學習沒有自己的思考,更別提依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自我調節。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注意培養,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三年級初學英語,我設計了這樣的「每周一寫」,希望孩子們能對自己一星期以來學過的東西有個回顧,從來自己意識到自己需要加強的內容。
初學英語,孩子們對學過的內容不能有完整的回顧,所以我在1下添加了輔助,保留了2和3。這樣的設計可能不會立即見效,但是堅持不懈,孩子們會掌握自我調節策略,學習起來有方法、更輕鬆。
一年級接孩子的時候,許多家長會問「今天在學校學了什麼呀」,打開孩子們的話匣。可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學習內容的增多,我們反而不會問了。其實不時問一問,能夠引導孩子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一天的學習情況,對他們學習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