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陳教授,我們青年學生如何在國家安全中做出自己的貢獻?」哈爾濱師範大學科學會堂座無虛席,還有很多學生持站票「蹭」課。這樣的火爆場面出現在學校「新的國際戰略背景下中國國家安全」報告會現場。由學校黨委學生工作部啟動的「以史為鑑,築夢青春」大學生理論學習系列宣講,讓有意義的理論變得有意思,讓有高度的宣講變得有溫度,讓歷史觀體現時代感,讓理論學習成為了校園新風尚,用理論武裝點亮學生的信仰之光。
精選隊伍,把責任擔起來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教師心中紮下根,才能在學生心中開花結果。」大學生理論宣講講師團按照「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要求,遴選了深受學生喜愛的思政課教師和具備學科背景的輔導員組建團隊。他們中既有學識淵博、理論功底深厚的全國重點馬院教授、博導,也有年富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全國樣板黨支部書記、學院黨委書記副書記;既有站在理論前沿的學術大咖,也有與青年學生「打成一片」的年輕輔導員;既有保證宣講思想性、理論性的源頭活水,也有提升課程親和力、針對性的十足動力。他們在一起以老帶新,以課代練,理論與實踐互促,思想與情感共進,共同承擔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在培養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同時,也傳遞了「為學為人」的接力棒。
精煉主題,讓歷史活起來
「以史為鑑、築夢青春」大學生理論宣講依託「四史教育」,同時緊緊圍繞《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的意見》、《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等設置了「四史教育」、「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大學生勞動教育」、「大學生勤儉節約教育」、「新時代國際大勢與中國發展大局」5個專題。各個專題都要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以聯繫的、辯證的、發展的眼光,通過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把道理講明白、講清楚。寓價值於知識中,寓歷史於時代中,寓理論於實踐中,讓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能夠落細、落實、落小,讓以史為鑑鮮活起來。
精心打磨,使理論動起來
講師團成立以來,多次召開座談會、研討會,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各個專題組每周召開三次以上的集體備課,大家集思廣益,在一起搜集資料、設計大綱、選擇案例、製作課件。每一頁PPT圖片的選擇、顏色的敲定,每一個知識點語言的講解、案例的選取都要圍繞青年的興趣點、認可度,都要轉換成青年聽得懂、聽得進的大學生語言,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小故事闡釋大道理,對硬內容進行軟表達。集體備課匯報會上,各組說課,相互點評。學校黨委副書記郭礫更是親自坐陣,把舵定盤,她強調要講述身邊人,身邊事,讓學生記得住,用得上。她指出:「要用『精簡短』的趣味宣講代替『高大上』的空洞說理,做到既有『高度』又有『溫度』更有『力度』,既『增信心』又『暖人心』更牢記『使命初心』」 ,省教育廳思政處張穎老師評價哈師大大學生理論宣講「講政治、講格局、講情懷」。
精巧設計,將課堂立起來
理論宣講是「傳聲筒」,要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響亮、調得更妥貼、聽得更舒暢,哈師大宣講團在宣傳手段上不斷推陳出新:「周末理論大講堂」上專家講授後,主持人帶領觀眾提問互動時往往使理論學習氛圍推向高潮;將理論宣講帶到校園科技轉化成果——可越冬燻衣草實驗田間,同學們感受到科技的力量、生態的文明、勞動的光榮;翻轉課堂中分組討論熱烈,觀眾變身為新時代精神的參與者、傳播者,青年大學生都爭當黨的理論「代言人」,以身作則鼓勵更多人去接觸理論,學習理論、傳播理論、踐行理論。學校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王彥慶說:「我們還要將課堂延伸,進行項目化研究,努力出成果、見實效、樹典型,把中央精神和黨的創新理論學習貫徹好、宣傳普及好、實踐運用好。」理論宣講的課堂能夠留住學生進而吸引學生,因為它「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有血有肉」、「有稜有角」、「有情有義」。
多年來,哈爾濱師範大學始終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創新理論宣講模式,培養學生理論思維。「以史為鑑,築夢青春」理論宣講,是新時代大學生理論宣講的有益嘗試,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打通「最後一公裡」的生動探索,是學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深入推進的成果彰顯。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士英 通訊員 劉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