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9 07:23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戴睿雲
6分鐘能做什麼?優秀的宣講員,能用這樣一段「微」時間,講一堂接地氣、聚人氣、有溫度的微型黨課。
7月3日,浙江省第十一屆微型黨課大賽決賽在湖州市長興縣舉行。19位來自全省各地各行業的參賽選手陸續登臺,以「決勝小康,奮鬥有我;共享小康,幸福有我」為主題,充分發揮微型黨課「以小見大」的優勢特點和「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獨特魅力,給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黨課盛宴。
數字見證理論宣講的魅力:今年,近10萬名來自基層一線的青年黨員走上講臺進行微型黨課宣講,超過千萬人次的觀眾通過現場觀看和網上直播等方式聽微型黨課。據不完全統計,近3年,參與全省各級微型黨課宣講比賽的宣講員超過20萬名。
踴躍講,願意聽。近年來,浙江湧現出一批以青年為主體的宣講團隊,這些「後浪」發出的「潮音」,創新基層宣講方式,推動新時代新思想走入尋常百姓家。
7月3日,浙江省第十一屆微型黨課大賽決賽現場,衢州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馬紹聰宣講《達塘,早上好!》。 浙江共產黨員雜誌記者 陸偉 攝
孵化
賽場飛出新時代「堂前燕」
「今天我抽到第一個上場。我認為黨員就該一馬當先!」浙江省第十一屆微型黨課大賽決賽一開場,馬韶聰如火的熱情就讓現場迅速「升溫」。他講述了一個關於「早上好」書記的故事。
「早上好」書記,指的就是常山縣新昌鄉達塘村黨支部書記陳重良。任職3年來,他帶領村民開荒山,種油茶;挖魚池,引清泉;賞桃花,建民宿;拓荒田,育茭白;村集體經濟也從2017年的零躍升到目前的23萬多元。不論是上午下午還是晚上,他都會和別人說「早上好」。這也是「早上好」書記的由來。
「我希望自己每天都能隨叫隨到,我希望大家都跟我一起拼命幹。要圓夢,我們不能等只能衝,喊了早上好才能拼命跑!」陳重良也來到決賽現場,說出「早上好」背後的用意。
「黨員同志們,脫貧攻堅、決勝小康,別忘了說聲早上好!達塘,早上好!美麗鄉村,早上好!中國,早上好!」當陳重良和馬韶聰一起說出這一串「早上好」時,仿佛有一股奮鬥的精神力量在場上迴蕩,觀眾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最終馬韶聰贏得一等獎。他來自衢州「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該團全由80後、90後青年宣講員組成,其中許多成員都是微型黨課大賽的選手,帶動更多青年人成為理論宣講的骨幹和「粉絲」。決賽當日,馬韶聰又與歷屆微型黨課大賽優秀選手一起,被吸納進「微黨課」浙江青年宣講團,立即準備開展全省「『百人、百堂、百課』話小康 微型黨課巡講活動」。
7月3日,在湖州長興舉行的浙江省第十一屆微型黨課大賽決賽現場,「微黨課」浙江青年宣講團成立。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魏志陽 攝
「通過微型黨課大賽11年的孵化帶動,在黨的創新理論走心工程的推動下,我省擁有了一批覆蓋各個單位、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青年宣講隊伍,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人、引領人,尤其是青年群體。」省委宣傳部宣教處負責人說。
學習新思想,傳播新思想,用好新思想。一大批青年成為新時代「堂前燕」,帶著接地氣有朝氣的理論之聲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0年各地各部門參加全省微型黨課大賽的選手,90%以上是80後、90後青年。11年來,全省各地各行業在組織微型黨課大賽中培育了數千名優秀宣講宣傳骨幹和一大批富有特色的青年宣講團隊。龍遊縣「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省直機關「浙青年宣講團」「紅船兒女宣講團」,高校的「清廉文化宣講團」「博士生宣講團」,企業的「紅碼頭」青年宣講團、「8090後車間宣講隊」和基層單位的「新潮聲宣講團」等,都是在以賽促講、以賽練兵中萌發、壯大起來的。
截至目前,我省已形成400餘家基層特色宣講團(名嘴、名師工作室),其中300餘家由80後、90後負責運行;5000多名基層宣講骨幹中,80後、90後宣講員佔80%以上,每年開展各種形式的宣講超過1萬場次。
潮音
從田間到雲端引發共鳴
「我奶奶年齡與新中國相仿。她小時候,家裡都把一盤醬鴨當作過年招呼客人的門面菜,家裡人不能隨便碰。後來她實現了夢寐以求的『醬鴨自由』,再到如今講究吃得健康養生。這就是我奶奶見證的舌尖上的小康。」
這是杭州市餘杭區喬司街道五星村青年黨員汪曉俊的一堂經典黨課內容。故事就發生在他家,表達方式很「潮」。「我希望通過我身邊的故事、年輕的語言,喚起大家的共鳴。」
1989年出生的汪曉俊,已是有著3年宣講經驗的資深宣講員。從「喬司好聲音」宣講團,到「餘杭好聲音」宣講團,他自豪地說,開始宣講後,他在村裡的「粉絲」漲了不少,「這也倒逼我學理論要『吃透』,宣講要接地氣」。
「不止在餘杭,全省各地宣講團注重挖掘本土素材講述新目標新方位,用小切口、小故事呈現大主題、大道理,使理論宣講既走心、又暖心。學得深才能講得好。學習新思想成為新風尚,青年成為理論學習的排頭兵。」省委宣傳部理論處相關負責人說。
習近平總書記就治國理政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包含了大量生動鮮活、言近旨遠的經典名句,深受青年群體喜愛。省委宣傳部在全省組織開展了「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主題宣傳宣講活動,組織青年宣講團開展主題宣講,引導青年讀懂「金句」背後的真理力量。僅高校青年師生就有超百萬人次參與了「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微語音微視頻製作推送、宣講競賽、誦讀晚會等活動,網絡總點擊量達6500萬人次。
省級宣傳文化系統「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主題宣講競賽活動現場。浙江共產黨員雜誌 記者 黃國中 陸偉 攝
《之江新語》《幹在實處 走在前列》以及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是指導浙江長期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各地宣傳部門緊扣新時代新實踐,組織廣大青年開展「我在之江學新語」系列活動,引導青年群眾從中學立場、學觀點、學方法,找鑰匙、找題目、找答案。「我在之江學新語」音頻欄目邀請黨代表、黨政領導幹部、企業家等各行各業的優秀青年,研讀、講讀、誦讀《之江新語》,單篇最高閱讀量超過20萬,累計有200餘家媒體平臺轉載。
在年輕人的「後浪潮音」中,讓宣講時尚起來;在貼近生產生活、符合年輕人喜好的各式場景裡,讓宣講既有意思又有意義。
草坪黨課、咖吧黨課、書房黨課、空中黨課……在嘉興,各種符合年輕人喜好的形式,拉大了宣講的傳播空間,增加了理論宣講活動的吸引力;
在寧波,青年宣講團將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的港口碼頭作為「故事匯」現場,宣講打造「一帶一路」重要樞紐中寧波舟山港人的「硬核」力量;
溫州康奈集團以企業文化俱樂部為主陣地,打造了「康奈開講啦」「車間宣講會」等品牌……
群眾喜歡什麼新形式,宣講就要擅長什麼新形式。宣講不僅走進了公共空間、田間車間、農家院壩、村社廣場、學校企業、文化禮堂,雲端也是移動傳播時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場景。
各地宣講團積極探索推出雲直播、雲課堂、雲講壇等,將「一時一地」的傳統宣講拓展為「隨時隨地」的網上推送,實現傳播365天、24小時全天候、不斷線。
溫州市青年宣講團利用大數據精準推送個性化宣講、開設「宣講直播間」孵化網紅宣講員、開辦「雲課堂」打造全天候黨課,並培育了200多個海外宣講「青騎兵」,面向海外僑二代、僑三代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浙江故事、溫州故事;
湖州市長興縣「老施來了」理論宣講團今年推出漫畫「老施」形象LOGO,團裡的80後、90後講師變主播,通過融媒平臺推出3分鐘短視頻、音頻,已推出《帶您走進民法典》等13期節目;
玉環市首創「手機黨課」新媒體宣講模式,打造網紅型青年師資隊伍,推出玉環早報、趣品社科、畫說玉環等系列微欄目,製作音頻、二維碼、長圖等微宣講作品近千個,受眾已超500萬人次……
據統計,今年以來,全省共發動青年宣講員開展「直播帶理論、帶政策」網絡宣講2000多次,在線觀眾超千萬人。
青春的宣講力量從線下到線上,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影響、教育著更多青年奮發向上。據統計,近年來,在各地微型黨課比賽及全省巡講中,青年觀眾超90%;全省青年宣講團開展的線上宣講青年受眾佔90%以上,線下宣講青年受眾佔80%以上。
龍遊縣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在村裡宣講。衢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走心
讓信仰的力量直抵人心
在一次次的真學真悟中,在一次次的走心表達裡,在一次次的凝神聆聽後,理論得到共鳴共情,信仰之基愈發堅固。
青年成為「學」的主角、「講」的主力、「聽」的主體,在思想上、精神上、本領上加油充電、受益終生。青年宣講員通過選題、備課、培訓、宣講等環節,不斷提升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理論素養和思想水平得到長足發展,在思想力量的激勵下不斷發出耀眼的人格光輝。
「今年成為高校的理論宣講員後,為了讓黨課的故事更有感召力,我重新聯繫上了6年前在貴州湄潭縣支教時教過的一個男生。沒想到,當年的一次浙大行,對他影響如此巨大。」浙江工業大學90後教師陳曼姣說,當年她帶著小男孩參觀浙江大學的實驗室,激發了他的科技夢。
如今,湄潭縣依靠科技興農早已脫貧,懷抱浙大夢的男生通過努力如願加入當初參觀的實驗室,並立志成為科技工作者。「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在講黨課的過程中,陳曼姣不僅認識到支教的深遠意義、夢想和奮鬥的價值,也更篤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作用。
在長期注重青年宣講工作的浙大一院,許多青年在講課聽課中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衛生健康事業的重要論述,增強了使命意識,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湧現出了一大批講奉獻、敢擔當的90後先進模範;嘉興學院青年師生編排話劇《初心》弘揚紅船精神,幾屆學生演初心、學黨史,先後200多人申請入黨……
宣講,就是要打通新思想走進人心的「最後一公裡」。接下來,浙江將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走心工程在青年領域率先取得標誌性成果,抓緊制訂全省青年宣講團建設的指導性意見,鼓勵和支持各地積極探索實施青年宣講工作評價和引導機制,推動成立青年宣講志願者聯盟等;總結推廣「領導幹部帶頭講、專家學者巡迴講、最美人物示範講、社會力量參與講」的宣講模式,實施媒體理論傳播、宣講品牌打造、宣講名師培育、宣講平臺整合四大行動,打造和培育一批群眾喜愛的網絡宣傳精品欄目;打響「千支宣講團、萬名宣講員」等特色品牌,總結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健全理論宣講人才庫,為基層宣講提供菜單式服務,培育紅船精神宣講團、新時代博士生宣講團等特色宣講團隊;進一步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農村文化禮堂打造成基層宣講示範點,建設一批群眾身邊的理論宣講陣地。
信仰如磐,踐行篤實。群眾在哪裡,黨的創新理論走心工程、新思想的傳播就跟進到哪裡。錢塘江畔,將匯聚更多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讓新時代新思想深入人心,凝聚起建設「重要窗口」的磅礴力量。
15942505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