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全省新時代青年理論宣講工作現場會上,1994年出生的金品軒走上發言席。
她是溫州青年海外宣講團的一員,溫州市民宣講團青年講師的縮影。
近年來,溫州立足「讓理論更接地氣、讓宣講更有朝氣」,對市民宣講團結構和業務活動進行年輕化、時尚化迭代升級。一大批「80後」「90後」登上理論宣講的舞臺中央,用年輕的思維、新鮮的表達,傳遞主流價值觀,展現「重要窗口」的青年風採。
特別是聚焦僑鄉特色,溫州著力打造了一支200多人的海外宣講「青年先鋒隊」。開展面向海外僑青年的宣講,把全面小康、「兩山」理論、「重要窗口」、新時代溫州人精神等「好聲音」傳向世界各地,有力推動了新時代新思想在廣大青年中入腦入心。
遠播全球,凝聚「青力量」
7月15日,「young朋友in溫州」網絡國際傳播活動啟動儀式上,溫州醫科大學畢業的南非青年阿樂(Brett Lyndall Singh)又一次化身為「海外宣講員」,向世界宣傳溫州。
年初「抗疫」時,這位特殊的青年海外宣講員還在多個社交平臺發布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和溫州抗疫舉措的短視頻,吸引了數十萬粉絲觀看點讚。
海外宣講,是溫州青年宣講的一張特色「招牌」。作為著名僑鄉,溫州有近70萬人在全球131個國家和地區發展。面向海外華僑青年做好理論宣講工作,成為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廣大青年中春風化雨、落地生根的重要方面。在這一背景下,溫州青年海外宣講團應運而生。
如今,全市已有200多名懂雙語、有僑紐帶的「80後」「90後」青年加入溫州青年海外宣講團。他們當中,有「海歸高知」、高校青年思政老師,有機關優秀青年幹部,也有像阿樂這樣的外籍青年等。他們通過直播、Facebook、微信朋友圈等渠道,用嘮生活、聊政策、談感想的方式向海外僑青年傳遞正能量。
當東海「後浪」與四海「後浪」相逢,會碰撞出怎樣的澎湃之聲?
今年年初,來自世界各地的上萬名溫州籍青年自發組成「高溫青年社區」,這支特殊的「宣講團」通過網絡發文、宣傳發動,廣泛凝聚力量,為家鄉防疫提供支援。
7月14日,青年講師曹依蕾搭車海外「雲課堂」,將優質的鄉土文化課、愛國愛鄉教育送給身在義大利、西班牙的歐洲僑童。今年以來,這類「雲課堂」共開課200多課時,累計11個國家(地區)90多萬人(次)參與了「海外雲課堂」學習。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一場場朝氣蓬勃的青年宣講正在把時代「潮聲」播向全球,把理論工作做到僑青年心坎上,使青年海外宣講真正成為一項「留根工程」。
賽場點兵,崛起「青聲代」
微黨課大賽上,「8090後」成為參賽主體。
青年宣講團開展「微黨課」學習。
6月3日,溫州市第十屆微型黨課大賽選拔賽現場,選手陳昱今一登場就用家喻戶曉的《小馬過河》抓住了聽眾的耳朵。
「這則寓言是溫州人寫的,創作於1955年。伴隨著那個年代一路走來,敢為人先的溫州人像小馬一樣,無懼急流險灘,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溫州模式。」「面對新時代的大河,我們要怎麼過?寓言已經給我們啟示:堅定『必過』的信念,拿出『敢過』的勇氣,進行『真過』的實踐」……短短6分鐘,陳昱今深入淺出,把「老寓言」與「新時代溫州人精神」巧妙結合,作了一番故事新解。當宣講結束,一股昂揚的精神力量瞬間「點燃」觀眾席,爆發出潮水般的掌聲。
「瑞安海外青播團」為歐洲僑童送上「雲課堂」,把中國好聲音、家鄉新變化傳播到海外。
陳昱今和曹依蕾一樣,都來自「瑞安海外青播團」,團裡很多人都是從微黨課大賽脫穎而出的選手。「賽場讓我們發現了自己的特長,也帶動了更多青年人加入。」曹依蕾說。
「以賽選才、以賽引才,全市微黨課比賽作為選拔優秀宣講員的重要渠道,每年優選出來的優秀青年宣講人才充實到市、縣兩級青年宣講骨幹隊伍,不斷提高青年宣講的質量水平。」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說,近年來,溫州依託「賽場點兵」孵化人才、依託條線資源選拔人才、依託專業特長創設「青色講團」,選拔培育了一大批拔尖的青年講師。同時,在頂層設計上狠下功夫,通過出臺《溫州市青年宣講團管理試行辦法》、構建市縣兩級「1+X」管理平臺體系等一系列制度設計,有力催生了理論宣講的「青聲代」,讓青年人在理論宣講的舞臺上「C位出道」。
目前,溫州市縣兩級青年宣講人才庫總計已有2000餘人、10餘個組別;全市各地共計打造了30多個理論宣講品牌。
樣態創新,唱響「最潮音」
村裡的老屋敞開木門,男女老少坐在庭院裡專注地盯著簷頭下兩位「小講師」。黨的創新理論、家鄉的變化、自己的創業故事,融入一句句接地氣的方言講給大家聽……這就是7月14日上午發生在文成縣嶨口鎮吳垟嶺根「最美庭院」裡的一幕。
溫州市民宣講員黃靖,在溫州文成嶨口吳垟嶺根村的美麗庭院內,為村裡的僑屬僑眷青年開展宣講。
「庭院宣講」如今已是文成青年宣講的一大特色。青年講師們走進村民家中,用場景化的宣講推動新理念、新政策「聲」入人心。今年以來,該縣已開展「庭院宣講」50場,惠及該縣20餘個村、1000多村民。
像這樣創新宣講模式和表現方式,讓理論教育變得「有意思、有意義」,正是青年宣講的初衷。近年來,溫州緊扣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節拍,大力推動理論宣講樣態創新,以僑胞視角、同頻語系、流行表達來傳播「本地事」「國家事」,在青年宣講中融入藝術、融入文學、融入實踐。比如,結合「新青年下鄉」開展走親式宣講;結合時尚潮流,以「主播式」宣講直播溫州故事。
各地也紛紛探索,推動青年宣講唱響「最潮」聲音。很多青年講師利用熱門的短視頻、微電影製作宣講作品,通過溫州新聞文化信息共享平臺、溫州市海外傳播中心和4個縣級海外傳播基地,以及溫州醫科大學、溫州大學海外分校、海外華文媒體、各僑團聯絡群等傳播渠道,把理論宣講推送到世界各地。一些宣講員還以主題沙畫、非遺剪紙等文藝範兒的表現形式,讓青年宣講更加令人喜聞樂見。
走心的宣講,聽者才會動心。隨著越來越多的「後浪」踴躍加入宣講隊伍,一場場有時代感、有力量、有溫度的基層宣講,不斷擦亮溫州市民宣講團的「金名片」,推動理論深入人心產生共鳴共情,促使信仰之基愈發堅固穩定。
生活看溫州選自溫州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甌越起「後浪」 「潮聲」傳四海 溫州青年擔當理論宣講先鋒》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