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們從寓言故事裡看出了時代意義:《小馬過河》裡的進退...

2020-12-13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鄭琳

上周,「有風景的思政課」介紹了「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同學們聽了幾位衢州的80後、90後小哥哥小姐姐們的故事。

本期,我們一起來聽聽,溫州青年海外宣講團成員講的故事。來自瑞安公安系統的民警陳昱今,她嘗試著向海外的孩子直播我們語文課本裡的寓言故事《小馬過河》。並根據這則寓言故事,為僑童們暢談勇於實踐、敢為人先的溫州人精神。還有來自文成縣的海歸夫妻,他們把自家廢棄的祖宅改成了「網紅」民宿,振興鄉村的經濟。

溫州文成縣青年宣講員

青年海外宣講團——

溫州是著名僑鄉,有近70萬溫州人在全球131個國家和地區發展,其中華僑青年的佔比很大。為了給海外華僑青年做好理論宣講工作,溫州推出了「青年海外宣講團」。目前,這個宣講團已經有200多名80、90後青年成員。他們圍繞全面小康、「兩山」理論等主題,開張了100多場宣講活動。

瑞安縣青年宣講員 陳昱今

《小馬過河》新解

寓言故事《小馬過河》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有一匹小馬想過河,但不知道河流深淺,旁邊的松鼠告訴他水很深,老牛卻說水很淺,小馬很猶豫,但最後還是決定自己去試試深淺,最終成功過河。

我們換個視角來重新解讀一下這則寓言。作為新時代的「後浪」,我們該如何從「小馬過河」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力量,又快又穩渡過這條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新時代大河呢?

要擼起袖子,做埋頭苦幹的「實幹家」。當小馬不知河流深淺、止步猶豫時,拼爹沒有用,因為爹媽在遠方;搖旗吶喊也是沒有用的,如果口號能解決問題,還要腿腳幹什麼?邁出去,才明白深淺,多走幾步,才懂得進退,才會有「過河」的勝利。

農曆新年剛過,溫州一度成為武漢之外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瑞安更是溫州的重災區,面對嚴峻形勢,我們沒有經驗可循,但是,這河必須要過。從1月25日開始到2月2日短短9天時間內,瑞安市公安局流行病學調查專班處理上級下發的各類涉疫數據10萬多條;交警在各檢查卡點參與檢查累計超過18萬人次、20萬輛車……

這一個個數字,既是戰果,更凝結著無數「實幹家」的奮鬥,就這樣溫州才在防控任務最重、復工復產最遲的情況下,硬生生闖出了一條成功抗疫之路,如今面臨「兩戰」下半場,我們更要用實幹的汗水,去澆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豐收果實。

要審時度勢,做處變不驚的「善戰者」。在過河之前,老牛說水很淺,松鼠卻說水很深。面對不同的聲音,是退步觀望,還是前行探索,考驗的是戰略定力和應變能力。

疫情防控初期,我們穩紮穩打:輿論引導很快到位、居家隔離成為共識、聯防聯控迅速形成、停工停學全面跟進,僅用兩個月就成功阻擊疫情,世界衛生組織也給了我們高度評價——中國抗疫為世界疫情管控贏得了一個難得的窗口期。更值得一提的是,瑞安還創新了「健康碼」、「安居碼」、微網格等精密智控戰法,果斷拿下拐點、鎖定勝局。隨著疫情形勢好轉,我們又及時啟動了復工復產。

要做帶動全局的「領跑人」。小馬過河的成功固然值得稱讚,但對新時代的奮鬥者來說,遠不能就此止步。均衡發展、全面邁進才能打好、打贏這場「過河攻堅戰」。新的歷史時期,每一名黨員不僅要做能「過河」奔小康的良駒,更要成為帶領14億人民共同實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千裡馬」。

瑞安大羅山南麓的陳岙村,十多年前還是一個偏僻貧窮、汙染嚴重、集體經濟空白的小村莊。村支書陳眾芳懷著「富一村百姓,興一方水土」的責任擔當,自掏腰包開展村莊發展規劃,身先士卒治水拆違,統籌推進「退二進三」產業轉型,在陳眾芳的帶領下,陳岙從「髒亂臭」蛻變為「聚寶盆」;村民從「手持鐵錘叮噹響,肚皮餓得咕咚響」,到如今個個住上小洋房。陳眾芳說:「我是黨員,就要對人民負責。」是的,黨員就是領航前進的精神旗幟。對新時代的溫州來說,精神旗幟越高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就越寬廣。作為黨員,我們要高舉旗幟,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為溫州續寫發展史貢獻紅色力量。

溫州的發展事業是一場接力跑。現在,我們接過接力棒,面對這條新時代的大河,我們要怎麼過?寓言《小馬過河》已經給了我們啟示,要做實幹家,幹在實處永無止境;要做善戰者,走在前列要謀新篇;要做領跑人,勇立潮頭方顯擔當。

同學們,讓我們堅定「必過」的信念,拿出「敢過」的勇氣,進行「真過」的實踐,用奮鬥凝聚磅礴力量,領跑新時代。

網紅民宿寒舍迴塘

華僑夫妻回國振興鄉村

把祖宅改成了網紅民宿

溫州文成縣蓮塘村有個網紅玻璃房——寒舍迴塘民宿,民宿的主人是一對90後海歸夫妻。

黃靖2011年出國,在義大利羅馬與他青梅竹馬的髮小劉豔喜結連理。黃靖學的建築設計,劉豔學的服裝設計。在義大利生活多年以後,一次回鄉改變了兩人的生活軌跡。

黃靖

「2016年的時候我回國了一趟,發現爺爺廢棄了20多年的老屋,主梁都開始腐朽了,我覺得特別可惜。如果能重新建設應該很不錯。」

黃靖夫妻自己動手開始改建老屋,原本是打算建起來自己住。蓋著蓋著萌生了做民宿的想法。」因為我們平時出去旅遊經常會住一些民宿,比較喜歡這種感覺。後來發現,當地政府對旅遊業的發展支持力度很大,民宿也比較多,我們就想著一定要做自己的特色。」

這件事,夫妻兩個籌備了很久。「老婆說房子一定要足夠通透明亮才舒服,大玻璃就成為我們的首選。」

從設計到裝修,他們考察了很多地方,把老房子裡的許多老物件也重新進行了布置。

經過2年的準備,2018年,寒舍廻堂民宿開業了。到了現在,這個玻璃房在當地已經成了「網紅」民宿,小有名氣。

「一開始的想法只是住,後來我們希望遊客來能夠吃住遊玩一起,所以我們又增加了飲食這方面的功能。」 黃靖說,「在菜品上,我的父親之前做了20多年的中餐,在義大利也開了好幾年的餐館,所以他就成為我們民宿的大廚。我又喜歡搜羅一些中式的食材去做西式的菜品,自己釀梅子酒,發現了很多創新的東西。」

於是乎,這個原本非常「土味」的老屋,不僅外形煥然一新,更是可以在這裡品嘗到歐洲風情的食物。地道的中國菜和歐式下午茶都能品嘗。

「我們還承包了民宿周圍的許多農地,當地許多村民種的菜、養的家禽,統一讓我們採購回來,可以供應民宿的食材。一方麵食材都非常的本土、新鮮,另一方面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小小的帶動了他們的經濟發展。」

溫州是著名僑鄉,有近70萬溫州人在全球131個國家和地區發展,其中華僑青年的佔比很大。為了給海外華僑青年做好理論宣講工作,去年以來溫州創新推出「青年海外宣講團」,黃靖就是其中一員。

他把自己回鄉開民宿的經歷生動講述當地百姓通過踐行「兩山」理念邁向全面小康的故事。

黃靖說,在國外生活多年,其實非常想念家鄉。「在國外的時候,經常會有不安定的感覺。我們選擇回來之後發現,祖國真的挺好。中國社會的治安非常好,經濟也在騰飛。我希望在國外的華僑朋友們都能回來看一看,回到家鄉做一點有趣的事情。」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思維導圖按步創作寓言故事——小學語文二年級課文《小馬過河》
    同學們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寓言故事《小馬過河》的思維導圖,畫這個故事的思維導圖時,大家先思考寫事的六要素,看看是不是很清晰的展現在思維導圖上了,這樣課文我們預習了,關於故事的寫作也會了,一舉兩得。現在開始創作啦!
  • 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在溫召開!這些你熟悉的寓言故事都出自溫州...
    你或多或少都讀過這些寓言故事,但不一定知道是溫州人寫的——《賣柑者言》《白頭翁的故事》《烏鴉兄弟》《小馬過河》《母雞生蛋》《老虎傷風了》《剛長腿的小蝌蚪》……部分溫州寓言作家作品集(資料圖)一直以來,溫州的寓言文學創作如火如荼,湧現出了一大批「寓言作家群
  • 童話劇《小馬過河》參加全國兒童劇優秀劇目展演
    □記者遊曉鵬    本報杭州專電6月1日下午,杭州蕭山區湘湖藝術中心劇場內,孩子和家長們一片歡騰,由河南藝術中心打造的動漫人偶童話劇《小馬過河》在這裡參加第八屆全國兒童劇優秀劇目展演。
  • 甌越起「後浪」 「潮聲」傳四海 溫州青年擔當理論宣講先鋒
    如今,全市已有200多名懂雙語、有僑紐帶的「80後」「90後」青年加入溫州青年海外宣講團。他們當中,有「海歸高知」、高校青年思政老師,有機關優秀青年幹部,也有像阿樂這樣的外籍青年等。他們通過直播、Facebook、微信朋友圈等渠道,用嘮生活、聊政策、談感想的方式向海外僑青年傳遞正能量。當東海「後浪」與四海「後浪」相逢,會碰撞出怎樣的澎湃之聲?
  • 「小故事 大道理——走進寓言故事」
    最近,廣州市越秀區鐵一小學三年(10)中隊的隊員們在線上學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鐵罐》《鹿角與鹿腿》《池子與河流》四篇寓言課文後,在輔導員謝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小故事 大道理——走進寓言故事」主題閱讀活動,以活動促閱讀,以閱讀促活動,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習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的讀書方法,體驗讀書的樂趣。
  • 這個時代最好的人生寓言就在他的英語繪本裡
    ——王爾德Oscar Wilde01找到自信的內動力我們從小就給孩子們講各種寓言,比如古希臘伊索寓言裡的狼來了,龜兔賽跑和農夫與蛇,古代中國的寓言故事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畫蛇添足,刻舟求劍等。這些古代的寓言故事直到現在都在教孩子們做人做事的道理。
  • 全年故事《小馬過河》兒童故事繪本分享
    書名《小馬過河》  1、《小馬過河》兒童故事繪本分享簡介:  馬棚裡住著一匹老馬和一匹小馬。  有一天,老馬對小馬說:「你已經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事嗎?」小馬連蹦帶跳地說:「怎麼不能?我很願意幫您做事。」老馬高興地說:「那好啊,你把這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吧。」
  • 【處世哲理】人際交往中的進退策略
        《伊索寓言》裡有一則小故事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個暴風驟雨的日子,    窮人到路上撿了塊石頭並洗淨後放在鍋裡煮。  「可是,你總得放點鹽吧。」廚娘說,她給他一些鹽,後來又給了豌豆、薄荷 、香菜。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
  • 寓言的主要特徵是用借喻的方法寓意義於故事之中
    寓言的主要特徵是用借喻的方法寓意義於故事之中。先秦寓言大都具有故事性和較完整的情節,甚至在部分寓言中已經有生動的人物形象的刻畫和戲劇性的描寫。但是,歷史故事從發生了的特定時空中被抽取出來,它的歷史學價值其實已經有所改變,顯示出價值向社會學領域的挪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它對於現實的借鑑性,這也正是寓言以及所有說教性文學的目的。所以,依此而言,這些經過加工、脫胎於歷史記述的故事已經具備了寓言的特質和功用。在《韓非子》一書中,不少歷史故事已經被寓言化,同時,這也使韓非子的寓言具有了情節化、故事化的特點。
  • 你們只知道《伊索寓言》裡的故事,但是你知道作者本人的故事嗎?
    我們在上小學的時候經常看到的課文內容裡就有《伊索寓言》的節選,裡面的內容有像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狐狸和烏鴉,狼來了的故事。雖然裡邊的故事非常簡短,但是卻非常蘊含有深意,這本書之所以叫做伊索寓言,是因為這本書的作者名字就叫伊索。
  • 河南原創兒童劇《小馬過河》緣何捧回政府最高獎「最佳動漫獎」?
    寓言故事《小馬過河》從1957年入選小學語文課本至今,承載了許多人半個多世紀的記憶。兒童劇《小馬過河》正是在其基礎上進行創意,但又突破了原有故事的框架,發展出小馬三次過河的不同情況,每一次過河都有新的創意和寓意,也升華出勇敢、臨危不亂和團結等主題。
  • 全國各地寓言大咖,齊聚溫州共議「寓言文學新發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提起中國寓言,你一定會想到《烏鴉兄弟》《小馬過河》……而且,這些名篇的背後,一定站著一位浙江作家,更為特別的是,這位作家很有可能是溫州籍。就《烏鴉兄弟》《小馬過河》來說,它們的作者金江和彭文席,都是溫州人。
  • 真正經歷過後才明白,《小馬過河》其實是寫給大人的童話
    「兒童啟蒙」是個歷久彌新的話題,世界上任何國家都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我們中國很早就有自己的兒童啟蒙讀物了,最著名的當屬「三百千」,也就是常說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到了現如今的社會,又出現各種更加好玩有趣的寓言童話故事,這些與老一輩的經典共同滋養著祖國新生代的花朵們。
  • 《小馬過河》攪動省會兒童劇演出市場
    《小馬過河》正式開始在河南藝術中心的駐場演出。    創新讓劇目煥發活力    據了解,7月26日至8月31日期間,每周六、周日晚七點半,《小馬過河》將準時在河南藝術中心小劇場與觀眾們見面。這部改編自傳統童話故事的劇目緣何面世一個多月後得到如此大的關注?用主創團隊負責人之一、河南省歌劇團團長陳靜的話說,是因為「跨界融合不僅是科技的趨勢,也是兒童劇發展的趨勢。」
  •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4課《小馬過河》字詞全解,全面
    親愛的家長朋友、孩子們,從今天開始我們將一起學習新的一課:《小馬過河》,這是一篇十分有趣的童話故事。這篇童話故事主要講的是小馬過河的時候,老牛告訴它水很淺,而松鼠卻說水很深,小馬很為難,不知道該怎麼辦,媽媽告訴小馬要親自去嘗試,這樣才能知道水的深淺。
  • 為「後浪」們挑選了近100本必讀圖書
    為「後浪」們挑選了近100本必讀圖書 2020-07-09 1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伊索寓言》裡動物的啟示:五分鐘讀懂,一生受用!
    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名叫伊索的古希臘人,就根據他眼裡的動物形象創作了許多精彩的寓言故事,便是我們熟知的《伊索寓言》啦!但是,《伊索寓言》可並不只是講動物的故事,它還藏著很多深刻的人生道理。走,現在就去伊索的動物王國裡看看,那些動物身上到底藏著些什麼道理呢!
  • 播撒智慧和哲理的種子,作家學者共話寓言文學如何破圈和突圍(上)
    在互聯互通的當下,什麼類型和題材的寓言作品,最受孩子們的喜歡?如何借用其他文體的表現手法,豐富寓言的表現形式,開啟親子文化閱讀場景,創作與傳統寓言迥異、具有時代氣息的新寓言?面對這座高峰,我們不僅為溫州的決策層的眼光、膽識、氣魄感到由衷的敬佩和折服,而且,相信中國的寓言文學家們也都會思考,自己能為這座高峰做些什麼?這個課題,會成為這次年會的一個題目,而且,還會成為今後的一個長遠的課題。」
  • 刻舟求劍的故事 有什麼寓意|寓言故事
    就像時代在飛速的發展,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時代需求,一昧的墨守成規,最終的結局就是被這個時代拋棄。那麼本期的寓言故事,為你講述刻舟求劍的故事。  【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