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小學堂
給孩子受益終生的人文底色
主講 鄧瑾
博雅小學堂聯合創始人
哈佛尼曼學人 、哈佛寫作課學員
做你自己,別人已經有人做了。
Be yourself. Everyone else is already taken.
——王爾德Oscar Wilde
01
找到自信的內動力
我們從小就給孩子們講各種寓言,比如古希臘伊索寓言裡的狼來了,龜兔賽跑和農夫與蛇,古代中國的寓言故事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畫蛇添足,刻舟求劍等。這些古代的寓言故事直到現在都在教孩子們做人做事的道理。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人,越來越要直面對自我和人生的哲學拷問:
-我是誰?
-我的優勢和獨特性是什麼?
-我可以怎樣利用我的優勢和獨特性實現自我,找到幸福與價值?
李奧尼經典繪本《田鼠阿佛》主人公Frederick
不要以為這是給成人的問題,其實孩子很小就會提類似的問題。
-我是誰?
-別人不喜歡我怎麼辦?
-我和大家不一樣怎麼辦?
-我要放棄自我才能贏得別人的友誼和愛嗎?
-面對一個未知的環境我有些害怕,有些孤單,我該怎麼辦?
-這是成長必須經歷的磨難嗎?
-我怎樣才能活出自我?
-當我成為一個更好更強大的我時,我可以怎樣做,讓世界因我而變得更美好?
繪本大師Leo Lionni (李歐·李奧尼)的系列繪本故事,回應的就是這些焦慮和困惑,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都能從裡面得到的巨大的力量:
堅定地做自己。
這其實也是作者和繪者Leo Lionni自己一生都在回答的問題。
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1910-1999),美國兒童文學作家、畫家
李奧尼是個在歐美多個國家輾轉生活和工作,會說5門語言(荷蘭語,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英語)的國際人。
1910年他出生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12歲時,爸爸媽媽先去了美國,他則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跟爺爺奶奶生活了兩年。14歲時去美國費城和爸媽團聚。一年後全家又移居義大利的熱那亞,他在那結婚生子。二戰前夕,歐洲反猶情緒日益高漲,他們一家又回到美國。
51歲功成名就後,Leo選擇在義大利風景最美且藝術遺產最豐富的託斯卡納(首府佛羅倫斯)定居,每年大概一半時間在義大利,另一半時間在美國。
所以對Leo而言,我是誰,我要如何活出自我,這樣的拷問持續一生。
李奧尼經典繪本Tillie and the Wall
49歲那年,為了哄住火車上玩鬧的孫子孫女,他把雜誌內頁撕成一塊一塊,即興編了個小藍和小黃的故事。沒想到不僅孩子愛聽,領座的大人們也都豎起了耳朵。
就這樣,當時已經功成名就的Leo無意中打開了另一扇門,並最終抵達人生巔峰:
他成了聞名世界的「繪本大師」,「20世紀的伊索」,用一己之力開啟了繪本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大幕——用現代藝術,回應現代主題。
其實,在進入繪本領域前,Leo的職業生涯就非常輝煌:他是畫家,建築評論家,廣告和平面設計師,設計學教授,曾在美國著名財經雜誌《財富》擔任了12年的視覺總監,為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設計展覽手冊,為布魯塞爾的世界博覽會設計美國館。他還曾出任美國平面造型藝術學會主席,1953年度國際設計大會主席。獲獎更是常事,包括最佳廣告美術指導獎,建築聯盟金牌獎等。
就在他的設計事業達到巔峰之際時,無心之作《小藍和小黃》開啟了他人生的另一個方向。
每半年在義大利的農場期間,他自由自在地繪畫,拼貼,雕刻,制陶,做版畫,金屬工藝,鑲嵌細工,寫作(前半生為藝術家的他在後半生的繪本創作中找到了詩歌這種表達),旅行,還學習彈奏弗朗明哥吉他和印度西塔琴,盡情探索各種藝術的邊界。
他更深深地沉浸在繪本創作的世界,因為他終於找到了最大表達人生理念的完美形式。直到1999年89歲過世前,Leo創作了近40本繪本,即使在他77歲患上帕金森綜合症後,也沒有停下創作的腳步。
李歐·李奧尼的設計作品
Leo所有的故事都指向「自我認同,自我接納」這個主題:
-我是誰?
-想要被愛就必須和大家一樣嗎?
-我可不可以特立獨行?
-我選擇一條更少人走的人生道路,可以嗎?能成功嗎?
他的每一本繪本,其實都是他自傳的一部分。他曾說:
「(田鼠)阿佛,小黑魚,(鱷魚)哥尼流,和其他所有角色都是我,我就在他們之中。」
而他的所有繪本,結局都是對自我接納,自我認同的肯定:
我可以做我自己!做自己最自由!做自己最快樂!做自由又快樂的自己,我還可以改變世界!
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都能從這些寓意深刻的簡單故事裡得到了巨大的心理力量。
02
當代藝術與詩歌的結合
好的繪本,一定是好故事,好文字,以及好插圖的集合。Leo的繪本就是這樣。他本身就是藝術家,並且把拼貼等當代藝術用在繪本插畫裡,革新了整個繪本界。
就用一個藍點,一個黃點創造的《小藍和小黃》,高度抽象,簡潔,但孩子們又能秒懂。
李歐·李奧尼作品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小藍和小黃》
這本書被譽為「現代繪本的起點」,開啟了1960年代以後結合設計和新媒體的運用手法,讓繪本視覺展現出了更多元的風貌。
Leo曾經說過,《小藍和小黃》第一頁正中畫下的藍點,是他一生中最完美無缺的作品。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完全了解,這兩個小小的圓圈,如何影響了我的靈魂,我的心智和我的生活方式。」
一個一直畫畫做設計的藝術家,在50歲開始創作繪本後,居然意外地找到了詩歌這種表達。於是詩歌與現代藝術相結合,討論的又是深刻的哲學和人生大問題,這讓Leo的系列繪本獨樹一幟。
03
閱讀與寫作:怎麼講一個好故事?
會講故事,是人類之所以戰勝其他動物站在整個食物鏈頂端的關鍵技能。閱讀和寫作能力也是博雅教育的核心,是面向未來的核心能力。
Leo的繪本在寫作上是範本。用這麼簡單的語言,就能表達這麼曲折的故事,這麼深邃的思想,這是很值得學習的。
閱讀他的這四本經典繪本,可以讓我們思考什麼是一個好故事?好故事的元素和結構是什麼?怎麼寫好一個故事?怎麼讀出故事背後作者的意圖?
而所有關於閱讀和寫作的核心能力是可以遷移的。學會了深度閱讀繪本,你也就開啟了閱讀更厚的虛構作品的能力。學會了寫繪本故事,你也就了解了寫作的要義。
04
哲學思辨
讀虛構作品,其實要思考作者為什麼要寫這個故事,他最想傳遞的觀點或信念是什麼。
繪本故事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場景,在這裡有人物有衝突,特別是遭遇困境,衝突時所面臨的選擇,為深度討論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比如看著特別簡單的《小藍和小黃》,其實可以有特別多的哲學問題可以探討。
小藍和小黃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們開心地擁抱在了一起,變成了小綠。等他們回到各自的家時,兩邊的爸爸媽媽都不認識他們了。
他倆大哭,流下了藍色的黃色眼淚,又變回了小藍和小黃。爸爸媽媽終於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從此,大家幸福地在一起玩耍,你是你,我是我,但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這裡,可供討論的哲學話題有很多,涉及到友誼,身份認同,認識論以及世界的本質等等。
比如,我們可以向孩子們提的問題有:
-你必須和對方一樣才能成為最好的朋友嗎?
-朋友之間必須要有共同點嗎?如果有,是什麼?
-有朋友在,你會更快樂嗎?
-沒有朋友,一個人能做到快樂嗎?
-為什麼小藍小黃擁抱後變成小綠,爸爸媽媽就不認識他們了?
-他們這樣想,對嗎?
-我們說「眼見為實」,眼睛看到的東西真的就是事實嗎?
-當他們變成小綠時,小藍和小黃還存在嗎?還是只是換了一種存在方式?
-到底什麼是綠?綠有獨立的自我嗎?
-既然我們都在變,那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永恆的自我?
……
所謂思辨,就是不斷提問題,不斷尋找答案的旅程。
05
原版閱讀從小培養
既然Leo 的文字詩意,簡潔,美好,那為什麼不直接閱讀英語原版呢?再好的翻譯,在某些句子的翻譯過程中,總是不得不捨棄只有原文才能有的韻律,節奏,情感,乃至文化信息。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讀原版,就像在美術館看藝術作品的真跡一樣,你是在和作者直接交流,這種愉悅和滿足感非常享受。
有些人覺得原版閱讀很難,其實只要方法得當,並不難。看經典繪本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所以,我專門為小學1-3年級的孩子設計了《博雅人文分級讀寫課》,選取了繪本大師李歐·李奧尼4本獲獎繪本,也是我自己非常喜歡,每次讀都還是被感動和激勵到的繪本:
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
《小藍和小黃》
Swimmy
《小黑魚》
Alexander and the Wind-up Mouse
《亞歷山大和發條老鼠》
Frederick
《田鼠阿佛》
每個繪本上兩次課。
第一節課主要是精讀原版,文學和藝術賞析;
第二節課,主要討論故事要素和結構,以及哲學思辨。
每次課後都有閱讀和寫作練習。寫作主要是創意寫作。我覺得這個時代,以及未來時代,想像力對個人發展和時代進步都變得越來越重要。
簡單繪本裡,其實隱藏著深刻的人生命題。
講故事的能力,是人之所以能在短時間裡戰勝其他所有動物而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核心技能,也是在AI時代,人之所以為人、不被機器替代的核心技能。
故事裡,藏著我們人類對過往,現在和未來的所有記憶和想像。我們每個人,無論你的經歷和心事多麼普通和渺小,都是人類記憶和想像的一部分,都可以通過故事融入一個更大的人類共同體。
放下故事之時,你終究會發現,這個世界你不再孤單。
來和我一起讀一讀李歐 李奧尼的這4本經典繪本吧。我們想對孩子說的話,都在這些故事裡。
點擊原文,立即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