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將在8000所學校推行,「上海數學教學法」讓「不會算數」在...

2020-12-13 環球網

英國教育部將投入4100萬英鎊,在全英國8000所小學校裡推行「上海數學教學法」。英國教育部國務大臣尼克·吉布表示:「我們將見證本國數學教育的復興。過去我們聽到太多英國人說『不會算數』,這將成為歷史。」

春節前,英國萊斯特市霍頓山頂小學的師生們依依不捨地送別了來自中國上海的數學老師。該小學的老師艾麗·烏勒森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雖然只有兩個星期的時間,但是上海老師的數學教學方法讓她和所有參加教學觀摩的老師都印象深刻,「不僅是老師,還有因為好奇而前來聽課的學校工作人員,大家都覺得上海數學教學法非常神奇。學生們也非常喜歡上海老師和中國的教學模式。在告別時,很多學生都流下了眼淚……」

同時擔任英國東米德蘭茲郡數學教育中心精熟教育專家的艾麗·烏勒森告訴記者,在觀摩了上海老師的授課後,她也決定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像上海老師那樣上課。與她一起聽過上海老師講課的其他小學老師也有同樣的想法,所以他們接下來就要開會研究如何改變現狀。

「不會算數」將成為歷史

事實上,由於受到上海數學教學法的影響和啟發,從而決定改用「中國式教學方法」的遠不止英國東米德蘭茲郡的這些小學。英國教育部國務大臣尼克·吉布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目前在英格蘭已經有800所小學在使用上海數學教學法。而這位國務大臣在2016年7月剛剛宣布,英國教育部將投入4100萬英鎊,在全英國8000所小學校裡推行「上海數學教學法」。他說:「我們將見證本國數學教育的復興。過去我們聽到太多英國人說『不會算數』,這將成為歷史。」

「不會算數」在英國已經成為一種廣為流行的「社會風尚」,儘管英國有許多數學精英,但英國民眾的計算能力普遍較弱。而數學不好,他們也不覺得難為情,學校裡不會要求學生記住運算公式,考試時還可以帶計算器。

2009年和2012年,英國、中國、新加坡等70多個國家及城市15歲的學生分別參加了兩次PISA(一個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籌劃的對全世界15歲學生學習水平的測試計劃)測試。第一次測試以閱讀為主測,數學為副測,第二次測試則以數學為主測。兩次測試結果中,上海學生都排名第一,而英國學生則名落孫山。測試結果顯示:英國學生的數學水平,與同齡的上海學生相比,要落後3年。

所以,從2014年起,英國發起了與中國的「中英數學教師交換項目」,英國派遣小學教師去上海學習數學教學法,同時,中國數學教師也前往英國小學進行交流。

「路由器」的運作模式

上海師範大學是「中英數學教師交換項目」的具體實施機構,該校教育學院呂傑昕副教授目前正在英國諾丁漢大學做訪問學者,他參與了該項目的組織實施。呂傑昕在介紹項目背景時告訴記者:「即使拋開上海學生在PISA測試中的優秀表現不談,中國數學教育在全球範圍內歷來也是廣受認可的,一些知名的數學教師在國際教育界也很有影響,大家都非常認可中國的數學教育質量。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英雙方運用政治途徑,在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的框架下,發起了『中英數學教師交換項目』,項目由英國政府全額資助。」

呂傑昕介紹,2014年11月,中國向英國派出了第一批數學教師,此後每年都派遣大約60名教師前往英國進行交流。「中英數學教師交換項目」的協議是由上海市教委與英國政府籤署的,上海師範大學負責實施。「對於很多老師來說,這是一個挑戰,因為需要用英語授課,而被選中的老師都來自公立小學和中學,並非像私立小學那樣有英文授課的習慣。但是,經過集中的培訓,這些老師都很快適應了英文教學」。

為了科學客觀地評測交流效果,英國政府委託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對「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進行了第三方跟蹤評估。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2016年發布了《中英數學教師交換計劃研究報告》,對上海數學教育給予了高度評價,把上海的數學教學模式定名為「上海精熟教學模式(Shanghai mastery approach)」。

呂傑昕解釋,「上海精熟教學模式」主要有兩個特點:第一是採用「小步驟教學法」,在英國每堂課的時間是1小時,而中國是半小時或40分鐘,時間跨度較小,所以老師上課前都要精心備課,相互之間交流經驗,教案也做得非常詳細,包括要實現什麼目標、教學過程怎麼安排,等等,甚至會詳細到每個過程大概要花幾分鐘;第二是採用「變式教學法」,舉一反三,每次改變一點,例如10以上的加法,先教4加6,再教4加7,再教5加7。

中國老師們最初擔心英國學生會不適應中國的教學方式。例如在英國課堂上,學生是圍圈坐的,而中國學生是按排坐的。後來才發現這些擔心完全沒有必要,英國的小朋友都很喜歡中國老師的教學方式,最後分別時還戀戀不捨,給老師贈送卡片和禮物。聽課老師也非常熱情,有的還來了兩次。中國老師離開後,英國老師們會開會討論,如何更好地使用和傳播中國式教學方法。

呂傑昕將中英數學教師交流機制生動地比喻成「路由器」的運作模式:展示教學方法的中國數學老師是路由器的接口,觀摩教學的英國數學老師是路由器的出口,會把學到的中國教育方法傳播出去。

3x7=21,30x70=?

英國教育部國務大臣尼克·吉布一直在大力推廣上海教學法。他向記者講述了去年在上海觀摩數學教學的心得,他說:「中國教學環境中,所有學生都是朝前坐的,這讓他們可以聚精會神,與老師積極互動。儘管課程很難,但是學生都聽得懂。所以,我們決定在英國的小學老師中培訓上海教學法的教學專家,讓他們再去培養更多的老師使用上海教學法。我曾經去南倫敦一所小學看中國老師教學,他在教末位為零的兩位數乘法,例如30×70,他第一步先拿掉兩個零,第二步用3×7,得到21,第三步,把拿走了的零再加回去,得到2100,非常利落,非常清楚。我看到,每個孩子都能懂,下課時,他們都學會了如何做末位為零的兩位數乘法。和我聊過的每個英國老師,都對上海教學法充滿激情,他們都在不斷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希望最終完全採用上海數學教學法教學。」

上海徐匯區愛菊小學的朱廣琴今年第一次來到英國伯明罕的帕克菲爾德社區小學(Parkfield Community)進行交流。她說,在交流的兩個星期裡,自己幾乎每天都在上公開課。「英國的老師非常讚賞我們每節課關注一兩個重點,循序漸進的方式,小朋友可以從簡單的題目開始,慢慢掌握複雜的題目。」朱廣琴這次為英國小學生帶來了乘法口訣,本來有些擔心英國小朋友可能會不適應,但是後來發現「這些小朋友都很感興趣」。

朱廣琴在英國小學上公開課。

英國教育部下屬的國家數學教學卓越中心(NCETM)小學數學部主任黛比·摩根對來英國的上海數學老師的敬業精神和辛勤努力大加讚嘆:「中國老師們要用英語授課,無論在語言上還是在備課上,都付出了不同於常人的努力。」

黛比·摩根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英國正在試圖提高數學教育水平,希望能從上海教學方法中獲益。很多教師在觀摩完中國教師的授課後,都希望「改變教學方法」,「像上海老師那樣講課」。她認為,不僅政府層面有強烈意願,教師們也真心喜歡上海教學法,這種政府與教師之間的共識確實很難得。

黛比·摩根發現上海教學法與英國教學法有幾個主要不同之處:第一,上海教師的「小步驟」教學法,能提高教學的深度和學生對計算的流利度,而且能夠兼顧不同水平的學生,確保他們的整體進步。第二,上海教學法強調乘法口訣的背誦,而英國學生不善於乘法。英國教育界意識到,這種流利計算能力的缺乏,已經成為學生們數學水平提高的障礙,而上海教學法帶來的乘法口訣表讓學生們受益匪淺。第三是「整班教學」與「差異教學」的區別。上海教學法注重整體教學和學生水平整體提高,教學方案易於貫徹,而英國老師習慣於將不同水平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不同的小組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案和內容。這非常難以管理,容易造成教學的混亂。

中國數學練習冊也要挺進英國

尼克·吉布說:「過去兩年,已經有140名中國老師來到英國。2020年,我們要讓英格蘭8000所小學使用上海數學教學法,這在英格蘭是個非常高的比例。」

呂傑昕告訴記者,上海師範大學從上海的中小學校選拔出他們認為能夠展示中國數學教育優勢的教師,然後進行派前培訓。每批老師中都會同時派遣一名數學教育專家,因為上師大不希望這一項目是一個單方向的輸出平臺,也希望利用這個機會學習英國的數學教學經驗。這些專家到英國之後觀摩授課過程,撰寫研究報告。交流項目成果顯著。2016年,英國教育部下屬的國家數學教學卓越中心(NCETM)出臺評估報告,認為這一交流項目效果很好,大大提高了英國數學教育的質量。

呂傑昕介紹,現在英國一些出版社也看準了中英數學教師交流的商機,正在與中國出版社合作,計劃把中國的數學練習冊帶到英國出版。

黛比·摩根告訴記者,英國小學的數學老師每年有140人接受培訓,最終達到700人,讓他們成為上海教學法的專家教師。這些老師第一年接受培訓,第二年要負責培訓6個學校的老師,組成研究小組,傳授教學方法。現在英國成立了35個上海教學法的教學中心,由英國數學教學卓越中心負責。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報 ;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圖片編輯:雍凱)

相關焦點

  • 厲害了!明年初這套數學教材將走進英國小學課堂
    在今年3月份舉行的2017年倫敦書展上,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籤訂協議,將翻譯出版上海基礎教育數學教材。柯林斯學習出版社的科林·休斯把該協議的籤訂稱為「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修斯說,「據我所知,為中國學生編寫的教材將會被原汁原味地翻譯並為英國學校使用,這種事從未發生過。」他表示,此舉「旨在通過採用使上海成為世界數學教育領導者的方法,以提升英國的數學教育質量。」
  •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上海一線教師傳授經驗
    ­  8000所小學學習「上海精熟教學模式」­  引進上海數學教材,這是英國全方位學習中國數學教學經驗的最新一步。2016年7月,英國教育部國務大臣尼克·吉布宣布,英國將投入4100萬英鎊,在8000所小學推行「上海數學教學法」。他說:「我們將見證本國數學教育的復興。
  • 雙語:半數英國小學將推廣中式數學教學法
    英國政府的一項新舉措將在半數英國小學課堂上推行中國傳統數學教學法,以防止英國青少年在數學上落後於亞洲同齡人。   Youngsters in the UK lag way behind those in China, Singapore and Japan in international league tables of numeracy.
  • 英推行中式教學法 中國教育憑什麼徵服西方?
    片中幾名中國老師被安排在一所英國中學中用中式教育方法授課,學校也根據中國學生的作息時間給孩子們安排了課程表。  紀錄片中的「試驗」如今成為現實。  英國教育部上周宣布,根據改革計劃,將在全英8000所小學推廣採用中國傳統數學教學方法。負責改革的國務大臣尼克·吉布稱,這種數學教學方法應該成為英國學校的固定標準。
  •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引入教材和教學方法
    8000所小學學習「上海精熟教學模式」   引進上海數學教材,這是英國全方位學習中國數學教學經驗的最新一步。2016年7月,英國教育部國務大臣尼克·吉布宣布,英國將投入4100萬英鎊,在8000所小學推行「上海數學教學法」。他說:「我們將見證本國數學教育的復興。過去我們聽到太多英國人說『不會算數』,這將成為歷史。」
  • 引進上海教師、教材等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在今年3月份舉行的2017年倫敦書展上,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籤訂協議,將翻譯出版上海基礎教育數學教材。柯林斯學習出版社的科林·休斯把該協議的籤訂稱為「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修斯說,「據我所知,為中國學生編寫的教材將會被原汁原味地翻譯並為英國學校使用,這種事從未發生過。」他表示,此舉「旨在通過採用使上海成為世界數學教育領導者的方法,以提升英國的數學教育質量。」
  •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引進上海教師、教材
    修斯說,「據我所知,為中國學生編寫的教材將會被原汁原味地翻譯並為英國學校使用,這種事從未發生過。」他表示,此舉「旨在通過採用使上海成為世界數學教育領導者的方法,以提升英國的數學教育質量。」他說,與英國當前的課本相比,中文原版教材的「要求高得多」。  上海數學教材進入英國一事,引起包括美英媒體在內的很多西方國家媒體的關注。
  • 英國引進《真正上海數學》教材,明年初走進英國小學課堂
    在今年3月份舉行的2017年倫敦書展上,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籤訂協議,將翻譯出版上海基礎教育數學教材。柯林斯學習出版社的科林·休斯把該協議的籤訂稱為「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修斯說,「據我所知,為中國學生編寫的教材將會被原汁原味地翻譯並為英國學校使用,這種事從未發生過。」
  •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在今年3月份舉行的2017年倫敦書展上,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籤訂協議,將翻譯出版上海基礎教育數學教材。柯林斯學習出版社的科林·休斯把該協議的籤訂稱為「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修斯說,「據我所知,為中國學生編寫的教材將會被原汁原味地翻譯並為英國學校使用,這種事從未發生過。」他表示,此舉「旨在通過採用使上海成為世界數學教育領導者的方法,以提升英國的數學教育質量。」
  •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今年3月份舉行的2017年倫敦書展上,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籤訂協議,將翻譯出版上海基礎教育數學教材。柯林斯學習出版社的科林·休斯把該協議的籤訂稱為「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修斯說,「據我所知,為中國學生編寫的教材將會被原汁原味地翻譯並為英國學校使用,這種事從未發生過。」
  • 英媒:英國人將繼續一絲不苟跟中國人學數學
    這就是「上海精通式教學法」。它是一套系統性課程安排,旨在讓學生對基礎性數學概念有深刻認識和清晰理解。看到陸老師讓學生挨個敘述分數的含義,在場英國老師說:「中國老師的課堂上有很多需要念和背的東西,對我們來說這可能有些程式化,但確實是加深學生理解的好方法。」
  • 歐洲引進上海數學教學法:不再「以孩子為中心」
    歐洲引進上海數學教學法:不再「以孩子為中心」 原標題:   參考消息網7月21日報導英媒稱,歐洲各地的學校正在引進一種上海數學教學法,希望以此提高歐洲學生在國際考試中的成績。
  • 英國小學引進亞洲數學教學法,著重計算能力培養
    【財新網】(實習記者 黎詩韻 記者 盛夢露)近日,英國教育部宣布了一項數學教育改革方案:未來4年,英國政府將投入4100萬英鎊,幫助約8000所小學推廣「亞洲式」數學教學法,即在上海、新加坡、香港等地採用的數學教學法。  公眾的印象中,英國人的數學能力極差。為何要進行這項改革?
  • 厲害| 又請中國老師又資助數千萬英鎊 英國「大手筆」只為推廣中國...
    ,尤其是數學成績遠遠落後於亞洲多國,為此英國教育部將在全國約半數的小學推廣亞洲小學、尤其是中國小學的數學教學方式,並為此提供數千萬英鎊的資助。在英國,三年級學生還扳手指算數是常事,褚老師的目的只有一個:教會他們不再靠扳手指算數。在課堂講授完畢後,每組學生再自己練習。課堂上幾位當地老師手把手輔導學生,讓每個孩子跟上進度。
  • 英國推廣中國小學數學教學法 請中國老師上教學公開課
    阿內爾是都鐸小學教6年級全科的老師,她主教英語,也教數學,地理,藝術,音樂等科目。她介紹說,寒暑假期間不會給學生布置必須完成的作業。,尤其是數學成績遠遠落後於亞洲多國,為此英國教育部將在全國約半數的小學推廣亞洲小學、尤其是中國小學的數學教學方式,並為此提供數千萬英鎊的資助。
  • 英媒稱歐洲引進上海數學教學法:不再"以孩子為中心"
    參考消息網7月21日報導 英媒稱,歐洲各地的學校正在引進一種上海數學教學法,希望以此提高歐洲學生在國際考試中的成績。這種方法側重重複和「板書加講課」,而不是「以孩子為中心」的輔導。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7月19日報導,上海數學教師被認為是業務最精湛的,這種聲譽來自他們的學生在最具競爭性的國際考試中一貫的出色表現。他們的教學方法也因此成為這個城市的文化輸出項目之一。英國一半的學校有機會採用這種被稱為「上海式精通術」的體系;採用這種方式來掌握數學技能的小學生普遍地取得好成績。來仔細檢視一下上海數學教學方法的獨特原理,以及對這些原理的批評。
  • 中國數學教學法"出口"英國 英國校長:好好好!
    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是2014年第二輪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會議的成果之一。項目實施以來,中英超過100所學校的500多名教師參加了教學交流活動,上千名學生從中受益。  1月26日,30多位中國老師結束了在英格蘭地區10多所公立小學的示範教學。對於中式教學法,學生和老師紛紛表示點讚。
  • 英國人要繼續一絲不苟跟中國人學數學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訪華期間決定,中英將繼續推進兩國教育合作項目。中國數學教師為倫敦一所小學學生批改課堂練習題。新華社記者韓巖 攝把「數學的藝術」帶進英國課堂 2014年,中英兩國啟動數學老師交流項目。為了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英國決定借鑑中國的數學教學法,也就是所謂的「上海模式」。 英國教育部前官員莉茲·特魯斯說:「從全球範圍來看,上海的數學教育遙遙領先。英國的新課程將借鑑中國經驗,如較早開始學習運算法則,記背乘法表與練習多位數除法等。」
  • 「上海數學教學法」風靡英國小學 練習冊也要進英國
    ­  「路由器」的運作模式­  上海師範大學是「中英數學教師交換項目」的具體實施機構,該校教育學院呂傑昕副教授目前正在英國諾丁漢大學做訪問學者,他參與了該項目的組織實施。呂傑昕在介紹項目背景時告訴記者:「即使拋開上海學生在PISA測試中的優秀表現不談,中國數學教育在全球範圍內歷來也是廣受認可的,一些知名的數學教師在國際教育界也很有影響,大家都非常認可中國的數學教育質量。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英雙方運用政治途徑,在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的框架下,發起了『中英數學教師交換項目』,項目由英國政府全額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