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疫情期中小學應急教育模式

2020-12-11 環球網

重大傳染病疫情期學校應急教育模式建構是學校教育面臨的新挑戰,中小學校要提高應急教育運行水平,對學校教育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抓住疫情防控、災難教育、教學組織等關鍵環節,構建包括育人、教學和管理等三個維度的應急教育模式,建立完備的應急機制

在重大傳染病疫情期,廣大中小學校按照教育部統一部署,延期開學,進入應急運行狀態,啟動應急教育模式。災難突如其來,學校往往對應急狀態下的運行缺少系統思考和行為自覺,對疫情狀態下學生的心理需要、情感需要關注不夠,提供給學生的線上課程質量不高。這就需要中小學校提高疫情期間學校應急教育運行水平,對學校教育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抓住疫情防控、災難教育、教學組織等關鍵環節,構建包括育人、教學和管理等三個維度的應急教育模式。其中,育人模式以災難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為重點,建立全面育人機制;教學模式以教學組織和學習指導為重點,提高學生居家學習生活質量;管理模式以疫情防控和服務學生為重點,提高學校應急狀態運行水平。

育人模式 構建高質量的居家教育生活

堅持立德樹人,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讓學生收穫精神上的成長

疫情防控是疫情期學校的頭等大事,學校應在政府的組織下制定、啟動校園重大傳染病應急防疫機制,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相關工作。與此同時,學校還應發揮好全面育人的功能,積極有為地幫助學生構建高質量的居家教育生活。

學校要充分認識到,正常狀態下學校的教育功能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學校環境發生作用的,學校空間是明確根據影響其成員的心理和道德傾向而進行的環境營造,既是物理空間,更是情感空間和文化空間。在學生居家學習的環境下,校園文化場對學生的作用、同學之間的相互陪伴、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都不存在了。學生離開了熟悉的校園空間,再加上疫情對學生心理造成的巨大衝擊,會出現緊張、焦慮、恐慌等心理狀態,高年級的學生還會出現暫時性的個人理想與現實困境的嚴重衝突。因此,疫情期間學校的教育行為不僅僅是提供在線學習課程,組織學生學習,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充分利用網絡,開展相關教育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精神層面實現真正的成長。

首先,學校要有針對性地加強以生命與健康、科學與理性、精神與價值等為主題的災難教育,普及疫情防控知識,讓學生以科學理性的態度反思災難,懂得人類該如何敬畏自然、尊重科學,懂得如何在公共生活中充分約束自我,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讓學生認識到,人類歷史的發展總是伴隨著人類與災難的鬥爭,要堅定信念,奮發有為,增強為國家和人類美好未來而奮鬥的責任意識。

其次,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如讓學生看到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讓學生看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集中全國人力物力支援武漢戰勝疫情」的壯舉所體現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讓學生學習醫護人員、軍人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了國家和人民利益不顧個人安危的崇高精神,樹立胸懷天下、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

再其次,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和能力,樹立勤奮學習、報效國家的理想信念。

要實現上述目標,需要家校合作,發揮班集體作用,建設班級網絡空間,暢通師生、生生交流渠道,讓學生情感上有依託,學習上有動力,精神上有成長。

教學模式 注意青少年身心健康

整體關注學生居家生活,加強德智體美勞各個環節的學習指導

當前線上學習資源蜂擁而來,學生被動接招,如不進行系統指導,學生一時感覺無所適從。2月7日,陳寶生部長在教育系統疫情防控視頻會上針對在線學習特別強調指出:「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青少年身心健康,把握好教學內容的適量和教學時長的適當。」這就需要中小學充分考慮疫情期間學生學習環境的變化,根據學段、學科特點,構建科學的網絡在線教學新模式,做好整體設計。

一是將學生居家生活的各個環節進行整體設計。學校要綜合考慮關係到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各個環節並加以指導,讓學生居家仍能過上完整的教育生活。如對學生進行居家體育鍛鍊指導,組織學生開展線上班集體活動,組織學生集體收看愛國主義題材的電影,等等。

二是將學生居家學習的全程進行整體設計。美國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指導的觀點,強調指導的重點是空間上的活動安排和時間上的進程安排,總的目標是使學生的學習井然有序。這就需要大力加強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個性化指導,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將教師講授、學生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學習等環節進行系統考慮。組建班級學習群,按學力組建學習小組,實施分層教學。適當降低內容難度,放慢課程速度,留足學生的內化時間。

三是將課程內容進行整體設計。將適合線上教學和不適合線上教學的內容綜合考慮,做到線上居家學習內容與本學期全部課程內容統籌安排。採用單元整體教學、專題性的模塊教學、微課教學、討論式教學等多種課型,讓學生根據學習特點和實際需要進行課程選擇。閱讀對學生的精神成長和學業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是最適合學生居家學習的課程。建議各年級都適當增加閱讀課程,教師發揮好組織和指導作用,通過召開網上讀書討論會等方式輔助學生閱讀。

管理模式 保持連續性和系統性

完善疫情期間學校運行管理機制,提高疫情應急狀態下學校的運行水平是關鍵

疫情期間學校的運行和平時最大的不同是,教育教學方式和管理方式發生了改變,要避免因疫情防控使學校系統功能出現部分癱瘓,影響學校整體教育功能的發揮。學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要針對學生居家線上學習、教師主要靠線上辦公等特點轉變教育教學管理方式。疫情期間,學校工作仍要保持連續性、系統性,避免以應對具體工作任務的方式開展工作。

學校要抓好疫情防控這個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建立疫情防控機制,組建專門隊伍,進行網格式的工作部署,工作落實落小落細,確保疫情防控工作得到切實落實。

學校要組建骨幹教師隊伍,加強課程開發,開發線上學習的課程資源,為全體學生提供最優的課程服務。組織心理教師、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對學生及時提供幫助。組織全體任課教師,對學生學習來進行個性化指導。

學校要組織教師開展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研究,讓教師利用居家辦公時間開展深度教學研究,轉變教學方式。教研組要發揮好學習共同體的功能,通過組織教師線上備課研討、自主研修等方式,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為疫情過後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做好充分準備。

重大傳染病疫情期學校應急教育模式建構是學校教育面臨的新挑戰,建立完備的應急機制,加強災難教育的研究,提高學校課程供給質量,提高疫情應急狀態下學校的運行水平是關鍵。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守護師生健康,關心好每一個學生,是廣大中小學校和所有教育工作者在國家非常時期義不容辭的使命和擔當。

(作者系西北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副校長、正高級教師)

相關焦點

  • 構建平安校園 成都大邑子龍街小學開展疫情防控培訓、演練
    8月28日,成都市大邑縣子龍街小學邀請學校健康副校長李茂華對全體教職員工進行防疫知識培訓。培訓中,李茂華重點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進行解讀,提高大家對疫情防控的科學認識,增強防控技能,並和大家分享幾種秋季常見流行傳染病的預防知識
  • 疫情防控常態化,模擬演練築防線——赤馬港營裡小學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
    疫情防控常態化 模擬演練築防線——赤馬港營裡小學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疫情防控應急演練現場秋季開學在即,為提高學校疫情防控與應急處置能力,確保開學工作安全、平穩、有序進行,8月18日,赤馬港辦事處營裡小學再次開展了疫情防控應急演練
  • 漯河市第二實驗小學疫情防控應急演練舉行|第二實驗小學|疫情防控|...
    測量體溫模擬疑似病例處理(記者:劉娜)中小學全面復學在即,為紮實做好學生復學前的疫情防控準備工作,提高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保障廣大師生復學後的健康安全和開學後良好的教學秩序,4月28日上午,漯河市第二實驗小學組織全校教師進行疫情防控應急演練。
  • 提高應急處理能力!南海小學進行新冠肺炎疫情緊急處置演習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包力 通訊員 雷美蓮/文 袁野/圖為全面落實《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學生返校工作專班關於做好中小學幼兒園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準備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據《南山區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確保學校師生的安全與穩定,有效處置突發事件,切實提高全員防控能力,保障南海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8月29日下午
  • 確保2小時緊急複課 北京教科院聯合翼鷗教育成立疫情複課應急中心
    2021年1月4日消息,面對不確定的局部疫情,以及日益臨近的學期期末,為確保中小學順利完成教學計劃,如期進行期末考試,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培訓中心宣布聯合國內領先的在線教育解決方案提供商翼鷗教育ClassIn成立「疫情複課技術應急中心」。
  • 華為:智慧應急構建安全發展的智慧城市
    大會期間,華為公司出席並主持「後疫情時代的城市應急管理」主題圓桌論壇,向外界系統闡述新基建背景下城市應急智慧化發展思路。、城市事故和災害易發,構建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勢在必行。
  • 臨渭區貟張逸夫小學: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
    為了進一步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升學校應對疫情的防控處置能力,確保師生生命安全,按照區教育局工作安排,3月11日下午,貟張逸夫小學組織實施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學校依據《貟張逸夫小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應急預案》,對參加演練工作人員進行了流程培訓和具體安排,確保演練活動科學嚴密,緊張有序。
  • 鷺雲小學開展2020年秋季疫情防控全員培訓會暨應急演練活動
    為紮實做好學校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前後的疫情防控工作, 提升師生防控能力,檢驗提高學校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預案的科學性、可實施性和有效性,保障秋季開學後教職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8月26日下午,南安市鷺雲小學召開2020年秋季疫情防控全員培訓會暨應急演練活動。
  • 演練為返校奠基 實戰為復學護航——「湛河區教育系統學校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演練觀摩活動」在實驗小學舉行
    疫散花開、「神獸」出籠,全面演練、應急防控,返校復學、校園歡騰。      2020年4月30日上午,湛河區教育系統學校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演練觀摩活動在實驗小學舉行。9時許,湛河區實驗小學校長呂志鋒宣布:湛河區教育系統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演練現在開始。
  • 廣安區思源小學舉行開學疫情防控應急演練
    四川新聞網廣安4月4日訊(張國盛 胡麗麗 文/圖) 「同學,你的體溫偏高,請隨我到留觀室登記檢查……」4月3日,在廣安區思源小學入校體溫檢測中,一名黃姓「同學」體溫達37.5℃,學校保安立即護送其到留觀室。
  • 司馬紅委員:構建社區安全生活圈 打造日常與應急結合的生活空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2日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然爆發並迅速蔓延,疫情防控形勢不斷變化,極大地考驗了城市管理體系、風險預測和應急服務能力。如何規劃未來城市公共環境治理?在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科協常務副主席司馬紅建議,以城市更新為契機,依託智慧城市建設推進治理現代化,優化城市安全體系,構建社區安全生活圈,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最優方案,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
  • 兩會代表委員:把疫情期間應急舉措變為教育改革的契機
    2019年,在網絡教育資源服務體系構建上,教育部聯合多部門發布《關於引導規範教育移動網際網路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關於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形成了多元管理服務格局。這為疫情期間如此大規模的線上教學能做到網絡順暢,提供了重要的部級協調機制。
  • 金窪小學開展新冠肺炎疫情學生入學應急演練活動
    (記者 張偉 通訊員 胡珂)為確保平穩有序開展教育教學工作,2020年8月30日,鄭州市惠濟區金窪小學開展新冠肺炎疫情學生入學應急演練活動,一百多名老師參與演示(演練)活動。師生入校後,隨即進入教學區,教室內提前消毒通風,「學生」入室落座,「班主任」再次測量體溫,開展防控知識教育
  • 南湖區構建「智慧應急」三大體系打造基層應急管理樣板
    一、聚焦應用智治,構建智能綜合管理應急體系一是打造智能保障綜合平臺。在街道「四個平臺」原有數據平臺功能基礎上,積極融入「網際網路+應急管理」工作內容,著力構建多條線安全領域聯動的智能應用平臺。目前,該平臺融合園區經濟、安防、消防和能耗為一體,將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問題結合,可以高效的處理問題、消除安全隱患。
  • 「全球抗疫促進應急語言服務的發展」 第三屆「京津冀MTI教育聯盟...
    此次會議是疫情之中外語界第一次學術會議、第一次大規模網上論壇和第一次現場直播。與會專家圍繞「應急語言服務與教育」、「跨學科視域下的MTI教育」、「翻譯專業博士(DTI)項目建設」、「國家黨政文獻外譯的歷史使命」、「全球化背景下『外語+』人才培養」、「語言服務學科建設和發展」和「京津冀語言服務企業的機遇與挑戰」等7個議題進行了研討。
  • 疫情倒逼教育模式革命
    事實上,今年以來,疫情催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壯大,尤其是在線教育等行業快速擴張。知識產品技術服務商小鵝通聯合創始人兼營運長樊曉星表示,這場疫情把幾乎所有的教育機構都逼上「5G衝浪」,「不在線無教育」是現在的真實寫照。
  • 構建兒童創造教育的「情境驅動模式」
    構建兒童創造教育的「情境驅動模式」 2017年07月20日 08:4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燦明 字號 內容摘要:回顧創造教育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概括出三種基本模式
  • 邯鄲創A精英小學舉行疫情防控實戰應急演練
    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升開學後疫情防範和應急處置能力,4月7日下午,創A精英小學開展了一系列復學演練活動。模擬場景一:校門口測溫學校大門是校園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把好校園第一道關卡至關重要。模擬場景二:體溫檢測及出現異常體溫學生應急處置入校時發現有體溫異常的學生,首先由負責老師帶到臨時隔離區,由防護人員對學生進行詢問並再次測溫,確認學生體溫無異常方可入校。若二次體溫檢測仍有異常,由家長(如需要家長進入校園,統一經學校檢測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消毒,均無異常方可進入校園)帶領學生直接到定點醫院進行診斷治療。
  • 基於生命周期的應急情報體系理論模型構建
    ,本文運用生命周期的理論和方法,探討了應急情報體系的基礎理論,構建了應急情報體系的理論模型。南京 211800  內容提要:為了更好地發揮情報體系在突發事件應急決策中的作用,本文運用生命周期的理論和方法,探討了應急情報體系的基礎理論,構建了應急情報體系的理論模型。
  • 青島樺川路小學:構建中國情懷、世界眼光的未來教育 培育世界公民
    新學期伊始,樺川路小學把「疫情」當作生動鮮活的教科書,開展了「同心戰疫 心懷天下——共鑄愛與責任的中國力量」開學第一課。面對網絡上的海量消息,你是如何辨別真假的?在世界範圍內,人類歷史上曾爆發過哪些疫情?又是如何克服的?世界衛生組織是一個怎樣的組織?這個組織在疫情中都發揮了哪些作用?我們應該怎樣以自身行動敬畏自然、敬畏生命……這是樺川路小學開學第一課上,老師給孩子們拋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