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疏通企業安全生產監管任務重、小區消防安全監管難和基層應急監管力量薄弱等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堵點」,今年以來,南湖區堅持將「網際網路+監管」理念融入基層應急管理工作,以南湖街道為樣板,探索打造「指揮中心+智慧監管」的應急管理應用體系,持續推動各類事故防控更智慧、更精準,應急處置更快捷、更高效,有效暢通街道應急管理「最後一公裡」。2020年南湖街道生產安全事故發生起數同比下降77.7%,事故受傷人數同比下降88.8%,實現生產安全事故零死亡目標。
一、聚焦應用智治,構建智能綜合管理應急體系
一是打造智能保障綜合平臺。在街道「四個平臺」原有數據平臺功能基礎上,積極融入「網際網路+應急管理」工作內容,著力構建多條線安全領域聯動的智能應用平臺。目前,該平臺融合園區經濟、安防、消防和能耗為一體,將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問題結合,可以高效的處理問題、消除安全隱患。一方面平臺接入192個視頻監控,通過鷹眼圖對區域進行檢測,對園區內的亂停車、亂堆放及安全隱患點等問題進行及時預警。另一方面,煙感設備也跟視頻監控結合,一旦煙感設備報警,視頻監控就會自動切換到該煙感設備所在地方,綜合指揮室第一時間接收到後通過執法對講系統可進行現場處置。
二是探索風險管控評估模式。將企業風險防控工作納入街道智慧應急管控體系,在街道範圍內全面鋪開安全風險辨識和分類評估,生成「紅、橙、黃、藍」四色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逐一落實管控措施和責任人。在1921都市經濟園區率先實行園區風險管控體系創建,7家小微企業建立雙重預防機制,31家企業納入風險管控「四色圖」管理。
三是實現避災場所可視調度。為建立避災安置場所視頻監控聯網體系,在原有避災安置場所規範化建設的基礎上配備可視化監控設備,同步接入街道指揮管控綜合平臺管理、浙江省自然災害風險防控和應急救援平臺,真正實現可視化和快速指揮調度功能。三水灣中學、煙雨社區、桂苑社區、南湖社區等4個避災安置場所全面完成可視化整改,實現避災安置場所視頻全覆蓋、全可用、全聯網,實現避災現場視頻複合、視頻指揮、快速調度等功能。
二、賦能園區管治,構建突發事件處置應急體系
一是統籌園區應急綜合指揮。為有效加強統籌協調和監督指導,街道在1921都市經濟園園區成立指揮平臺辦公室,設立智慧雲管理平臺,負責協調行政執法中隊、交警中隊、派出所、應急管理中心、城建辦等部門和主體,集結力量處理各類事件。同時充分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集合企業主、企業職工、網格員等力量共同參與園區智慧化管理工作,全面構建群眾參與的治理格局。
二是完善園區運行智慧監管。整合應急條線各功能系統,將安防、消防、能耗等各類智能設備接入園區智慧雲管理平臺,依託平臺功能開展園區安全生產視頻分析和數據分析,做到對消防通道佔用、用電漏電、充電過熱、液壓不足等實時監測、自動發現隱患問題,有效提高安全隱患發生效率。
三是整合園區智聯處置隊伍。依託「網際網路+」搭建的綜合智慧指揮平臺,配備可視化調度單兵系統,日常組成以應急中心為主,園區管委會和企業志願者為輔的智慧聯動應急處置小分隊,通過平臺統籌指揮,及時科學處置園區內發生的各類隱患和突發事故。可視化調度單兵系統的實時響應特性,不僅提升了隱患閉環處置的效率,而且優化整合了人員隊伍資源,改變了園區原有「多分隊,管理多,廣撒網,低效能」的應急處置模式。
三、夯實小區防治,構建安全風險防控應急體系
一是建設多維度智慧消防小區。將智慧消防理念融入居民小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借力科技手段提升社區火災防控能力、滅火及搶險應急調度指揮能力,不斷提升基層消防水平。以百盛花園為試點開展智慧消防小區建設,全面打造智慧電瓶車充電樁、智慧室外消防水壓檢測、智慧電瓶車禁入電梯等九大功能系統,實現各項監測數據實時調閱和展示,有效提高了應急處突能力。不論消火栓水壓過低還是電瓶車擅入電梯,不論是消防通道被佔用還是居民燃氣洩漏,網絡平臺都能在第一時間報警信號,保障居民平安。
二是建造多功能微型消防站點。結合智慧消防小區建設工作,在百盛花園大力度開展省級微型消防站建設,按照「有站點、有人員、有器材、有戰鬥力」的標準建設,從專職人員、裝備配備、站點設置上開展改造提升,基本實現「1分鐘響應啟動、3分鐘到場撲救、5分鐘協同作戰」的建設目標,充分發揮其「救早、滅小、滅初期」的作用。
三是建立多領域聯動響應機制。加快應急管理工作從「管理」到「治理」的轉型,努力實現應急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重點整合街道資源發展一批消防救援社會隊伍力量,組建以社會應急救援隊伍藍天救援隊、小區黨員志願者和物業人員為骨幹的應急志願小分隊,建立隊伍日常管理、表彰獎勵、聯勤聯訓等制度,開展日常拉練訓練,提升隊伍能力素質,增強基層應急力量。落實以應急志願小分隊為核心的聯防聯巡制度,聯合社區等單位,以小區為中心對周圍重點區域開展夜間巡查,發揮輻射作用,營造出良好的安全氛圍,切實提高單位和居民的生產安全、消防安全意識,加快從管到治的轉型升級。
【來源:嘉興市應管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