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地圖精準防控 廈門應急管理部門打造陸海空應急救援「廈門模式」

2020-12-23 人民網福建頻道
29日上午,廈門市應急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該市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情況。 人民網 林盈攝

人民網廈門9月30日電(林盈)29日上午,廈門市應急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情況。廈門市應急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孫建輝主持發布會。

據悉,廈門市應急管理局於2019年3月31日掛牌成立,整合了安監、應急、消防等8個部門職責,肩負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防災減災三大板塊工作職責。

一年多來,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應急管理理念下,廈門市應急管理局不斷優化「防、抗、救」銜接有序的應急管理體制,經受住了金雞百花電影節、防抗颱風「米克拉」等實戰考驗,在歷次搶險救援行動中展現出了「廈門速度」。其平戰結合、高效協同的應急管理機制使廈門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保持了「雙下降」態勢。

孫建輝介紹說,為進一步優化提升監測預警能力,廈門市應急管理局成立後積極建設了覆蓋氣象、地震、安全生產的點對點災害事故風險綜合預警快速反應體系,構建「一中心、多系統、全場景、泛應用」的指揮信息系統,並繪製多要素城市風險數位化地圖,實現風險評估、應急響應、指揮調度、資源調配等功能,有力提升了應急管理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同時,廈門市應急管理局還精心打造了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應急預案體系,以及種類齊全、優勢互補的救援力量體系。

目前,廈門全市共有相關應急預案4418個,其中市級應急預案204個,區級應急預案278個,街道(鎮)級預案165個,基層組織(村、居)共有相關應急預案492個,規模以上企業相關應急預案1718個,其他企業相關應急預案1547個,可為城市安全運行和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作為全國四個擁有空中救援基地的城市之一,目前廈門正在積極籌建空中救援中心,形成陸、海、空全覆蓋的救援體系。截至目前,廈門市已有森林消防、防汛防臺、醫療應急等10類應急救援隊伍512支,隊員13000人、車船1215輛(艘),市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7支,社會志願應急救援隊伍10支,多層級、多行業、多種類的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和救援能力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今年6月份,上級有關部門在對廈門市開展安全生產和消防考核巡查中,對該市的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等給予了充分肯定。

據了解,下一步,廈門市將緊密圍繞服務經濟大局、深化改革發展等重點任務,不斷健全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著力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健全災害救助機制,為全市率先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堅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責編:林東曉、陳藍燕)

相關焦點

  • 市應急管理局探索「全災種」應急救援工作模式
    機構改革以來,隨州市應急管理局主動適應「全災種、大應急」要求,依託「三委三部」等議事平臺,認真履行綜合協調職責,充分發揮運轉樞紐作用,有效整合應急管理與消防救援工作力量,推動應急管理和救援工作創新發展。堅持問題導向,探索構建「應急+消防」聯合辦公機制。
  • 南湖區構建「智慧應急」三大體系打造基層應急管理樣板
    為進一步疏通企業安全生產監管任務重、小區消防安全監管難和基層應急監管力量薄弱等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堵點」,今年以來,南湖區堅持將「網際網路+監管」理念融入基層應急管理工作,以南湖街道為樣板,探索打造「指揮中心+智慧監管」的應急管理應用體系,持續推動各類事故防控更智慧、更精準,應急處置更快捷
  • 【報導】打造一張圖上的「應急指揮大腦」——中國應急管理報頭版...
    1月9日,杭州市應急管理局組建後,從原市政府應急辦接收了市應急指揮中心,並根據應急管理部門職責需求,深化該中心建設,目標是打造一張圖上的「應急指揮大腦」,為市委、市政府領導處置各類突發事故災害提供決策支持。
  • 「一張圖」賦能龍灣應急管理驅動革新打造「人防+技防」精密智控新...
    龍灣區「智慧應急一張圖」上線運行至今,為構建龍灣區「大安全、大應急、大減災、大統籌」相適應的應急智慧化管理和科學指揮救援體系提供了信息化基礎平臺。整合各部門資源力量,完成了包括應急專家、應急隊伍、應急物資、救援裝備、醫療救護、物資儲備庫、物資儲備企業、大型關鍵設備、單兵設備、應急避難場所、消防救援能力、黨政行政機關等40餘類2000多處減災救災資源的數據匯聚,通過空間化建庫構建綜合減災救災時空大資料庫,明確各類物資數量、權屬、位置、管理責任人等,為綜合防災減災救災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
  • 應急管理概論(四)應急平臺
    二、應急平臺的建設現狀分析目前全國省、市、自治區政府以及各垂直職能部門都已將應急平臺的建設提上了議事日程,部分地區、單位的應急平臺已經建成並發揮了積極作用。比較突出的有北京模式、上海模式、深圳模式、南寧模式和陝西模式等。各部門也分別對自身垂直機構的應急平臺建設進行了規劃,如安監總局下發了《企業安全應急平臺建設指南》,水利部下發了《防汛抗旱應急指揮系統建設指南》等。
  • 合肥老駱崗機場打造全省航空應急救援「大腦」
    6月21日,記者從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老駱崗機場將招標規劃打造全省通航飛行應急救援指揮平臺。通過構建省級航空應急救援「大腦」,對低空飛行氣象進行精密監測,提供告警與協助救援服務,提高安徽通用航空安全保障水平。
  • 推動應急管理專業化、制度化、智能化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優化國家應急管理能力體系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專常兼備」的職能定位,對應急管理的專業精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成立了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全國一盤棋,強化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應急部門協調聯動。
  • 地理信息了如指掌 廈門推進數字地理空間框架建設
    我市通過共建共享機制,將地理空間信息數據與政務管理信息系統進行資源共享,並在「天地圖·廈門」之上匯聚共享多部門、多行業的空間業務基礎信息,有計劃、有步驟地打造全市「一張圖」數據平臺,滿足政務管理、經濟建設和民生保障的需求,讓城市管理更加智慧。
  • 數字孿生 應急管理可視化決策系統
    支持與應急管理領域的專業分析算法和數據模型相結合,支持計算結果與其他來源數據的融合可視化分析,將現有信息資源與人工智慧計算結果進行串並分析,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化建設成果,為用戶提高決策效率,提供智能化決策支持。
  • 海釣途中小艇下沉3人被困 廈門海事部門緊急救援
    海釣途中小艇下沉3人被困 廈門海事部門緊急救援 2017-05-09 15:55:00來源:央廣網
  • 應急管理部組織各地應急管理部門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
    應急管理部近日組織各地應急管理部門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安全檢查廣東佛山則採用線上智慧安監系統遠程安全督察和線下現場檢查相結合的工作模式,突出抓好「人身安全風險管控」「應急保供電管理」以及秋冬季防山火、防汙、防小動物等電力設備運行重點風險的防控。
  • 北京郵電大學應急管理學院揭牌成立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進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規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成效,充分印證了新一代信息科技在提升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增強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 市空中救援中心相關負責人談廈門...
    臺海網12月19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12月17日,東山以南100公裡處海域,「閩東漁62562」1名漁民在作業時被漁船皮帶打到腹部,出現脾破裂、呼吸困難急需救援。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簡稱東二飛)立即派出機組,成功地點對點將傷者送往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據悉,去年1月份以來,東二飛共點對點轉運傷員21人,涉及救援19起。
  • 救援力量丨浙江:提升協同救援能力 打造「5+3+N」航空救援模式
    航空應急救援作為一種快捷高效的救援方式,效果有目共睹。浙江省立足森林覆蓋率高、災害種類多、省內地形以丘陵為主等特點,在機制建設、隊伍管理、能力提升、空地協同、調度指揮等方面積極探索,全力打造富有浙江特色的應急救援航空體系。
  • 2020中國防災減災與應急救援技術裝備展會:科學儀器設備SmartSolo
    森林防火、洪澇災害、地震颱風等自然災害以及海上救助、礦山、石化、核電以及危化品等各類工業安全、城市突發事件、疾控預防等全方位防災應急和救援及管理錯綜複雜,對各類突發事件的預警救援和應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事故應急救援聯動機制(試行)》和《泰安市消防救援工作職能部門...
    2.主要職責市指揮部負責指導、調度市專項應急指揮部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指導、調度各成員單位開展自然災害應急管理日常工作;組織協調成員單位、救援隊伍及專家參與應急救援;指導成員單位完善應急救援隊伍體系,落實應急救援裝備、物資,加強應急救援能力建設,提高應急救援水平;全面掌握應急資源,完善應急預案並組織演練;落實市委、市政府有關應急救援工作的指示要求。
  • 災害事故早發現早處置——江西打造「智慧應急」體系,促進網絡信息技術與應急管理業務融合
    《方案》明確,要按照「構建一個大數據中心、提升五大能力」的架構,打造「一朵雲、一張圖、兩張網、三大重點工程」的江西特色「智慧應急」體系。2021年年底前,我省將基本形成較為完備的現代化「智慧應急」體系,以智能化引領應急管理業務轉型升級,以信息化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 1月7日,應急管理部黃明書記在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充分發揮應急管理部門綜合優勢和有關部門專業優勢,加強統籌協調,把人員轉移避險擺在突出位置,提前預置力量,科學高效組織搶險救援。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救災資金和物資快速調撥機制,有序開展救災救助。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和倒塌房屋數量較近5年均值分別下降52.6%和47.0%。全力應對各類災害事故。
  • 智慧應急|數夢工場助力湖南省應急管理綜合應用平臺建設
    近期,數夢工場攜手合作夥伴助力建設湖南省應急管理綜合應用平臺,按照《應急管理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框架》中構築應急管理信息化發展「四橫四縱」總體架構要求,助力全面推進該省應急大數據支撐體系建設,服務於監督管理、監測預警、指揮救援、決策支持和政務管理。
  • 建設物資儲備「大倉庫」 濟南打造應急管理「一張圖」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短板,濟南市應急管理局按照「重點工作攻堅年」的重點任務安排部署,今年建設應急物資儲備「大倉庫」,融合各部門數據打造應急管理「一張圖」,探索應急宣傳教育「濟南做法」。但是,當地工信部門早已駐廠,企業生產多少,當地就徵用多少。經反覆溝通協調,生產企業克服原材料和用工緊張的實際困難,每天延遲1小時下班,突擊生產額溫槍,保障濟南的需求。購買防護服同樣艱難。聽說千裡之外的企業有貨,濟南市應急管理局立即派人驅車趕往當地,連續3天蹲守在企業門口,最終拿到幾百件防護服。數量雖然不多,但卻為疫情防控的最困難時期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