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1年倒6家夜市:沒特色 陸客少 經濟又不好

2020-12-19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夜市是臺灣主打的重要旅遊景點,可臺中卻在一年之內連倒6家夜市,而且出現了「快速開幕,快速倒攤」的怪像。有遊客反映,這些夜市毫無特色,「除了小吃攤就是淘寶貨。」

痛定思痛,臺媒對此總結出了三點原因:一是陸客數量驟降,直接衝擊了逛夜市的遊客人數。二是這些夜市本身形態老舊,商品過於重疊,比較無聊。三則是臺灣自身的經濟不景氣影響了本地遊客的消費意願。

臺灣夜市 圖片來源見水印

毫無特色還欺客,去過一次就不來了

據臺灣「ET新聞雲」1月20日報導,開幕時人山人海的臺中市大裡文創夜市、北屯水湳經貿夜市、西屯環中夜市、妖怪夜市、豐原圓富夜市、南區興大夜市在一年內相繼倒閉,令人唏噓。臺中華觀光文創市集交流協會理事長鬍子強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也是形態老舊,缺乏特色。

空有噱頭的妖怪夜市 圖片來源見水印

鬍子強稱,這些夜市開幕時場面盛大,甚至邀請明星到場助陣,但是經過蜜月期後就人潮衰退,根本原因就是夜市多元性不足,像是打著文創包裝想吸引年輕人,結果經營策略卻仍維持舊型態,商品重疊性過高、設備沒有提升,仿佛停留在舊時代一樣。

比如「妖怪夜市」,其外觀用了跟妖怪村一樣的紅色鳥居,雖然主題氣氛很濃,卻有民眾反應,實際上最有妖怪味的地方,只有門口的大鳥居和攤位上掛著的燈籠,根本沒有妖怪。

「人家去過一次,就不會再次回流。」

一年內臺中倒閉的六家夜市 臺媒圖

另外,也有民眾反映這種空地型夜市逛起來比較無聊,若是自己要約朋友外出聚會聊天,通常都會選擇在飲料店,或去有商圈型態的逢甲夜市、一中夜市等。海外網援引一名大陸學生的話稱,這些夜市差不多長得一樣,除了小吃攤,就是賣淘寶貨。

「我身邊的臺灣朋友有很多現在也不怎麼愛逛夜市了。」

還有夜市知名度大增後,開始出現欺客行為。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稱,像一盒現切水果要500新臺幣,果汁要200新臺幣,兩盤滷味要價近2000新臺幣,給遊客印象極差。

而且,夜市的從業者多是以掙快錢為主,一旦人潮減少,業者多想靠著「另起爐灶」來重新開始,就會有新夜市不斷成立又收攤的錯覺。

陸客不來衝擊消費 經濟下行影響意願

本地客少了還有陸客,可偏偏這些年陸客數量也在下降。臺灣「中時電子報」以臺中逢甲夜市為例稱,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大陸遊客銳減,過去每晚都有幾輛陸客團遊覽車停在夜市,一些夜市的藥妝店,全年營業額能達上億新臺幣,現在少多了,人沒了,錢也跑了。

另據此前報導,不僅是臺中,就連臺北知名的士林夜市以前人人搶著租的店面都布滿了店面出租的告示。有老闆告訴記者:「等一下到五點半還是沒什麼人,之前都差不多4點多就來了,陸陸續續遊覽車一直來。過去黑胡椒醬得準備一整鍋,現在準備一半就好,就像陸客一樣少了一大半,導致店面撐不下去。」

前些年,大陸赴臺旅遊人數多,他們嚮往夜市文化,晚上都喜歡到夜市品嘗臺灣小吃、購買伴手禮。如今,赴臺的大陸遊客數量銳減,而新南向所增加的旅客人數,卻無法彌補缺口。島內旅遊業者搖頭感嘆,「觀光」要成「關光」了嗎?

還經濟人士分析稱,臺灣經濟看不到出路,讓民眾變得不敢消費,也是夜市低迷的原因之一,臺媒稱在陸客銳減重災區的日月潭,當地也有商家反映,遊客現在只願意把錢花在小吃、飲料,不肯掏錢購買伴手禮、農特產。

業界人士指出,今年經濟惡化的反應會連鎖出現,臺灣的消費市場將不樂觀,夜市將面臨更大挑戰。

相關焦點

  • 臺中1年倒6夜市:沒特色 陸客少 經濟又不好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夜市是臺灣主打的重要旅遊景點,可臺中卻在一年之內連倒6家夜市,而且出現了「快速開幕,快速倒攤」的怪像。有遊客反映,這些夜市毫無特色,「除了小吃攤就是淘寶貨。」 痛定思痛,臺媒對此總結出了三點原因:一是陸客數量驟降,直接衝擊了逛夜市的遊客人數。二是這些夜市本身形態老舊,商品過於重疊,比較無聊。
  • 經濟不景氣 小吃沒特色 陸客不捧場 臺灣觀光夜市漸「關光」
    近年來,夜市倒閉的消息不斷傳出,僅臺中市在短短1年多的時間內,就倒閉了6家大型夜市,其中一家還是號稱全臺最大的「經貿文創觀光夜市」。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形?  陸客銳減衝擊消費  夜市的生存,離不開客流和消費。前些年,大陸赴臺旅遊人數多,出於對夜市文化的嚮往,大家在臺期間晚上都喜歡到夜市品嘗臺灣小吃、購買伴手禮。
  • 除了小吃就是淘寶貨:臺中1年倒閉6家夜市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夜市是臺灣主打的重要旅遊景點,可臺中卻在一年之內連倒6家夜市,而且出現了「快速開幕,快速倒攤」的怪像。有遊客反映,這些夜市毫無特色,「除了小吃攤就是淘寶貨。」痛定思痛,臺媒對此總結出了三點原因:一是陸客數量驟降,直接衝擊了逛夜市的遊客人數。二是這些夜市本身形態老舊,商品過於重疊,比較無聊。
  • 經濟不景氣陸客不捧場 臺灣觀光夜市漸「關光」
    我身邊的臺灣朋友有很多現在也不怎麼愛逛夜市了。」王凱的經歷折射了部分夜市的生存情況。近年來,夜市倒閉的消息不斷傳出,僅臺中市在短短1年多的時間內,就倒閉了6家大型夜市,其中一家還是號稱全臺最大的「經貿文創觀光夜市」。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形?
  • 陸客減少租金高昂 臺北士林夜市湧現退租潮
    【觀察者網綜合】據TVBS新聞10月26日報導,陸客減少持續衝擊臺北各大商圈,尤其以士林夜市和淡水老街最嚴重,士林夜市現在更出現退租潮,大東路、陽明戲院的黃金店面現在都貼出出租告示,因為陸客減少店家生意不好負擔不起沉重房租,光是591租屋網,招租店面就超過50間,臺北市長稱會繼續推特色商圈增加促進夜市發展,不過攤販老闆表示,客人都不來店面再有特色都沒用。
  • 6年新低!臺灣的陸客為何少了?
    前不久,臺「交通部」發布數據,2018年赴臺旅遊的大陸遊客約為269.5萬人次,創6年來新低。與此同時,大陸方面的數據顯示,2018年大陸遊客出境遊達1.4972億人次,再創新高。  原本臺灣是大陸遊客出境遊的優先選擇,如今為何赴臺遊的陸客人數僅佔陸客出境遊總人數的1.8%?
  • 陸客不來臺夜市「觀光」變「關光」 蔡英文假善意攤主盼兩岸破冰
    >陸客沒來,生意真的差非常多」,自己現在是「勉強餬口」的慘狀。  陪同韓國瑜來「體會夜市經濟衰條」的六合夜巿主委莊其章,本身也是賣海產粥和鹹湯圓的攤主,他也指出,因少了陸客光顧,他的生意大概掉了四成,「以往每天約有上百輛遊覽車逛六合夜巿,其中約八成以上都是陸客;而現在只有二三十輛遊覽車,陸客真的少很多」。
  • 國民黨議員:陸客不來,臺中「觀光夜市」漸成「關光夜市」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港媒1月24日報導,臺灣景氣不佳,臺中市近一年內驚傳有六個觀光夜市收攤。國民黨臺中市議員朱暖英表示,她的選區南屯原本有好幾處夜市,現在不是收攤、就是縮小營業規模,蔡政府應該要好好正視這個問題,改善兩岸關係,讓陸客可以回流,也要改善臺灣的經濟,讓臺灣人願意出門逛街來花錢,否則觀光夜市,真的會變成「關光夜市」。
  • 疫情來襲士林夜市業績受重創,業者懷念每晚幾千陸客逛街的榮景
    2016年蔡英文就職後,大陸團客一路走下坡,商圈開始醞釀退租潮,去年個人遊陸客約佔士林夜市的人潮1成、業績佔1至2成,未來陸客應該不會來了啦,前景不太樂觀。蘇文山蘇文山是土生土長的在地士林人,在士林擁有房產,現在除了當房東,也在臺北市士林老街商圈繁榮促進會擔任理事長,服務在地商圈7年多。
  • 陸客不來夜市入夜生意差 攤商嘆:乾脆改叫晚市好了
    華夏經緯網1月2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位於臺中市中區中華路一帶的中華路夜市,是臺中早期著名的夜市之一,至今存在已超過50年,1970年代時期是臺中市最熱鬧的商圈之一,後來隨著景氣的起落、市政中心的遷移、陸客銳減等三波衝擊,讓中華路夜市的人潮不斷衰退,攤販都感嘆夜市過了12點,人潮就少的明顯,乾脆改成晚市,晚間營業的市集,而非半夜營業的市集,還更合適些
  • 搶陸客赴臺個人遊商機 臺中市飯店推免費巴士
    據「中央社」報導,臺灣臺中市觀光飯店業者為搶個人遊大陸旅客的商機,臺中市府觀光旅遊局長張大春12日表示,飯店業者將推出免費觀光巴士,便利觀光客到臺中。  張大春指出,美術綠園道、逢甲夜市都是臺中市的重要景點,也是目前陸客個人遊及踩線團最喜愛造訪的景點,他建議遊客,除了有飯店的觀光巴士外,也可多多利用臺中市的「i384」公車優惠,年底前刷卡搭市區公車8公裡免費。   臺中商旅表示,因應觀光巴士上路,4家業者將聯合推出迎賓專案,10月底前入住4家飯店,每人優惠只要新臺幣999元。
  • 逢甲夜市人氣攤販:自由行陸客增3成
    華夏經緯網1月1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從2016年「執政」至今,兩岸關係持續低迷,導致觀光業受到極大衝擊。然而,有報導指出,「九合一」選後,臺中市政黨輪替後,傳出大陸遊客有回溫。臺中逢甲夜市一家印度拉茶的羅老闆表示,最近來逢甲的自由行陸客約增加2至3成,但幅度仍不到昔日馬當局「執政」時的一半。
  • 臺北士林夜市陸客少一半 攤商:不敢想未來
    臺北士林夜市陸客少一半 攤商:不敢想未來 2016年03月29日 07:57:00  來源:新華網   士林市場攤商憂心,520後陸客不來。
  • 陸客自由行 開閘!
    眾所矚目的陸客自由行預計6月28日正式「開閘」!    從1987年臺灣開放大陸探親開始,歷經二十多年的努力,兩岸人民的自由流動與交流終於成真。隨著陸客團體行及陸客自由行的相繼開放,阻礙兩岸社會自由流動的最後一道閘門也終於打開了。由此開始,兩岸民間交流逐漸進入雙向、直接、全面的正常狀態,此舉具有裡程碑意義!
  • 逢甲夜市人氣攤販:個人遊陸客增3成
    民進黨從2016年主政至今,兩岸關係持續低迷,導致觀光業受到極大衝擊。然而,有報導指出,「九合一」選後,臺中市政黨輪替後,傳出大陸遊客有回溫。臺中逢甲夜市一家印度拉茶的羅老闆表示,最近來逢甲的個人遊陸客約增加2至3成,但幅度仍不到昔日馬英九時期的一半。    近年來兩岸關係急凍,陸客銳減,導致觀光業一片哀嚎。
  • 不只是陸客問題!逢甲夜市崩落 攤商曝最大主因
    逢甲夜市雖然是臺灣唯一入選品牌市集的夜市,但依舊難擺脫「墾丁化」隱憂。(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月1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陸客不來,臺灣各大景區墾丁、太魯閣等地觀光客人潮銳減之外,地方夜市商圈也面臨挑戰。
  • 兩岸特色廟會6月開市 臺灣七大著名夜市亮相海滄
    昨日,導報記者從海滄區了解到,第六屆海峽論壇將於6月14日開始舉辦,為期一周,主會場在廈門,在全省各地設有分會場。作為海峽論壇的分會場,兩岸特色廟會將於6月13日在海滄市民文化廣場開市,這也是兩岸特色廟會首次走出廈門本島。  今年的兩岸特色廟會從島內移到島外,海滄區將以「兩岸一家親·共建新家園」為主題,在海滄灣為市民呈上兩岸知名美食。
  • 陸客不來生意慘澹,高雄夜市50家攤商歇業止血
    「北士林,南六合」,臺灣一南一北兩大觀光夜市,曾經是陸客赴臺遊必備打卡點,如今因為新冠疫情和兩岸形勢急凍的影響,日子都不太好過。特別是高雄六合夜市,在前市長韓國瑜6月被罷免後,就屢次傳出人潮銳減,門可羅雀。臺媒21日最新報導,過去一段時間,六合夜市內竟有近50個攤商歇業,包括挺韓五虎將「杏仁哥」的攤位。
  • 臺中市逢甲夜市遭住戶抗議 市府因應
    華夏經緯網5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師大夜市的噪音引發周邊住戶抗議,臺中市逢甲夜市附近的住戶也在抱怨,臺中市副市長蔡炳坤今天指示相關局處,應針對住戶提出的衛生及安寧等問題積極介入處理。據報導,逢甲夜市遠近馳名,每到夜晚吸引大批逛街人潮,鑑於師大夜市與當地住戶的對抗爭議,蔡炳坤上午在市政會議中也建議市府相關局處提早因應,避免面臨相同問題。
  • 臺觀光業者:兩岸關係低迷對高雄經濟創傷很大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人民網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對於「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的說法,南臺灣觀光聯盟總召、臺「行政院」顧問林富男表示不完全苟同,但他點破高雄市長陳菊執政以來,經濟節節敗退,主因為「重政輕商」,端不出具體牛肉。遊覽車大亨江其興直指臺灣「政黨輪替」後慘賠4億(新臺幣,下同),痛批蔡英文不配當臺灣地區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