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簡歷】
金廢帝完顏亮(1122—1161年) ,女真名迪古乃,字元功,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庶長孫,完顏宗幹次子,史稱海陵王。中國金代第四位皇帝,既是改革家、政治家、文學家,又是殺人狂,是一位毀譽參半的人物。1161年九月,完顏亮在南宋境內的瓜州渡江作戰時死於內亂,時年四十歲。
【歷史功過】
完顏亮在位十二年,在位期間為人殘暴,殺人無數但嚴肅吏治,能夠聽取臣下的某些有益建議。遷都燕京之後,完善中央集權,進一步鞏固和奠定了金王朝的統治。在金朝歷史上,完顏亮的確是一位頗有作為的皇帝。
海陵王完顏亮所進行的改革在金代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海陵王所改革的政治制度,「終金之世守而不敢變焉」。海陵王遷都中都的舉動,不僅對金代歷史影響重大,而且也給金代以後的中國歷史以深遠的影響。
「宗幹之後又不幸而有海陵」,然而,這個在金代歷史上被視為「不幸」出現的人物,卻又恰恰有幸出生在女真族由奴隸制轉變為封建制的急劇變革的時代。這就使他有可能順應歷史的要求,幹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為自己在金史上爭得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從主流方面說完顏亮是應予肯定的歷史人物,他將作為女真族傑出的改革家載入史冊。
【名言名文】
書壁述懷
蛟龍潛匿隱滄海,且與蝦蟆作混合。
等待一朝頭角就,撼搖霹靂震山河。
以事出使道驛有竹輒詠之
孤驛蕭蕭竹一從,不聞凡卉媚東風。
我心正與君相似,只待雲梢拂碧空。
鵲橋仙·待月
停杯不舉,停歌不發,等候銀蟾出海。
不知何處片雲來,做許大、通天障礙。
虯髯捻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
一揮截斷紫雲腰,仔細看、嫦娥體態。
昭君怨·雪
昨日樵村漁浦,今日瓊川銀渚。山色捲簾看。老峰巒。
錦帳美人貪睡,不覺天孫剪水。驚問是楊花,是蘆花。
過汝陰作
門掩黃昏綠染苔,那回蹤跡半塵埃。空庭日暮烏爭笑,幽徑草深人未來。
數仞假山當戶牖,一池春水繞樓臺。繁花不識興亡地,猶依欄杆次第開。
喜遷鶯
旌麾初舉,正駃騠力健,嘶風江渚。射虎將軍,落雕都尉,繡帽錦袍翹楚。
怒磔戟髯爭奮,捲地一聲鼙鼓。笑談頃,指長江齊楚,六師飛渡。
此去,無自墮。金印如鬥,獨在功名取。斷鎖機謀,垂鞭方略,人事本無今古。
試展臥龍韜韞,果見成功旦莫。問江左,想雲霓望切,玄黃迎路。
【成語典故】
立馬吳山
北宋時期的杭州,乃三吳都會,重湖煙柳,市肆繁華,人文薈萃。
柳永作《望海潮》一闋讚美之: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柳永此詞既出,便不脛而走,據《鶴林玉露》載,此詞流播,金主完顏亮聞歌,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裡荷花」,不由得起了渡江南侵的念頭。
公元一一六一年,完顏亮派人潛入杭州畫了一張西湖圖,帶回金國後製成一扇屏風,仍覺不過癮,又在畫中添上自己策馬立於吳山山機的畫像,並題詞其上,詩中有「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之句。
【人物傳說】
采石磯的傳說
在馬鞍山市區西南的翠微山麓,采石磯的得名據說是因三國東吳時,此處曾產五彩石,又固其形狀如蝸牛,又有「金牛出渚」的傳說,故又名牛渚磯。 它與南京燕於磯、嶽陽城陵磯,並稱「長江三磯」,而以采石磯為首。
自古以來,這裡是一個風景區,特別是從唐大詩人李白在這裡飲酒賦詩,相傳最後因酒醉赴水中捉月而樁淹死後,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可以說:名山得詩仙李白而益著,詩仙則望名山而流連忘返!
磯身突出長江江心,萬裡洪濤在磯下衝擊而過,絕壁凌空,驚險萬狀,從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這裡曾發生「宋金采石之戰」。
這是一場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爭。南宋虞允文仁壽(今四川仁壽)人,紹興三十年奉派出使金國,見該國大事戰備,回國後就奏請朝廷加強防禦。次年,完顏亮率60萬軍隊分四路南侵,他自己帶領的一路約數十萬兵馬於同年11月抵達采石磯對面江岸跟宋軍隔長江對峙。據《宋史》記載;當時形勢危急,江北完顏亮高踞在剛剛綻起的高臺「黃居」下,殺白馬祭天準備次日渡江。而江南的宋軍卻因正「易將」而無人負責,「我師三五星散,解鞍京甲坐遭旁」。虞允文蒿目時艱,毅然負起守衛重任,剛部署完水陸軍隊,完顏亮「大呼,操小紅旗序數百艘絕江而來,瞬間,抵南岸者艘,直薄宋軍」。
虞允文勉勵身旁的勇將時俊應戰,時俊立即揮舞雙刀衝向金軍,大隊宋軍跟著向金軍衝殺,金軍後退,宋軍用「神臂弩」射擊敵船,致大批金兵死於江中。逃回去的也被完顏亮「悉敲殺之」。次日,完顏亮又來侵犯,被宋軍焚毀戰船300,大敗而去。全軍在淮北的主力基本被殲,完顏亮又向宋軍施用反司計,也被虞允文識破。完顏亮惱羞成怒,率領部隊去江蘇揚州時的瓜洲渡,想從這裡渡江奪取京口(今鎮江)。虞允文率 萬餘軍隊赴京口增強防禦,並將馬船改造成戰艦。完顏亮在瓜洲渡發布軍今,實行連坐法;軍士逃亡則殺部將,部將逃亡則殺主將。以致人心浮動,導致11月2日黎明他在帳中為部將所殺。不久,全部金軍都鎩羽而歸。
明代忠臣于謙從另一個角度看采石磯,希望有天神六丁來把采石磯鑿掉,使車船得以平安通過,他在詩中寫道:「鳥飛不過巖頭百,人渴難尋澗底泉。安得六丁旋斧鑿,滔滔車馬信平川。」李白在《夜泊牛渚懷古》中寫道:「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並註明:「此地即謝尚聞袁宏詠處。」據《世說新語》載,袁宏是東漢時才子,不為人賞識,一天,鎮西將軍謝尚鎮守牛渚,晚上泛舟賞月忽聞袁宏在船上高吟自己的詩作,謝尚聽後大為激賞。後袁在謝的相助下名聲大著。李白是慨嘆自己沒有遇到像謝尚這樣的知音,李白南貶後在另一首詩中,悲嘆自己像西漢的大作家賈誼一樣被貶往長沙,從而望不見長安的家。詩云,「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采石磯除有李白事跡外, 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即東晉將領溫嶠曾在牛清燃犀照水怪。據《晉書》載,晉鹹和三年(328),蘇教兵反,溫嶠奉命幹亂,駐軍於此,見牛渚水探不可測,就燃「犀角 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滅,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者。」唐詩人胡曾有詩云:「誰知萬丈洪流下,更有朱衣躍馬人。」於是「溫嶠燃犀」就成為一個故事。至今采石磯西南角懸崖上,仍有「燃犀亭」。
【生平大事】
野心
1140年,十八歲時以宗室子為奉國上將軍,赴梁王完顏宗弼(兀朮)軍前任使,管理萬人,遷驃騎上將軍。1144年,加龍虎衛上將軍,為金國中京(位於今北京一帶)留守,遷光祿大夫。皇統七年(1147)五月,召入當時的金國首都上京(今黑龍江省阿城市內)為同判大宗正事,加特進。十一月,拜尚書左丞,把持了權柄,安插自己的心腹擔任要職,其中蕭裕成為兵部侍郎(國防部次長)。十一月某日和熙宗談話時,談到太祖創業艱難,完顏亮痛哭流涕,熙宗認為他很忠心。後來升職加快。第二年(1148)六月,拜平章政事。十一月,拜右丞相。1149年正月,兼都元帥。三月,拜太保、領三省事,更加八面玲瓏,和有權勢家族來往密切,結其歡心。
1149年,熙宗已經對完顏亮突然膨脹的勢力有所不滿。正月,熙宗派寢殿小底大興國以宋司馬光畫像及其它珍玩賜完顏亮生日禮物,悼平皇后裴滿氏也附賜禮物,結果引起熙宗不悅,罰小底大興國一百杖,追回其賜物,完顏亮知道後由此不安。四月,學士張鈞起草詔書時擅自改動,被查出處。熙宗問是誰指使的,左丞相完顏宗賢回答說是太保完顏亮。熙宗不悅,遂貶完顏亮,降為到汴京(今河南開封)領行臺尚書省事。完顏亮路過中京時,和那裡的兵部侍郎蕭裕密謀定約而去。走到良鄉,又被熙宗召還。完顏亮不知熙宗的意圖,非常恐懼。回到上京,又恢復為平章政事。但完顏亮反意已決。
《金史》說完顏亮「為人僄急,多猜忌,殘忍任數。」當熙宗以太祖的嫡孫身份嗣位時,完顏亮認為自己是太祖長子完顏宗幹的兒子,也是太祖的孫子,所以對皇位「遂懷覬覦。」早在皇統七年(1147),熙宗就開始胡亂發脾氣殺人,比如賜宴時因為一些小事濫殺無辜,引起朝臣的不滿。皇統八年(1148)七月,以駙馬尚書左丞唐括辯奉職不謹,杖之。皇統九年(1149)八月,杖平章政事完顏秉德。對熙宗不滿的人即有廢立的想法,唐括辯、秉德先和大理卿烏帶(完顏言)謀劃廢掉熙宗,而烏帶就此引入完顏亮。完顏亮與唐括辯密謀廢立,問到若廢熙宗,可以立誰繼位?唐括辯與秉德初意並不在完顏亮。唐括辯說胙王完顏常勝(完顏元)似乎可以。完顏亮再問其次是誰,唐括辯說鄧王完顏?#93;之子完顏阿楞可以。完顏亮反駁說阿楞不行。唐括辯反問:「公豈有意邪?」完顏亮說:「果不得已,捨我其誰!」不久完顏亮和唐括辯等旦夕密謀,引起了護衛將軍完顏特思的懷疑。特思告訴了悼平皇后裴滿氏,因此熙宗得知。熙宗發怒召唐括辯並杖之。完顏亮因此非常忌諱完顏元、完顏阿楞,並且極其討厭完顏特思。
正好當時河南有兵士孫進冒稱皇弟按察大王,而熙宗之弟只有完顏元和完顏查剌。熙宗懷疑是完顏元,派完顏特思調查,卻什麼也沒有。完顏亮乘機誣陷,對熙宗說:「孫進反有端,不稱他人,乃稱皇弟大王。陛下弟止有常勝、查刺。特思鞫不以實,故出之矣。」熙宗以為然,派唐括辯、蕭肄拷問完顏特思,完顏特思被逼招認,完顏元於是獲罪。十月,殺完顏元,一併連完顏查刺、完顏特思、完顏阿楞以及阿楞弟完顏撻楞一起殺掉。這樣一來,熙宗殺光了自己的親兄弟,更加孤立。
弒君
到了皇統九年(1149)十二月,要廢熙宗的人已經結黨行事。從前因送禮一事被杖責一百的大興國,因為和完顏亮的心腹尚書省令史李老僧是親戚,於是和完顏亮結黨,當時正在伺候熙宗在寢殿內的起居生活,總是有意無意地乘夜從主事者那裡帶皇宮鑰匙回家,大家習以為常。護衛十人長僕散忽土要報答完顏亮之父完顏宗幹的舊恩,徒單阿里出虎是完顏亮的姻親。十二月九日丁巳,此二人值班之夜,大興國用皇宮鑰匙打開所有宮門,和完顏亮、秉德、唐括辯、烏帶、徒單貞、李老僧至寢殿。熙宗本來常置佩刀於床上,這天夜裡大興國先取之放到床下,等到事發,熙宗求佩刀不得,遂遇弒。眾人拜完顏亮為皇帝,時年27歲,改皇統九年為天德元年。並假稱熙宗想要商議立後,召眾大臣入宮,殺曹國王完顏宗敏、左丞相完顏宗賢。先後誅殺女真宗室貴族以及金太宗子孫70餘人,完顏宗翰子孫30餘人。
統治
完顏亮稱帝後,遷都中都,使金國逐步漢化。大批起用渤海、契丹、漢人人才,以擴大政權的基礎,鞏固統治。天德三年(1151)擴建燕京城(今北京),又以都城「僻在一隅,官艱於轉輸,民艱於赴訴」為由藉以擺脫反對派的牽制,於天德五年(1153)讓女真貴族們離開白山黑水間的上京來到南京,此舉加速了女真的封建化及與漢族的融合。史載「營南京(燕京)宮殿,運一木之費至二千萬,率一車之力至五百人。宮殿之飾,遍傅黃金而後間以五彩,金屑飛空如落雪。一殿之費以億萬計,成而復毀,務極華麗。」(《金史》)。貞元元年(1153)改燕京為中都,作為金朝的都城,並將諸宗室親族及其所屬諸猛安盡數遷至中都及山東等地,以防止反亂。天德三年,罷世襲萬戶職,以改變貴族「子孫相繼」,專攬威權狀況。仿中原王朝制度,設國子監以教育生員。對科舉進行改革。貞元二年復鈔引法,印製交鈔,與銅錢並行。正隆元年(1156)頒行正隆官制,同時又頒行「續降制書」,補訂法律,與熙宗時的皇統制並行。
登基後完顏亮在熙宗改革的基礎上對職官制及刑法做了一系列的變革,政治上的輝煌並不能掩蓋完顏亮私生活的瘋狂,大肆興建宮殿,極盡奢華之外他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其瘋狂的獵取女色,對象無所不包:有夫之婦,兄嫂弟媳,叔伯姊妹,叔母甥女……而這種瘋狂及不尊重女子的根本原因在於完顏亮骨子裡的自戀,他在得知妃嬪莎裡古真和人有不正當關係後曾大怒者道:「爾愛貴官,有貴入天子者乎?爾愛人才,有才兼文武似我者乎?爾愛娛樂,有豐富偉岸過於我著乎?」(《金史·后妃傳》)以至於「氣咽不能言」。他曾對大臣高懷貞說他的志向:「吾有三志,國家大事,皆我所出,一也;帥師伐遠,執其君長問罪於前,二也;得天下絕色而妻之,三也。」
被殺
正隆三年,營建南京(今河南開封)宮室,徵調各路軍兵,準備南侵滅宋,統一中國。據說他讀罷柳永的《望海潮》一詞:「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更因寵臣梁珫「極言宋劉貴妃絕色傾國」。(《金史·梁珫傳》)「遂起投鞭渡江、立馬吳山之志」,即興題詩稱:
萬裡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鶴林玉露》卷一)。
同時,六年二月,他從中都出發南巡,六月,抵南京。海陵王親自督大軍渡淮河,出廬州(今安徽合肥)。命工部尚書蘇保衡率水師由海道直趨臨安(今浙江杭州)。十月,任東京留守的曹國公完顏雍(烏祿)發動叛變,稱帝於遼陽改元大定,廢完顏亮。烏祿曾因妻子被完顏亮看中,其妻為保其命及清白半途自盡身亡。海陵王在後院起火的情況下繼續南進。蘇保衡所領的水師行至膠西陳家島時,遭到宋將李寶水師的突然襲擊,幾乎全軍覆沒。十一月,完顏亮所率大軍在采石磯希圖渡過長江,為宋虞允文所敗。他於是率兵還和州(今安徽和縣),趨揚州,計劃從瓜洲(今江蘇揚州南)渡江。先一日,軍中發生叛變,海陵王被浙西兵馬都統制完顏元宜等砍傷,最後用繩勒死,以大氅裹屍而焚,卒年40。
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四月,降封為海陵郡王,諡號為煬,所以又稱海陵煬王,葬於大房山鹿門谷諸王的墓地中。大定二十一年(1181)正月,由於為海陵王所弒的金熙宗於大定十九年供入太廟,又再被降為海陵庶人,改葬於山陵西南四十裡。
【秘聞軼事】
夢想「黃袍加身」的野心
天輔六年(1122)完顏亮出生,自幼聰明好學,曾拜漢儒張用直為師。「學奕、 象戲、點茶、延接儒生,談論有成人器』,(《大金國記·海陵煬王記上》)從一些現存的完顏亮詩篇來看,他不但精通漢學而且頗有文才且野心勃勃。做藩王時,他給人題寫扇面,有「大柄若在手,清風滿天下」之句,呈顯志向非凡;他一日入妻子居室,見瓶中木樨花燦然而放,溢彩流金,乃索筆為詩曰:
綠葉枝頭金縷裝,秋深自有別般香。
一朝揚汝名天下,也學君王著赭黃。
夢想「黃袍加身」的意旨,已躍然紙上。
完顏亮攻宋妙略
1149年,完顏亮弒金熙宗自立,次年改元天德。他在篡位之前,曾向其親信私下談其志向,說:「吾志有三:國事皆自我出,一也;帥師伐國,執其君長問罪於前,二也;得天下絕色而妻之,三也。」他自立後,第一個願望已經實現;又選良家美女一百三十人充入後宮,第三個願望也大體落實,唯有第二個願望尚未實現。
所以,完顏亮於金正隆六年、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徵女真、契丹、奚緒族壯丁二十四萬,又強徵漢族壯丁入伍,編為三十二軍,另徵水手三萬充水軍,共計五十餘萬,號稱百萬,水陸並進攻宋。
完顏亮的進攻方略,乃是聲東擊西,先於是年八月底遣一支部隊自陝西鳳翔進攻川陝的宋軍,意在轉移宋朝廷的注意力。既而,他親率主力大軍出壽春向江淮挺進。
南宋君臣儘管了解完顏亮將大舉南侵,可不知其具體戰略部署,於是在北方前線採取均衡防禦的戰略,令劉鏑為淮南江南浙西制置使,吳玢為四川宣撫使,分別統率諸路兵馬抗擊金兵。
完顏亮既在川陝方面發動牽制攻勢,仍嫌不足以迷惑宋軍,又遣兩萬兵力佯攻淮陰。劉鏑見狀,忙率主力軍至淮陰設防備戰。
九月二十六日,金軍一部進攻信陽,宋中軍統制趙撙正駐守德安府,聞信陽告急,忙派部將宋奕留守,親率騎兵馳援。
豈料金軍此舉,亦是完顏亮迷惑宋軍之計。金軍不等趙撙抵達信陽,即轉攻蔣州。淮河上遊一帶的宋軍不知金兵將從哪個地方南下,只是被動防禦,疲於應付。
在淮河下遊,宋軍更加被動。完顏亮所遣的兩萬金軍令宋軍主帥劉鏑大費躊躇。劉鏑為抗金名將,而此時重病纏身,僅能吃點稀粥。他判斷金軍極可能從淮陰人手,沿運河南下,直趨揚州、鎮江,然後從鎮江渡長江取宋都臨安。因此,劉鏑抱病率大軍自揚州出發,進援淮陰,同時調戰船數十艘至淮陰,布於淮河之中,欲與金軍在淮河下遊會戰。
劉錡之病甚重,一日僅行三十裡。人在重病之中,神智不可能不受影響。劉錡將主力軍調往淮河下遊一隅,頓使中遊的廣大地域守備虛弱,完顏亮的調虎離山之計初獲成功。
至十月初,金軍已在川陝、淮河上遊和下遊一帶發起小規模的進攻,唯有淮河中遊自壽春至濠州一段毫無動靜。其實,完顏亮主力大軍的進攻地點,恰在此處。
完顏亮見南宋在淮河沿線的守軍主力皆被調往下遊及上遊,中路空虛,馬上率大軍從正陽搭浮橋渡淮。負責守衛壽春一帶的宋將李顯忠以兵少難敵,計劃退守廬州,其參議官劉光輔建議據山林設伏,見機而動。李顯忠從之,乃率百餘騎埋伏於山林險要之處。
誰知金軍行動極快,其先鋒軍已渡過淮河,掩襲宋軍之背,李顯忠引軍迎戰,俘獲金兵數人。繼而聞金軍大至,自料不敵,乃南退渡江。完顏亮的大軍遂佔領蔣州、壽春。
然後,完顏亮趁宋軍尚未明白過來,率軍急趨廬州、和州。這時,劉鏑正在淮陰與兩萬金兵對壘,時時派小股部隊渡河襲擊敵人,尚不知早已落入完顏亮度內。
兵貴神速。完顏亮感到數十萬大軍無法迅速進擊揚州,並渡江直搗臨安,乃派大將蕭琦率數萬輕騎急趨藕塘,由滁州襲取揚州。
完顏亮派遣這一支奇兵急進,戰略極為優越:既能乘虛襲取揚州,從側翼掩護金軍主力渡江,又能截斷劉鑄之軍的退路,使宋軍處於被兩面夾擊的艱難境地。
而蕭琦並未領會完顏亮的意圖,至藕塘後,競休整了好幾天,致使劉錡率軍先金軍一步自淮陰退入揚州。
蕭琦休整夠了,乃遣百餘騎進攻滁州西北的清流關。守關宋軍人少勢弱,無法抵擋,金軍遂人關,兵臨滁州城下。宋滁州知州陸廉棄城而逃,金軍兵不血刃,進人城中,安撫百姓,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有一個金兵縱火焚燒一間民居草屋,蕭琦立斬之,並揭榜以號令諸軍。
當初,淮南轉運使楊抗曾令各州縣在鄉村驛路問,每隔十裡設置一個烽火臺,臺下積草數千束,以備點燃;又令鄉民各置長槍以備戰。金軍至後,烽火臺下的束草正好充作馬的飼料,鄉民皆棄槍而逃,於是長槍也盡為金軍所得。
蕭琦佔領滁州後,繼續麾軍東進,進攻真州。真州守將邵宏淵以為西有滁河阻擋,金軍全是騎兵,沒法渡河,故不設備。豈料金兵在一個當地人的引導下,迂道滁河上遊的竹岡鎮,僅半日即繞至真州城下。時邵宏淵正在飲酒,不意金兵猝至,倉促應戰,大敗而逃。蕭琦顧不得進城,率軍疾趨揚州。
這時,完顏亮也攻取廬州、和州,進抵採石,計劃從此處的楊林渡江。至此,南宋的江淮防線陷入總崩潰。
就在完顏亮南侵節節得勝之時,金太祖之孫完顏雍在遼陽稱帝,廢完顏亮為海陵郡王,並派兵平定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完顏亮大怒,急欲滅宋北還。他治軍嚴酷,結果激起兵變,被部下殺死。完顏雍遣使與宋議和,金兵乃退。
完顏亮南下攻宋之役,宋之不亡,實屬僥倖。若蕭琦不在藕塘逗留數日,若完顏亮沒有「後院起火」,專心致志實施其滅宋方略,南宋必亡無疑。
完顏亮滅宋之役儘管沒有成功,但其戰略戰術極富研究價值。其佯攻他處以誤敵、遣奇兵乘虛疾襲等方略,戰線之長,氣魄之大,謀劃之周密,在中國軍事史上並不多見。
「淫遍天下美色」的海陵王
海陵王完顏亮即位後,定寵妃十二人,並立惠妃圖克坦氏為皇后,正位宮闈。天德三年四月,海陵王正式遷都燕京。一個月後,宰臣迎合海陵王,奏請增嬪御,以廣繼嗣。海陵王當然樂意,美人便源源不斷地送入後宮。海陵王還吩咐圖克坦貞詔令宰相,將所誅殺的各位逆黨的妻、女,悉數納入後宮。寵妃蕭裕認為不可,進諫勸阻,海陵不聽。於是,宗本子蘇爾圖、宗固子呼喇勒、和碩打、秉德弟喜哩妻等一行美人,納入了海陵後宮。
海陵王的嫡母徒單氏是宗幹的正室,沒有子嗣。次室李氏生長子完顏充,後封鄭王。次室大氏生三個兒子,長子就是海陵王。徒單氏和大氏情同姐妹。完顏充嗜酒,徒單氏常責怒,厭惡完顏充,卻極愛海陵王。海陵王卻淫徒單氏的侍婢高福娘,並派高福娘偵伺太后的動靜,隨時奏報。太后因與出徵的樞密使僕散師恭多說了幾句,海陵王便懷疑太后有密謀,將其殺死。
海陵王的皇后徒單氏是太師斜也的女兒,最初為歧國妃,旋遷惠妃,接著立為皇后。即位後的海陵王有美妃十二人,還有昭儀到充娛九人,婕妤、美人、才人三人,另有殿直以下美女不計其數。
皇后以外,第二位娘子太氏封貴妃,第三位蕭氏封昭容,第四位耶律氏封修容。海陵王后宮美人眾多,皇后對他來說過於正統,樂過以後再也激不起情慾,於是,便是史書所謂的「後宮浸多,後寵頗衰。」
皇后被冷落,後宮的美人們便在海陵王的荒淫放縱中被百般地蹂躪和淫樂。海陵王在宮禁中淫樂美人時花樣百出,別出心裁。史書對此有明確的記載:海陵王常令教坊番直禁中,每幸婦人時,必使奏樂,撤掉幃帳,或讓人說淫言穢語。有時臨幸室女不順利,便讓元妃(第二娘子大氏)以手左右扶送。或者讓妃嬪列坐,隨意淫亂,使大家共觀,或讓人效其形狀以為娛樂。凡坐中有嬪御時,海陵王必自擲一物在地上,讓近侍注視,不視的就殺掉。
與宮中美人的淫樂縱慾盡興以後,海陵王便把淫威指向任何一個他看上的女子。不管是幼女還是有夫之婦,只要他有意,便必須遂願,有夫之婦的丈夫如果沒有因此而被殺,那就算是萬幸。美人阿里虎先後嫁過兩個男人,海陵王聞其芳名以後立即召入後宮,徹夜淫樂。阿里虎的女兒重節也一同陪伴侍寢。崇義軍節度使烏帶的妻子唐括定哥,英氣勃勃,美豔風流,長於風情。海陵王得訊後密令唐括定哥殺死丈夫烏帶。烏帶被殺後,唐括定哥便進入後宮。入宮後,定哥得寵,晝夜宣淫玩樂。不久,海陵王移情,唐括定哥便被冷落。唐括定哥寂寞難熬,想起當初海陵王命她殺死烏帶,否則夷滅全家,定哥心有餘悸,無可奈何,又不能強迫海陵王和她行樂。定哥熬持不住,就和僕奴奸通。奸事被海陵王發覺,海陵王哪裡能容忍寵幸的貴妃和家奴私通?於是,定哥和私奴被殘酷地處死。定哥的妹妹石哥也因美色被帶入後宮,海陵王淫過石哥,又召石哥的丈夫入宮,讓石哥當著他的面,用穢語戲謔其丈夫,他在一邊笑樂。
海陵王看上了太祖長公主兀魯的侍婢忽撻,他無故就殺死了長公主兀魯,並杖罷其丈夫平章政事徒單恭,封侍婢忽撻為國夫人,百般尋樂。海陵王玩樂不夠,又下令選天下良家子一百三十人充實後宮。海陵王發現叔父曹國王宗敏的妃子阿懶很漂亮,便殺了叔父宗敏,霸佔了叔母阿懶。海陵王淫過阿懶,就封阿懶為昭妃,常侍後宮。後來,舉凡宗室人員被殺,其妻室女兒便歸海陵王所有。
海陵王對姐姐的女兒即他的外甥女叉察也不放過。他喜歡叉察,毫不隱晦,竟公然告知太后,想把叉察召入後宮,納為嬪妃。太后堅決反對,對他說:「這孩兒出生時,先帝親自抱到我家收養,直到成人。你是舅舅,如同父親,不可!」海陵王見叉察美貌動人,哪裡管什麼雖舅猶父,他終於將外甥女叉察佔有。
海陵王在即位前只有三位美人:大氏、蕭氏、耶律氏。即位後大氏由貴妃而遷惠妃進而進封姝妃、元妃。蕭氏也由昭容而淑妃而宸妃,耶律氏自修容進昭媛、昭儀最後進封麗妃。元妃大氏被寵,對海陵王俯首貼耳,甚至於幸宗室的女子不得遂,還要她以手左右抉掖!元妃的妹妹很美,有這樣一位淫帝在宮中,元妃卻不阻止妹妹入宮,結果,妹妹入宮看視元妃,遇上海陵王,被海陵王逼淫。
宮中妃嬪的侍女們都穿男子的衣服,叫做假廝兒。阿里虎難耐長夜寂寞,就和假廝兒勝哥一同起臥,就像一對夫婦。阿里虎的廚婢三娘將此事告知海陵王。海陵王覺得有趣,並不怪罪阿里虎,只是告誡她,不要笞捶廚婢三娘。阿里虎不聽告誡,棒殺三娘。海陵王聽說昭妃阿里虎宮中有宮人死去,懷疑是三娘,便說:「如果是真的,我必殺阿里虎!」一問,果然是三娘被棒殺。阿里虎聽說海陵王要殺她,便素服絕食,每天只是燒香禱祝,希望免死。過了一個月,海陵王派人縊殺阿里虎,並將給三娘施刑的侍婢一併殺死。
天德二年,禮部侍郎蕭拱在汴得美女耶律彌勒。到燕京,蕭拱的父親蕭仲恭時為燕京留守,看彌勒的體形,覺得不像處女,仲恭便嘆息說:「皇上必疑。」彌勒入宮,海陵王臨幸,果然不是處女,第二天便逐出後宮。海陵王懷疑蕭拱搗鬼,下令殺死蕭拱。幾個月後,海陵王又召彌勒,再度淫樂,封彌勒為充媛,並封她的母親張氏為莘國夫人,伯母蘭陵郡君蒹氏為跫國夫人。海陵王強奪了定哥和妹妹石哥,此時將蕭拱的妻子擇特懶賞給石哥的丈夫。不久,海陵王放不下擇特懶,以其姐姐彌勒的名義召她入宮,佔有了她。
耶律察八本已許嫁奚人蕭堂古帶。海陵王霸佔察八,留在後宮,封為昭媛。海陵王以蕭堂古帶為後宮護衛。察八派侍女習捻帶軟金鵪鶉袋幾枚送給堂古帶。海陵王發覺,召問堂古帶,堂古帶如實奏報,海陵王沒有怪罪。幾天後,海陵王帶美妃們登寶昌門樓,當著眾人,海陵王擊殺察八,察八落下門樓慘死,海陵王接著又殺死了察八的侍女習捻。
宋王宗望的女兒壽寧縣主什古;梁王宗弼的女兒靜樂縣主蒲刺、習捻;太傅宗本的女兒混同郡君莎裡古真、餘都;宗磐的女孫鄖國夫人重節;海陵母親大氏的表兄張定安的妻子奈刺忽;麗妃的妹妹蒲魯胡只等,除了什古的丈夫已死,其他的都有丈夫。海陵王不管這些,派高師姑、內哥、阿古等召她們入宮,一一淫遍。史稱凡妃主宗婦被私幸的,都分屬諸妃,出入位下。於是,奈刺忽出入元妃位,蒲魯胡只出入麗妃位,莎裡古真和餘都出入貴妃位,什古、重節出入昭妃位,蒲刺、師姑兒出入淑妃位,後宮簡直成了一大淫窟。
在這群有夫之婦中,海陵王最寵愛的是習捻和莎裡古真,她們二人也因之恃寵而驕,竟恃勢笞決其丈夫。海陵王召習捻的丈夫稍喝押護衛直宿,召莎裡古真的丈夫撒速在近侍局值宿。海陵王對撒速說:「你妻子年少,遇你直宿,不可讓她宿在家裡,讓她宿在妃處。」撒速除非不要命,只有點頭。一個丈夫最悲哀和恥辱的莫過於是妻子被辱。可海陵王不僅要辱人妻,還要在淫其妻子時讓其丈夫在室外值宿望風!
最為可悲可氣的是,海陵王幸過了習捻和莎裡古真,還要在其丈夫的眼皮下,溫柔多情。每次召她們來,他總是提前在廊下恭候,顯得極其殷勤。有時,恭候得久了,不免腰酸腿痛,海陵王就坐在高師姑的膝上,等候兩位美人。高師姑調笑說:「天子何必勞苦如此?」海陵王美滋滋地回答:「我以為天子易得,這等期待,難能可貴。」海陵王認為約會難得,很是可貴,實際上,吸引他並令他願意恭候的是兩位美女能滿足他的淫行,暢快其淫心。
海陵王玩樂的美女太多,自然滿足不了莎裡古真的旺盛的淫慾。莎裡古真便在海陵王之外另行淫樂。海陵王發現以後,勃然大怒,質問莎裡古真:「你愛貴官,難道有貴過天子的嗎?你愛才,難道有像我這樣文武兼備的嗎?你愛娛樂,難道有比我偉岸的嗎?!」說得氣塞咽喉,以致說不下去。海陵王放不下莎裡古真,愛幸不夠,哪裡忍心下毒手?一會兒以後,海陵王怒氣全消,又轉過來撫慰莎裡古真,讓她不要慚愧,並讓她在宴會時要行立自如,不要讓他人猜度,以免貽笑。後來海陵王依舊屢屢召她入宮行樂。
餘都是牌印松古剌的妻子。海陵王喜愛餘都,用他自己的話說:餘都相貌不揚,但肌膚潔白可愛。在這群美婦中,什古年高色衰,海陵王覺得她還有風韻,在樂過以後又常常以其色衰為笑樂。海陵王淫過了這些美婦以後,一一封授名號:蒲剌封壽康公主、什古封昭寧公主、莎裡古真封壽陽縣主、重節封蓬萊縣主。
海陵王淫樂美女,獨佔美女,不容他人染指。他嚴誡宮中,不許使男子。凡是在妃嬪身邊使役的僕從一旦有人舉首正視,他便命剜去其雙目。在宮中出入時不許獨行,最少得四人一同出入,由所司執刀監護,不從規定路逕行走立斬。太陽落山以後,下階砌行走者處死。告密者賞錢二百萬。男女倉猝間誤相接觸,先聲言的賞三品官,後聲言的立即處死,同時聲言的一同獲釋。
女使癖懶本已有夫,海陵王喜其色,召入宮中,想封授縣君,然後行淫。可是,癖懶已經有了身孕。海陵王對孕婦也不放過,他親自給她墮胎,強迫她喝麝香水,自己用力揉她隆起的腹部。癖懶痛苦不堪,哀求他不要這樣做。海陵王根本不聽,最終還是弄掉了胎兒,肆其淫慾。
總之,被他收入深宮而「妻之」的,竟有他的弟媳、小姨子、堂姐妹,更有甚者,連叔母、舅母都不能倖免。據言,他批閱公文時是在一大床前面擺放一個辦公桌,左右美女相擁,兩隻手放入兩個女人陰埠三角區「取暖」,桌下面則有宮女伺候下體,王完顏亮只需動嘴,坐在兩邊的女人動手批閱文件。他創造了淫亂宮闈的吉尼斯紀錄。
【名人評說】
《金史·本紀第五》評價說:「海陵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欲為君則弒其君,欲伐國則弒其母,欲奪人之妻則使之殺其夫。三綱絕矣,何暇他論。至於屠滅宗族,剪刈忠良,婦姑姊妹盡入嬪御。方以三十二總管之兵圖一天下,卒之戾氣感召,身由惡終,使天下後世稱無道主以海陵為首。」「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是當年司馬遷在《史記》裡給商紂王的評語,《金史》毫不吝惜地給了海陵王完顏亮。
《金史·本紀第五》評曰:「海陵在位十餘年,每飾情貌以御臣下……淫嬖不擇骨肉,刑殺不問有罪……空國以圖人國,遂至於敗。」
【歷史遺蹟】
上京會寧府故城遺址
金上京會寧府故城,俗稱白城,在阿城縣城南2公裡,阿什河左岸。為金朝(1115-1234)的前期都城。1115-1152年間,金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4帝以此為都,達38年之久。它是上京路和會寧府的治所。故城由南北兩城組成,兩城皆長方形,北城豎修,南北長1828米,東西寬1553米;南城橫修,東西長2148米,南北寬1523米。金太祖時僅有北城,較簡陋;太宗時築新城(即南城),並建皇城;熙宗時曾擴建皇城,宮殿的建築仿效汴梁(開封)。1152年,海陵王遷都燕京(今北京),下令毀掉上京宮殿。金世宗即位後,於1162年,曾在慶元宮舊址建殿9間,以後又修復太祖廟、城隍廟。1184年,世宗東巡至上京城,進入復興時期。金末,1217年,蒲先萬奴攻佔上京後焚毀上京宮殿廟宇,上京城遭到嚴重破壞。此遺址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啟示】
古代皇帝中偽裝大師:完顏亮表演勤儉時淫亂奢靡
中國歷史上的帝王老爺,挺屍之後獲得「煬」之諡號者,共有三人,一是陳後主陳叔寶,二是隋煬帝楊廣,三是金海陵王完顏亮。「煬」是惡諡,為那些「好內遠禮、去禮遠眾」,也即荒淫無恥、親小人遠賢臣的死皇帝所專用。
完顏亮荒淫無恥、殘暴嗜殺,與隋煬帝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他做偽的水平,也與新朝皇帝王莽不相上下,堪稱大師。
完顏亮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孫,遼王宗幹的次子,自幼聰穎好學,曾拜漢儒張用直為師,平素喜與儒生探討儒學,滿口仁義禮智信,又好吟詩作賦,儼然仁人君子、儒雅少年。他城府甚深,人莫能測其志,對外示人以寬和,且不愛錢財,時人莫不稱其賢。他18歲便以宗室子弟當上了奉國上將軍,此後屢屢升遷,幾年後便爬上了尚書左丞的高位。熙宗完顏亶是金太祖完顏旻的嫡孫,而完顏亮的老爹宗幹則是太祖的長子,他也是太祖的孫子,故心中常懷不平,認為自己也有坐龍椅的資格。
但是,完顏亮善於偽裝,野心深藏不露,在熙宗面前處處順承旨意。皇統七年(1147年)十一月的一天,熙宗召見他,說到太祖創業的艱難,他竟嗚咽流涕,哭將起來。熙宗見說到爺爺,他竟如此傷心,大為感動,堂兄弟倆的心理距離立刻縮短為零,不但心理上沒有了距離,而且認為他對自己忠心耿耿,不久便拜他為平章政事,五個月後又拜為右丞相,成為國家領導人。次年正月,他又兼任都元帥,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此時的完顏亮,年僅28歲。
完顏亮大權在握,便開始積極密謀奪取帝位。他暗中對心腹說:「吾志有三:國家大事,皆自我出,一也;帥師伐國(宋),執其君長,問罪於前,二也;得天下絕色而妻之,三也。」由此言可以看出,他不但既愛江山,又愛美人,而且要伐滅南宋,稱霸天下。皇統九年(1149年)十二月的一天深夜,完顏亮率其黨徒親信闖入完顏亶的寢宮,將他宰掉,登上了皇位。此後,他為了鞏固龍椅,又展開一系列大屠殺,反對或疑似反對他的大臣全被殺掉,太宗完顏晟、開國功臣完顏宗翰的子孫被斬盡殺絕,宗室諸王50餘人被殺。後來,就連和他一起密謀並參與弒帝的傢伙也大多被宰掉。
完顏亮坐穩了龍椅,便開始為自己樹立明主聖君的形象。
他對舊政進行一系列改革,以「勵官守、務農時、慎刑罰、揚側陋、恤窮民、節財用、審才實」七事詔告朝野,以表示自己是施仁政、愛百姓、尚節儉、重人才的皇帝。他奪位的第二年,群臣上尊號曰「法天膺運睿武宣文大明聖孝皇帝」,他當年便下詔去此尊號。不久,有司上奏,有慶雲出現,他嚴肅而又謙虛地說:「朕何德以當此,自今以後,凡有瑞應,勿得上奏,若是有妖異出現,當立即諭朕,使朕自警。」以表示自己是個不尚虛名,勤政務實的好皇帝。他還幾次下詔「求直言」,朝廷內外,上至公卿大夫,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上書進言,以顯示自己虛心納諫。
他以種種花招邀買人心。為了表示自己節儉,吃飯時拒絕負責膳食的官員上鵝,因為在北方,鵝是稀罕物,價格十分昂貴。有時用破衣補被,以示近臣;或是故意穿著打補釘的衣服讓負責記錄起居的官員看見,表示自己是如何艱苦樸素。並且下令把熙宗在位時皇家苑林中所養的禽獸全部放掉,以避免浪費飼料。為了表示與士兵同甘苦,他有時與軍士同吃陳米飯,並且狼吞虎咽,比軍士吃得還快,軍士還沒吃完,他已把碗裡的飯吃光。
為了樹立親民形象,他路遇百姓的車輛陷入泥澤,即令衛士前去推車,他在路邊等待,直到衛士們把車推上來,他才繼續前行。他見到農民在田間收莊稼,必下車到田頭和他們交談,和藹可親地問他們收成如何,有時還要賜給他們衣服。適逢太子生日,皇后獻給他一幅稼穡圖,第二天他便召集侍臣,對他們說:「昨太子生日,皇后獻朕一物,大是珍異,卿試觀之。」說罷從絳囊中取出那幅圖給侍臣看,怕他們看不出皇后獻圖的用意何在,又解釋說,「皇后的意思是,太子生在深宮之中,不知民間稼穡之難,故以此圖獻之,朕甚賢之。」表面上是誇皇后,實際上是顯示自己不但關心民間疾苦,還要教育太子也如此。某地官吏獻嘉禾,以表示當地喜獲豐收,他批評官吏報喜不報憂,詔令從此以後,不得再有進獻嘉禾之事。
為了表示重視人才的選拔,他在遷都燕京(今北京市,完顏亮將其改名為中都大興府)後,特開殿試,親自過問選拔官員之事。他或是到便殿親自閱覽試卷,或是在樓上觀看考試,並且多次為考生出題,如「忠臣猶孝子」、「憂國如饑渴」、「不貴異物民乃足」等等。他與近臣交談,常引古代賢君以自況,表面上是要以其自勉,其實是在自誇。
為了表示自己是個孝子,他也有精彩的表演。他的嫡母徒單氏,是他爹宗幹的正室,一生無子。他奪位後,尊她和生母大氏同為太后。他與徒單太后原有隔閡,因此他遷都燕京時,把徒單太后留在舊都上京(今黑龍江阿城)。直到他的母親大氏去世後三年,他才按母親臨終時的囑告,把徒單氏遷到燕京。貞元三年(1155年)夏,完顏亮遣大臣往上京奉遷太祖等先帝陵至大房山,並迎太后來燕京,他在沙流河迎祭先帝梓宮,並謁見太后。他命左右帶著皮革製成的約杖,跪在太后面前,謝罪道:「孩兒不孝,很久未來給母后請安、問候冷溫,請母后痛笞之,否則孩兒於心不安。」徒單太后道:「今平民之子有百金之產,尚且愛之不忍笞。我有子如此,怎忍心杖笞呢?」遂將他扶起,喝退持杖者。太后至燕京,他又率百官於郊外迎接,讓太后入居壽康宮。當天又舉行盛大宴會,親率後宮、宰臣以下百官為太后祝壽,極歡而罷。此後,他每日給太后請安,侍太后十分恭順,太后從坐榻上站起時,他都要上前扶掖。太后乘輿輦外出,他常拿著太后出行所需用具,在後面徒步跟隨。這一連串的表演,效果極佳,令「見者以為至孝,太后亦以為誠然」。
然而,這個「聖君明主」,其真面目又是如何呢?
他表面上崇尚節儉,其實卻窮奢極欲,肆意揮霍。他拒食鵝以示儉,但他外出遊獵時,卻不惜以重金購買一鵝一鶉,有時甚至以一條牛換一隻鵪鶉,以快口腹。他奪位稱帝後不久,便於天德三年(1151年)下詔遷都燕京,命人大修宮室,耗資無算。他於貞元元年(1153年)三月遷都燕京,同時下令將上京宮殿宗廟,以及大族宅第全部拆毀,將其夷為平地,交農民耕種。正隆三年(1157年),他為便於指揮兵馬伐宋,又擬遷居南京(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並下詔大修宮室。此工程十分浩大,耗費資財人力無窮,運一木之費至二千萬,牽一車之力至五百人。伐木採石,車輛塞途,許多民夫累死於運輸途中。所建宮殿,雕梁畫棟,遍飾黃金,間以五彩,施工之時,金屑在空中飛舞,如同落雪,一殿之費以億萬計。一殿建成,稍不如意,他便下令拆毀重建,務求輝煌華麗。
他表面上要求臣下進直言,以顯示自己虛心納諫,其實卻剛愎自用,拒聽諫言,甚至聞諫則怒,動輒殺人。他決定南下伐宋,並下詔營建南京宮室,朝臣翟永固、韓汝嘉直言進諫道:「燕京的宮室剛剛建成,庫藏匱乏,民辦未蘇,豈可再興土木!而我與宋通好,歲帑從未短缺,遽興徵伐,亦恐師出無名。」他竟勃然大怒,將他們趕出殿外。這兩個人還算幸運,太醫使祁宰上疏諫伐宋,竟被他下令處死,並籍沒其家。他出巡時,遇一男子上書言事,他不問青紅皂白,便下令將其斬首。他的嫡母徒單太后得知他要伐宋,屢次諫阻,他竟派人將太后縊殺,並焚其屍於宮中,棄其骨於水。並殺太后親屬、侍婢等十餘人。其孝子的假面具,至此徹底扯下。
他表面上親民愛民,其實卻殘民害民,視百姓為馬牛。他決定伐宋後,下詔徵馬56萬匹,各路獻馬者晝夜不絕於途,死者耽藉於道。他又詔令河南州縣所貯糧米,不得他用,以備軍需。他命軍民造軍械兵器於中都,造戰船於通州(今北京通州),役夫死者甚眾。所需材料,皆強令百姓供給,致使箭翎一尺貴至千錢,村民為了供給造弓箭的筋革,只好把賴以稼穡的耕牛宰掉。為造戰船,強拆民舍,將其門板屋梁作為材料,並焚燒死屍,提煉油膏,以為造船之用。官逼民反,騷亂迭起,大者攻城奪地,小者佔山為王。但他卻「惡聞盜賊事,言者皆罪之」,以至地方發生暴亂,朝臣也不敢奏聞。
他表面上重視人才,但卻對有才能的人十分忌恨,對於功高望重者,更是欲除之而後快。左副元帥完顏杲有功於金,領兵在外,頗得軍心,他指使人誣告其謀反,將其殺死。韓王完顏亨是名將宗弼(兀朮)之子,才勇如同乃父,他指使人誣告完顏亨密謀對他行刺,將其處死。就連他的弟弟完顏袞,也因聲望頗高而遭他忌恨,後來完顏袞的家奴誣告其謀反,他正好抓住藉口,不問真假,將其弟斬首於市。
他奪取帝位之後,下詔將被他誅殺的宗室諸王的妻女收入後宮,供他淫樂。這些女子有的是他的姑嫂,有的是他的堂姊妹,有的是他的晚輩,皆封為妃嬪。他如看中臣吏之妻,便將其夫遣往上京,或派往外地為官,或是乾脆把其夫殺掉,而後將其妻召入宮中姦淫。他與妃嬪縱淫,必令樂工奏樂,並撤去幃帳,令眾妃妾列坐觀看;又在臥榻前鋪上地毯,令妃嬪裸體相遂以為戲。他淫興一動,便上前抱住一個,就地交歡。
正隆六年(1161年),這個精於作偽的傢伙,在率軍伐宋途中,被部將完顏元宜率眾殺於瓜州渡(江蘇揚州市南),死時40歲,在位13年。他死後第二年,被世宗完顏雍降封為海陵王,18年後,又被降為庶人。
完顏亮雖死,其「每飾情貌以御臣下」,靠作偽樹立廉政愛民形象以欺世者,仍不乏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