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有這樣一座「聖城」,它東連泗水、西抵兗州、南臨鄒城、北望泰山,有著「東方耶路撒冷」的稱號,孕育過無數的歷史名人,最負盛名的便是儒學創始人——孔子。它就是「曲阜」,1982年被評為中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曲阜有著名的「三孔」:孔府、孔廟、孔林,這三個地方都不簡單,孔府是我國現在唯一較完整的明代公爵府,孔廟是用來祭祀孔子的廟宇,是在孔子的故居上以皇宮的規格建立起來的,其規模僅次於故宮,孔林又稱「至聖林」,是孔子及其後裔的家族墓地,2007年,「三孔」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但孔子什麼都帶火了,就是帶不動孔家的酒!
傳奇佳釀,飄香於世
孔府家酒的前身是「孔子府」自家釀酒坊,孔子的嫡孫孔融喜宴賓朋,常邀鴻儒名士於孔府聚飲,有詩曰:「坐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孔府家酒名揚天下。「風來隔壁千家醉,雨後開壇十裡香」使孔府家酒名醉齊魯,聲傳華夏。
乾隆皇帝曾先後八次到曲阜祭孔,在他最後一次到曲阜祭孔時(1790年),順便看望了他的女兒于氏(72代衍聖公孔憲培之妻),在招待乾隆皇帝的宴席上,孔憲培拿出了「孔府家酒」款待嶽父,乾隆飲後,讚不絕口。席間對孔憲培說,以後赴京時給我帶上幾壇家酒,還有西關的小羊羔。後來孔府每年去皇宮進貢一切皆免,惟獨孔府家酒和小羊羔不可少。後來有「羊羔美酒」之稱。
孔府家酒素以三香(聞香、入口香、回味香),三正(香正、味正、酒體正)而著稱,充分融合了中國白酒清、濃、醬、芝麻香四大香型之所長,1985年,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參觀曲阜,讚譽孔府家酒是「曲阜第四孔」。
1988年,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國家銀獎;連續八年出口量雄居全國第一。
1989年,獲北京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
1990年,獲第29屆布魯塞爾國際產品質量評比會金獎。
標王之成敗,魯酒之興衰
1993年,一部講述中國人異鄉奮鬥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一經播出便火透大江南北,借勢製作的孔府家酒《想家篇》廣告同樣成為了經典,「孔府家酒,叫人想家」至今耳熟能詳。
孔府家酒的廣告效果顯著,當時經銷商為了提貨甚至得排隊等七天,拉酒的車在路上排好幾百米,造紙箱的,收酒瓶的,搞包裝的都被帶動了起來, 整個縣都跟著沾了光,這個「一夜成名」的套路給全體魯酒企業們打了一針雞血,適逢央視推出第一次廣告競標,爭當「標王」成為了山東白酒企業間的較量。
1994年,首屆「標王」是與孔府家酒僅一字之差的「孔府宴酒」,隨後連續兩屆「標王」都是山東的「秦池酒廠」。樹大招風,秦池酒廠一個縣城企業奪得「標王」引發了各界質疑。
1997年,《經濟報》曝光了一條爆炸性新聞:秦池在山東基地每年只能生產3000噸原酒,根本趕不上市場需求,因此秦池在四川大量收購原酒,運回山東「勾兌」。這讓風光一時的「標王」就此隕落,整個「魯酒八大金剛」品牌形象一落千丈。
「勾兌門」事件使山東多家酒企一蹶不振,更為可惜的是,魯酒的帶頭大哥孔府家酒出現了品牌戰略的誤判,10元——300元產品全線擴充,雖然短期內銷量提升不少,但盲目的擴張使長期的品牌形象被拆解的四分五裂,自此孔府家酒慢慢從公眾視野消失。
復興路漫漫,十七年五次易主
孔府家酒輝煌的時候,銷售額一度達到了9.5億,但當時還是公關意識薄弱,危機來臨時就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局面,孔府家銷售額逐步萎縮,年銷售額僅有2億左右,到2001年和2002年,甚至出現了虧損。為了扭轉局面,孔府家開始了漫長的復興之路。
(一)
2003年,曲阜市政府為了挽救逐漸衰落的孔府家,公開招商引資,把繡球拋給了遠在深圳的萬基集團。當年5月,深圳萬基斥資8000萬收購了國有性質的孔府家90%的股權,成為了孔府家最大的股東。三年之後,孔府家的狀況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最終孔府家和萬基分道揚鑣。
有人說,萬基對孔府家做了很大的貢獻,將孔府家的年繳稅金額從1000多萬拉升到1個多億。也有人說,萬基集團就是想借孔府家來發展「泡酒」業務,拓展自己的事業版圖。還有人說,萬基三年捲走了8000萬,還欠下800萬稅款未交……
(二)
萬基離開後不久,有消息說內蒙古河套酒業將以3900萬元的價格收購孔府家75%的股份,並於當年(2006年)7月草籤了協議。相比於萬基收購的時候,孔府家的身價跌了四成有餘。然而,在所有人看來板上釘釘的事情,卻臨時發生了變數——9月底,河套正式退出孔府家。業內人給出的解釋是:雖以3900萬控股孔府家,但後續買斷職工工齡、養老保險等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一旦開始投入,不僅救不活孔府家,還可能拖垮自己。
(三)
孔府家又回到了國有獨資企業,外來資本不行,孔府家就自己做。2006年,時任孔府家董事長兼總經理的邱振新將目光放到了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上,經過多方爭取,孔府家酒成為2007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祭酒和接待用酒,這是孔府家酒從「家文化」向「孔文化」轉變的開端,也是從這一年起,孔府家連續三年的銷售額增長為100%,到2011年時達到了近5億元,讓人們看到了希望,但是邱振新卻說,他看到了孔府家回暖背後的後勁不足,這讓他意識到尋求合作勢在必行。
(四)
2012年9月,聯想控股旗下豐聯酒業控股集團以4億元的價格全資收購孔府家酒,此前,聯想已經投資了湖南武陵酒業和河北承德乾隆醉酒業。在接手孔府家之後的前三年,聯想一直想將孔府家打造成一個國際品牌。但自從收購孔府家酒後,三年多的時間裡更換了三任高管,聯想控股的孔府家酒並沒有給外界帶來「枯木回春」的感覺。2017年,豐聯集團就將其持有的孔府家股份悉數轉讓給了文王釀酒。
(五)
孔府家酒的第五次易主是被衡水老白乾併購,2018年,譚小林出任孔府家酒業董事長一職。在譚小林的戰略規劃中,孔府家的振興需要三步走:
第一步,孔府家要在一到三年的時間裡,重新回到區域強勢品牌的序列。
第二步,孔府家要在三到五年的時間裡,重新回到省級主導品牌的方陣。
第三步,孔府家要在五到十年的時間裡,重新回到泛全國性品牌的序列。
孔府家在譚小林的帶領下業績還是比較可觀,推出的「子約酒」醉得慢醒得快,緊緊地抓住了年輕人要的「味」。疫情期間公司不忘為員工謀福利,逆勢而為,為員工提高薪資待遇,薪資分配更加合理,極大地調動了員工工作積極性。「三步走」是否能真正讓孔府家完成復興,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