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千年孔府菜裡尋「年味」

2020-12-19 中國網

1月19日,孔府菜美食文化節在毗鄰孔府的闕裡賓舍舉行,一道道「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孔府菜傳遞著濃濃的「年味」。 楊國慶 攝


(新春走基層)千年孔府菜裡尋「年味」


孔府菜美食文化節19日在毗鄰孔府的闕裡賓舍舉行,一道道「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孔府菜傳遞著濃濃的「年味」。


「孔府菜」起源於宋仁宗寶元年間,至今已傳承了近一千年,是中國最著名的官府菜之一,也是稱為「天下第一家」的衍聖公府迎送禮儀的重要內容。


「孔府菜」起源於宋仁宗寶元年間,至今已傳承了近一千年,是中國最著名的官府菜之一,也是稱為「天下第一家」的衍聖公府迎送禮儀的重要內容。 楊國慶 攝


遵循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遺訓,孔府菜由孔府歷代名廚精心創製,逐漸形成的一種具有獨特風味的典型官府菜,是中國烹飪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和儒家文化在美食中體現的重要載體。


「孔府菜具有禮儀莊重、等級分明、選料廣泛、用料講究,做工精細、講究盛器,命名講究、寓意深刻的鮮明特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彭文瑜一邊做著「什錦葵花乾貝」,一邊向記者介紹說,相傳75代衍聖公夫人彭氏,平時喜愛賞花,她婚後二年無子,內廚的廚師們為了投其所好,也為了吉祥,就研製出了這道菜。「現在這道菜已經成為了吉祥如意的象徵。」


孔府菜文化美食節是曲阜市「孔府過大年」「孔子博物館過大年」「尼山明禮中國年」等春節系列文化旅遊活動之一。 楊國慶 攝


為了孔府菜文化美食節,從設計到選料、配料、烹飪,彭文瑜和徒弟已忙碌了數日。


廚房裡廚師們精心烹製,餐廳裡服務人員們也開始用心布置。為完美展現孔府菜的深厚底蘊和用餐禮儀,闕裡賓舍還挖掘整理了擺盤、獻茶、斟酒、布菜、用餐和菜品典故介紹等全套禮儀。


18時整,孔府菜美食文化節正式開始。現場通過尼山聖境演藝團隊的雅樂吟唱和表演,全面再現了孔府宴的禮制儀規。一道道名雅味中、器美技繁的孔府菜讓賓客稱讚。


在當天舉行的「孔府菜」品牌產業化推進座談會上,還現場公布了《曲阜市關於推進「孔府菜」品牌產業化的實施方案》。為進一步挖掘保護傳承弘揚好這一餐飲瑰寶,讓更多遊客和市民以「菜」為「媒」深度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曲阜市決定實施「孔府菜」品牌產業化工程,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在菜品改良創新上下功夫,不斷擴大孔府菜餐飲文化品牌的影響力,弘揚中華優秀餐飲文化,做強「孔府菜」品牌。


「在孔府菜的發源地曲阜舉辦孔府菜美食節是個良好的契機。」曲阜市文旅局局長劉愛春說,曲阜將在加大對孔府菜的保護傳承和開發創新力度的同時,不斷提升孔府菜研發水平,把孔府菜做優做強,推動孔府菜走向更廣闊的發展平臺。


據悉,孔府菜文化美食節是曲阜市「孔府過大年」「孔子博物館過大年」「尼山明禮中國年」等春節系列文化旅遊活動之一。

相關焦點

  • 「食不厭精 膾不厭細」 探訪傳習千年孔府菜的傳承與發展
    「孔府菜主要依據就是孔子的飲食觀,孔子可以說是我國古代重飲食,對飲食文化有獨到見解的一位名人。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在這個問題上,孔子重視烹飪,把烹飪飲食這事當成文化,當成藝術,這是歷史第一人。」孔府菜研究會會長駱承烈告訴記者。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恪守祖訓、驚喜別致、文化底蘊深厚的孔府菜
    當然,今天說的絕不是段子裡的「煎餅卷大蔥」,而是用料豐富、烹製講究的魯菜。而這其中,孔府菜絕對是不能不提的魯菜之代表。孔府菜是我國最著名的公府名菜,可以與宮廷菜相媲美。它揉歷代宮廷、官府和山東民間菜為一體,形成了選料廣泛齊全,加工精細別致,口味濃香醇厚,菜式華貴典雅等獨特的風格和特點。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被誤解千年,正確的解讀是……
    一、後人對「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理解後人對這句話的理解多是「食物精製細做才養人」,所以很多人只吃精米白面,並力求各種精緻做法。而美食界更是把這句話踐行到了極致,一道菜從選材、搭配、刀工、火候、調味、擺盤都追求極致,做道菜費個半天一天的功夫都很正常。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魯菜
    中國儒家鼻組孔子是山東人,也正是他那句「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對魯菜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眾味飄香的各大菜系中,魯菜獨佔鰲頭。山東是中國古文化發祥地之-一。 地處黃河下遊,氣候溫和,膠東半島突出於渤海和黃海之間。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啥意思
    原標題:「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啥意思   在大多數人眼中,「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是孔子的飲食之道,意思是「食物精製細做才養人」,所以很多人只吃精米白面,並力求各種精緻做法。美食界更是把這句話踐行到了極致,一道菜從選材、搭配、刀工、火候、調味、擺盤都追求極致。然而,這句話到底啥意思呢?
  • 聽說上海菜被邊緣化?不!它只是真正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真正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本幫菜近年來關於上海菜被邊緣化的言論越來越多?阿拉上海寧只能說一派胡言!而上海菜,更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不斷地發展,卻具有開放而又自成一體的獨特風格。上海是很多年輕人渴望闖蕩的城市,這個城市有魅力的夜景,發達的交通,當然最少不了的,就是美食,今天,將要為大家簡單介紹幾樣本幫菜,口味清淡的本幫菜更加營養和健康,是老年人和小孩最適合的口味。
  • 香格裡拉孔府菜名廚將為南昌民眾奉上經典傳承佳餚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是由中國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飲食文化理念,提倡將飯食做得更為精細,改善飲食生活水平。擁有千年歷史、集魯菜和蘇菜於一身的孔府宴將該理念發揚光大。孔府菜具有禮儀莊重、用料講究、做工精細等特點。在菜式和席面款式上搭配講究,主菜、大件菜、配菜等都需遵循一定的程式。而用料方面,上至山珍海味,下至野蔬筍根,品種逾千。烹飪時重於調味,工於火候。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來平涼海世界海鮮餐廳
    中國人說「民以食為天」,可以看出在中國「吃」這件事是十分重要的,中國有八大菜系,其中粵菜以「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的風格成為最早的「四大菜系」之一。粵菜口味以鮮香為主。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句老話是有道理的,你認為呢?
    晉惠帝司馬衷最著名的笑柄有兩則,一是問地裡的蛤蟆為公家叫還是為私叫,另一則即是關於吃。有一年鬧災荒,老百姓沒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有人把情況報告給晉惠帝,但惠帝卻對報告人說:「沒有飯吃,為什麼不吃肉糜呢?」報告的人聽了,真是哭笑不得。
  • 為什麼孔子說的成語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被誤解?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如今被現代人解釋成在吃的方面要非常講究:米越精緻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其實,這是對孔子的誤解。這句話出自《論語·鄉黨》:「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殪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圖)
    孔子晚年飲食很講究,他有句名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凝結了孔子的飲食養生觀。  老年「精」要適當  老年人多由於骨質疏鬆、缺鈣等原因造成牙齒鬆動或缺牙,或者有其他牙病,咀嚼困難。因此老年人常愛吃粗纖維少的和易於細嚼的食物。又由於受到「食不厭精」觀念的影響,總認為吃得愈精細,營養愈豐富,愈容易消化,這樣常常造成老年人便秘。
  • 每天學點國學: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原文】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食饈而謁,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 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 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 吃是人生大事,孔聖人都講究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國人可憐,飲食男女,男女談個不好就算黃賭毒裡的事兒了,所以只好議論一下飲食,所謂舌尖上的中國。當不了登徒子的文人們,沒奈何,只好當吃主兒。這風氣,也不是自本朝始。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孔聖人都講究了,大家自是風行景從。
  • 新菜上市,帶你細數那些老青島味道的膠東菜
    魯菜講究鹹鮮為主、火候精湛、精於制湯、善烹海味、注重禮儀。 魯菜,宮廷菜的別稱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針對飲食文化,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山東人孔子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夥食真的越精細越好嗎?丨蝌諺More
    這是【蝌諺More】欄目的第25期在《論語》裡,有一句流傳甚廣的話:「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糧食不嫌舂得太精、魚和肉不嫌切得太細,換句話,就是說糧食、魚肉,製作得越精細越好。孔子幾千年前的話,還適用嗎?圖片來源 ameblo雖然不好吃,但粗糧糙米才健康舂糧食,其實就是將糙米粗面經過數次的碾壓加工,去掉外層的糠皮和糊粉層,只保留最裡層的胚乳。
  • 行走的美味舌尖上的曲阜 上海衛視千裡尋孔府菜
    行走的美味舌尖上的曲阜 上海衛視千裡尋孔府菜時間: 2014-05-19責任編輯: 古劍旅遊_中國網 中國網5月19日訊 5月12日-15日,上海衛視星尚頻道攝製組先後在四星級儒家文化主題酒店闕裡賓舍和星級餐館御書房拍攝了孔府菜及烹飪過程;在百年老店、山東老字號萬成公拍攝了孔府糕點的製作工藝和特色;在燻豆腐之鄉王莊鎮嶽家村及張記煎餅鋪拍攝了燻豆腐和曲阜名吃煎餅的製作過程;在市民家庭拍攝了家常孔府菜的製作。另外,為突出曲阜儒家文化特色和孔子故裡的獨特文化氛圍,攝製組分別在萬仞宮牆和孔子文化園錄製了外景。
  • 奇趣樂園,孔府家宴,CHI水療,開啟廣州香格裡拉冬日度假模式
    冬日來廣州怎麼玩,作為地道生活在廣州三十年的菜大叔,親身體驗了2017全球財富論壇的主場,廣州市區戶外花園面積最大的廣州香格裡拉大酒店,來一場奇趣樂園,孔府家宴,CHI水療,開啟廣州香格裡拉冬日家庭度假模式,給自己過一個美妙的聖誕節。
  • 魯菜都有什麼菜?魯菜大師如是說
    魯菜成為八大菜系之首無外乎以下四種原因:1.地理環境優越:這裡不得不先提到烹飪中最重要的一款調味料「鹽」,眾所周知,鹽是百味之首,食材在鹽的調和下才演變成美食。山東半島坐享魚鹽之利,早先漁民首先在這裡捕魚,煮海為鹽。
  • 歐日車系06PK壁上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今年的車市正應了《論語》裡的一句話: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尤其繼前兩年1.6L、1.8L、2.4L大戰之後,今年2.0L排量市場已經成為各大品牌拼殺的戰略寶地。  之所以搶佔2.0L黃金排量,主要因為全球能源價格的持續上揚,使市場偏向排量適中,動力性和經濟性平衡的車型;另外,由於創新科技的採用,2.0L排量車型不乏兼具有大功率、低油耗特點的車型,加之在外觀、內飾、配置各個方麵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不斷努力,因此,無論是新雅閣、新馬自達6、還是凱旋、領馭,主打車型鎖定在2.0L排量不僅是大勢所趨,更是眾望所歸。
  • 什麼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