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都漢城改名首爾的原因是什麼?與中韓恩怨有關係嗎?

2021-01-08 與狼共舞說歷史

2005年1月19日,韓國宣布把首都「漢城」改名為「首爾」(Seoul)。改名後,韓國特意通知中國,希望中國以後稱其首都為首爾。

漢城的由來:

「漢城」已經沿用600多年了,是由朝鮮王朝的開國之君李成桂命名的。

李成桂建國時,中國正值朱元璋統治的明朝時期。當時的明朝是世界強國。李成桂擔心朱元璋會攻打自己,為了表示歸順,請求朱元璋賜予國號,以表忠心。

朱元璋根據「朝日鮮明」,即:國在東方,先受朝日光輝,賜名為朝鮮。

1394年,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遷移到漢陽,正式改名為漢城,以表示對中原文化的崇拜。

中韓之間友好交流時期:

1591年,日本入侵朝鮮,明朝派兵援助,打退了日本倭寇的侵擾。朝鮮非常感激,經常向明朝進貢,朝鮮和明朝進入蜜月期。

總之,在中國還是世界強國的秦、漢、唐、宋、元、明時期,朝鮮一直和中國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吸收了很多中國燦爛的文化。這並不奇怪,在古代中國富強時期,其光輝燦爛的文化影響了周邊很多國家。日本、朝鮮、越南等都保留中國古代的文化和習俗。

曾為大清帝國的附屬國:

清朝前期,尤其是康乾盛世時期,國力強盛,對朝鮮發動戰爭,大獲全勝,俘虜了朝鮮王子等臣民50萬。朝鮮被迫成為大清帝國的附屬國。

清朝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被西方列強欺負。雖然尚未脫離藩屬國, 朝鮮也漸漸瞧不起清朝。開始急於「去中國化」。這也很好理解,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棄暗投明是人類的共性。

日韓合併:

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史稱「日韓合併」。日本對朝鮮實行殖民統治,方方面面都全部日化。直至今天,我們還能看到韓國人的很多習慣和日本人差不多。

韓國崛起:

1945年,日本投降,朝鮮半島光復,但以三八線為界,北部仍稱朝鮮,南部稱大韓民國。這裡我們主要說大韓民國。

韓國獨立後,經濟迅速崛起,民族主義情緒也覺醒。他們既不想保留被日本統治的記憶,也不願想起曾經是中國附屬國的記憶。「去中國化」就勢在必行。

全面使用韓文:

1988年,漢城奧運會召開時,韓國政府就曾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漢字標記,以強調韓國的民族文化。

其實,韓文是表音文字,會出現很多歧義,比如方和王發音相似,光看韓文的話,會搞不清到底姓方還是姓王。但韓國人寧可產生歧義,也拒絕使用漢字。

漢城改名首爾:

2005年,韓國把漢城改名為首爾時,聲稱是因為漢城的英文名字是Seoul。英譯為首午爾,與漢城一詞經常會搞混,為了避免混亂,改叫首爾。

其實,這是他們想不願承認那段附庸中國的歷史,急於撇清與中國的關係,努力擺脫漢字文化對韓國深厚影響的一種嘗試。

我覺得應該是可以理解的。在歷史上,朝鮮民族深受清帝國和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之苦。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取得了民族獨立,肯定會大力弘揚自己民族的文化,努力擺脫外來文化的影響。不必隨意扣上狹隘的帽子。

中韓友誼源遠流長: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迅速強大,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越來越被世界人民接受和欣賞。很多外國人都深深愛上了中國文化。

韓國人也漸漸認識到韓文的確有不變之處,漢字在韓國漸漸開始有了復興之勢。

怎樣讓整個世界對你和顏悅色?

我想起電影明星黃渤有一次採訪中雲淡風輕地說過的一段話:「以前在劇組裡總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小心機。現在成名了,身邊全是好人,每個人都洋溢著笑臉。」

你要明白:人還是那些人,別人沒變,變化的是你自己。當你強大時,整個世界都會對你和顏悅色。

所以,我特別佩服鄧爺爺說過的那段話:「發展才是硬道理」!

專心寫有參考價值的歷史,喜歡請關注。

相關焦點

  • 韓國僅僅是把首都從漢城改成首爾,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問題
    說起韓國首都,可以說很多人都知道,是首爾。首爾可以說絕對是國際大都市。目前首爾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重要的經濟中心,GDP總量佔韓國的21%。可以這樣說,首爾對韓國來說地位至關重要。不過關於首爾我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地方之前並不叫首爾,而是叫漢城,漢城這個地名用了幾百年了。
  • 韓國首都改名14年:600年漢城變首爾,扯不斷的中國文化
    在中國,一座城市改名無論是歷史原因還是人為因素,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在韓國也有座這樣的城市,14年前,它名為漢城,2005年後改名首爾,這座朝鮮半島最大城市於許多中國人來說,這兩個名稱有人熟悉有人陌生。
  • 漢城這麼好聽,為啥韓國的漢城現在叫首爾了?
    2005年之前,中國稱韓國的首都為漢城,2005年1月19日,韓國時任漢城市市長的李明博舉行專門的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首爾以前叫漢陽,是漢江邊上的重要城市。
  • 韓國的行政首都為什麼不是首爾?遷都背後有什麼顧慮?
    作為亞洲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韓國在經濟和文化等方面都有著不錯的實力:人均GDP 破3萬美元、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旅遊風情、輸出到世界各地的影視音樂作品……這些都是大家廣為所知的韓國特色。而提起該國首都,很多人均會不假思索地回答:首爾。但其實,還有一個行政首都卻鮮為人知。▲首爾街景。
  • 韓國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的中心:首爾漢城
    韓國首都漢城 (Seoul)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國陸、海、空交通樞紐。位於朝鮮半島中部、地處盆地,漢江迂迴穿城而過,距半島西海岸約30公裡,距東海岸約185公裡,北距平壤約260公裡。漢城是韓國的首都,人口約1200萬,面積為627平方公裡。
  • 韓國留學到首爾去:韓國的首都與地方之間差距有多大?
    韓國的「京鄉差異」有多大?大多數國人對韓國並不陌生。韓國國土面積不大,約為9.9萬平方公裡,人口剛剛超過5000萬,而首爾有1014萬人口,換句話說,韓國五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首爾。由於近十幾年來以首爾為中心的軌道交通的發展,首爾與附近的京畿道逐漸融為一體,被稱為首都圈地區,首都圈地區居住了韓國近一半的人口,約為2500萬。
  • 首爾並非本名,全世界範圍韓國人為何唯獨只要求中國修改了稱呼?
    韓國的首都首爾,是能在全世界排到前十名的繁華都市。但大家知道嗎?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城市本名並不叫首爾,而是叫作漢城。就因為這個「漢」字,韓國人極力想要擺脫漢城這個名字。為了改名,他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為在歷史上,漢城就是漢人的城市,漢江就是漢人的大江。
  • 韓國首都首爾。
    韓國漢文學家 崔致遠 《紅葉樹》首爾(서울;英文:Seoul),全稱首爾特別市,舊稱漢城;大韓民國首都,世界第十大城市,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朝鮮地形圖。)首爾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朝鮮半島的中部。1948年起首爾改稱韓語固有詞「서울」(首都的意思),成為朝鮮半島唯一沒有漢字名的城市。
  • 韓國首都竟因此改名?其中隱藏的歷史真相你一定不知道!
    直入正題,說兩個有關韓國「去漢化」的真相:第一,更名「首爾」首爾,,Seoul,全稱首爾特別市,舊稱為漢城,是韓國首都,同時也是世界第十大城市。首爾最早可追溯至距今約三千年前的周朝時期;公元1394年,李成桂建立李氏朝鮮,為表達對「宗主國」明朝的仰慕,將此地改名漢城,同時因為「水北為陽」的風水道理,這座位於漢水之北的城市又名漢陽,朝鮮諺文的寫法是(發音Seoul),意為首都。
  • 韓國歷史上與日本有什麼關係?
    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韓國是我國人最為熟悉的幾個國家之一,歷史上有太多的恩怨。韓國位於東北亞的朝鮮半島的南部,一面環陸,三面環海。韓國的正北方是朝鮮半島的另一個國家,和韓國是同宗同源的親兄弟,但兩國的關係眾所周知。韓國雖然只有一個陸地鄰國,卻有兩個海上鄰國。
  • 韓國首都在哪裡?
    韓國首都在哪,很多人都在想這毋庸置疑就是首爾,那麼實際上在現在的韓國是這樣嗎?一、漢城到首爾追溯歷史,公元 1394 年朝鮮國王李成桂遷都漢陽,並改名為漢城。1948 年 8 月 15 日,大韓民國成立,流亡美國多年的李承晚總統下令將漢城改稱「」(韓語首都之意),成為朝鮮半島唯一沒有漢字名的城市,英文為「SEOUL」。
  • 韓國遊記:夜色斑斕的首爾,光彩奪目的首爾之花,要預約的青瓦臺
    韓國遊記:夜色斑斕的首爾,光彩奪目的首爾之花,要預約的青瓦臺(春風知道你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儘管這兩年中韓關係有所變化,但國與國之間,民間交往還是要保持的,韓國依然是國人嚮往的旅遊國家,韓國化妝品依然是國內眾多女士的熱愛。
  • 海南,麗水,梁山,怎麼都成韓國的了?
    1946年剛剛獨立的韓國將自己的首都定名為「首爾」,但是漢譯名稱依然是「漢城」。   1968年,韓國樸正熙政府重建光化門   並將「光化門」三字用韓文書寫   2006年用數位技術還原了漢字字體
  • 世宗的繁華跟首爾無法比,韓國卻為何,堅持將行政首都遷往該地?
    「——這段話是人民網上一條發布於2012年10月的新聞,表達了對韓國實行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到世宗的關注。不管你是追韓流明星,看韓劇還是偶爾關心一下國際新聞,相信你都會了解首爾在韓國的地位。在我查閱資料之前,我也一直以為韓國的首都,不管是行政首都還是經濟中心都是首爾。那韓國為何要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到沒有什麼名氣的小城世宗呢?
  • 韓國「去漢字」化,連首都都改名了,為啥大部分人還是中國名?
    朝鮮語和日本語三語的書寫字有六成源於漢字韓國「去漢字化」,連首都都改名了韓國1948年施行的《諺文專屬用途法》,給廢除漢字以法律依據,法律全文如下:「大韓民國的公文必需使用諺文書寫。然而,在過渡期間,可以在諺文後方以括號形式插入漢字」。
  • 韓國漢城大學介紹
    下面,為同學們介紹一下韓國漢城大學。韓國漢城大學建立於1972年,位於韓國首爾特別市,是一所綜合性私立大學,前身是漢城女子大學,於1978年改名為漢城大學,憑藉出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人才,為韓國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古代韓國以用漢字為榮,如今把漢城改成首爾,為何只針對漢語
    1392年,李成桂取代王氏高麗建立朝鮮王朝,定都於漢城,朝鮮王朝進一步確定了以儒教治國,儒家思想成為國家統治理念。朝鮮雖然繼承了漢族的文化體系但是也出現不少問題,朝鮮沒有自己的獨創文字但是卻有自己的語言體系。
  • 韓國首爾(漢城)大學
    ◎ 學校簡介  首爾(漢城)大學校建立於1946年,是韓國最早的國立綜合大學,與延世大學和高麗大學同被視為韓國超一流大學。50多年來,首爾大學得到了劃時代的發展,成為國內最高水平的教育與研究機構,如今全校有冠嶽、蓮建2個校區,設立16個單科學院及研究生院、3個專科研究所(專修研究生院)、93個研究中心及支援單位。學校現有本科生22,237人、碩士生7,446人、博士生2,693人、教授1,868人。由於國立大學受到政府的資助和重視,學費和住宿等費用均比私立大學便宜,師資力量雄厚。故此首爾大學一直是學生首選大學。
  • 韓國的首都首爾,如果放到我們中國,那麼相當於中國的幾線城市?
    首爾這座城市就是很多中國遊客的首選,並且首爾也是全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這樣一個發達的城市如果放到我們中國,那麼將會是什麼樣的水平呢?首爾在中國能夠相當於幾線城市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韓國的首都首爾,如果放到我們中國,那麼相當於中國的幾線城市?首爾是韓國的首都,而且也是韓國最大的城市。
  • 韓國-首爾大學
    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서울대학교),全稱為國立首爾大學,簡稱首爾大,位於韓國首都首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