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城這麼好聽,為啥韓國的漢城現在叫首爾了?
2005年之前,中國稱韓國的首都為漢城,2005年1月19日,韓國時任漢城市市長的李明博舉行專門的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首爾以前叫漢陽,是漢江邊上的重要城市。
-
韓國首都漢城改名首爾的原因是什麼?與中韓恩怨有關係嗎?
2005年1月19日,韓國宣布把首都「漢城」改名為「首爾」(Seoul)。改名後,韓國特意通知中國,希望中國以後稱其首都為首爾。漢城的由來:「漢城」已經沿用600多年了,是由朝鮮王朝的開國之君李成桂命名的。李成桂建國時,中國正值朱元璋統治的明朝時期。當時的明朝是世界強國。
-
韓國的行政首都為什麼不是首爾?遷都背後有什麼顧慮?
作為亞洲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韓國在經濟和文化等方面都有著不錯的實力:人均GDP 破3萬美元、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旅遊風情、輸出到世界各地的影視音樂作品……這些都是大家廣為所知的韓國特色。而提起該國首都,很多人均會不假思索地回答:首爾。但其實,還有一個行政首都卻鮮為人知。▲首爾街景。
-
古代韓國以用漢字為榮,如今把漢城改成首爾,為何只針對漢語
1392年,李成桂取代王氏高麗建立朝鮮王朝,定都於漢城,朝鮮王朝進一步確定了以儒教治國,儒家思想成為國家統治理念。朝鮮雖然繼承了漢族的文化體系但是也出現不少問題,朝鮮沒有自己的獨創文字但是卻有自己的語言體系。
-
韓國的首都首爾,如果放到我們中國,那麼相當於中國的幾線城市?
社會發展得越來越好,現在的人們也變得懂得享受生活了,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都選擇在空閒的時候出門旅遊,去看一看外面那美麗的世界。大家在出門旅遊的時候,選擇的一般都是經濟非常發達的城市,或者是基礎設施要特別完善的城市,因為這些城市能夠讓人感覺身心愉悅。
-
韓國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的中心:首爾漢城
韓國首都漢城 (Seoul)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國陸、海、空交通樞紐。位於朝鮮半島中部、地處盆地,漢江迂迴穿城而過,距半島西海岸約30公裡,距東海岸約185公裡,北距平壤約260公裡。漢城是韓國的首都,人口約1200萬,面積為627平方公裡。
-
韓國留學到首爾去:韓國的首都與地方之間差距有多大?
韓國的「京鄉差異」有多大?大多數國人對韓國並不陌生。韓國國土面積不大,約為9.9萬平方公裡,人口剛剛超過5000萬,而首爾有1014萬人口,換句話說,韓國五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首爾。由於近十幾年來以首爾為中心的軌道交通的發展,首爾與附近的京畿道逐漸融為一體,被稱為首都圈地區,首都圈地區居住了韓國近一半的人口,約為2500萬。
-
韓國首都首爾。
韓國漢文學家 崔致遠 《紅葉樹》首爾(서울;英文:Seoul),全稱首爾特別市,舊稱漢城;大韓民國首都,世界第十大城市,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朝鮮地形圖。)首爾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朝鮮半島的中部。1948年起首爾改稱韓語固有詞「서울」(首都的意思),成為朝鮮半島唯一沒有漢字名的城市。
-
韓國首都改名14年:600年漢城變首爾,扯不斷的中國文化
在韓國也有座這樣的城市,14年前,它名為漢城,2005年後改名首爾,這座朝鮮半島最大城市於許多中國人來說,這兩個名稱有人熟悉有人陌生。 漢城為什麼要改成首爾?
-
韓國首都在哪裡?
韓國首都在哪,很多人都在想這毋庸置疑就是首爾,那麼實際上在現在的韓國是這樣嗎?一、漢城到首爾追溯歷史,公元 1394 年朝鮮國王李成桂遷都漢陽,並改名為漢城。1948 年 8 月 15 日,大韓民國成立,流亡美國多年的李承晚總統下令將漢城改稱「」(韓語首都之意),成為朝鮮半島唯一沒有漢字名的城市,英文為「SEOUL」。
-
韓國自古以來都使用漢字,為何會改成韓文?
2004年1月2日,韓國政府正式叫停了首都名「漢城」,改名「首爾」。這也是我們漢族和朝鮮族,多年來恩恩怨怨中間的一環。韓國一直不遺餘力地抵制中國文化,包括他們用了那麼多年的漢字,最後變成了拼音文字。之前是我們的附屬國,導致他們認為傳統文化中有太多我們漢族的東西,包括他們的首都叫漢城。他們聽了也不舒服,就改名叫首爾了。在幾十年前,如果你遇到韓國人,完全可以交流,雖然說話是聽不懂,但是可以筆談。當時袁世凱出師朝鮮的時候,就不需要翻譯,直接雙方寫字筆談。朝鮮過去很多偉大的詩人都用漢字寫詩,寫的非常好。
-
韓國身份證上面為什麼有漢字出現?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韓國人的身份證上依然保留相應的漢字的原因之一。韓國人身份證上有漢字,一部分國人可能認為韓國故意這麼做的,似乎有討好中國的嫌疑。韓國人改名字的時候,要先從漢字裡面找出相應的字,然後再翻譯成韓文,這就是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會有中文標識的原因。排斥漢字,卻又不得不使用漢字,韓國為何會出現如此矛盾的現象?大家對1988年漢城奧運會主題歌《手拉手》都耳熟能詳,當時韓國的首都在漢語發音中還叫漢城,但如今已經改成了首爾。
-
世宗的繁華跟首爾無法比,韓國卻為何,堅持將行政首都遷往該地?
「——這段話是人民網上一條發布於2012年10月的新聞,表達了對韓國實行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到世宗的關注。不管你是追韓流明星,看韓劇還是偶爾關心一下國際新聞,相信你都會了解首爾在韓國的地位。在我查閱資料之前,我也一直以為韓國的首都,不管是行政首都還是經濟中心都是首爾。那韓國為何要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到沒有什麼名氣的小城世宗呢?
-
韓國首都首爾:朝鮮半島最大城市世界第十大城市,韓國經濟發動機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世界著名城市系列18:印度金融中心孟買,寶萊塢電影的大本營,今天我們把目光從亞洲南亞地區的印度洋大國印度,向東轉到東亞地區,來看看我們的另一個鄰居韓國,來介紹這一系列的第十九篇:韓國首都首爾:朝鮮半島最大城市世界第十大城市,韓國經濟發動機。
-
韓國首爾(漢城)大學
◎ 學校簡介 首爾(漢城)大學校建立於1946年,是韓國最早的國立綜合大學,與延世大學和高麗大學同被視為韓國超一流大學。50多年來,首爾大學得到了劃時代的發展,成為國內最高水平的教育與研究機構,如今全校有冠嶽、蓮建2個校區,設立16個單科學院及研究生院、3個專科研究所(專修研究生院)、93個研究中心及支援單位。學校現有本科生22,237人、碩士生7,446人、博士生2,693人、教授1,868人。由於國立大學受到政府的資助和重視,學費和住宿等費用均比私立大學便宜,師資力量雄厚。故此首爾大學一直是學生首選大學。
-
韓國「去漢化」,首都都改了名字,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中文名?
韓國「去漢字化」,連首都都改名了1948年生效的韓國《諺語專用法》為廢除漢字提供了法律依據。該法全文如下:「大韓民國的公文必須用諺語書寫。但在過渡時期,諺語後的括號中可以插入漢字。」之後,韓國經歷了過渡期,直到1970年公布了《廢除漢字宣言》。小學全面取消漢字教育。
-
著名旅遊聖地——韓國首爾
各餐廳的冷麵稍有不同,麵條上附加的配料多以肉類、蔬菜或水煮蛋為主,也有放生魚片的。長長的麵條可用剪刀剪短後再享用。「冷麵」在各大眾化餐廳都有,較有代表性的是首爾中區的「又來屋」。「石碗拌飯」是韓國獨有的菜餚。
-
韓國「去漢字」化,連首都都改名了,為啥大部分人還是中國名?
韓國「去漢字化」,連首都都改名了韓國1948年施行的《諺文專屬用途法》,給廢除漢字以法律依據,法律全文如下:「大韓民國的公文必需使用諺文書寫。然而,在過渡期間,可以在諺文後方以括號形式插入漢字」。廢除漢字在韓國也遇到不小阻力,很多人認為廢除漢字不利於文化傳承,但韓國卻沒有採納,不僅廢除了漢字,韓國的首都本來叫做漢城,後來也改名為了首爾,之所以韓國會如此堅決的廢除漢字,一是因為要保持民族的獨立性,一個是擺脫中國的影響。
-
《韓國紀行:無窮花盛開的錦繡江山》:首爾、釜山和濟州島
韓國地處東北亞,和中國一樣歷史悠久。這本《韓國紀行:無窮花盛開的錦繡江山》,介紹了作者在韓國的所見所聞,讓我們可以對這個國家,有了更深的了解。韓國首都首爾擁有六百多年的歷史——1392年,高麗大將李成桂推翻高麗王朝,建立朝鮮王朝。
-
韓國-首爾大學
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서울대학교),全稱為國立首爾大學,簡稱首爾大,位於韓國首都首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