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水牛排能吃嗎可以吃但是要全熟

2020-12-17 中國青年網

最近曝出的「膠水牛排」,鬧得人心惶惶,這膠水牛排也就是重組牛排,膠水牛排能吃嗎?對此,食藥監總局表示,只要煮全熟,可以放心使用。

(資料圖)

加上一點乳白色「膠水」,揉搓後冷藏。再重新切下,一堆成本相對較低的牛肉邊角料便搖身一變,成為肥瘦相間、口感細膩的「雪花牛排」。近日,這樣一條微博視頻引發網友熱議。一時間牛排似乎又成了一個不能吃的食物,晚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這種「膠水」不僅在部分包裝牛排中出現,在一些魚丸等製品中也很常見。食藥監總局專家表示,這種「膠水」學名卡拉膠,本身是合法的添加劑,但購買牛排應看好配料表,且最好烹飪至全熟。

市場行情

加不加「膠」差價明顯

網上關於「重組牛排」「膠水牛排」的種種說法引起吃貨擔憂:碎肉重組的牛排是不是品質較差?卡拉膠對人體有沒有危害?記者走訪昆明部分超市發現,不同牛排的價格差距很大,其中添加了卡拉膠的「重組牛排」明顯便宜很多。

冷櫃裡,產地為重慶的一款「西冷牛肉」,在包裝上標註出了配料和成分,其中就有卡拉膠;另一款產地為內蒙古的「黑椒牛排」,配料中除了卡拉膠,還有果膠……這種「重組牛排」較便宜,一塊138克左右的牛排,價格為12元左右;另一款180克的牛排標價25元左右,平均下來100克牛排價格在8~14元左右。而同樣分量的一塊原切牛排,根據星級不同,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在某超市生鮮區,牛排用塑料膜包裝著,貼的標籤上只寫著品牌、名稱、生產日期等,並沒有標明成分、配料。廚源旗艦店主廚萬松林告訴記者,整塊的原切牛排價格比較高,通常店裡用的牛排,200g左右要賣80~90元;一些較貴的,100克就要100元左右。

記者在淘寶網搜索,線上相關牛排的產品信息更讓人眼花繚亂。不少商家打出100元10片的價格吸引購買者,不過有消費者透露,這些看似物美價廉的產品,買回來才發現是碎肉加膠製成。

專家說法

「重組牛排」不等於劣質肉

「牛排按加工方式不同,可分為『原切牛排』和『重組牛排』。『原切牛排』指未經任何預處理、直接切割包裝的整塊牛外脊、牛裡脊,屬於生鮮肉。『重組牛排』是藉助肉的重組技術加工而成的調理肉製品。這類調理肉製品一般會添加水、醬油、調味料等輔料或使用卡拉膠、穀氨醯胺轉氨酶、六偏磷酸鈉等食品添加劑。」在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第17期《食品安全風險解析》,專家對「重組牛排」「膠水牛排」進行解讀。

(資料圖)

其中提到,肉的重組技術是加工調理肉製品的重要手段。藉助重組技術,不僅可以提高碎肉利用率,還可以豐富肉製品的產品種類。「肉的分割或者修整過程中產生的碎肉並不等於劣質肉。但如果未按規定進行標示,或者摻入非食用級別的成分,則是違法的,屬於商業欺詐行為。」

卡拉膠應按有關規定使用

卡拉膠屬於食品添加劑的一種,是從海洋紅藻(包括角叉菜屬、麒麟菜屬、杉藻屬及沙菜屬)等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多糖的統稱。作為親水膠體,卡拉膠可以減少肉製品加工過程中的水分流失。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規定,卡拉膠不得用於生鮮肉,但可用於調理類肉製品的生產加工,不過必須在產品包裝的標籤上明確標註。在標準規定的限量內使用卡拉膠,不存在食品安全風險。專家建議,生產經營者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使用卡拉膠等食品添加劑,同時拒絕劣質肉,提高食品安全檢驗能力,保證產品質量安全。

食藥監總局還提示,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通過查看產品標籤來區分「原切牛排」和「重組牛排」,原切牛排標籤裡只有「牛肉」,如果標籤中有配料表,出現其他輔料和食品添加劑的,則為「重組牛排」。

廚師支招

最好烹飪至全熟再食用

雖然「重組牛排」不等於劣質肉,但口感上區別卻甚大。那如何區別兩種牛排呢?廚源旗艦店主廚萬松林給記者支招,「原切牛排」除了看配料以外,還可以用手摸。「『重組牛排』用手指容易掐壞,而且指壓後的凹陷不能立即恢復,此外表面摸起來比較滑,會粘手。」而從顏色上也可以區別,「原切牛排」顏色鮮亮,具有光澤,脂肪潔白色或呈乳黃色。而「重組牛排」則呈烏紅色,脂肪無光澤。

吃過「重組牛排」的人往往會發現比「原切牛排」軟嫩很多。「這是因為『重組牛排』會先將肉攪碎或是將碎肉直接加工,這樣一來,原來比較長的牛肉纖維很多已斷裂,吃起來口感就相對原切細嫩很多,但牛肉很可能失去本身的香味。」

此外,食藥監總局提醒,通常情況下,「原切牛排」內部細菌總數不高,不必加熱到熟透,「五至八分熟」也可食用。「重組牛排」由於經預先醃製,或由碎肉及小塊肉重組而成,內部易滋生細菌,可能導致產品細菌總數偏高,在食用前應烹飪至全熟。

精彩推薦:膠水牛排引爭議 網購成為重災區

相關焦點

  • 「合成牛排」有沒有食品安全問題? 「膠水」粘起來的牛排能吃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合成牛排有沒有食品安全問題? 膠水粘起來的牛排能吃嗎?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澳大利亞肉類市場出現大量用碎牛肉加肉膠合成的牛排,並揭秘了這種合成牛排製作的整個過程。 國內媒體跟進了報導,並通過試驗演示了從碎肉和肉膠到牛排的神奇變化過程。
  • 牛排要吃幾分熟?「行家」吃牛排,為何會點「全熟」?
    很多第一次吃西餐的人,都是因為不懂西餐中的用餐禮儀而鬧出了笑話,這種現象在西餐廳裡非常常見。尤其是吃牛排的時候,牛排是西餐中最著名的一道美食,一般是分為幾分熟的,想吃哪種完全靠個人愛好。可是到了中國以後,國人卻對吃牛排的成熟度產生了一種誤解。大家都覺得吃全熟的牛排很「土」,像西方人一樣,吃五分熟或者七分熟的牛排才洋氣。
  • 牛排切出紅汁是不熟?其實可以吃了
    牛排又叫牛扒,指的是塊狀的牛肉。和中國人燉的酥爛的燉牛肉相比,西方人眼中上好的牛排應該是鮮嫩多汁的,在煎制的時候非常講究肉的火候,甚至一成熟的牛肉中間還是全生的,五成熟的牛排一刀切下去都是紅色的汁水。做成這樣的牛排可以吃嗎?能保證衛生嗎?
  • 去西餐廳吃牛排要幾分熟最好吃,原來吃牛排大有講究,你吃對了嗎
    很多人進去西餐廳後都會有種讓人工作一天後能特別的放鬆心情。而去西餐廳我們經常吃到就是牛排,那麼那麼知道吃牛排要幾分熟最好吃呢?原來吃牛排還有這樣的講究,你吃對了嗎?說到牛排的話,種類還是非常多的,而且每一種的價格都會是有高有低的,但是不管吃什麼牛排,在我們點餐的時候,服務員會問我們幾分熟,而小亨覺得7分熟最好了,因為這樣做出來的牛排比較嫩,不會帶著血絲也不會太老了。不過每個人的飲食習慣還是不同的。有人喜歡腥一點就會叫5分熟,有些吃不習慣生肉的就會叫全熟,那麼這有什麼講究嗎?
  • 牛排怎麼吃 吃牛排要吃幾分熟
    現在很多人都是喜歡吃牛排的,適當吃些牛排對我們的身體也是有益的。吃牛排的時候很多方面都要注意,不少人對牛排的吃法不了解。那麼,牛排怎麼吃呢?吃牛排有什麼好處?吃要幾分熟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此外,刀叉的擺放形狀可以表明你是否已經用餐完畢,例如盤子中還有食物時,把刀叉分開放,大約呈三角形表明你還想繼續用餐,而當你把刀叉平行依靠於盤子側沿時,則表明你用餐已經完畢;盤子已空時,把刀叉平行斜著放好,表明請服務員將收拾空盤。吃牛排有什麼好處牛排的熱量低,口感很好,當中的營養也是很豐富的,比其他的肉類要高。
  • 為什麼吃全熟的牛排會被嘲笑?牛排到底適合幾分熟,看完就明白了
    現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吃西餐也較普遍化,去吃西餐,牛排可以說是必點的美食,可是牛排不像中餐牛肉都是熟的,而根據個人口感喜好,分為幾分熟和全熟,那麼為什麼吃全熟的會被嘲笑呢?
  • 在中國吃西餐牛排你要幾分熟?其實全熟才最適合中國人
    大家都知道,牛排分1、3、5、7、9分熟,外國人吃牛排一般都在五分熟甚至五分熟以下,這樣的牛排外焦裡嫩,但是中間通常會帶一點血水,有些人為了面子會點三分熟,甚至一分熟的牛排。有些人吃三分熟或者一分熟的牛排,是因為自己喜歡,但是如果只是為了要面子的話,大家還是不要輕易嘗試了,因為吃完之後一般都會肚子疼,那就得不償失了。
  • 外國人喜歡吃三分熟帶血水牛排 國人喜歡吃全熟 牛排幾分熟好吃?
    有次川普宴請馬克龍一行人吃牛排,在曼哈頓西餐廳,餐廳廚師不小心把牛排煎成全熟的,服務生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端上來,沒想到川普吃的大呼過癮。布麗吉特很意外的問川普,總統先生,您能咬得動嗎?川普私人管家幽默的說,川普先生和中國人有同樣飲食習慣,喜歡吃全熟的牛排。吃牛排生熟程度其實根要據個人喜好,不過牛排三分五分熟比較新嫩,肉汁比較多,好多人看到牛排血水覺得不衛生其實是個誤區,因為生血是會凝固的,牛排的血水是肉汁叫肌紅蛋白營養很豐富。
  • 為什麼牛排不熟也可以吃?
    牛排有別於其他大部份熟食,牛排通常不會煮至全熟,而是可以以個人喜好調較生熟程度。生熟程度以奇數區分,主要分為:全生牛排(Raw)、近生牛排(Blue)、一分熟牛排(rare)、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五分熟牛排(medium)、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全熟牛排(well done)
  • 網上100元買10片牛排還送煎鍋,被警告:必須全熟,否則不能吃
    雙「11」在網上閒逛的時候看到一個賣牛排的店鋪。裡面正在搞活動,十片牛排只需要一百塊錢,還送煎鍋和小鏟子。這麼便宜的牛排弄得我都想下單了。但是仔細想了想,又看了介紹,牛肉的分量不少,總體說來比實體店優惠不少。為什麼網上會賣的這麼便宜?
  • 為啥牛肉可以吃七八分熟,豬肉就一定要吃全熟?看完恍然大悟
    為啥牛肉可以吃七八分熟,豬肉就一定要吃全熟?看完恍然大悟!肉類是我們在生活中必需的一種熱量食物,如今在市面上的肉類也是非常的多樣。但是每一種肉類的食用方式又是不一樣的,像大家平時最愛吃的牛肉我們一般都是吃七八分熟的,而很少吃全熟的。
  • 用膠水粘起來的牛排能吃嗎?專家教你方法,如何分辨「假」牛排
    隨著西餐在國內越來越普及,如今很多人都喜歡到超市購買些加工好的牛排,拿回家自己烤來吃。但是市面上有很多牛排,都是用卡拉膠(食用膠水)沾起來的,被稱為「重組牛排」或者「拼接牛肉」。如果你注意看包裝上,也會註明卡拉膠這種成分,像澳洲的很多牛排,也都是通過卡拉膠這種食用膠水,整合而成的。那麼就有很多人會問,這種拼接的牛排可以吃嗎?下面就讓專家為你解答下吧。專家解釋道:先來了解下,用來粘合碎肉的卡拉膠是什麼東西。卡拉膠是一種食品添加劑,是從海洋紅藻等天然植物中提取而成的,是一種良好的食品穩定劑,增稠劑,乳化劑。
  • 為何吃牛排會問你要幾分熟的牛排,吃豬排就不問你要幾分熟的?
    牛排是許多人都非常喜歡的美食,而且吃牛排講究非常用,牛排的用餐禮儀也是許多人為之津津樂道的。吃牛排的幾成熟更是考驗一個人西餐的理解,比如西方大多數五分熟,正常就是點七分熟,當然了如果品味夠好了還可以點和英國女王同樣熟度的全熟牛排。
  • "膠水牛排""加氮水"能吃嗎? 專家答疑:放心吃
    (原標題:膠水牛排能吃嗎?) 「重組牛排」是用「膠」粘的?飲用水加了氮氣能喝嗎?……過去一年裡,老百姓心頭的這些「舌尖上的疑問」被反覆熱炒,問題的答案卻越來越模糊。
  • 西餐廳裡吃牛排,「全熟、五分熟的牛排」用英語怎麼說?
    為什麼我的七分熟他們聽不懂呢?等等!七分熟可不是「百分之七十」!要吃西餐,這些小知識,一定要知道!
  • 為什麼外國人吃全熟的牛排就很正常,而我們卻要被嘲笑成土鱉?
    為什麼外國人吃全熟的牛排就很正常,而我們卻要被嘲笑成土鱉?現在西餐在我們國內已經是非常常見了,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吃到,尤其是西餐裡面的牛排,各種各樣的吃法還被人們給研究出來呢,真不愧是真愛粉呢。可能大家平時在吃牛排的時候都沒怎麼注意,直接隨便點一份牛排就坐下了,可是在一些比較高級的餐廳,服務員們還會問你需要幾分熟的牛排。
  • 去西餐廳到底怎麼點牛排?有全熟的牛排嗎?幾分熟的最好吃?
    說起吃西餐,大家可能都吃過,但是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吃西餐前做的攻略嗎?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下去西餐店怎麼樣點餐才不會尷尬!而且還會讓人覺得你很會吃!5分熟的牛排或許外表看不出來什麼,但是切開的那一瞬間你還是能發現紅色的肉,所以,這樣5分熟牛排還是會有很多人覺得吃不下去,所以最後的7分熟牛排成了很多中國人的選擇,但是7分熟的牛排,大家也只是勉強接受,很多人吃到不太熟的肉還是會很不舒服!
  • 吃牛排一定要3分熟?網友:別騙人了,看看英國女王吃的是幾分熟
    就比如我們大家平時不怎麼吃牛排,但是為了避免尷尬,所以在點牛排的時候服務員問我們要幾分熟,我們大家就會說八分熟,但是按照傳統西餐的話,這個並不適合,所以說八分熟是犯了常識性的錯誤,但也並無不可,如果肉質不是特別好的話,你推薦一個三分熟,萬一吃了之後我拉肚子或者是自己不喜歡怎麼辦呢?
  • 去西餐廳吃牛排,到底吃幾分熟才更合適?要學會點牛排哦
    本文由宋大嘴吃天下獨家發布。去西餐廳吃牛排,到底吃幾分熟才更合適?要學會點牛排哦。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中,我們一般都是吃中餐的,所以以前很少有人會吃西餐。現在隨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所以大部分人也都能吃上西餐。但是在吃西餐的時候,點牛排幾分熟才比較合適呢?全生牛排全生牛排是指根本就沒有經過任何烹煮的生牛肉,這種牛肉一般不會直接吃,會做成牛肉沙拉之類的食品。
  • 牛排吃全熟的,為什麼會被「笑話」?聽聽西餐廳廚師怎麼說
    說起西餐廳的食物,很多人立馬會想到牛排,因為從本質上來說,西餐廳很多食物並不適合中國人的口味,但是唯獨牛排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很少去西餐廳就餐的人,每次去吃西餐都會必點牛排吃。不過關於牛排的爭議也是不少,其中一個就是牛排到底要吃幾分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