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刊:併購交易猛增 科技行業冒險精神抬頭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北京時間9月28日《商業周刊》文章指出,忽如一夜春風來,科技行業近期突然冒出了大量的併購交易,IPO上市的公司也不少,投資者們對科技行業的關注程度也開始增加。重獲新生的科技行業能否將美國經濟救出大衰退的泥潭呢?

  在過去的幾周裡,高盛舊金山分部的科技併購主管Jon AWoodruff發現矽谷的投資氣氛發生了一些變化。 沉寂了一年的科技公司們又開始展開併購了。在21天時間裡,高盛就經手了三宗重要的併購交易:eBay出售Skype、Adobe收購Omniture以及戴爾收購Perot Systems。 Woodruff說:「人們似乎很樂意為了合適的資產籤單。」

  交易活動的猛增表明科技行業發生了更大的變化,即科技行業的冒險精神又冒頭了。在9月份的前3周時間裡,科技行業的併購交易總額達到193億美元,遠遠高於上個月的25億美元和去年9月份的110億美元。 同時,提出IPO申請的科技公司數量也有增多。 風險投資活動也在增加。 微型博客網站Twitter在最新一輪融資中獲得了1億美元的投資,這個尚無任何收入的公司已經被估值在10億美元左右。

  所有這些活動的背後都有一個相同的驅動因素,那就是經濟衰退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現在是該為經濟的好轉做準備了。許多經濟學家和其他行業專家表示,許多公司都在經濟衰退期間推遲了技術投資計劃,現在它們可能會逐步增加技術投資,提高生產力以確保業績的增長。 Moody's Economy.com(MCO)的首席經濟學家Mark MZandi預計,美國今年的技術開支將減少10%,明後兩年的技術開支將分別增長4%和10%。 他說:「我認為,科技行業正處於一個轉折點上。」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麼它就預示著整個經濟形勢將開始好轉。Zandi說,宏觀經濟的其他重要組成部分如金融業和房地產業都還處於萎靡狀態,科技行業是仍能支持美國經濟復甦的少數幾個行業之一。 另外,由於消費者支出可能仍比較疲軟,經濟增長將取決於商業投資和出口的狀況,這兩個領域的增長都是由科技行業推動的。

  許多銀行業者、科技行業高管和投資者都認為,隨後肯定還有更多的交易。許多科技公司的業績都不錯,擁有足夠的現金流來支持收購交易。 信貸市場也在恢復之中,這也有利於改善整個市場的資金狀況。最重要的是,買賣雙方發現現在比以前更容易談攏交易價格了。 在今年早些時候,當許多公司的股價處於長期低位的時候,它們並不願意出售。現在,買家們則希望搶在資產價格升高之前籤訂收購協議。 EBay總裁兼執行長多納霍表示:「現在,對於資產的評估開始趨於正常了。買賣雙方的價值觀開始趨於一致。」

  戴爾在9月21日宣布收購技術服務供應商Perot Systems就是上述心理變化的典型範例。 戴爾高管表示,他們最初是在2007年的時候開始與Perot Systems董事長Ross Perot Jr進行接觸的,但是戴爾還跟其他許多技術服務供應商進行了談判。許多技術服務供應商都要求戴爾提高收購價格。 隨著股市的回升,他們與Perot之間的談判也開始升溫。最終,戴爾以高出Perot現價68%的價格與Perot達成收購協議。由於它的財務狀況很好,戴爾能夠全部以現金的方式支付這項交易的39億美元收購價。

  支票簿已經準備好

  戴爾董事長兼執行長麥可戴爾稱,這個價格很合理,Perot將有助於推動戴爾業績的增長和增強戴爾的競爭地位。 同時,戴爾也在考慮更多的收購交易,而且它已經為此做好了資金上的準備。戴爾財務長Brian Gladden說:「我們在技術服務領域還可以做得更多一些。我們在硬體,在軟體等領域也都可以做得更多。」

  銀行業者和分析師們認為,其他科技領域的併購時機也都已經成熟。標準普爾的證券分析師Scott Kessler說,半導體設備廠商和網絡軟體廠商是其中最熱門的併購對象。 他補充說,中小型軟體廠商如Tibco Software和Sybase都可能成為其他廠商收購的對象。普華永道矽谷服務部合伙人、實務負責人Amity Millhiser說,潛在的收購方正在物色收購的對象。 Millhiser說:「技術公司正在急切地尋找併購機會,這裡面的需求非常大。」

  RCM Capital Management的美國技術研究主管Sebastian Thomas認為,雲計算等技術開發可能會推動思科或EMC等技術巨人去收購其他公司的存儲、網絡和系統管理技術。 博科、3PAR、BMC Software、Riverbed Technology以及Blue Coat Systems都可能成為它們收購的對象。

  樂觀主義將開始向經濟的其他領域滲透。到目前為止,已經連續9周不斷有公司提交IPO上市申請,這在今年也是最長的。提出IPO上市的那些公司包括酒店企業、零售商、消費品廠商等。總的來說,併購交易量大概比去年減少了40%,但是新的增長點已經逐漸顯現。 本月,消費品、房地產、電信、醫療、媒體及娛樂等行業的交易量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Zandi說:「經濟各個領域的信心將緩慢而堅定地增長起來。」

相關焦點

  • PitchBook:2019上半年北美併購交易價值達8497億美元
    北美併購活動在2019年繼續快速發展,上半年完成4754筆交易,價值8497億美元。
  • 安永:2020年全球併購交易總額為2.9萬億美元
    羅通社1月5日報導,安永於周二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併購交易總額達2.9萬億美元,雖低於2019年3.3萬億美元的規模,但依然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交易額位列第五的一年。2020年全球範圍內,併購最為活躍的行業包括科技、媒體娛樂和電信(TMT),交易量達5755宗,交易額為973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金融服務,交易量達901宗,交易額為352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以及能源和公共事業,交易量達525宗,交易額為142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4%。2020年在受疫情衝擊最大的領域,併購交易出現明顯下降。
  • 2019年生物醫藥十大併購交易
    ROI的下降迫使上市產品專營權面臨損失的藥品開發商不得不擴大投資組合,通過併購來補充管線。 後一種理由可能更為重要,因為醫藥生物領域本身是一個成長很慢的行業,加之受到政策、監管、支付等各種因素影響,要想保持持續增長十分困難,更別說是網際網路領域那樣的指數級增長。而在上市之後,很容易被投資情緒裹挾,進行收併購活動以維護業績。
  • 年終總結:全球併購陷入低潮,明年下半年有望回暖
    對於2020年的併購市場,科偉史密夫斐爾律師事務所聯營辦公室合伙人郭武漢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可以用「謹慎樂觀」四個字概括:謹慎在於全球經濟仍處於下行周期、貿易摩擦以及發達國家的保護主義抬頭趨勢在短期內很難有徹底改變。
  • 2月連鎖及零售行業引爆併購市場 海外併購金額激增
    根據清科集團旗下私募通數據統計,2015年2月中國併購市場共完成99起併購交易,其中披露金額的有91起,交易總金額約為77.75億美元,平均每起案例資金規模約8544.00萬美元。與上月相比,2015年2月中國市場併購交易案例數下降14.7%,總金額上升93.8%。
  • 【深度】2017年度機器人行業兼併購大事件一覽
    轉眼間,2017即將過去,在這一年中,機器人行業依然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在機器人行業大事件中,機器人行業資本市場可謂是表現良好,機器人企業兼併購頻繁,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具有市場、資金和掌握核心技術的機器人企業力圖通過兼併購來實現企業的進一步增長,擴大市場佔有率,完善產業發展鏈。
  • 呼應「鳳凰行動」 浙江省併購交易服務平臺上線
    上證報訊(記者 吳正懿)11月16日,以「專注主業,併購整合,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全球併購白沙泉峰會在杭州舉行。  作為浙江省推進「鳳凰行動」計劃落地的關鍵性舉措,浙江省併購交易服務平臺當天宣告正式成立,這是由浙江省併購聯合會推動建設的全國首個省級併購交易服務平臺,以「改善併購交易效率,提升併購交易質量,降低併購交易成本」為服務宗旨,廣泛聯絡全球頂級專業併購服務機構,為浙江企業搭建與全球市場快捷交流的平臺,通過「線上信息匹配+線下交易撮合」相結合的方式,提供併購戰略諮詢、項目篩選、盡調估值、交易執行
  • ...5年醫療併購回望:投資回報率2到8倍;婦幼、口腔等專科醫院受青睞
    過去5年,中國醫療行業迎來併購高峰,併購火熱還將持續。根據普華永道今日發布的《2012年-2016年中國境內醫院併購活動回顧及展望》,2016年,醫療健康行業的併購活動呈現爆發式增長。境內醫院併購數量為106宗,與2015年相比翻了一番多。交易金額達人民幣161億元,較2015年增長了237%。
  • 2020科技圈十大併購:軟銀400億美元賣掉ARM,TikTok生死成謎
    華為出售榮耀、百度收購YY、虎牙鬥魚合併……2020年科技圈的投資併購又是一輪對行業的重整和洗牌。2020年,全球科技行業的重大併購主要發生在半導體、存儲等傳統IT行業。而近兩年成為新風口的直播行業,也是今年併購發生的主戰場。
  • 泰笛科技9.5億併購天天洗衣
    據悉,通過此次併購,泰笛科技將和天天洗衣一起推動洗衣行業的流程重構和數位化升級,向用戶提供跨渠道、無縫化的服務體驗的同時,助力社區個體洗衣店轉型升級。 ■新快報記者 梁彧 老牌企業聯手年輕公司 用5G來重構洗衣行業 據了解,泰笛科技是創立於2013年的網際網路居家生活服務公司,為付費家庭用戶提供在線洗衣、訂閱鮮花等服務。而創立於1991年的洗衣行業老牌企業天天洗衣,擁有智能化中央洗衣工廠,日加工能力超過15萬件。
  • 2020海外教育收併購:美印交易數量最多,單筆最大收購金額35億美元
    風險資本家們向教育行業注入了更多資金,一些教育科技企業獲得大額融資,一些躋身越來越壯大的獨角獸俱樂部。隨著行業成熟度提高,教育科技收併購活動似乎也越來越多,尤其是今年。據芥末堆的不完全統計,在2020年截至目前的60多起海外收併購交易中,美國依然是最火熱的市場,近年來進入發展快車道的印度市場次之。這個排名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在海外市場中,美國和印度的投融資活動也相當活躍。
  • 上市公司併購交易備忘錄範本及核心交易條款解析!
    ,或者與本次擬購買的主要標的資產屬於同行業或緊密相關的上下遊行業,通過本次交易一併注入有助於增強上市公司獨立性、提升上市公司整體質量。目前,A 股公司進行境外併購時也開始熟悉和接受這種方式。 二、估值的一般考慮因素 估值是雙方交易談判的結果,並可能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這裡提供通常情況下市場交易的大體原則供交易雙方參考: 1、估值的高低取決於很多因素,最重要的因素包括:行業成長性、盈利預(對賭)、增長率。
  • 疫情之後融資難,企業主應如何考慮併購與被併購? - 專注金融科技與...
    抓住市場時機,適時出售獲取流動性創新與變化是新經濟行業的常態,每一年、每個季度甚至每一天,行業走勢、市場格局和各方勢力角逐都在發生變化,在這之中併購的機會並不是常常都有的。買方提出一個併購建議,其實是考慮了其業務發展需要、內部資源配置、行業競爭的緊迫性等多重因素之後提出的慎重結果。
  • 摩根大通大中華區併購業務主管:海外併購關鍵在整合
    顧宏地在談到中國企業如何更好地從事境外併購交易時說,中國企業境外收購資產,只要出價到位,和對方談妥條款,本身其實不是難事,但是最後能不能把這個交易做成,達到當初預計目的,整合能力是最重要的。  顧宏地舉例說,從併購的角度來看,汽車行業是一個比較困難的行業,中國公司併購後用什麼方式來迅速獲取價值,實現原有公司所達不到的目的,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過程。「如果沒有太多的調整,想靠企業自身步入平穩上升軌道的話,我覺得非常難」。
  • 貝恩諮詢2018全球併購市場報告:戰略交易價值達到3.4萬億美元
    在顛覆浪潮中乘風破浪實現增長的雙重迫切要求,正導致一個併購新時代的到來。為了利用這些新現實,高管們正越來越多地轉向範圍交易,尤其是以能力為主導的範圍交易。顛覆和增長挑戰是2018年的頭條新聞,但還有更多的事情發生。2018年關鍵併購趨勢在上文中,我們描述了這一年的行業顛覆、強勁的併購和增長引擎的苦苦掙扎。
  • 清科數據:7月併購市場持續下降,能源及礦產行業表現突出
    本月併購交易共涉及22個一級行業,從案例數量來看,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位列第一位,共完成22筆併購交易,佔本月案例數量的15.0%;IT行業位列第二位,共完成17筆交易,佔本月案例數量的
  • 盤點2018年半導體行業值得關注的併購案例
    2018年已接近尾聲,這一年有很多引起廣泛討論的行業併購事件,數量上與去年相比可謂有過之無不及,編者這裡盤點了大大小小38個案例,由於文本較長,首先在這裡做個總結:由於近兩年國家層面高度關注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在政策傾斜、資金補貼、技術轉讓、人才獲取等多方位支持,並且中國政府已將半導體產業發展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並針對設計、
  • 全球併購交易保險三年增83%
    日前,全球保險經紀和風險管理機構達信發布報告稱,2010至2013年,達信安排的併購交易保險數量增長83%。2013年比2012年同比增加26%。
  • 貝恩資本將支持東芝內存集團在晶片行業開展併購
    PingWest品玩6月4日報導,引述路透社消息,此前領導財團收購東芝內存集團(Toshiba Memory Corp)的貝恩資本公司周一表示,計劃支持東芝內存集團在晶片行業開展併購。在上周完成對東芝內存集團的收購後,貝恩資本日本主管Yuji Sugimoto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認為,我們的財力有能力讓東芝內存開展大規模併購交易。」他補充稱,貝恩將與東芝內存總裁Yasuo Naruke進行討論,東芝內存在戰略上需要哪種技術或收購。
  • 高溢價併購爆雷後 東土科技擬購佰能電氣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吳鳴洲高溢價併購爆雷巨虧後,東土科技「痴心未改」繼續推進收購北京佰能電氣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佰能電氣」)。近日,東土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16.13億元收購佰能電氣100%股權,交易對價總計16.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