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和笛子

2020-08-23 京夜聊

日課

吹笛人穿一件白色T恤(俗稱「老頭褂」),保留原來顏色的話,人在景中很沒有存在感,同學評議「看著像沒畫完」。完成其他部分最後畫T恤時,很自然地用畫中已有的檸檬黃和淺藍色表達明暗。這個水到渠成的配色,讓我意外而欣欣然,我筆下的畫兒能教我畫畫了,這應該是勞動積累之功。

借的是「星のや軽井沢」的景。

離家思念鄉音更甚,這是真的。鄉音倒不止家鄉話,無意識流淌耳邊的音樂歌曲都是鄉音。相比西洋音樂,民樂響徹我們的成長過程,從大腦到身體細胞對民樂都有本能反應,這很正常。我丈夫稍稍有些不正常,他沒有多少音樂天賦,卻愛擺弄二胡、竹笛,我覺得跟他曾上山下鄉脫不了干係。

我丈夫是最後一批知青。他們那個時候中學學制4年,初中2年、高中兩年,因此他16歲就下鄉了。知青知青,重點還在「青」,知識未成系統,性格沒有成人,人際關係稚嫩,然而見識和自我認識畢竟比正宗鄉下人高一點點,欲望稍微複雜一點點。鄉下夜裡熄燈早,書籍匱乏的時代想讀的書都是大毒草,可以讀的書又多數沒營養,精神飢餓中各自尋找路經投入熱情。有偶得「九陽真經」、知遇貶入僻壤的大儒、國手、藝術家者,只是這種傳奇有限,多在文藝作品中;談戀愛呢是比較親民的消磨方式,但全身投入的似乎女性居多。更多更大概率的是被身邊「民粹」吸引,其中受民樂洗禮的機會很多。要知道高手在民間,沒有校音哨、沒有節拍器,鄉下人會自己手工做二胡、竹笛竹簫,民風都是帶節奏、帶跳躍音符的。我丈夫的二胡、笛子情節應該是那時種下,沒有機遇過足癮而已。後來留學日本,離家遠了,舊症發作,情不可耐,必須自己玩一遍這些樂器才解恨:他每次回國必逛樂器店,先是二胡,後來因二胡琴筒蒙皮用蛇皮、蟒皮有違華盛頓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不便過海關,好在外行入坑不深,見風了那便使舵唄,二胡換豎簫,再換橫笛,逐漸定格,到如今必定每天傍晚「吹一通」一天才算完。

孩子們抱怨「老爸太吵」,宰相肚裡撐船,老爸選擇性失聰。從前氣盛,他會故意跟著抗議的人,在人耳邊一路吹過去……如今氣度大略養成,氣定神閒中也還會被兒子囑咐,「今天有網課,拜託不要吹(笛子)。」


金瓶似的小山

畫這幅畫兒時在YouTube上找到水彩授課「水流下面鵝卵石」(關鍵字river rocks underwater),受益不淺。我這樣的繪畫初學者,囚於某一個困難時意外看到一道門、一扇窗,這樣的發現和欣喜比什麼都重要,技術的提高麼,慢慢修行就好了。

同學志賢旅居紐西蘭,先生是德國人——交待這麼詳細是有緣故的:離開中國環境太久人會變遲鈍變傻,這也是真的。

前年春天志賢和我遊玩京都,我倆租了自行車沿鴨川兜風,穿過丸太大道橋底下時,聽到熟悉的竹笛聲,熟悉的中國曲子:《金瓶似的小山》!我倆立刻掉頭,循聲找過去,吹笛人正飛揚笛聲。

這笛子,這曲子,借水聲蕩漾笛聲這手法,沒錯一定是中國人,來自大陸的中國人。笛音落時志賢上前搭訕,果然分毫不差。吹笛人89年某事件後去國來到京都,之後滯留日本至今。他鄉故音,志賢很激動,告訴他我也住日本,請他加我微信。吹笛人略猶豫,回答手機沒有帶在身邊。志賢熱情不減,又約他一起晚飯。吹笛人馬上回答,這事兒得先問過太太再做決定。上世紀90年代初我也住在京都,那時留學生不多,擁有幾個共同知道的中國人姓名本不奇怪,然而我列舉的幾個名人吹笛人都說不知道。話說到這裡,不願意繼續交往的意思清楚無二,志賢卻堅韌不拔約他晚上再出來,我把自己的電話號碼留給了吹笛人,請他隨時聯繫。

這幾天跟志賢討論我畫的當時情景,她還在嘟囔「你說我魯莽,我經常約第一次見面的人一起吃飯啊。」

我已經是傻子了,你不要比我還傻好不好呢。

☆ ☆ ☆ ☆ ☆

我丈夫,那位鴨川河邊的吹笛人,他們反覆溫習的是什麼,我們不在其情其景,倒也能約略幾分其思其想。音樂像媽媽的料理,自己擁有過的不一定世界第一,卻眉頭心間,其形其性。沒有人要求、沒有文字規定必須的熱愛,深透骨髓,長比一生。

----------------

撰稿 / 插圖:江潔(京 夜 聊 jingyeliao)

相關焦點

  • 民間有的人沒學過樂理卻能吹笛子拉二胡,他們都是怎麼學會的?
    民間有的人沒學過樂理卻能吹笛子拉二胡,他們是怎麼學會的?1??薰陶。家庭或他生活的周圍環境有人玩樂器或有民間藝術團體,比如阿炳的父親是道士,阿炳從小跟隨父親出入這些吹拉彈唱的場合多了就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閔惠芬大師是兒時撿的鄰居老師搬家扔掉的一把二胡產生的興趣、趙寒陽老師是鄰居有人拉二胡而感的興趣、回憶這些名人走上藝術道路都離不開這些環境影響。
  • 談談笛子的泛音——陳正生
    常常看到有人提及笛子的泛音,多數都認定是「四個」。這笛子上只有「四個泛音」的回答,看起來很有道理,實際上卻未必符合竹笛之實際。為了說明這問題,本人想談一下笛子樂音的構成。要弄清楚笛子究竟有幾個泛音,就有必要弄清笛子音域音的構成。
  • 古人講「斷腸笛子送命簫」,簫和笛子有何特殊?深層含義少有人知
    讓孩子學習音樂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兒童成長的時候學會一門樂器,既能夠陶冶情操,同時也掌握了一種生活技能和本領。樂器的種類比較多有鋼琴、大提琴,以及小提琴、柳琴、琵琶等。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學習西方樂曲,大多數樂器曲調歡快而且易學易懂。但是相比西洋樂器,中國傳統的樂器曲調比較哀傷,比如二胡就給人一種滄桑悽涼的感覺。
  • 笛子1-2級曲目有哪些?
    笛子1-2級曲目有哪些?笛曲藝術是我國的悠久文化,一些笛子曲目都是古代人的智慧結晶,流傳到現代的笛子曲目更是作為一門重要考試的內容,小編特意收集了笛子考級曲目的1到2級,所以要學笛子的留意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上就是使用的該曲作為背景音樂來烘託奧運會這一全世界人民的節日的歡騰氣氛和濃鬱的中國特色。
  • 著名笛子演奏家陳中申:我對笛子的追尋之路
    每當聽著這些分屬不同民族,但外型相似的笛子,卻吹奏出五花八門風格的音樂來時,我的想像力也會隨著馳騁飛揚,對演奏和創作都產生很大助益。如簫獨奏曲「風的想念」,內即有日本尺八具較大張力的吹奏法(音色、音量、力度、氣聲運用等),也有彷自韓國大芩的震音及音色變化,更有來自索羅門群島排簫雙音奏法的啟發。
  • 笛子十大名曲,你聽過?
    笛子十大名曲,你聽過?在笛子的曲目中,有很多優秀的曲目,可是要說最有名的還是下面這些名曲。《姑蘇行》採用崑曲音調《姑蘇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謂於1962年創作的一首笛子曲,是一首由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受的竹笛經典名曲。
  • 中國古老的民族樂器-笛子
    中國笛子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那時先輩們點燃篝火,架起獵物,圍繞捕獲的獵物邊進食邊歡騰歌舞,並且利用飛禽脛骨鑽孔吹之(用其聲音誘捕獵物和傳遞信號),也就誕生了出土於我國最古老的樂器——骨笛。笛子實際上是一類樂器的通稱,如果從音高上分類,笛子一般分為曲笛 (笛身較為粗長,音高較低,音色醇厚,多分布於中國南方)、梆笛(笛身較為細短,音高較高,音色清亮,多用於中國北方各戲種)和中音笛(形狀、發音特點介於曲笛和梆笛之間)。
  • 孔建華先生對中國笛子的幾個先驅貢獻
    早在1951年,孔建華先生曾隨團赴朝鮮前線參加對志願軍的慰問演出,當時的二胡還在使用絲弦,越拉音越低,而笛子由於吹奏產生熱氣,導致越吹音越高,於是樂隊中經常發生二胡與笛子音準上的偏差,演奏者為此經常吵架——「你說我拉低了,我說你吹高了」。當時由於演出條件簡陋,天氣寒冷,這個問題尤其顯得突出。回國後,孔建華先生便開始琢磨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終於在1953年,通過安裝金屬調音套管的方式,解決了這一問題。
  • 怎樣吹響笛子呢?笛子基礎教程大全
    竹笛演奏中的音色問題當您在練習過程中,除鍛鍊手指運用靈活,舌頭動作敏捷,音樂強弱有層次,力度變化明顯及豐富的表現外,最主要的目標是把笛子的聲音吹得漂亮,吹得動聽,這就要談談如何處理笛子音色的問題了。基本上一般人總以為把笛子音色吹得亮就很捧了, 所謂「二胡貴其柔,三弦貴其暴,笛子貴其亮。」
  • 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學二胡三年了,音還不準想換一種樂器學什麼好呢?
    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學二胡三年了音還不準想換一種樂器,學什麼好呢?1??學拉二胡弦樂器的人講究的就是耳音要靈,如果經三經的訓練還是音不準那肯定要換一種樂器,我靜下來逐一進行排比,要考慮與簡譜有關、上年紀的人肺活量變小了,吹的樂器不行,彈的樂器兩手速度跟不上,買昂貴的又不行,最後想到我去年發文介紹過一種打擊樂叫"鋼舌鼓",這種樂器最高檔的只五百元,十三音的只189元、你可以上網直接搜索購買、鋼舌鼓是2006年美國人發明的,這些年已風糜全世界,這既好聽又便宜更適宜於五音不全者學樂器
  • 笛子簡譜《黃種人》教學,簡譜和指法大家看一下! #樂器 #笛子 #吹...
    笛子簡譜《黃種人》教學,簡譜和指法大家看一下!#樂器 #笛子 #吹笛子 #樂器演奏 原標題:笛子簡譜《黃種人》教學,簡譜和指法大家看一下!
  • 笛子「泛音」技巧的表現力和演奏要點
    今天我們聊一聊笛子的泛音技巧的表現力和演奏要點,希望能幫到各位笛友。中國竹笛的演奏風格百花齊放、演奏技巧紛繁複雜、變化 多端,從北派兩位德高望重的笛子宗師馮子存和劉管樂先生作 品中的「吐、滑、垛、花」技巧到南派兩位德高望重的笛子宗師 陸春齡和趙松庭先生作品中的「疊、顫、增、打」技巧,無不證明中國竹笛的演奏藝術始終處於國際管樂演奏的領先地位。
  • 二胡入門方法 如何確定二胡的音準和音階的正確性?
    二胡屬於弦樂,它沒有音鍵沒有指板,靠演奏者熟練的技巧和超人的聽力去演奏,這也是二胡的難度之一,這對初學者來說是難上加難。那初學二胡如何確定音準和音階的正確性呢?下面為大家分享二胡入門的方法:【一】初學二胡先從D調(1~5弦)學起。因為初學沒有音準概念,就必須要準備個二胡校音器,將外空弦定為A(6音440Hz),內空弦由此低純五度D(2音),這2-6音就是鋼琴上的第25和29個白鍵,這是國際標準音高。如果當D調來拉,就改稱為1=D調(1~5弦)內空弦唱1音,外空弦唱5音。
  • 【傳統知一點】笛子入門:笛子的簡介
    笛子結構組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長管,上面開有若干小孔。常見的六孔竹製膜孫笛由笛頭、吹孔(1個)、膜孔(1個)、音孔(6個)、後出音孔(1個)、前出音孔(2個,又名筒音)和笛尾組成。  使用材質:笛身一般為竹製。
  • 張維良《笛子入門教程》丨笛子的種類
    張維良《笛子入門教程》第二課:笛子的種類↓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將狩獵得來的鳥類的肢骨掏空,在其表面開孔,用於吹奏音樂,這就是我國最古老的笛子,距今已有七千多年了!笛子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種類繁多。不同的地域、民族基本都有自己特有的笛子。梆笛、曲笛、低音笛、高音笛四種笛子從結構製造到音樂表現都有非常大的不同。在這四類笛子中,最常用的是梆笛和曲笛。
  • 二胡大師趙寒陽網上二胡課程,二胡自學者的福音.
    ◆◆◆       二胡國樂的許多二胡愛好者和專業學習者都報名了趙寒陽老師的這次線上教學課程,是的,趙老師師德貴重,琴技高超,多年的教學經驗,學習二胡的朋友,尤其是自學的朋友,能得到趙老師的一些指點和啟發真的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如果您苦於在網絡上找不到好的課程,找不到信得過的老師,那真的不要猶豫,趙老師的課將是您的必修課!
  • 一根吹不響的笛子
    愛人不會認譜,卻吹得一手好笛子。五一回老家的時候,婆婆找出來我愛人小時候用過的笛子。這笛子大約珍藏了20年了,上面的笛膜已經不見了。家裡找不到趁手的笛膜,就找了保鮮膜來充當。儘管保鮮膜的效果不佳,他還是吹奏了一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 民族器樂的演奏需一專多能——訪二胡演奏家張德雲
    「我從吹笛子開始接觸音樂,小的時候電視還不普及,人們接受外界的信息基本都是靠聽廣播,那時候的音樂節目非常豐富,可以聽到的民樂也比較多,我尤其迷戀二胡的聲音,每次聽到二胡獨奏時就像著了魔一樣,當時就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有一把屬於自己的二胡。」張德雲對記者說。  上小學時,張德雲就和小夥伴們一起組建了一個樂隊。
  • 趙軍二胡:用斧斤斫出來的琴聲
    本次博覽會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蘇省文聯、揚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我對二胡是半知半解,對會拉二胡的人是特別羨慕,覺得靠來回拉動兩根弦、五指上下穿梭起伏,就能發出那麼好聽的聲音,真是太神奇了。「千日笛子百日簫,小小二胡拉斷腰」,這是民間流行的總結性話語,也告訴我們,二胡雖然僅靠兩根弦發音,要想拉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生活中,人們往往只注重於對器的運用,但器從何來,一般人並不關心,或並不知曉。
  • 不為考級,他們是發光的二胡少年
    電影《閃光少女》裡,學校民樂團大膽和交響樂團「鬥琴」,民樂「逆襲」讓觀眾拍手稱快。 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學習古箏、二胡、笛子、琵琶等民族樂器的孩子越來越多,直追學西洋樂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