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稱「二十九 ,蒸饅頭」。二十八做好了發麵,二十九就要開始蒸饅頭了。這個蒸饅頭在過去來說不是隨隨便便地做,而是要精心準備、認真用心,因為做出來的饅頭是要跟相親鄰居交換,因此,一定要做得又好看又好吃,這才有面子,也才吉利,非常地有講究。
臘月二十九這天家家戶戶都要蒸饅頭,這是為了過年準備主食,除了蒸饅頭以外還要蒸花卷、豆包、或者蒸一些小動物造型的豆包等,滿族人家還要蒸喜餅、蒸棗泥方糕、蒸子孫饅頭、蒸如意卷等,蒸豆包的時候還要在豆包上面用胭脂點一個小紅點,以示喜慶吉祥。
一、蒸饅頭很講究
北方人「二十九,蒸饅頭」的習俗由來已久,而且,「蒸饅頭」的講究很多。
紅點喜慶吉祥
蒸好的饅頭上面要點上五個紅點,以示鴻運當頭。點紅點就是先把一小塊兒紅紙蘸上點兒水,再將五根高粱秸稈兒捆在一起,然後蘸上被水浸溼了的紅紙,最後再點到即將成熟的饅頭上面。
形狀自由發揮
過年的饅頭可以捏成各種形狀,佛手形的麵餅為「福」、桃形的豆包為「壽」,還有名目繁多的雕刻精細的面模可以製作出五子登科的娃娃餅、喜慶豐收的雙魚餅、富貴滿堂的園福餅等麵食,這是一個充滿喜悅、充滿希望、充滿創造力的過程。
饅頭都笑了
除了「蒸饅頭」之外,還要蒸些帶棗的,帶餡的,帶花兒的。如若因為火候太大導致蒸出的饅頭裂開了口子,得馬上說上一句,「瞧,饅頭都笑了」。雖說這發麵蒸饅頭的事有點麻煩,還是有不少人仍願意堅守這老輩傳下來的年文化。
二、臘月二十九的其他說法
除了「二十九,蒸饅頭」,有些地方還有「二十九,貼倒酉」和「二十九,查風鬥」等說法。
新桃換舊符
「倒酉」是年禧期間民間粘貼的一種吉祥物,「貼倒酉」即指新桃換舊符。「倒酉」俗稱「小掛錢兒」,上端是一塗以金粉的紅色菱形方塊,印有「福」字,表示「福到了」。舊時除夕前一日,商人的幌子、錢櫃、貨箱和一般居民家裡的箱、櫃等器物,以及農家的牲口車車轅、大車軲轆等物上均貼這種「倒酉」,以象徵「財寶到了」、「金錢有了」。有的「倒酉」製作比較簡單,只是在小掛錢兒上寫一「有」字。
二十九 查風鬥
「二十九,查風鬥」主要流傳於我國北方地區。過去北方冬季大多靠燒煤爐取暖,查風鬥是為防煤氣中毒,同時也要查查其他安全隱患,特別是防放鞭炮時引起火災。
小除夕家置酒宴
臘月二十九是除夕前一日,所以也稱「小除夕」。舊時這一天人們還會置辦酒宴,以備晚輩前來給長輩辭歲、別歲。
三、春節飲食安全須知
春節前後肯定少不了親朋好友聚餐,美味佳餚通通擺上來。但是,在享受節日的同時,也要吃得健康、安全。
選購食品「三查三注意」
一查食品包裝標識是否齊全、是否與食品本身脫離,注意食品外包裝上是否標明商品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及生產許可證等內容。
二查食品和原料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日期,注意是否超過保質期限。
三查食品的外觀,注意不要被外觀過於鮮豔的食品所迷惑,不購買外觀異常的食品和原料。同時要索取購貨發票,以便在發現問題後維權。
加工食品要注意
加工食品時要做到徹底燒透煮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鮮等大塊食品、裹麵食品以及豆漿,要確保煮沸時間和食品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
四季豆、扁豆、油豆角等豆莢類食品必須先過沸水,再煸炒,確保燒熟煮透。
儘量不加工出芽土豆或深挖去芽眼後再加工,不食用鮮黃花菜。禁止食用醃製時間不足21天的醃製蔬菜。
冰箱冷藏食物不能超過3天
禽肉、水產品和蔬菜存放、清洗要分開,防止交叉感染;生熟食品也要分開。
未食用完的食品、在外購買的熟食、外出就餐時的打包食品,應徹底加熱冷卻後再儲存。
冰箱不是「保險箱」,冰箱能延緩食物的腐敗變質,但並不能殺死細菌或使細菌停止生長,儲存食物最多不要超過3天。從冰箱取出的冷藏食品,應在認真檢查確認未變質,並重新燒煮透徹後再食用。
冰箱要經常除霜、清潔,至少每周進行一次清潔消毒。
外出就餐應看「笑臉」
外出就餐時,要慎重選擇就餐場所,尋「笑臉(食品安全等級B級以上)」或食品安全狀況「外置化」且公示「較好」以上的餐飲服務單位就餐,即選擇證照齊全、衛生設施好、管理規範、乾淨整潔的餐館,最好不要到無證小店和街邊小攤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