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教育小孩是反人性嗎?真相是……

2021-12-27 名人健康

有一定道理。

健康管理如何才能更人性化?

我弟弟是律師,西南政法大學高材生。我曾經調侃他,學法律多累,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他說,哥,你錯了。知道不能做,其他都可以做。君子有所不為,有所為。

健康管理師,不乏優秀人才,也確實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我從事健康管理25年,跨越中醫、營養、健康管理,先後獲得國家一級健康管理師、三級健康管理師證書,深知健康管理責任之重大,人命之關天,從業之艱辛。

以前,我跟別人做健康管理,也跟上面段子一樣,按照課本理論知識,對客戶提出很多要求,確實很多人堅持不了,中途放棄者眾。

就在上周日,有深圳朋友胡總過來會面,胡總說,當年他媽媽的糖尿病、她妹妹懷孕期羊水減少、他幫甘小姐討要的優生優育方,都是100%按我的配方調理,效果比較理想。但,他說他知道有某人,父親77歲,是晚期腸Ca,醫院放棄給他手術,保守調理,效果不錯,帶瘤生存5年多,頭髮都黑了1/3。一頓能吃40多個餃子。當年他沒有完全按照配方來做。他主要是經濟原因,畢竟營養品比藥品要來的貴。

毫無疑問,健康管理落地肯定有相當的難度

健康有其規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四要素:心態樂觀、充足休息、適量運動、均衡營養。有幾個人能做到?要獲得健康,必須要遵守健康規律。人在世間,無人可以豁免。古代皇帝,很多特權,三宮六院,但皇帝多短命。乾隆是難得的長命,但人家每天撮谷道,撮谷道並不難,能堅持做到的人就很少。

有的人很懂健康規律的樣子,講健康也頭頭是道,風趣幽默,但自己依然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熬夜,這樣的「健康大師」能健康嗎?言行不一,誤人子弟。不妨聽其言,觀其行。

深諳健康之道的人,有所為,有所不為,生活更多自由,更瀟灑

珠海交警APP100多萬粉絲,幕後總設計師就是連總。有朋友要送3000多元的反滲透淨水器給他,他不要,寧願自己花6000多元買了臺100多個專利的淨水器。他應酬很多,難免喝酒、熬夜,但,他會及時諮詢我,如何解酒、如何減少傷害、如何恢復腸道平衡、如何降尿酸等。而且做到坐言起行,說到做到。

懂健康規律的人,既能照顧生意風生水起如魚得水,又能照顧身體勞逸結收放自如合。

懂健康的人,知道大環境無法改變,農藥殘留、激素、抗生素無處不在,應酬難免,但他會主動學習健康,主動運動、主動排毒。

不能控制身體的人,也無法控制自己的前途。

多少人,為所欲為,肥甘厚味,吃喝玩樂過度,三高五高,哪一個不是吃飽了撐的?結果呢,奢華豪宅,睡不著;滿漢全席,吃不下;頂級豪車,坐不了;黃金馬桶,拉不出;LV阿瑪尼,裝各種藥片。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戰爭年代,缺衣少食,共和國締造者毛主席能活到83歲高齡。他總結的健康16字方針,跟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異曲同工:基本吃素,多多散步,遇事不怒,勞逸適度。

國家領導人擔任河北正定縣委書記的時候,經常熬夜,他發現這個錯誤習慣會導致免疫力低下,引起感冒,他高度重視,調整自己的作息。後來提出著名論斷: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並發起健康中國2030戰略。

​健康生活,大道至簡,健康教育,任重道遠

道不遠人。之前我做健康管理,真的很辛苦。

現在輕鬆了。健康管理,其中健康教育要佔85%,我們規劃了四個公益社群。從最基本的健康觀念出發,打破權威、打開心門,融入健康知識,建立健康標準,通過體檢和自檢,抓取用戶信息,讓用戶一目了然自己的身體狀況。通過分析用戶生活習慣,找出健康風險因素,提出幹預計劃。利用第三方權威、正確的工具教育,幫助客戶梳理健康底層邏輯。

比如,看到身邊的人腸道不好,我請她聽聽L院士講益生菌對腸道的健康促進作用,益生菌如何代謝尿酸、血糖的原理;看到有人不吃早餐,我請他看Z院士講的《吃營養早餐,我從不馬馬虎虎》;看到有人減肥很痛苦,有人對調理慢性病有懷疑,我給他聽阜外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F醫生講的《輕斷食,被大大低估的醫學手段》等等。

我知道,這些課程我都能講,謙虛點講,我講得可能更風趣、更生活化、更接地氣,但我今天幾乎都不講。我知道用戶更願意聽誰講,相信誰。

回到本文開頭,如果是我來做這些高端人群的健康管理,我會認真給他們一一做自檢表,先採集他們的健康信息和生活習慣,找到他們的健康風險因子,和他們一一懇談運動幹預和營養幹預,設計針對他的有趣有效的運動,在生活方式中如何融入均衡營養。改變生活習慣很難,但畢竟都是成年人,都講道理。如果他們有多個錯誤的生活習慣,我會給他們看有關視頻或素材,會很有耐心和他們懇談,甚至討價還價,可不可以先改掉其中一個習慣?讓他愉悅地接受改進措施,循序漸進。並給出調理的標準,30分鐘、3天、1個月、3個月各能達到什麼效果,既要顯效,也要長效。

做好健康教育是做好健康事業的前提,健康教育是最有價值的,也是最難的。

如何把健康教育做成閉環,讓用戶自己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讓用戶自己明白怎樣才是調理慢性病之道,不迷惑不困惑,的確是健康從業者繞不過的坎。

誠然,教育孩子培養好習慣,認真做作業,早睡早起,鍛鍊身體,看起來是「反人性」,但你仍然會「反人性」,而不會放棄,放任自流,你知道,適度的、短期的違背人性,換來的是百年大計,是長治久安,是一勞永逸。

別說是身心靈的健康管理,即便是體重管理,世界衛生組織都認為是一輩子的大事。

健康管理,有時候真的是反人性。應該說,健康管理反的是人性中的「貪瞋痴慢疑」。

健康管理、教育小孩,看起來是反人性,真相往往是糾偏。

比如,我們經常是含胸,如果反其道行之:擴胸,就是健身。我們經常吃撐,反之,輕斷食,適度的飢餓,反而激發身體自噬,修復受損基因。短暫的反人性,暫時的不舒服、不習慣,是為一輩子的健康紮好馬步。任性,是要付出代價的。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健康從業者,應該讓健康教育更加接地氣。不忘初心,以發自內心的善良,去幫助別人做好健康管理。發揮人性中美好的三大力量:感恩、孝順、愛。我們的健康管理建議,出發點是好的,如果用戶反對,我們應該檢討,應該感恩用戶暫時的不接受,要反思如何讓客戶能理解?是我們的溝通讓用戶不舒服?是我們的建議不夠人性化。

健康無價。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畢竟,誰都知道,沒有人替你生病。

相關焦點

  • 教育孩子為什麼這麼難?因為好的教育從來就是反人性的
    但其實這很正常,因為好的教育從來都是反人性的。好的教育從來就是反人性的我們人的本能就是自戀的所以,我們的教育在孩子看來就是不理解他,一個都沒有說到點子上,當然也就無法打動他們,也就說服不了他們。好的教育需要我們多換位思考,多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觀察思考問題,從孩子的角度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這樣的教育才會起到好的教育效果,才是好的教育。
  • 婚姻是反人性的?但是不結婚卻是反人類的!
    如今獨身生活和不婚主義者的確越來越多,結婚後離婚的人也越來越多,因此有人說這是因為婚姻是反人性的,人類長久以來實施的婚姻制度,在未來將有消亡的可能,真的是這樣嗎?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我想說這麼一句:如果說婚姻是反人性的,那麼不結婚就是反人類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 極端無情的教育管理「5107」,嚴重違背人性,嚴重違規
    這竟是一所學校對教師的管理。對於這樣的學校領導,先停職了再查,一定不會冤枉。據某地教師反映,某校要求九年級教師強制實現「5107」制。即對教師早上五點半點名,晚上十點半點名,七天內每天每節課不定時查崗。每天的值日主任拿著名冊查到,卻一次扣40元。據這位老師說,在這種極端、無情,毫無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下,老師們紛紛出勤但不出力。還有不少老師找關係送禮,要求脫離九年級苦海。
  • 寫作訓練,是「反人性」的
    很多人周末坐在家裡,一杯咖啡一張沙發一本書,悠閒地坐一個下午,美其名曰學習,還是「反人性」的學習——沒看到我在犧牲寶貴的休息時間看書嗎?錯了。這種人不但沒有弄清反人性的真實定義,而且實在是有些矯情。你只是在看別人已經整理好的東西,你的姿態還是被餵(feed)的狀態,已經很輕鬆了,有什麼反人性的?
  • 針對反人性的教育,能有哪些花樣創新?
    本身這件事,就是反人性的……1關於教育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即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於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廣義的教育則包含社會待人處事的方方面面,例如家教、禮儀等文明與社會的教育。在學校教育中,教師直接向學生教授一系列課程,包括閱讀、寫作、數學、科學、歷史等。
  • XVC胡博予:做投資,挺反人性的
    ,實際上在他看來投資和創業一樣,也是一件很反人性的事,因為要不斷糾正人性當中常識性的誤區。在這篇文章中,胡博予先生分享了他如何用一些反人性、反經驗的原則去發現優秀企業,獲得高回報。本文是胡博予先生在沃頓中心的分享,捕手志經作者授權編輯推送,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 我從99年開始參與創辦了一家公司,目前是中國最大的信貸風險管理軟體公司,叫做安碩信息(300380),已在創業板上市了。幾年前我加入了VC行業,陸續投了10來家公司,待會我會和大家聊幾個具體案例。
  • 石家莊中學要女生統一髮型,網友:反人性、教育倒退
    某校教育處老師回應,作為嚴格的管理型學校,在這方面肯定有嚴格要求,基本上是開學檢查一次,一旦女生頭髮長了,就提示其及時剪髮有的認為是教條主義,泯滅個性,有的認為這幾年教育嚴重倒退,有的質疑是學校領導缺乏審美還是彰顯權力,這是無視學生個性、自尊和多元審美需求的小鬼,壓制了學生作為人的尊嚴、獨立意識和創造性,是反教育、反人性的。
  • 人性八大真相,了解之後營銷再難逢對手
    人性八大真相,了解之後營銷再難逢對手。在營銷的過程當中,我們一定要了解客戶的真相,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人性的一些真相,第一點人們不喜歡閱讀,只喜歡瀏覽。你有這麼漂亮嗎?人們總是想找一下你的缺點比如說你的腳很大?你手會很粗?身材是不是夠好啊?人們總是想懷疑完美,這是人的一種本性。第五點人們都害怕做決定,你會發現很多人在做決定之前,他會去諮詢很多人,真相是什麼呢?就是自己害怕做決定,想把這個決定由別人來做,然後減少自己的一個心理恐懼,當他諮詢的人越多認同的人越多,他就對這個決定會更有信心。
  • 扒開龍德教育健康管理師「騙局」真相
    龍德教育健康管理師項目是騙局?日前接到有網友進行投訴,反映自己報考的健康管理師不能夠參加全國考試,宣稱自己遭遇到了騙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經過調查,這是由於學員沒有看清相關考試通知造成的誤會,由於2020年部分地區對疫情管理的相關規定,部分地區採取延遲考試。
  • 打小孩違法嗎?
    今天在看一個朋友的朋友圈時,看到他4月份圈裡有這麼一條:「4月30不打小孩日,願所有小朋友快樂成長。」看完若有所思,今天聊聊打小孩,究竟屬於什麼行為。可國際上專門為了倡導不打罵孩子而設立的不打孩子日,這應當引起對教育孩子方式的探討。國際不打小孩日(每年4月30日),由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1998年發起的。
  • 什麼是賺錢的反人性思維?那些頂尖的高手,都是靠什麼思維賺到錢
    因為要想弄清楚怎麼賺錢之前你必須要搞明白人性、懂自己、懂別人這樣你才能了解人性的思維路徑,並能輕鬆的駕馭它那底什麼是反人性思維?思維行動結果反人性思維由這3個點構成這個框架是打開所有問題的萬能鑰匙客戶不買單這些問題的根源都是在你的大腦裡和客戶的大腦因為每個人的思維、行動、動作都是由大腦指揮的所以賺錢也好,生活也罷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思維,認識自己的大腦接下來我就把反人性思維的
  • 羅生門引發的人性猜想
    羅生門意思是事件當事人各執一詞,分別按照對自己有利的目的,對不利於自己事情,而採用隱瞞或篡改事件部分事實真相的公開表述,最終導致事實真相撲朔迷離,難以水落石出的情況。後來人們將這種情況稱之為羅生門事件。羅生門的意義在於告訴人們,無論是處於旁觀者的角度,還是處於當事人的角度,對事實的陳述都會採取本能的利己反應,而這一點有於實用主義表述的觀點相似,真實的人性就是本能反應。
  • 日軍抓住500多名女學生,吃完餅就放了她們,真相泯滅人性
    日軍抓住500多名女學生,吃完餅就放了她們,真相泯滅人性 導語:生活中,我們可能會聽到過一種罪,叫做反人類罪。縱觀歷史,世界上最大的反人類罪只怕非日本莫屬了。在上世紀,日本為了滿足自己貪婪,滿足自己的私慾,對中國在內的東南亞多國進行了多年的踐踏,犯下了滔天罪行。
  • 國際不打小孩日:讓棍棒教育的惡性循環在我們這裡終止
    當你是「熊孩子」時, 你被父母打過嗎? 當曾是「熊孩子」的你, 有了自己的「熊孩子」, 你會選擇「棍棒教育」嗎? 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雖然這名字取得跟鬧著玩似的,但這個節日確實存在。 「國際不打小孩日」(每年4月30日),是由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 媽媽說小孩不能吃零食,反被識破
    其實很多媽媽在教育自己家孩子的時候都是很頭疼的,主要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們越來越聰明,他們對於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種情況下,父母往往不能完全理解孩子的思想,甚至不能很好地明白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樣一來,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有時就會比較困難。而最近有一件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媽媽說小孩不能吃零食,反被識破。我們來看一下具體情況。
  • 當小孩撒謊的時候,你是怎麼教育他
    2、如果小孩所說的和事實不符合,這時候我們不要太著急的去判斷他說是&34;站在小孩的角度去想一下,他這麼說是不是有他的一個理由,3、如果小孩為了一件事情去逃避責任而編造謊話,同樣,我們家長也不要急著去揭穿他,更加不要去責罰他,給他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集中注意力,將整件事情完成後,我們再去正確地去引導他,而不一開始就去責備他錯過最好的教育時間。
  • 強大的自尊會讓你更健康 10大心理學實驗背後的人性真相
    除了那些雞尾酒會式的談話,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許多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已經展現了人性中普遍卻令人驚訝的真相。下面就是能改變自我認知的10大經典心理學實驗。總有惡在心中We all have some capacity for evil.
  • 家庭教育之——父母如何培養小孩的管理能力
    有的父母親看著小孩在幫助盲人過馬路或幫助他人推車等行為認為是多管閒事,管好自己就行了,人情冷淡漠視他人的困難讓小孩怎麼樣。 父母親的態度決定小孩能走多遠。每位父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兒女成才,都希望能成為有用之人,既能管理好自己又能管理好他人。但是又不知道怎樣去培養小孩做事,怎麼辦呢?
  • 人性的真相《白日焰火》: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劇情充斥著驚悚,懸疑,其故事由一場兇殺案引起,警察張自力(廖凡飾)在找尋真相的過程中遇上了吳志貞(桂綸鎂飾),然而真相的背後真的只有兇手嗎?透過電影,我們又能夠看到些什麼呢?在這部影片中也是如此,在真相沒有揭露之前,影片大多採用近景,且配合以幽暗的色調,吳志貞表現出來的是可憐,膽小,張自力的出現使她有了依靠,讓她覺得可以受到保護。然而,火焰與海水又該如何交融呢?電影的名字很有趣——《白日焰火》,當我們從字面意思理解的時候會產生一種不合時宜的感覺,但是卻值得我們細思。白日焰火到底是什麼?
  • 於丹:教育要成全孩子的尊嚴、人性和未來!
    比升官發財更多的是健康,互送的禮品什麼最多?不管是真是假、是否有效,反正健康營養品最多。大家轉發最快的也是真偽莫辨的養生的消息,為什麼這麼重拾健康?是因為今天亞健康的狀態越來越多,今天有多少人確定是病人嗎?也不是一個大數,有多少人敢拍著胸脯說就是健康人嗎?我覺得也不是大數,絕大多數人會說是亞健康,總有那麼一點身與心不痛苦,也說不清什麼具體的理由,這樣的情況在今天我們還回得去我們所期待的健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