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教學成績得到快速提高呢?給大家分享一套非常實用、高效的方法,這套方法適用於所有學科。
1、集體備課,資源共享
學校對老師們的考評方案中,首先要明確:同校老師不相互評比,只和外校聯考的學校評比,這是同校老師真誠合作的先決條件。如果學校的考評方案中讓本校的老師互相對比,難免有一些老師會有私心,在集體備課的時候有所保留。本校老師之間不評比,齊心協力把本學科的工作往前趕,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學校領導必須有「一花獨放不是春」的意識,不能讓內耗削弱學校老師們的戰鬥力。
同學科的老師集體備課要有時間保證,大家可以把集體備課的時間約定在都沒有課的時間段。
集體備課前,由備課組長提前分工,先由老師個人「主備」某一課,集體備課時再進行研討,最後形成統一的內容。例如初中英語,每周一共有四個課時,剛好有四位英語老師,每位老師只提前精心備一節課,集體備課時,主備人把自己的課堂設計、講課思路向其他幾位老師闡述,其他幾位老師可以做出補充,最後形成一致的課堂設計、教學流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集體備課的時候,一定要把課堂上進行「精練」的習題提前設計好。
遇到過一些集體備課效果好的學校,他們的講課模式、流程、內容完全一致,效果非常理想。集體備課是集合大家的智慧,把集體力量發揮到極致。
實現「精備」是第一步。
2、精講精練,當堂檢測
只有第一步「精備」實現後,才能實施第二步:「精講精練」。
任何一個學科,不是老師給學生講會的,是學生自己練會的。老師的精心備課為「精講」打下了基礎,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後,任何一節課,老師的「精講」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精講」是給學生講方法和技巧,學生們是否掌握了方法,只有通過訓練才能得到驗證。
老師提前準備的典型性試題能讓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精練」,「精練」之後,剩餘的時間進行當堂檢測,當堂檢測可以是「精備」時提前準備的幾道題,也可以是同步練習冊上的精選習題。老師通過當堂檢測,能夠把控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進行下一步的安排。
3、知識過關、限時訓練
限時訓練是為了提高同學們的做題效率,知識過關是對課堂知識的複習和鞏固。
知識過關和限時訓練一般在輔導課時進行,過關方式是多樣化的,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制定出知識過關內容。可以是老師出的幾道典型試題,也可以是課文的默寫,也能是小測驗,老師可以利用學習小組長(如何進行分組,以及學習小組的使用可參照這篇文章一線老師掌握這個技能,既省力,又能提高教學成績),要求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完成任務,對完成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降低要求,分層布置任務,最終達到全體過關的目的。
4、定期測試、查漏補缺
每周都要進行周測,周測試卷的質量一定要高,以老師們自己出題為好,所出試題要包含一周內所學的重點知識。對全體學生進行檢測後,老師不需要把全班學生的試卷都批改完,但是老師所批改的試卷一定要包含班內各層次的學生(剩餘的試卷可由學習小組的組長批改,老師負責督促檢查,要培養出「小老師」,既減輕老師工作量,也便於培養優秀學生),老師對班內各層次學生的試卷批改後,就可以把控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為後面的查漏補缺做準備。
周測以後,對學生們的易錯點和掌握不好的地方,利用周五下午進行「周清」,最大可能性的讓儘量多的學生掌握本周所學知識,最終考出好成績。
「精備」才能「精講」,「精講」才有時間「精練」,這是環環相扣的事情。提高學習成績,除了課堂,課餘輔導時間的知識過關和限時訓練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鞏固,定期的周測是把知識提升到檢測成果的最高級模式——考試,周測後的查漏補缺是對學生易錯點、難點的鞏固和提升!
做好這四步,教學成績提高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