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萬億理財公司董事長被上交所點名批評 招銀理財劉輝是怎樣一個人?
來源:資事堂
作為業內受託理財規模最大的「TOP2」銀行理財子公司之一,招銀理財一直備受關注。而劉輝則是該公司長期的負責人。
簡歷顯示,劉輝於2015年起,擔任招商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兼投資管理部總經理,此後長年負責招行資管業務,2019年升任行長助理,同年出任招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但就是這位大型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掌門人,日前被上交所點名「批評」。
8月7日,上交所發布的監管措施決定顯示,因存在定期報告窗口期違規買賣公司股票的行為,招商銀行行長助理劉輝被予以監管關注。
窗口期內買賣股票,這樣的「錯誤」怎麼會發生在一個大行的高管身上?劉輝究竟是怎樣一個人?此事背後的真相又究竟是什麼?我們下文關注。
01 承諾長期持有獲「輕罰」
根據8月7日上交所發布的監管措施決定顯示,因存在定期報告窗口期違規買賣公司股票的行為,招商銀行時任行長助理劉輝被予以監管關注。
經查明,2020年3月9日,招商銀行時任行長助理劉輝買入公司股票18000股,買入金額為618120元。2020年3月21日,公司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
上交所指出,劉輝作為上市公司時任高級管理人員,其在定期報告披露前30日內買入公司股票的行為,構成定期報告窗口期違規買賣公司股票,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第十三條,《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規則》(以下簡稱《股票上市規則》)第1.4條、第3.1.7條等有關規定及其在《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聲明及承諾書》中做出的承諾。
考慮到劉輝承諾,三年內不賣出上述違規買入股票,三年後如賣出該部分股票,所得收益歸上市公司所有,據此可酌情從輕處理。
鑑於上述事實和情節,根據《股票上市規則》第17.1條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紀律處分和監管措施實施辦法》有關規定,對劉輝予以監管關注。
交易所還特別提示: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引以為戒,在從事證券交易等活動時,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規章等規範性文件和本所業務規則,以及在《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聲明及承諾書》中做出的承諾,自覺維護證券市場秩序。
02 劉輝持股至今浮盈6%
那麼劉輝的買入窗口究竟是什麼時候?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披露信息,劉輝是於今年3月9日執行該筆交易的。
當天買入合計18000股,動用資金61.812萬元,股均成本約34.34元/股。
這個點位在短期內看是個高點,但在中長期看是個低點。
以34.34元的成本估算,劉輝持股今年以來最高浮盈20%以上,以7日收盤價估算,浮盈6.6%。
當然,按照交易所發布的信息,這塊投資未來如產生收益,會上交給上市公司——招商銀行。
03 其人何許?
根據招商銀行官網顯示,劉輝是一步步從招商銀行一線成長起來的,至今在招行服務超過25年。
簡歷顯示,她於1995年4月加入招商銀行,歷任招商銀行總行計劃財務部副總經理、市場風險管理部總經理。
2015年起,劉輝出任招商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兼投資管理部總經理,涉足招行資管業務。隨後她於2017年12月起任總行投行與金融市場總部總裁兼資產管理部總經理。
或許是因為名字比較「中性」,在一些商業網站上其時還出現過「劉輝先生」的錯誤簡歷。
2019年4月,劉輝升任招商銀行行長助理,成為招商銀行的管理層,並負責招銀理財的籌建工作。同年,招商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成立營業,劉輝也開始兼任招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目前,劉輝的正式職務包括招商銀行行長助理,招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等(官網顯示)。在領導層中,她也是對招行資管業務最熟悉的高層,代表了招行資管業務在領導層中的體現。
04 胸中有丘壑
劉輝在業界是有名的「低調」,甚至她的副手都比她的亮相頻率要高。但她對資管業務的認知卻有相當的獨到之處。
在2019年上半年的一次媒體採訪中,她就講述了招銀理財未來的發展、定位以及與母行關係處理等焦點問題。
此次訪談中,她提到:招行的戰略非常清晰,是以零售為主體。招行的理財規模位列銀行系資管機構第二,跟公司的特質、戰略是一脈相承的。
她認為:招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的目的,首先是協同和服務於母行戰略,服務於核心客群。根據評估,設立理財子公司能讓理財業務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能更好地服務於核心戰略,服務於客戶的需求。
她還提及:理財是輕資本消耗的業務。一家市場化的資產管理機構,規模是沒有上限的,理財子公司規模越大,意味著擁有越強協同及服務母行的能力。
當時的她還認為:未來招銀理財將主要依託於母行的APP作為銷售渠道。「可能不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建渠道外銷上。」
05 執掌中國資管業界「TOP2」
劉輝主掌的招行資產管理業務(前身招行資產管理部)在業內可是赫赫有名。
從規模看,截至2019年底,招商銀行理財產品餘額(不含結構性存款)2.19萬億元,實際上在業內長期處於第二名位置,僅次於工商銀行下屬的工銀理財。
而如果單論業務規模、營收等指標,業內公認的國內銀行前四名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
招行能在理財(資管)這塊業務上逆襲是非常不容易的,肯定也凝聚了包括劉輝在內的歷任主管及團隊的持續耕耘。
除了傳統業務外,招商銀行符合資管新規的產品規模(截至2019年末),也達到了6800億元,在全行業中僅次於工商銀行。
此外,招商銀行還是銀行業內「代銷老大」的有力競爭者。截至2019年底,招行代銷非貨幣公募基金規模達2197.7億元,同比增長33.8%;代理基金收入達47.13億元,和競爭對手工商銀行也纏鬥正酣。
總體上看,依託招行零售銀行的定位,以及招商銀行目前在資管客戶和產品上的豐富積累,招行資管業務可能還將在中國資管界領跑相當長一段時間。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對資管行業的從業人士來說,合規永遠是「生命線」。越是大公司,越是大公司的高管,合規的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千裡之堤、毀於蟻穴」。某種程度上說,能在業界打敗招銀理財的——或許只有招銀理財團隊自己的「鬆懈」。掃二維碼 3分鐘在線開戶 佣金低福利多
來源: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