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演了個影視劇裡最難當的皇帝!歷史上的宋仁宗,活得多憋屈?

2020-12-20 路上讀書

最近,很多人都在追一部宋朝古裝劇《清平樂》,主角是由王凱飾演的宋仁宗。電視劇開播沒幾天,微博上就有了一個熱搜,叫「影視劇裡最難當的皇帝」。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理解《清平樂》這部歷史劇,路上讀書將無劇透為大家解讀歷史上的大宋朝,帶你了解真實的宋仁宗。

1.出生是傳奇,人生卻是平平無奇

宋仁宗名叫趙禎,仁宗是他死後的廟號。說到這個廟號是什麼呢?以前呢,功業卓著的皇帝死了以後,靈位要放在宗廟裡享受子孫的祭祀。而拜祖先的子孫們,就得從廟號來認人,畢竟那個時候也沒有照片不是。其實,給皇帝加廟號這個傳統,從商周朝開始就有,但在宋朝以前,這個廟號只有固定的幾個。

打宋朝時開始,文官們決定廟號不用參考過去的諡法,開始了原創之路。這樣一來,整個宋朝的廟號,就更貼近皇帝本人的性格和功績。比如宋理宗趙昀,用了一生時間想把朱熹的理學納入官學,這點小心思就讓自己得了個「理」的廟號。

因此,宋仁宗這個「仁」字,就很好理解了。一方面,仁宗執政期間,愛民如子,政清仁和。另一方面,仁宗的仁,也有「寬仁少斷」的含義在。在仁宗一朝,軍事上有爭端,沒什麼建樹;政治上有風波,也沒什麼革新。換句話說,就是個承前啟後的太平皇帝,沒做出什麼大事,也沒搞出什麼亂子。

不過,宋仁宗的出生可是個傳奇。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大家肯定都聽過吧?裡面的太子就是宋仁宗本人。這個故事講的是,真宗的貴妃李宸妃產下皇子,引起了寵妃劉貴妃的擔憂。這個劉貴妃害怕李貴妃母憑子貴,就動了歪心思,找來親信太監,用一隻狸貓換走了皇子。

李宸妃因為產下妖物被皇帝打入冷宮,而皇子呢,被當成劉貴妃的孩子被封為太子,劉貴妃也因此被封為皇后。宋仁宗即位不久,當時被尊為太后的劉氏害怕陰謀洩露,決定將變態進行到底,一把火燒了冷宮,企圖弄死被廢的李宸妃,永絕後患。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嗎?No No No 。萬萬沒想到,李宸妃被僕人救了,並將她帶到了名偵探包拯的面前。包大人明察此事,上奏皇帝,宋仁宗這才意識到,原來自己尊為太后的母親,竟然是害苦了自己親娘的罪魁禍首!

《狸貓換太子》這件事的可信度有多高呢,這個不好說。但歷史上的宋仁宗,的確是李宸妃所生、劉皇后所養的孩子。他13歲即位,25歲親徵,這12年間,劉太后既是輔佐政權的太后,又是教育仁宗的母親。

根據史書上的記載,劉太后對宋仁宗特別嚴格。所謂「動以禮法 禁約之,未嘗 假以 顏色」,就是說,仁宗皇帝一舉一動都被嘮嘮叨叨,從來就沒給過好臉色。歷史上的仁宗對自己這位母后,可以用敬畏來形容,至於親近和喜歡,那就談不上了。

咱們可以從心理學角度大膽猜測啊,仁宗有點唯唯諾諾的寬厚性格,和這種虎媽式教育脫不了干係。這媽寶男的毛病,也能從他對朝政的治理中看得出來。

2.執政之「軟」

老實說,宋仁宗時的朝堂,是宋朝名臣最多的時期之一,甚至有人認為,宋仁宗的寬厚讓他的兒子和孫子輩都有了現成的宰相。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文人,都出自仁宗時期。

比如大名鼎鼎的包拯,比如「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範仲淹,比如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歐陽修,比如以婉約詞聞名的太平宰相晏殊,他們都在仁宗朝間擔任過非常重要的職位。還有譬如蘇軾、曾鞏、王安石,司馬光,以及我們剛才提到的文彥博、韓琦、富弼等名臣,都在仁宗時期嶄露頭角,踏入官場。

宋仁宗當政期間,對外發生了三件大事,西夏李元昊立國,遼興宗蕭惠犯境,以及廣西儂智高叛亂。

廣西叛亂是仁宗解決的最強硬的一件事,他任用狄青為將,大敗叛軍,斬儂智高於大理。但是,對西夏和遼國,他的表現就當得起一個「軟」字了。

仁宗先是派韓琦和範仲淹討伐立國未穩的夏朝,可惜沒能得手,隨後夏朝反攻宋朝,也沒成功。本來打了個五五開,可以再堅持一下的,宋朝卻收手了,說是每年給西夏一筆錢,來換一個西夏向宋朝稱臣的名分。

對遼國,那就更別說了。遼興宗蕭惠只是讓大軍在宋遼邊境露了個臉,就把宋仁宗連帶滿朝文武嚇了一跳。最後大家一合計,打仗太花錢了,還不如給人家交點保護費。結果仗還沒打,宋仁宗就派富弼出使遼國,以增加歲幣為代價,換取了宋遼之間的和平。

經過這幾次戰爭,宋仁宗也清楚了本國的實力,所以他發奮圖強,希望通過改革來強盛國力。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幹的。結果,他起用範仲淹開始慶曆新政,才堅持了一年半,就被反對派勸阻中止了。在這一點上,他遠不如自己銳意進取的孫子宋神宗——當時的宋神宗可是頂著宮內宮外的高壓,信任王安石進行變法,直到自己死後才被繼任者宋哲宗廢棄。

3.沒有婚配自主權的皇帝

宋仁宗的「軟」,不僅體現在他的執政上,還蔓延到自己的後宮裡。

宋仁宗的第一個皇后,是劉太后選的,仁宗自己其實並不喜歡。這位郭皇后仗著太后的寵愛,與宮內嬪妃爭風吃醋,不小心打了仁宗一巴掌。這一掌,把自己的皇后位置打沒了,仁宗可算找到藉口把她給廢了。

皇后位置空缺,得再招聘一個啊。那時仁宗剛好看上了一個姓陳的美人,面試啊筆試啊都通過了,只能大臣們開董事會表決通過了,可沒想到,大臣們一致向皇帝表示,「不行,不可以,我們不贊同這門親事!」無論是當朝宰相呂夷簡,還是樞密副使蔡齊,都不同意仁宗娶這個姑娘當皇后。說到最後,連給皇上煮藥的太監也在旁邊絮絮叨叨。

唉,說起來仁宗真的好難啊!像不像你帶男朋友回家,你爸媽死活不滿意,還威脅你說,如果不分手,就不讓你進家門!唉,就是這麼慘。到最後,仁宗只好放棄,娶了大臣們建議的曹皇后。曹皇后出身將門,處事得體,但是長得一般,所以宋仁宗也並不怎麼喜歡她。他後來愛上一個姓張的美人,恩寵有加,把她封為貴妃。這位張貴妃,可不是一個木頭美人,她一直盯著皇后的位置,就希望皇帝能夠廢了曹皇后,給自己這個名分。

4.後宮的爭寵大戲

和感情上優柔寡斷的宋仁宗相比,曹皇后算得上巾幗英雄。她是宋朝開國名將曹彬的孫女,做事都帶了點將門虎女的大氣。她知道仁宗不喜歡自己,一來是因為自己長得確實不出眾,二來也是因為她清楚,自己是因為家世被大臣們塞給皇帝的,這裡面始終帶著濃濃的政治色彩。

曹彬是北宋的開國名將,在宋太祖和宋太宗——也就是宋仁宗的太爺爺和爺爺——在位期間,都立下過汗馬功勞。宋朝建國初期,他攻北漢,滅後蜀,平南唐,徵契丹。他的女兒是仁宗皇帝親爹宋真宗的妃子,現在孫女又成了仁宗本人的皇后。儘管宋太祖趙匡胤靠一手杯酒釋兵權奪了節度使們的權力,但這種開國元勳的家庭有多少能量,對於兩口子來說,都是不言自明的。而大臣們把她塞到皇帝的身邊,不用說,旁人也能看出他們打的小算盤。

咱們的仁宗皇帝,第一任老婆是老娘選的,第二任老婆是屬下選的,兩個人長得還都不好看,你想想,你要是他,這樣的包辦婚姻你能開心嗎?所以呢,宋仁宗和曹皇后之間,相敬如賓是有的,面子上也過得去,可是多親密,那也說不上。我們剛才也說了,曹皇后入宮沒過多久,宋仁宗就找來一個妖豔貌美的張美人,把自己明媒正娶的皇后晾在一邊。

那曹皇后生氣了嗎?沒有。和被廢的郭皇后不同,曹皇后給足了皇帝面子。不但沒有爭風吃醋,還頗為容忍。在曹皇后治理後宮期間,她讀書練字,還帶著宮內的其他嬪妃種穀養桑,把後宮操持得井井有條。

可是曹皇后的容忍,卻沒換來張貴妃的體諒。可以這麼說,在張貴妃進宮之初,她就一直盯著皇后的位子。張貴妃本來是公主府上的舞娘,在一次宮中宴飲中讓仁宗動心,就納為妃子。因為她長得好看,又會揣摩皇帝心思,受皇上寵愛頗多,地位也火箭一般躥升。可是她不知足,總愛找皇后的麻煩。有一次她想借皇后的儀仗出遊,在宮廷中,這是非常放肆的行為。可是曹皇后非但沒計較,還爽快的借給了她。反倒是宋仁宗不高興,斥責自己寵妃的無禮行為。

張貴妃的跋扈不止在後宮之內,她還給仁宗吹枕邊風,想給自己的伯父張堯佐,在朝堂上謀個職位。可是她低估了文官們對皇帝的制約能力,即使仁宗同意安排一個閒職給張堯佐,大臣們還是一致反對。張貴妃不死心,軟磨硬泡,又求了仁宗多次,仁宗終於下定決定要自己當家作主,下詔任命張堯佐為宣徽使。結果,當時擔任諫官的包拯知道後,把他一通教訓。

仁宗乖乖收回了詔命,灰溜溜下了班。回到後宮,張貴妃迎上前去,還沒來得及說話,仁宗就一邊用衣袖擦著臉,一邊不耐煩地說:「今天包拯上了殿,唾沫都濺到我臉上了,你只管要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諫官嗎?」

這事兒就此作罷,不過張貴妃哪能就此打住呢。不然,也不會有「坤寧宮事變」的鬧劇了。

說到這個「坤寧宮事變」,是這樣的:有一天,宋仁宗在坤寧宮與曹皇后過夜,突然後宮有人想要刺殺皇帝,還有人縱火。曹皇后臨危不亂,指揮太監和宮女平叛,最後發現所謂亂軍和刺客只是四個喝大了的宮廷侍衛。本來這事和張貴妃八竿子打不著,結果張貴妃那晚離奇地出現在坤寧宮護駕。

坤寧宮事變事發後,樞密使夏竦上書宋仁宗,說這事兒本來就是皇后幹的,賊喊捉賊,要不是張貴妃護駕及時,她可就得逞了,所以啊,應該廢了皇后,立張貴妃。

這也許是張貴妃能想到的最好的結果了,可惜,仁宗最終只是獎賞了張貴妃,對皇后沒做任何處置。也許是因為夏竦以外的文武百官都在維護曹皇后,但更可能是仁宗自己,對真相有自己的判斷吧。

說了這麼多宋朝的歷史,相信大家對凱哥哥飾演的仁宗皇帝,已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以後,在看劇的時候,你就能讀懂得他的小表情,體會他的無奈與悲哀了。

編輯|涼山

排版|涼山

路上讀書:全球名校博士30分鐘精讀一本好書。

相關焦點

  • 《清平樂》王凱演的宋仁宗符合歷史嗎?專家:守成之君
    有觀點將宋仁宗形容為「被嚴重低估的皇帝」,而他同時也是民間傳說中「狸貓換太子」的主角。宋仁宗在歷史的真實面貌如何,該如何評價宋仁宗?為此,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了相關宋史研究專家。做皇帝,做不來一件快意的事情4月10日播出的《清平樂》裡,韓琦對曹皇后一句「貌醜不至惑君」的形容上了熱搜。宋仁宗的感情世界是怎樣的?
  • 宋仁宗身上有三個悖論
    宋仁宗趙禎的一生經歷看似平庸無奇,但他治下卻誕生了許多名垂千古的人物,例如蘇軾、蘇轍、蘇洵、王安石、韓琦、呂夷簡等等,堪稱「巨星製造機」,歷史上任何一朝帝王都無法與其抗衡。而他和這些能臣巨擘開創的時代,更是中國古典時代最繁華、美好的時代。仁宗朝人才之盛,歷史上幾乎沒有一個時代可以比肩。
  • 雙子男宋仁宗,一個矛盾集合體
    為何趙禎之前賢明的君主那麼多,但卻是趙禎成為第一個以「仁」為廟號的君王?一國之君宋仁宗在皇宮內忍餓耐渴又是為何?宋仁宗身上似乎還有很多值得去探究的問題,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一面。趁熱打鐵,不如現在就讓我們跟隨線上分享會的部分文字實錄,跟吳鉤老師再去認識《清平樂》裡的「官家」——宋仁宗。
  • 宋仁宗是被忽略的「巨星製造機」?他身上有哪三個悖論?
    宋仁宗趙禎的一生經歷看似平庸無奇,但他治下卻誕生了許多名垂千古的人物,例如蘇軾、蘇轍、蘇洵、王安石、韓琦、呂夷簡等等,堪稱「巨星製造機」,歷史上任何一朝帝王都無法與其抗衡。而他和這些能臣巨擘開創的時代,更是中國古典時代最繁華、美好的時代。仁宗朝人才之盛,歷史上幾乎沒有一個時代可以比肩。
  • 演宋運輝會掉粉?王凱:會漲粉!
    「土味少年」成長記 不懼掉粉第一集裡宋運輝的扮相堪稱「土味」十足,頂著蓬鬆的鍋蓋頭,戴著笨重粗糙的塑料框眼鏡,臉上呈現出吃不飽飯的「菜色」,身著極具年代感的藍色褲子紅色跨欄背心,瘦削的雙肩上撐著肥大的舊襯衣,腳踩一雙舊膠鞋。在最初接這個角色時,導演孔笙就曾給王凱打過「預防針」,「要做好演完宋運輝掉粉的準備」。
  • 其實宋仁宗想不仁都難
    宋仁宗趙禎的一生經歷看似平庸無奇,但他治下卻誕生了許多名垂千古的人物,例如蘇軾、蘇轍、蘇洵、王安石、韓琦、呂夷簡等等,堪稱「巨星製造機」,歷史上任何一朝帝王都無法與其抗衡。而他和這些能臣巨擘開創的時代,更是中國古典時代最繁華、美好的時代。仁宗朝人才之盛,歷史上幾乎沒有一個時代可以比肩。
  • 《清平樂》曹皇后人設堪稱完美,王凱飾演的宋仁宗被吐槽像渣男
    近日,由江疏影和王凱主演,正午陽光出品的古裝劇《清平樂》正在熱播中。該劇改編自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只不過把故事的主角從公主徽柔變成了歷史上的一代明君宋仁宗。目前,該劇已經播出了十幾集了,不少觀眾發現在這部大男主戲裡面,由王凱飾演的宋仁宗人設並不討喜。有網友評論到:宋仁宗像極了那些在外面受了氣回家對老婆發脾氣的男人,除了沒有家庭暴力。為什麼有觀眾會有這種想法呢?其實還得從劇中宋仁宗的人設說起。
  • 郭瑞祥:宋仁宗更像一面闊大的背景牆
    郭:我覺得有幾個好,一是服道化好,服裝、道具、化妝好;二是王凱演得好。宋仁宗這個人物不好演,他這個皇帝很有意思,不是一言九鼎風格,有時還得求著大臣。王凱拿捏得也好。我過去一直把王凱歸入小鮮肉行列,一點都不感冒他。這次他讓我徹底改觀,是實力派演員,很見功力;三是主題比較正,對宋朝的把握比較準確,是一部正劇。
  • 小逄觀星|郭瑞祥:宋仁宗更像一面闊大的背景牆
    郭:我覺得有幾個好,一是服道化好,服裝、道具、化妝好;二是王凱演得好。宋仁宗這個人物不好演,他這個皇帝很有意思,沒有一言九鼎,有時還得求著大臣。王凱拿捏的也好。我過去一直把王凱歸入小鮮肉行列,一點都不感冒他。這次讓我徹底改觀,是實力派演員,很見功力;三是主題比較正。表現的東西正,對宋朝的把握比較準確,是一部正劇。
  • 《清平樂》中劇情突兀,宋仁宗憑什麼對張妼晗另眼相待?
    在王凱、江疏影主演的《清平樂》中,大家等到花兒都謝了,卻還是沒有等到帝後感情的進展,倒是張妼晗卻是直奔主題,直接留下在皇帝的身邊。其實這裡的劇情是很突兀的,首先,宋仁宗對張妼晗是沒有什麼感情的,畢竟在張妼晗和賈教習闖進來的時候,宋仁宗還在談皇后,想皇后。而張妼晗就這麼衝進來了。
  • 面對面|王凱:耐得住寂寞,才能經得起繁華
    三部大戲連軸轉,一股「軸勁兒」改變命運有粉絲笑說,從四月到五月,是屬於王凱的。跨越三個臺,兩部劇,和六個女人談戀愛。打開電視,只見這廂宋仁宗為了前朝和子嗣煩憂,那邊經偵警察夏遠追著狡詐的王柏林不放,追逃到天涯海角。
  • 清平樂裡王凱扮的宋仁宗太調皮,故意欺負包拯,堪稱歷史經典場景
    哪怕當時皇帝只是開了一句玩笑,作為臣子的都不能隨便的應付。必須想妥當一個左右逢源的應對方式,才能不會讓自己因為一時疏忽而丟掉性命。可是皇帝畢竟也是一個普通人,他也會有七情六慾。心血來潮的時候也會來一個惡作劇。比如說在劇中包拯就被當時的宋仁宗狠狠地欺負了一把。當時包拯的職務是御史中丞。而張方平被包拯這個為人方正的清官揪住了小辮子。
  • 宋仁宗是庸常之人還是仁聖之君?
    仁宗皇帝身上的這三個悖論,其實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宋仁宗到底是一個庸常之人,還是仁聖之君?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從他的廟號說起。仁宗去世之後,廟號為「仁宗」。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仁」為廟號的帝王。那麼「仁」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先來看看宋仁宗的扮演者王凱的理解。
  • 宋仁宗愛女慶壽公主,活86歲見證7朝,卻被宋高宗罵為老不尊
    我僅讓你說幾句便罷,則管裡倚老賣老,口裡嘮嘮叨叨說個不了。——元《謝金吾》王凱、江疏影領銜主演的電視劇《清平樂》裡,以北宋時期為背景,雖然並不是一部大型歷史劇,但王凱飾演的宋仁宗還是高度還原了歷史上所說的仁宗盛世,節儉愛民的品質。對於宋仁宗,百姓心中也是非常愛戴的。
  • 宋仁宗趙禎到底有多仁呢?
    當時,四川有個讀書人,獻詩給成都太守,主張「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成都太守認為這是明目張胆地煽動造反,把他縛送京城。按照歷朝歷代的律條,此人應予以嚴懲,趙禎卻說:「這是老秀才急於要做官,寫一首詩洩洩憤,怎能治罪呢?不如給他個官。」就授其為司戶參軍。於是,那個老秀才走馬上任去了遠方。不到一年的時候,他就在慚愧懊悔中死去了。--源自《曲洧舊聞》。
  • 張涵為什麼得到「王凱」
    說最近比較流行的古裝劇屬於《清平樂》,由正午出品,以王凱,江疏影為主角,講述傳奇故事的宋仁宗生活。雖然《清平樂》也被吐槽「劇情節奏慢,女配比女主戲份還多」所說。不過,不得不說《清平樂》作為一部罕見的宋代古裝劇,無論在服裝還是臺詞上都有自己的優勢。而《清平樂》已經播出了超過一半的時間。隨著霸氣張英涵的出現,劇情越來越精彩。觀眾們都在期待張英涵快點「31歲」。為什麼衝到31歲?因為在她31歲的時候,她已經吃過盒飯了。在《清平樂》中,張英涵任性傲慢。她是宋仁宗(王凱)的妾。
  • 歷史上最無愧於諡號的皇帝,百姓為其披麻戴孝,鄰國皇帝悲慟大哭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眾所周知,古人為便於對帝王將相蓋棺定論,會根據其一生功過和所作所為,挑選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這就是所謂的諡號。對於皇帝而言,雖然其諡號都有美化嫌疑,但也有許多皇帝確實配得上自己的美諡,比如宋仁宗趙禎。
  • 教師,為什麼總是活得那麼憋屈
    教師,這個職業被稱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誇美紐斯),歷史上最偉大的事業(烏申斯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加裡寧),可是今天,為什麼你活得那麼憋屈?刷術把(本地俗語,指過去刷鍋的一種東西)戴個帽子都能來管你!是從什麼時候起,教師混成了這個樣子?教師,怎麼就成了這個樣子?人前唯唯諾諾不敢說話,人後戚戚切切苟且偷生你的傲骨呢?你的自尊呢?謹小慎微,瞻前顧後,也無法逃脫各種無端的攻擊,難道,最後只能以死抗爭?可是,誰在乎呢?連一絲漣漪都無法泛起!
  • 在磕磕碰碰的生活真相裡,我們終於活成宋仁宗
    《清平樂》開播,見到了一位最有生活氣息的皇帝,宋仁宗趙禎。但僅僅,也只是幻想,因為很難產生共鳴,皇帝像「神」一樣的存在,不需要有煩惱,不需要有挫折。宋仁宗趙禎,則是另外一種皇帝的版本。他有悲歡離合,他身上有「人」的屬性,具備「人」成長過程中要面臨的悲傷和無奈。
  • 兩個敵國如何評價宋仁宗?一個是皇帝哭了,另一個說了6個字
    宋仁宗名趙禎,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一共當了42年皇帝,在他即位其間,北宋科技飛速發展,世界上第一張紙幣「交子」和活字印刷術也誕生在這一時期,文學更是百花齊放,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宋朝文學家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均是在仁宗朝出現,還有宋詞代表人物柳永。為什麼宋仁宗的知名度和存在感這麼低?首先評價一個君王,通常用一個詞就是文治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