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有一個中學特別有名,這個中學叫做英華中學。
這個學校為什麼特別有名啊?因為迄今為止培養出了12位院士,比如說我們中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先生。
英華中學是陳景潤先生的母校,有人曾經在英華中學做過這樣一個調查,他們查看了這所學校的圖書館每本書的借閱卡,在這些借閱卡中,籤名最頻繁的便是陳景潤先生。
通過這個籤名卡,得知了陳景潤先生中學時期讀的書特別雜,但自然科學類的書籍佔據了很大的比例,比如說《微積分學》、《達夫物理學》、《高等代數引論》和《實用力學》等等。
看到這些書我們不禁產生了一個疑問,就是這些書到底初中生看不看得懂?
正常來講,這些書都是大學叢書,對於初中生而言,這些書其實是很難看懂的,哪怕是一個高中生,想要完全看懂這些書,也是有很大的難度的。
可是陳景潤先生不一樣啊!他從小學開始就幾乎融會貫通大部分初高中數學知識,所以在初中的時候便開始專研大學的課本。
在1949年,陳景潤先生考上了廈門大學的數學系,此後在1953年畢業後來到北京,成為了北京第四中學的老師。
但陳景潤先生當時性格非常內向,說得好聽點是性格靦腆,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非常木訥,有時候站在講臺想問題想很久,甚至連課都沒有辦法好好上。
當時院方沒有辦法,因為很明顯,陳景潤先生是個數學天才,適合研究數學,但卻無法從事教育。在不得已之下,遠方只能將陳景潤先生辭退。
而被辭退的陳景潤先生也沒有為自己做過多的解釋,只是收拾了自己的東西默默的離開了北京四中。
在被辭退之後,陳景潤先生為了生活,只能拿出自己的藏書到街上去擺攤,當時陳景潤沒有積蓄,但藏書卻非常多。
他把藏書拉到街上去並不售賣,而是租給別人看,可是由於他所閱讀的書籍都太過於深奧,所以租書生意只能勉強維持溫飽。
但好在天才的光芒是無法被掩蓋的,陳景潤後來遇到了一個對其一生影響極大的人,這個人就是華羅庚先生。
華羅庚先生看到了陳景潤數學上的天賦,從而在1957年舉薦了陳景潤先生進入了中科院擔任研究員。
當然雖然年紀輕輕就進入了中科院,也展現了他在數學上的天賦,可在很多人眼中,陳景潤依舊是怪人。
陳景潤怪在什麼地方?
比如說他的穿著打扮非常隨便,甚至經常忘了繫鞋帶,衣服的紐扣也經常沒有扣齊。哪怕是後來出國。穿上了筆挺的西裝,他也經常忘記系領帶,襯衣上也總是出現褶皺。
對於他的同事而言,陳景潤先生從來沒有換過髮型,幾十年都留著平頭。
並且,陳景潤先生是出了名的節儉,當時去美國住酒店,甚至自帶臉盆被褥,這讓負責接待的人一臉無奈。
陳景潤先生在美國一共待了五個月,獲得了1萬美金的報酬,但他只花費了700美元的夥食費。經常工作到很晚,到食堂後飯菜已經沒了,於是常常只吃冷饅頭便打發了晚飯。
並且,陳景潤先生沒有絲毫的娛樂生活,他經常一工作就是夜晚12點,躺下休息兩三個小時,又繼續起來工作。
對於他而言,研究數學才值得花費時間,在後來他的身體不太好,醫生勸他多休息,但他卻說:革命加拼命,拼命幹革命,有命不革命,要命有何用?
就是在這種常年累月的研究中,陳景潤先生於1973年發表了論文《大偶數表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二個素數的乘積之和》,這直接對求證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巨大貢獻,國外稱這個定理為「陳氏定理》。
而在1979年,陳景潤先生發表了論文《算數級數中的最小素數》,把最小素數由原來的80推進到了16。
完成這一切後,有人問他有沒有什麼感想。
陳景潤先生回答:我不過是犯過了科學上的一個小山包,真正的高峰還很遠。
對於在1996年去世的陳景潤先生而言,他有沒有走上他心中的高峰我們不得而知,或許沒有,但沒有關係,因為他的兒子陳由偉也子承父業成為了數學家,在學術上的成就能否超越他的父親,這個還是可以期待的。
由於陳景潤先生47歲時才遇到自己真正的愛情,當時陳景潤生病住院,遇到了小自己18歲的護士由昆,兩人後來相戀並結婚。
老來得子,陳景潤先生對陳由偉充滿了期待,但最開始陳由偉對商務非常感興趣,大學也是學的商務,可後來發現自己還是熱愛數學的,於是轉入了數學研究,沒有辜負陳景潤先生多年的期待。
雖然在讀研究生的時候才進行數學研究,可他依舊憑藉著自己對數學的熱情,順利獲得了學位,並朝著他的父親追趕而去。
可見,學好數學並不難,難的是如何對數學產生熱情,陳由偉有他父親在數學上的成就激勵著他,這樣激勵可以轉化為熱情。
而普通的孩子如何建立對數學的熱情呢?那必須從小讓他感知到數學的趣味性。
民國時期著名的數學教育家劉薰宇就曾說過:我一直在尋找一種方式,扭轉數學給人枯燥的印象,讓孩子們愛上數學,畢竟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
所以劉薰宇先生後來專門寫了一套數學科普書,通過趣味性的故事,將一道道數學題講述出來,引導孩子們對數學產生興趣,任何一個科目只要建立了興趣,那想不學好都難。
這要書叫做《寫給孩子們的數學三書》。
這套書多有趣?
著名的畫家豐子愷在春暉中學當老師的時候說過,劉薰宇的數學故事我真的是百看不厭,但我中年後才接觸到劉薰宇,如果小時候遇到他,那我絕對不會荒廢掉數學這樣重要的學科。
數學是一門啟蒙基礎極為重要的學科,我有個侄女上四年級,女孩子一般對於數學都不太喜歡,但自從給她看了《劉薰宇數學》這套書之後,她開始覺得數學原來這麼有趣,不二覺得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這套《劉燻宇數學》一共有三冊。
第一冊是《馬先生談算學》:劉燻宇先生化身為馬先生,在裡面講解了一百多道數學題,主要是通過趣味性方式,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冊是《數學趣味》:主要以趣味性的方式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孩子需要引導,教科書上太過於生硬,而趣味性講解法,讓數學融入故事中,給孩子一個正確的數學啟蒙教育。
第三冊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裡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也很容易理解。
這套書一共三冊:合適小學生高年級以及初中生,可以做為他們的自學教材,讓他們能夠自我學習。
因為是中國數學家寫的,所以裡面有很多中國的數學妙題。
語文小學沒有學好,到初中還可能惡補一下跟得上,而數學小學基礎沒有打好,初中是很難跟上的,初中跟不上那高中就真的沒有辦法了。
這套書價格也不貴,原價99元,現在團購只需要60元,包郵到家,親們掃下方二維碼參與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