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18所研成太空機械臂 可全方位進行目標捕獲
資料圖:中國太空機械臂模型。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18所完成了空間機械臂的詳細方案設計及單關節的裝配調試,標誌著該所已初步掌握空間機械臂設計、製造、試驗的關鍵技術。空間機械臂類似人手臂的功能,是先進的機電一體化高集成產品,它融合了機械、電子、控制及信息等多學科技術,通過搭載火箭,能執行空間碎片清理、在軌加注與維修等空間任務。
-
航天18所初步掌握空間機械臂設計製造關鍵技術
【環球軍事報導】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9月16日報導,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18所完成了空間機械臂的詳細方案設計及單關節的裝配調試,標誌著該所已初步掌握空間機械臂設計、製造、試驗的關鍵技術。空間機械臂類似人手臂的功能,是先進的機電一體化高集成產品,它融合了機械、電子、控制及信息等多學科技術,通過搭載火箭,能執行空間碎片清理、在軌加注與維修等空間任務。現在,該所已實現空間機械臂的機電一體化設計,並可進行微重力環境下的地面模擬試驗。後續,該所將針對空間機械臂的控制方法進行深入研究,使其能夠準確進行目標的捕獲。
-
美國科學家研製身體掛式機械臂 穿戴者4條手臂力量「超人」
美科學家研製身體掛式機械臂,可提供"超人般"力量。(網頁截圖)美科學家研製身體掛式機械臂,可提供"超人般"力量。(網頁截圖)美科學家研製身體掛式機械臂,可提供"超人般"力量。這種器械臂呈現流線型,可以額外給人一對手臂,成為他們身體的延伸部分。儘管機械臂無法使用思維控制,但它們可以學習人類身體的動作方式。在視頻中,這款機械臂可模擬人的動作,但終有一天可能有自己的思維。在主人需要延伸身體時,機械臂將成為最好的助手。這種機械臂還能開門,讓人類的雙手解放出來。
-
嫦娥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 「太空郵差」是如何研製的?
原標題:嫦娥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太空郵差」是如何研製的? 「嫦娥五號」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成功採樣之後,攜帶月壤的上升器是無法利用自身的動力返回地球的。必須通過「太空物流」的形式將貨物安全帶回。
-
科學家研製出「壁虎抓手」清理太空垃圾
新華社華盛頓6月28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28日報告說,受壁虎吸附牆壁原理啟發,他們研製出一種能夠抓住太空漂浮物體的機械抓手,有望用來清理回收威脅日益增大的太空垃圾。論文第一作者、史丹福大學機械學院姜皓博士告訴新華社記者,近年來,太空垃圾數量迅速增長,導致現役衛星承受著越來越多的威脅,抓取並回收太空垃圾成為重要的研究方向。他們經5年研究研製出「壁虎抓手」,從原理上說可以抓取很多種形狀、大小、材料的太空垃圾,如太陽能電池板、飛船艙體、燃料箱外殼、火箭外殼等。
-
嫦娥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太空郵差」是如何研製的?
「太空郵差」嫦娥五號探測器由4個部分組成,其中,軌道器作為貫穿任務全過程的核心產品,是名副其實的「太空郵差」。「嫦娥五號」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成功採樣之後,攜帶月壤的上升器是無法利用自身的動力返回地球的。必須通過「太空物流」的形式將貨物安全帶回。
-
可穿戴機械臂曝光:讓常人瞬間變身超人
可穿戴機械臂Titan Arm需要多一隻手來幫你舉東西嗎?由美國工程系大學生發明的一種機器人裝置可以幫使用者舉起額外18公斤的重物。這相當於一個4歲孩子的體重。可穿戴機械臂Titan ArmTitan Arm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機械工程系大學生發明,該系主任羅伯特•卡佩克(Robert Carpick)說:「他們研製了可以與人類相連的裝備。
-
【論文精選】立體苗盤搬運機器人機械臂優化
根據植物工廠作業任務需求,對立體苗盤管理機器人的機械臂進行了參數優化設計,使其作業性能達到最優,以提高作業效率,減少投入成本。這種機器人主要由平移機構、迴轉機構、升降機構、機械臂、視覺系統、噴灑系統和控制系統七部分組成,能夠實現秧苗盤的層間搬運和秧苗的定點定量噴灑。由於具有較高的可升降軀幹機構,機器人在完成高空作業時,能夠不受立體苗盤層數和高度限制。
-
地球軌道上太空飛行器數量快速增長 清理太空垃圾要動真格的
我國的「傲龍一號」曾進行過在太空中抓取目標的試驗;歐空局的「清理碎片」計劃,以國際空間站為試驗平臺,成功測試了網式和魚叉式的太空垃圾清理手段。不過,以往開展的試驗,都人為釋放了「靶星」,並沒有清理實際存在的太空垃圾。 「清潔太空一號」也採取主動抓取後帶離的清除方式。
-
「最強生物」敲響警鐘 太空中也需要進行垃圾分類
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教授寶音告訴記者,空間碎片既可按照軌道高度分為低軌、中軌、高軌碎片,也可按照體積大小分類。由於相對速度極高,甚至能達到子彈速度的幾倍、幾十倍,它們的危害非常大。微米級顆粒的撞擊就能導致衛星上的光學鏡頭損壞,毫米、釐米以上的碎片足以擊穿太空飛行器,造成致命破壞。
-
707所成功研製外骨骼機器人,未來可打造超級單兵戰士
所謂外骨骼戰士,是指穿戴外骨骼智能機械設備的人類戰士,通過外骨骼智能機械設備,極大地提高普通人類戰士的單兵作戰能力。這種可穿戴外骨骼智能機械設備,亦被稱為「可穿戴的智慧機器人」。
-
成功案例 | 衝出國門!揭開UFACTORY機械臂在Cowise助力下成功出海...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機械臂的應用場景還集中在工廠裡或高危環境下,然而此類機械臂一般體型大且工作內容重複。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與服務類機器人的廣泛應用,近年來出現的一些性價比不錯的輕量型機械臂開始作為一種新的生活體驗為人所知。 來自深圳的UFACTORY眾為創造,就是作為開源機械臂的創造者走進人們的視野。
-
一隻機械臂的故事
劉培超(左)和同事正在對機械臂進行手持示教突然之間,被「聚光」籠罩劉培超自幼成長在山東,大學就讀於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時曾在位於蘇州的中科院一家研究所做著父母眼中的安穩工作《中國青年》記者問。「從上大學起,我就一心想創業,自然就會沿著這個方向去找資源最好的地方。」劉培超解釋說,「那時我一直利用業餘時間去做一些創新硬體。後來發現,從一些機械結構件的加工,到電容電阻等電子原材料,再到對設計好的電路板進行生產製造,幾乎我需要的所有資源都指向深圳一帶。
-
墨西哥機械臂走進在線課堂
當理論不能聯繫實際時,一種新型的、具備優秀演示教學效果的機械設備橫空出世。圖 | 機器人在 SolidWorks 中的 CAD 繪製機器人手臂可通過在線應用程式進行遠程操作機械臂是一種機械手,通常可編程,具有與人類手臂類似的功能。機械手臂的連杆可以看作是一個運動鏈,其運動鏈的末端稱為末端執行器,類似於人手。
-
香港理工大學參與研發太空儀器 助嫦娥五號完成月球表土採樣
為支持國家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科研團隊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研製了一套關鍵儀器「表取採樣執行裝置」,用以進行月面採樣及封裝。
-
CMU重大突破:無需植入晶片,大腦意念即可控制機械臂
研究人員利用無創的腦機接口(BCI)開發出了首個成功通過思想來控制的機械臂,它具有連續跟蹤和跟隨計算機光標的能力。能夠僅使用思想無創地控制機器人裝置將具有廣泛的應用,特別是有益於癱瘓患者和運動障礙患者的生活。已經證明BCI僅使用從腦植入物感測到的信號來控制機器人設備的良好性能。當機器人設備可以高精度控制時,它們可用於完成各種日常任務。
-
「手速」超快,科學家造出可高速運動的 DNA 機械臂
圖丨左圖為利用 DNA「摺紙」技術「摺疊「出的方形基面與機械臂,以及連接兩者的結點;右圖為在電場的作用下,施加力於機械臂一端,機械臂能圍繞結點軸轉動因為 DNA 是負電荷的, 所以它可以被電場所操控,通過控制 DNA 的方向, 研究人員能夠讓 DNA 手臂相對於基板做出任意角運動。
-
海軍專家:蛟龍號所獲突破可用於研製深海潛艇
47年前,毛澤東主席那首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豪言壯語,今天已全部變為現實!6月19日上午,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以6965米的深度創下中國海底深潛的最新紀錄。此前兩天,神舟九號飛船發射升空,並完成了與天宮一號的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
-
嫦娥五號上升器悲壯撞月的背後,是無法忽視的上億規模的太空垃圾
嫦娥五號上升器撞月,避免了一項未來隱患嫦娥五號上升器,在成功將「快遞」交到軌道器的手中後,就在大家紛紛猜測這個還能發揮「餘熱」的「快遞員」下一步會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何種貢獻的時候,上升器卻做出了一個更加驚人的舉動,直接撞月自毀。不少人還想著未來我國航空事業發達了,將月表的著陸器和軌道上的上升器一併回收,放進博物館紀念中見證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這下不少人只剩難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