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管科院老齡產業發展研究所肖衛平:科學養老,無疾善終

2020-12-13 中國管科院德育中心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今天,我們從四面八方匯聚在美麗的中國海南--博鰲,共商老齡產業發展議題,具有偉大的時代意義,老齡產業是人類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戰略,為此,感謝諸位聆聽和分享我的演講:《科學養老,無疾善終》。

人口老齡化現象是前所未有的,同時也是普遍而深刻的,在人類歷史上沒有發生過類似的情況。據預測到2050年,世界上老年人的數量將在歷史上首次超過年輕人的數量,對人類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有重大的後果和效應。綜合應對、有效應對、科學應對人口老齡化是人類面對的共同任務。

「老齡」作為問題,始見於1973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題為「年長與老年人問題」的第3137(XXVIII)號決議。以後聯合國舉辦過二次大型以「老齡問題」為主題的國際會議,即:老齡問題世界大會。

「老齡」之所以成為問題,成為世界問題,其根本在於:老齡的個人和人口的老齡化對各國社會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於妨礙和制約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步伐。老齡的個人和人口的老齡化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內在聯繫。從老齡個人而言,預期壽命在不斷增長,其參與社會、健康生活、尊嚴保障、幸福快樂需要社會關係的重新定義和調整;從人口的老齡化而言,社會老齡人口在快速增加,出生率下降、勞動力減少、撫養比降低、社會發展動力需要社會資源的重構優化和創新。

據統計1950年全球人口25億,60歲及以上人口為2億;2015年,全球人口73億,老年人口到9億,人口增量1.9倍,老年增量3.5倍,老齡社會的國家超過百個。預測,全球總人口到2050年將增加到97億,老年人口將增至21億,老年人的年均增長率為2.42%,是同期世界總人口年均增長率的3倍。

中國「老齡」問題,是在老齡事業中提出的,並制定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作為解決老齡問題的法律基礎。1986年中國成立第一個全國性老齡機構: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以開展國際交流、發展老齡事業、促進老齡產業發展工作。1999年中國進入老齡型社會,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批准成立了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統籌研究、制定老齡事業發展戰略及重大政策,協調和推動有關部門實施老齡事業發展規劃、維護老年人權益保障、對老齡工作宏觀指導和綜合管理、指導、督促和檢查老齡工作。

中國社會在「老齡」問題上的表達集中在「養老」這個話題上。「養老」已經是當今中國最耳熟能詳的「熱詞」,傳播在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為什麼中國社會和人們如此熱議「養老」話題?因為,由「養老」而產生的家庭問題、社會問題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發生,而且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養老的資金來源,養老的服務提供,養老的棲息之地,養老的生活保障,養老的醫療健康,養老的產品需求與供給等等,既是現實社會需求,也是未來在國家法律、政策、體制、機制、理論研究和實踐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當前中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每年老年人淨增加將近1000萬。2012年底中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94億,2020年將達到2.6億,2025年將突破3億。積極應對中國人口老齡化,促進中國健康老齡化,加快發展老齡產業,滿足老年人對美好生活需求和持續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緊迫任務,有利共享中國改革發展成果,有利於拉動消費、擴大就業、保障民生。為此,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老齡產業發展研究所在面對世界「老齡」問題和學習借鑑各國解決老齡問題的經驗,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和文化特點,提出了「科學養老」的理念。「科學養老」是什麼呢?在我們通常理解的科學技術概念中,科學是解決是什麼的問題的學問,技術是解決如何實現的問題的學問。科學養老首先解決「養老」中「老」的內涵是什麼?以便做到:認識養老的本質、把握養老的規律、 實現養老的目的。在這裡我們認為:「老」是一個社會人,他(她)的社會職能的轉變點即定義為「老」。社會職能在轉變前,其社會職能主要是以向社會提供服務為主,社會為其提供服務為輔,這個階段不應成為「老」;其社會職能轉變後,社會為他(她)提供服務為主,其向社會提供服務為輔。這個年齡的轉折點是我們科學養老意義上的「老」。如此劃分,「老」只是社會職能轉變而已。

為此,社會關係做出相應調整,社會生產為此去提供服務和產品。社會生產應當以老年人需求為主作為供給導向,從某種意義上講,老年人的需求就以服務內容或產品設計基礎。老齡人想休閒,有旅遊休閒養老;想結伴小居,有分時「度假」的抱團養老;想夏住北,冬棲南,就有「候鳥」養老;想慢性病調理,就有特色療養養老;疾患初愈,就有康復養老;想老鄰居常相見,就有智能居家養老等等,這些養老模式的特色、特性主要是為活力老人提供服務;隨著身體機能的退化,需要提供更多社會介入幫助,如助潔、助醫、助購、助餐、助急等介助養老;如果身體機能進一步退化,需要的護理功能和內容會增加,有個人日常生活護理、常見疾病的日常護理、心理健康護理等介護和長期照護養老。在老年人向社會提供服務為輔方面,我們稱之為老有所為。為此,也必須在養老體系中為老年人提供發揮能力平臺,從而和諧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在過去的社會體系中,特別是傳統的中國養老體系中,主要以家庭養老為主要形態。其特徵主要指由家庭及宗親為家庭老人提供供養資源,因此,在我國傳統的孝道文化中便有了「養兒防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來支撐家庭養老的文化傳承。今天社會老齡化,家庭小型化,老齡需求多樣化,家庭已經「無力」承擔全部養老責任和功能,這種無力表現在家庭成員為老年人服務專業能力、需求多樣化提供能力以及家務勞動力等問題。由此,養老問題必然走向社會成為社會問題,必須用社會的力量來解決養老問題。作為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和產品的新型產業,即老齡產業應運而生。我們可以這樣表述老齡產業:老齡產業是以老年晚年生活為核心的服務業和產品製造業。其產業特徵:在傳統產業基礎上加入老齡元素進行的融合、交叉和延伸。

養老產業從需求層面看這裡包括了生活供養、身體調養、精神修養、情趣頤養、親情滋養和自我教養等各類物質產品、精神產品和服務。從而實現和確保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利用各種資源,促進養老服務與醫療、家政、保險、教育、健身、旅遊等相關領域的互動發展;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使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提供方便可及、價格合理的各類養老服務和產品,滿足養老服務多樣化、多層次需求的科學養老。

科學養老要把老年生活與社會緊密結合,與親情緊密結合,與健康緊密結合,與科技緊密結合。老年人與社會的緊密結合,保障其充分和有效地參與其社會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中而不脫節,提供終生學習的機會和參與社區生活,為老年人晚年的個人發展、自我實現和幸福提供各種機會,消除「衰老感」。老年人與親情緊密結合,認識家庭、世代相互依存、團結和互惠對於促進社會發展極為重要,消除「孤獨感」。老年人與健康緊密結合,老年人是一個身體機能不斷退化的群體,提供老年人所需的保健和資助,並對其提供社會保護,包括預防和康復性保健,醫療緊急救護等保障,提高「安全感」。與科技緊密結合,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手段,實現智慧養老生活,提高「幸福感」。科學養老服務貫穿了老齡晚年生活的全程,即:活力階段養老、介助階段養老、介護階段養老、長期照護養老和臨終安寧關懷。

資料顯示,從建立新中國時期的平均壽命37歲到2014年的平均預期壽命74.6歲,而北歐等一些國家有的已經達到86歲以上。為此,人活到90歲將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壽命目標。從這個目標的角度進行思考,人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也就是三個30年,每一個30年都有其明顯的生活任務。第一個30年的生活任務是成長、學習和積累;第二個30年是奮鬥、創業和實現;那麼第三個30年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老年,應該做什麼呢?首先看看前60年生活的共同特徵,成長時期通常是被父母呵護,學習時期由師長教誨,奮鬥和創業中有組織和上司管束。人們的職業、情趣、愛好、理想的選項首先必須服從於現實社會對自己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由於現實原因放棄很多東西,從這個意義上說這60年的人生都具備了被束縛的特徵。因此,人生的後30年應該是解脫束縛的生活特徵,此特徵就為後30年的生活提出了任務或叫做使命,那就是釋放、補缺和享受。這是從哲學角度對養老提出的需求,也是埋藏於每一個老年人內心深處的,對晚年生活的呼喚。滿足這種呼喚就是科學養老的基本任務。完成上述任務的最初級目標是讓老年晚年生活賦有尊嚴,終極目標是在有尊嚴的生活中無疾善終。

科學養老就是把老年人的資源、資產、資金、知識、經驗、經歷作為養老的資本,整合社會資源,包括政府資源、自然資源、科技資源,利用市場機制,制定並實施老齡健康、幸福、快樂晚年人生服務體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老齡產業發展研究所發起「四大」養老服務品牌:中國科學康養示範基地、中國老年健康養生示範基地、中國老年康復中心、中國老年用品交易中心,歡迎國內外華人華僑、機構、組織支持和參與建設和運營,為弘揚和傳承「孝」文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盡一份力。

女士們、先生們,再過20天,就是十月一日,是中國人民共和國誕辰七十周年的喜慶日子,十月一日,也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老年人節日」 ;過去的20年,也就是1999年,是中國進入老齡社會的元年,1999年,也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老年人年」,讓我們祝福:天下老年人幸福、安康!

謝謝聆聽!

相關焦點

  •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與中國老齡社會發展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與中國老齡社會發展 2018年12月12日 07:0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柯卉兵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上海研究編制老齡事業發展規劃中國老齡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圖)
    中商情報網訊:目前,上海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正在研究編制《上海市老齡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該規劃將作為今後5年推進本市老齡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人口老齡化是當前我國面臨的一個重大社會問題。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逐漸加快。
  •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的...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確定的目標任務基本完成。堅持把應對人口老齡化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促進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城鄉協調、區域協調、事業產業協調,統籌做好老年人經濟保障、服務保障和精神關愛等制度安排,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
  • 中國老齡健康促進工程2020賦能健康產業高融高質高速發展峰會在津...
    天津寶恆集團精心策劃承辦的「中國老齡健康促進工程2020賦能健康產業高融高質高速發展峰會」於2020年12月12日在寶恆集團隆重召開。  峰會提出,在中國快速老齡化的時代背景下,健康養老問題成為黨和國家關心的一個重要民生問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健康養老和老齡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法規,為實現中國老齡健康促進工程「關注老年健康、強化未病先防、弱化藥物依賴、細化保健調養、優化養生服務、完善健康保障」的目標,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
  • 卓永嶽:醫養融合催生養老產業新「風口」
    文/陸遜「從2006年綠康率先提出醫養融合的養老產業發展理念,到2013年下半年出臺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推動醫養融合發展』等概念,再到最近《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衛生計生委等部門關於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指導意見的通知》正式出臺,『醫養融合』終於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 首屆中國老齡社會峰會提出:應將積極應對老齡社會上升為新的基本國策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副院長左美雲,盤古智庫學術委員、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復旦大學教授、公共經濟系主任封進,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教授陳友華,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人口統計研究室主任王廣州,國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張新紅,安馨養老創始人兼CEO鄂俊宇,北京誠和敬養老集團副總裁張帥一,銀巢未來理事長李靖慧、獵戶星空市場副總裁步搖等政府、學術、企業各界代表共襄盛會。
  • 安徽三聯學院舉行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老年產業人才實訓基地...
    安徽三聯學院隆重舉行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老年產業人才實訓基地揭牌暨首期培訓班開班儀式2020年11月18日,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老年產業人才實訓基地揭牌暨首期培訓班開班儀式在安徽三聯學院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
  • ...智慧共融」養老高峰論壇暨老齡教育探索發展圓桌對話隆重舉行
    8月29日,以「創新發展、文化養老、智慧生活、產業共融」為主題的2018第二屆中國(黃山)「文化養老 智慧共融」養老高峰論壇暨老齡教育探索發展圓桌對話在安徽黃山隆重舉行。
  • 中國召開高端研討會 助推「十四五」時期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中國召開高端研討會 助推「十四五」時期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2020-12-19 22:05:30本次研討會以「新階段、新格局、新戰略」為主題,旨在謀劃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十四五」時期中國老齡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民主黨中央常務副主席何維在視頻致辭中指出,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標誌著中國老齡事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 首屆中國老齡社會峰會提出:應將積極應對老齡社會上升為新的基本國策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復旦大學教授、公共經濟系主任封進,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教授陳友華,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人口統計研究室主任王廣州,國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張新紅,安馨養老創始人兼CEO鄂俊宇,北京誠和敬養老集團副總裁張帥一,銀巢未來理事長李靖慧、獵戶星空市場副總裁步搖等政府、學術、企業各界代表共襄盛會。
  • 中國老齡產業協會第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
    四是進一步履行社會責任,強化自身建設,始終保持砥礪奮進的信心和定力,堅持發展與規範並重,制定管長遠的行業指引,實施見實效的行業舉措,創造好品質的行業平臺,融智、融資、融商、融才,營創更好的養老、孝老、敬老社會氛圍,實現迭代創新、高階發展,走出一條符合協會特色的成長道路。王建軍同志代表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和中國老齡協會,向新一屆理事會表示熱烈祝賀。
  • 共探後疫情背景下的養老高質量發展路徑
    近日,由愛德基金會、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江蘇省老年學學會、江蘇省老齡產業協會、南京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協會主辦,廣州市愛德公益發展中心、廣州市社會服務發展促進會、上海愛德公益研究中心、江蘇省科協科技思想庫基地(人口老齡化科研基地)協辦,棲霞區養老服務協會、愛德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的第六屆愛德養老服務國際研討會在南京順利舉辦,共話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議題。
  • 足力健老人鞋加入中國老齡產業協會
    近日,睢縣足力健鞋業有限公司正式加入中國老齡產業協會,成為該協會會員單位。據了解,中國老齡產業協會成立於2010年,經國務院批准,從事老齡產業的養老服務、醫療康復、金融保險、生產製造、產品流通、科研教學、護理培訓、文化旅遊、經營管理等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相關行業的專家自願組成的全國性、行業性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作為國家老齡產業領域的全國性行業組織,中國老齡產業協會肩負著培育、促進老齡產業健康發展的歷史使命。
  • 安馨養老鄂俊宇:2020年將成中國康養產業分水嶺,老齡人口變化和...
    北京安馨養老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創始人鄂俊宇說。12月4日,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華夏時報》聯合主辦的「脫貧:媒體、企業的溫度和力量——第十三屆(2020)中國經濟媒體高層峰會」在北京舉行。在此次峰會上,鄂俊宇提出,通過適老化改造全面鋪開,完全可以建立一個能解決大部分人群居家養老、就進養老需求的「居養協同」模式。他認為,而60後逐步進入老齡化帶來的老齡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5G網際網路技術的來臨,將提高老齡人群對康養產業智能、智慧和健康服務的要求,康養產業將迎來一場產業結構的革新。
  •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九成老年健康活力群體的旅遊養老服務需求不...
    央廣網北京11月15日消息(記者車麗)記者在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14日舉辦的「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專家座談會上獲悉,老年旅遊已經成為未來健康活力群體的重要養老服務需求。據中國老年科研中心調查,目前我國城市空巢家庭已達49.7%,農村空巢和類空巢家庭達48.9%。
  • 章丘農村居家養老項目獲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捐資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一期向章丘區民政局、區慈善總會捐資60萬元,助力章丘區「貧貧互助、居家養老」工作。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於建偉、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弘孝基金管理委員會主任葉朝陽、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弘孝基金管理委員會秘書長範萬晴、北京章丘商會秘書長王濤、山東省民政廳社會救助處副處長張子龍、濟南市民政局黨組成員亓新泉、章丘區政府黨組成員董鵬、章丘區政府辦公室分管負責人等出席了捐贈儀式。
  • 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全景概覽
    5.減速期(2051-2070年) 這一階段隨著「計劃生育」時期出生人群的老去,老齡人口總數相對上一階段減少,產業增長可能出現減速。 (三)政策支持推動國內養老產業快速發展
  • 推動老齡產業服務升級 2020第二屆中日(湖南)老齡產業交流會舉辦
    紅網時刻12月18日訊(記者 王娟娟 通訊員 劉宇華)12月18日, 2020第二屆中日(湖南)老齡產業交流會在長沙舉辦。湖南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蔣建華等領導出席,來自全省各地州市的民政局、養老機構及相關企業共300多位代表參加。
  • 全力打造中國養老康復產業平臺 -- CHINA AID
    中國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簡稱CHINA AID),自2000年在上海成功舉辦首屆以來,經過17年的耕耘,已然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福祉產業品牌博覽會,位居世界同類展會前列。 CHINA AID同期主要活動: 一、中國國際老齡產業高峰論壇 以「養老服務需求與供給的有效對接」為主題,聚焦供給側改革、實務與創新、產業與融資等行業熱點,邀請來自政府、科研、產業、社會組織等各界人士,深入解讀分析政策趨勢及重點、分享國內外養老模式成功經驗及心得體會、探討可行性措施。
  • 中國(國際)養老產業發展暨適老建築與設施科技論壇
    ·中設·上海中森設計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住宅工程指導工作委員會復星星健資本上海恆實集團承辦單位: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住宅》雜誌社《施工技術》雜誌社支持單位: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推廣媒體:《城市住宅》《施工技術》 《建築技藝》 《建築結構》 《暖通空調》 《建築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