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跟大家聊了身體運動方面的話題,這次想好好說說「長高」這件事,因為我發現其實很多媽媽都會有類似的困惑,比如:
孩子不愛吃飯、挑食導致長得矮?
不是說每年長5釐米就不用考慮生長激素的嗎?
每天給孩子準備的飯菜也不差呀,孩子身高怎麼就一直徘徊在最低標準線上呢?
我們這邊不管孩子高矮都不幹預的,不懂大家為什麼這麼操心孩子的身高問題?
……
來源於社群關於孩子身高的討論
咱們先別焦慮,也不急著爭論對錯。首先我們家長都有一個共識,不管怎樣,一定不能耽誤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對吧。但是如何判斷孩子的身高是不是正常的呢?如果孩子真的是生長發育遲緩了,又該怎麼辦呢?我們又該怎樣預防或者改善這樣的情況呢?
之前公司的同事就有過孩子發育遲緩的親身體會。老朋友可能對她也不陌生,她就是統管咱們萌芽社群的大管家Connie,也是我們公司非常資深的家庭教育指導師。
她的女兒小西4歲多的時候,就出現了生長發育遲緩的問題,但是她通過及時的科學幹預,最終幫孩子回到了正常應該有的發育水平。我們也徵得了大管家的同意,在這裡和大家分享她和女兒小西的故事。
起初我發現了小西身高明顯要低於平均水平,剛發現苗頭不對的時候,心裡也挺著急的,但是覺得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生長速度,不想給孩子太大壓力。
所以我想著先帶小西去看醫生。檢查過後,確定了孩子目前存在生長發育遲緩的問題,但是醫生跟我客觀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小西平常的生活習慣不好,睡得太晚,牛奶攝入不足,運動量也比較少,讓我幫小西從睡眠、飲食、運動這三個方面去加強和改善情況。
調整的過程大概持續了半年,還好發現得早,不算特別辛苦,就是我要常常盯著小西多做彈跳運動,孩子有時也犯懶,這點算是「小難關」,其他都還算順利。
最後拿到分析報告的時候,小西身高各方面的指標都正常了,我心裡的石頭總算是落地了。
我認識大管家這麼久,一直都覺得她在養娃方面經驗很多,沒有想到即使給到了足夠多的照顧,孩子也會遇上身高生長的「瓶頸」。但反過來想想,還好大管家一直關注著孩子的生長指標,才能做到及時幹預調整。
畢竟我們大部分家長都不是醫學專業,我們需要長時間對孩子身高進行規律性的測量和記錄,通過這些記錄當中來發現孩子身高生長過程中的異常之處。簡單來說,這也是我們所說的「身高管理」。
我們現在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教育的問題,反而是很基礎的生理問題容易被忽略了。根據2017年9月發布的《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研報告》數據顯示:
超過50%寶寶當前身高水平未達到遺傳身高;
超過80%未來的身高無法達到父母的預期。
但是在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很多家長卻犯了不該犯的錯誤:
由此可見,雖然我們家長都希望孩子能長高,但是在認知和做法上還存在相當多的盲區。
舉個例子,很多家長都想孩子長得高,卻過分寄希望於青春期,對於青春期前的矮小或生長遲緩的問題忽視或不重視,實際上這是相當不科學的。
孩子的身高發育還有什麼樣的規律?我們家長應該注意哪些長高相關的問題呢?(拉到文章最底端,點擊了解更多了解)
其實,只有家長足夠細心的觀察和記錄,才能及時發現問題並儘早就醫,科學介入,讓孩子的身高達到理想的目標水平。
「身高管理」當然不僅僅是簡單的觀察和測量記錄身高,實際上它涉及的身高發育知識是很全面的,所以為了讓各位媽媽更系統地了解孩子身高發育的知識,科學有效地幫助孩子進行身高管理,我們邀請了丹麥奧胡斯大學的醫學博士、擁有20年豐富臨床經驗的任鋼醫生來為大家答疑解惑。
生長板和生長激素是每個孩子生長的基礎。身體長高的直接原因生長板的不斷地增殖、分化和鈣化,就像蓋房子的過程。
而生長板中軟骨細胞受到了內部和外部兩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從而使身體不斷長高。
內部因素:主要指生長激素對生長板的刺激。
外部因素:主要指外界作用對於生長板產生的生物力學刺激。
通過評估和檢測發現,小西並不是因為生長激素缺乏而導致的發育遲緩,所以醫生最後建議,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的是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飲食和足夠的體育運動。
除了保證睡眠和飲食的前提之外,運動可以說是刺激生長板生長的最好方式。
任鋼博士提到,全身性的有氧運動、彈跳運動和拉伸運動這三類運動都有助於孩子身高增長。運動的好處不必多說,但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仍然要分齡考慮階段性適合的運動。
當時小西選擇的是彈跳運動,這也是非常有助於長高的運動。彈跳運動會使人體骨骼,特別是下肢骨骼,承受一跳一停式的垂直性壓力,在這種壓力的作用下,促進下肢骨骼的生長,同時還能使我們的骨骼更加堅韌。
3-6歲的孩子,可以通過兔子跳、跳房子等遊戲來增加彈跳運動。▼
課程截圖示例
6-12歲的孩子,跳高、跳遠,都是很好的選擇。特別推薦跳繩這項運動,極少發生運動損傷,而且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和耐力靈活掌控運動時間和強度。
課程截圖示例
因為篇幅問題,就不過多展開了,還有更多的運動方法幫助孩子長高,感興趣的家長可以戳文章底部了解更多進行了解。
平時大家更要好好監測孩子的身高生長曲線,才能及時發現問題所在。
定期檢測你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是否有效,幫你了解孩子的能力發育到什麼水平了,然後再得出下一步如何調整和提升的方向。
大管家分享的評估報告
如何科學長高?
避免長高「雷區」,及時發現孩子身高發育中的異常現象,讓孩子成長少走彎路。
警惕長高「雷區」
孩子長高過程裡可能出現的問題、你可能會忽略的盲區、如何在生活裡幫助孩子科學長高,達到理想的身高水平……這些情況都是我們家長在平時生活中需要細心留意的。
另外,為大家準備了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身高生長曲線圖和BMI曲線圖電子版,可以幫助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觀察記錄發育情況,及時對比發現自己孩子與標準身高水平之間的差異,感興趣的家長可以私信我【身高生長曲線圖】獲取~
最後,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順利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