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個人生活在這一個社會上都是獨立的個體,雖然說和我們有關係的人千千萬萬,但是我們都應該學會獨立,不能夠因為依賴父母朋友而讓自己成為一個無所事事的蛀米蟲。
都說父母辛苦養育了我們一輩子,當他們老了,我們長大了,我們就應該向他們小時候照顧,愛我們一樣愛他們。但是在這個社會上卻有一種人,表面上是對自己父母各種孝順,實際上只是換了一種名義而繼續厚無廉恥地啃老。
所以在面對自己婚姻的時候,女人一定要三思後行,在弄清楚自己將要嫁的人的人品,三觀之後才作出決定。尤其是要遠離媽寶男,不要以為這樣的男人是對父母的孝順,其實這樣的男人只是還沒有斷奶的巨嬰。
下面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小玲當初沒有聽自己父母的勸告,執意要嫁給來自農村的丈夫大華。
其實小玲的父母當初之所以反對小玲這一段婚姻,並不是因為看不起大華是來自農村的,而是因為她的父母覺得大華是一個看起來軟軟弱弱的男人,並不想那些來自農村的男人,因為家裡面貧窮而會有要不斷奮鬥,要闖出一片自己的天地的鬥志。
不過最後小玲的父母也是拿自己的女兒沒辦法,也只能夠無奈的同意了這種婚事。並且還給了自己女兒房子和車子作為陪嫁,只希望自己的女兒婚後生活能夠過得好。
但是往往越害怕什麼,就會越容易出現。小玲婚後的生活正如她父母所料想的那樣,過得並不如意。在結婚之後,大華把自己的母親從鄉下接了出來,這件事情,大華也並沒有和小玲有過商量,便直接做了這個決定。當小玲知道這一件事情之後,再生氣也無濟於事了。
在後來的生活當中,小玲和婆婆相處得並不融洽,每天都會因為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就發生爭吵。而每一次和自己的婆婆吵架,大華根本就不會去問誰對誰錯,都會直接指責小玲不懂得尊敬自己的母親,而對自己的母親總是好言好語。
因為這一件事情,小玲慢慢的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決定是不是正確的,當初自己眼裡的那一個好男人,好丈夫,怎麼當婆婆出現了之後,就完全變了一個樣。後來小玲才知道,原來自己的丈夫是一個媽寶男。
有一次小玲和自己的婆婆又因為一些事情發生了爭吵,大華也還是和往常一樣,不問清楚事情的緣由,就一直數落小林,這一次小玲大聲的質問丈夫。
「為什麼你每次都這樣,明明我就沒有錯,你卻不分青紅皂白的就指責我?她是你的媽沒錯,但是我也是你的妻子,是未來要和你一起生活的人,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這需要問嗎?肯定是你的錯,我媽做什麼,說什麼永遠都沒有錯!」小玲聽到自己丈夫如此冷漠地說,心碎了一地。
面對這樣一個愚孝的媽寶男,小玲知道這樣的婚姻是沒有辦法再繼續下去了。最後小玲選擇了和大華離婚,因為房子和車子都是小玲在結婚之前父母說給她買的,所以在兩個人離婚之後,大華因為沒有地方住,只能和自己的母親回鄉下了。
情感結語:
孝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作為子女的不應該把這種孝順變成一種無條件地順從。因為很多時候孝順過了頭就會變成愚孝,很容易自己走樣的孝順就把老人給慣壞了。
在面對每件事情的時候,都要講究公平公正,不能夠無條件的就偏幫某一方。因為婆婆和妻子就像手心和手背都是自己的肉,如果執意偏把某一方,另一方是會感到傷心難過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