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經常抓耳撓腮,原來是耳道溼疹惹的禍

2020-12-24 齊魯晚報數字報刊
     近日,市民張女士發現一歲的兒子晚上總是哭鬧,而且經常抓自己的耳朵,耳道口流水且有異味。便帶著孩子前往德州市婦幼保健院就診,耳鼻喉科主任高曼醫生檢查後表示,孩子得的是外耳道溼疹,正確用藥,不久就會痊癒了。媽媽一臉詫異的問:「醫生,溼疹還會長在耳道裡?」
  高曼向張女士解釋,外耳道溼疹是嬰兒時期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最常見病因是餵養姿勢不當,導致奶水流入耳內,或者洗頭、洗澡時導致耳道潮溼;接觸肥皂、皮毛化纖、花粉、油漆等刺激性物質;對牛羊肉及其奶製品、魚蝦海鮮過敏。外耳道溼疹表現為滲出的液體淡黃稀薄,耳內分泌物有異味。「如出現繼發感染,可出現疼痛、體溫升高等症狀。病損如累及耳道深部及鼓膜表面,甚至會導致耳鳴和耳聾。」高曼說。
  治療過程中,高曼清除了患兒外耳道的流水、流膿後,用雙氧水清洗因抓傷而結痂的部位,並向家長演示了塗抹溼疹膏的方法,同時叮囑張女士:外耳道溼疹易反覆發作,要定期進行複查。在這之後,張女士按照醫囑,每天用藥膏塗抹孩子患處,經過兩周的治療休養後,孩子再也沒有抓自己的耳朵。張女士堵在心裡的大石總算下地了,她也意識到,在孩子學會說話前,身體不適時無法表達,一定要學會細心觀察孩子。
  外耳道溼疹幾乎無法自愈,而且病情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加重,再加上耳道溼疹反反覆覆的特點,如果不從根本上擺脫它的纏繞只會讓耳道溼疹愈發嚴重。所以當孩子出現外耳道溼疹時,一定要及時治療。
  對於如何預防與治療外耳道溼疹,高曼提出了幾點建議,她提醒廣大家長,在生活中應讓孩子保持耳朵、耳道乾燥清潔。母乳餵養時,孩子母親的飲食也要清淡,儘量避免高蛋白和海鮮。如果孩子已經確診外耳道溼疹,家長儘快前往正規醫院的耳鼻喉科接受治療,儘可能找出病因,去除可能存在的過敏原。發病期間避免抓撓外耳,以防止局部皮膚破損或繼發感染,當孩子睡覺時,也要避免壓到有溼疹的一側耳朵。  (李紅)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寶寶經常抓耳撓腮 原來是耳道溼疹惹的禍
    近日,市民張女士發現一歲的兒子晚上總是哭鬧,而且經常抓自己的耳朵,耳道口流水且有異味。便帶著孩子前往德州市婦幼保健院就診,耳鼻喉科主任高曼醫生檢查後表示,孩子得的是外耳道溼疹,正確用藥,不久就會痊癒了。
  • 寶寶愛撓耳朵原因多,感冒後抓耳撓腮需警惕中耳疾病
    一般情況下,寶寶的耳道有自潔功能,大的白色片狀耵聹或黃色小碎屑可以自行掉落出耳道,但有些寶寶如果耳屎過多聚集或耳道進水時耵聹栓膨脹等情況刺激外耳道,便會引起寶寶抓耳朵。所以,當寶寶經常抓耳朵時,家長可以用小手電筒觀察一下寶貝的外耳道口,有無耵聹積聚和堵塞。
  • 治療溼疹的藥膏惹的禍——不合理的應用導致了寶寶發育遲緩
    一問,原來這位寶媽因為孩子經常出汗起溼疹,而家裡面又有之前留存的地奈德乳膏,所以經常會給寶寶用地奈德乳膏來治療溼疹,效果明顯,所以一有溼疹就會給寶寶使用,而且使用面積也挺大,用量也不少,具寶媽敘述,寶寶用地奈德的時間已經超過好幾個月。這下終於弄明白了原來是不合理用藥惹的禍。
  • 8個月寶寶眼睛竟然有散光,原來是經常在使用的這個東西惹的禍
    寶寶八個月了,到醫院例行體檢,發現孩子的眼睛竟然有散光。著實把我們嚇了一跳,諮詢了醫生才知道,原來是我們經常都在用的夜燈惹的禍。因為孩子小的時候需要經常起來餵奶,所以為了方便我經常都會整個晚上開著小夜燈,沒想到這個東西的危害這麼大。
  • 原來孩子讀寫經常跳行、漏字並非因為粗心馬虎,而是眼睛惹的禍
    原來孩子讀寫經常跳行、漏字並非因為粗心馬虎,而是眼睛惹的禍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伊桑是人群中佔比20%的閱讀書寫障礙患者中的一個。原來孩子讀寫經常跳行、漏字並非因為粗心馬虎,而是眼睛惹的禍孩子為何「漏」習難改?
  • 寶寶晚上鬧人睡不著,可能是溼疹惹的禍
    琳琳家的寶寶最近晚上睡覺總是不踏實,搞得琳琳平時上班沒有精神,原本以為是她家寶寶太淘氣了,誰知她說都是夏季溼疹鬧的。原來夏季,天氣炎熱潮溼,寶寶們嬌嫩的皮膚忍受不了這種悶熱環境,難免會出溼疹。出了溼疹,寶寶晚上不舒服,就會哭鬧。那麼該如何來應對溼疹呢?
  • 寶寶剛滿月就進醫院,原來是「襁褓」惹的禍,新手爸媽要謹慎
    說起襁褓,估計很多父母都有所了解,新生寶寶具有驚嚇反射,常常睡覺時把自己驚醒,襁褓能夠降低驚嚇反射的影響,讓寶寶有個好睡眠。因此,出生後沒多久,他們都會把寶寶包裹起來。但是再好用的襁褓也有弊端,父母給寶寶包襁褓時,一定要視情況而定,千萬不要隨心所欲地包裹。
  • 【杏林微科普】痒痒癢,都是「溼疹」惹的禍
    溼疹易引起皮膚瘙癢,給患者身心造成很大的困擾。那麼什麼是溼疹?溼疹是由多種複雜的內、外因素引起的多形性、具有滲出傾向的炎症性皮膚病,屬於變態反應性皮膚病。
  • 頻用沐浴露和溼巾,寶寶溼疹啦
    頻用沐浴露和溼巾,寶寶溼疹啦   本報記者 李倩       「我家寶寶天天都洗澡
  • 經常洗頭卻還是油的很快,原來都是這些習慣惹的禍
    經常洗頭卻還是油的很快,原來都是這些習慣惹的禍對於現在的女性來說,出門可能會素顏,但一定不能不洗頭。油膩膩的頭髮跟油膩膩的臉蛋一樣降低顏值,而且還損害形象。不洗頭要出門也會戴上帽子掩蓋自己大油頭的事實。
  • 寶寶外耳道溼疹怎麼辦?
    寶寶是每一個家庭的重要核心,現在的父母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成長發育,但是有時候有一些問題總會令人難以預料,就像外耳道溼疹就是寶寶很容易出現的一種皮膚疾病,總是有多種多樣的因素影響溼疹的發生發展。寶寶外耳道溼疹會影響寶寶的睡眠、飯量、健康,總之這種影響是多方面的,危害更是難以預測的。寶寶外耳道溼疹怎麼辦呢?媽咪親談護耳祛溼妙方。1、防止患兒因癢搔抓患處,應給病兒剪短指甲或戴布手套,以免過度抓撓。還可以幫助寶寶快速止癢,推薦局部塗抹純植物精粹的帕芙歐珍膚膏,溫和無添加,能夠快速止癢。
  • 問答|寶寶經常用手拍腦袋,還會用頭撞牆,怎麼啦?
    「醫生,我家寶貝10個月了,這段時間老用手拍腦袋,還會用頭撞搖籃欄杆,這是怎麼了,是寶寶頭不舒服嗎?頭會撞出問題來嗎?我好擔心呀!」微博和門診中經常會有家長這樣提問,其實,大月齡的嬰兒開始通過肢體語言來主觀表現情緒、狀態、感受等,每個寶貝的表達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有的寶寶善於表現、有的寶寶又會十分內斂。
  • 寶寶愛晃腦袋的四種情況
    甭管你怎麼殷情地詢問寶寶,得到的答案都是「搖頭」。不僅如此,有時,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也搖頭。寶寶怎麼就愛晃動小腦袋?是生病了?還是覺得好玩?  缺鈣引起的搖頭  豆豆8個月了,最近經常喜歡莫名其妙地搖頭,會不會是寶寶的骨骼有問題,真擔心那。
  • 孩子粗心大意,考試丟分多,都是家長惹的禍!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在說到孩子學習的問題時,常常有家長反映孩子的粗心問題。比如在數學方面,把符號看錯,把數字看錯,忘了寫答案,抄錯了題,數錯了數等;語文方面,學拼音困難,讀書時經常錯字漏字,一些簡單的字都會經常寫錯,作文偏題等;英語方面,記單詞丟三落四,單詞易混淆等。
  • 寶寶溼疹老不好,原來是這些原因
    (原標題:寶寶溼疹老不好,原來是這些原因) 華龍網9月14日11時訊
  • 母乳媽媽不忌口,寶寶得了溼疹:這些食物別再吃了
    一旦出現,往往伴隨著劇烈的發癢,讓寶寶很難受,但是寶寶又分不清楚到底是哪裡癢,經常抓耳撓腮的很遭罪。至於原因,可能是過敏體質,可能是飲食不當,也可能是護理有問題。1.母體激素導致:寶寶出生後,母體的雌性激素通過胎盤傳輸給胎兒,這種激素會讓新生兒皮脂增多,發生脂溢性溼疹。如果後期餵養過度,寶寶經常出現消化不良,腹瀉,吐奶等情況的話,還會讓胃腸功能發生紊亂,使溼疹加重。2.
  • 都是蕁麻疹惹的禍
    都是蕁麻疹惹的禍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皮膚因某種原因所引起的過敏反應。保守估計,約有20%的人因蕁麻疹而痛苦一生,而最新的研究統計報告顯示,近二十年來在大臺北地區,過敏病童的人數已增加超過8倍,過敏的產生與人口過度集中有很大的關聯,越是高度工業化、越文明的國家,過敏體質的盛行率就越高,尤其以大城市的居民最為明顯。
  • 寶寶溼疹反反覆覆,其實有效控制很簡單
    溼疹,讓寶寶痛苦,爸媽傷神 溼疹最初的表現常常是皮膚發紅、乾燥,有時會出現一些小小的水皰,寶寶會覺得癢而忍不住去摩擦,皮膚破損後會流出水來,看起來很讓人心痛。 如果溼疹反反覆覆持續很長時間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就會轉為慢性,即皮膚變厚、乾燥、形成突出表面的粗糙痂皮。 溼疹雖然讓寶寶痛苦,爸媽傷神,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只要處理得當,溼疹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不會遺留瘢痕。
  • 寶寶溼疹臉部脫皮,原來是它的問題!
    每到這個季節,寶寶溼疹痱子就開始出來了,寶寶要是惹上了這兩個東西,瘙癢難忍脾氣還大,媽媽要是處理用藥不當,寶寶臉上可能激素堆積,導致脫皮,這不僅會讓媽媽手足無措,帶寶寶出門,大點的寶寶看到其他寶寶臉上乾乾淨淨,肌膚嫩滑,可能讓他內心有點自卑,沒了自信。
  • 「健康科普」耳朵裡也會起溼疹嗎?
    最近在九江市婦幼保健院門診總看見有很多抱著小寶寶的家長在門外候診,多是幾個月大的寶寶,這麼小的寶寶是來看什麼呢?原來是寶寶經常撓自己的小耳朵,常常撓得通紅。家長總是擔心是中耳炎,其實是外耳道溼疹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