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如果造車參考它吧!極星2的車機邏輯竟然像IOS 14簡單明了

2020-12-22 騰訊網

由於電機最大扭矩直接、高效的輸出特性,純電車輕快的駕駛感受令我們印象深刻,這種與傳統燃油車不同的特性,也不斷改變我們對汽車的看法,例如設計風格。底氣十足的V12大排量發動機鑄就勞斯萊斯的端莊,2.0T四缸增壓發動機打造出GTI的性能風範,而對於一款輕快的純電車而言,簡潔明快的設計風格則更能完美匹配。

眾多的電動車中,我認為極星2的極簡主義設計最契合簡潔明快的定義,極星2整車運用了大量的折線、折角和幾何圖形,打造出猶如立體雕塑般的極致造型。不過,極星2的極簡設計哲學,不僅體現在駕駛感受、內外設計這些顯眼的地方,數位化體驗更是它的拿手好戲。

如果問我,哪個手機系統最為簡單易用,我的回答必然是Apple的IOS系統,Apple向來將「簡約主義」融入產品靈魂,不僅引領觸控屏、Touch ID等化繁為簡的設計,iPhone所使用的IOS系統更是將「簡約」體現在功能與使用方式之中,而我認為極星2的車機系統同樣極簡,正如IOS 14一樣簡單、好用。

最新推出的IOS 14將iPhone的輕快體驗發揮到極致,為何這麼說?首先,IOS 14採用便捷化手勢操作,上滑返回主界面,下拉打開通知中心,左右滑動進行翻頁,程序內由邊框向右滑動即可返回上級菜單,交互方式簡單;其次,程序採用規整的排列式布局,如今加入的小組件功能更是將APP內容直觀地呈現在桌面之中,而新增的APP資源庫則能有序地歸類程序;最後,iPhone程序應用中採用大標題導航欄和明了的結構層級,能更好地梳理顯示內容。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說,「買iPhone其實是買IOS系統」的原因,簡潔的界面和清晰的操作邏輯,是極簡設計的極致體現,而這些特點對於汽車的車機系統也有許多借鑑意義。

與手機繁榮發展不同,汽車的車機系統並沒有得到很好地重視。例如BBA等傳統豪華品牌,在系統操作上只能做到簡單的滑動翻頁、點按打開/關閉程序,甚至還保留傳統的旋鈕控制;並且大部分汽車依舊採用橫屏設計,巨大的橫向跨度並不符合駕駛者手指的觸控範圍;而在內容上,傳統車機更像是多媒體影音系統,實用設置、工具被隱藏在多層菜單之內,便捷度極低。

對於一些主打智能網聯的車型,以及新勢力純電車,雖然它們開始著重車機的內容呈現與功能多樣化,但操作邏輯,或是簡單到按鈕排布這樣的細節也難以令人滿意,更別說系統流程度了,讓人想起過去的操作卡頓、複雜的安卓系統。但極星2與以上這些車型是完全不一樣的,極星2的車機系統基於原生安卓車載系統 Android Automotive OS所打造,但它運用了與IOS相同的極簡設計理念,讓我很快上手,並體驗到宛如IOS14 一般的輕快。

極星2的數位化體驗由12.3英寸的數字儀錶盤和11.15英寸的中控觸屏組成,但與駕駛者的信息交互,依舊集中在這塊與手機相似的豎立屏幕之中,並且還使用時下流行的無邊框理念,讓用戶將注意力集中在內容之中。

其主界面為應用界面,類似IOS4呈現出多個快捷程序模塊,例如e充電、違章提醒,界面中間為推薦應用,最上方與最下方分別是系統常規功能按鈕,最上方分別為倒車影像、車輛設置、所有應用程式和用戶,最下方是空調的快捷按鍵,點擊後可進行具體操作,與IOS14的控制中心類似。同時極星的系統操作邏輯與IOS14也很相似,屏幕底部設有橫條,上滑即可返回主界面,從頂部下拉打開通知欄,左右滑動進行翻頁。但在音量調節上,極星2提供系統、導航、音樂等不同程序的單獨調整選項,這種以人為本、從實際應用出發的設定,反而是IOS 14需要學習的。

當然,極星2的車機交互不僅存在屏幕之中,事實上時至今日手機的交互也不完全在屏幕之上,音量、開/關機等常用功能仍舊依附實體按鍵,曾經的「瀑布屏「也因實用性受限而曇花一現。當汽車屏幕成為人車交互中心,許多品牌武斷地取消實體按鍵,例如特斯拉、小鵬等,反而造成駕乘人員的操作不便。而極星2的極簡主義更是一種極致功能主義,它沒有將所有操作都放進屏幕之中,而很好地保留了音量調節、雙閃、前/後除霜,這些需要即刻調整的實用按鍵,維護了用戶的便捷、安全使用體驗。

與其他品牌車型車機系統,雜亂的應用排列不同,極星2所有程序應用按照類別被有序地「裝」在一個個可便捷操作的模塊中,例如當模塊中的音樂程序正在播放音樂,那麼模塊下方將顯示多媒體控制按鈕,這種針對駕駛環境下開發的超前設計也是Apple還沒想到的,你還可以將程序隨意挪放在不同模塊之中,操作邏輯類似「文件夾」。打開程序後,界面也同IOS14接近,以大標題、小標題、深色色塊的直觀樣式,清晰地展示出內容,比如最常使用的「車輛設置」。而在左右滑動過程中,屏幕上的車輛還會以「行駛」的狀態展示,就像每次iPhone每次連接AirPods那般靈動。

IOS最初以擬物化風格帶來形象化操作,隨著系統功能化的發展,UI轉向扁平化。極星2的車機系統界面就是極致的簡約扁平化設計,不過沒有手機上需要閱讀大量文字的需求後,極星2將汽車擬物模型保留了下來,並與功能相結合,在具象化和功能主義之間做到完美平衡。尤其是在查看駕駛輔助、電池管理這些偏理工類的信息時,用戶在邏輯上也能得更簡單的體驗,這正是極星2極簡數位化的體現。

不僅操作邏輯與手機系統基本一致,極星2的車機除了支持系統自帶程序之外,還與不同網際網路企業合作置入程序,例如你可以通過天貓精靈,實現語音對話、播放音樂、遠程控制智能家居等功能,或者通過華為智慧助手打開海量安卓互聯應用。此外,極星2還很聰明地與科大訊飛進行合作,將語音控制系統本地化,讓用戶控制導航,空調、音樂等車內功能時更加隨心。包括其搭載完整版高德地圖,也針對極星2的純電車屬性,提供多種便捷操作,包括基於車輛當前電量、實時路況信息,提示行駛路徑範圍的「電量地圖」,以及能根據車輛的續航實況,提示電量耗盡的位置,並顯示沿途充電樁信息,供用戶選擇充電點的「電量智能路線規劃」。

寫在最後

很顯然,極星2是一款先鋒車型,不僅體現在它是一款走向未來的純電車,更因為它所崇尚的設計理念,契合當前時代發展方向,也因為它將極簡設計完美落實在車型的方方面面,打破車機系統長久以來的複雜與不便捷。極星2的思想與Apple是相同的,它們在外部設計、系統設計上所堅持的極簡風格,都給予了用戶更直觀的畫面呈現與更舒適的操作邏輯,二者堪稱汽車界與手機界的兩大設計品牌。但作為沃爾沃旗下的高性能純電品牌車型,極星2在汽車方面的適應性、周到度,也有IOS許多要學習的地方,坊間一直傳出Apple要造車的消息,倘若真是如此,有相同極簡理念的Apple,完全可以參考極星2的車機系統,在進步中成就更好的彼此。

相關焦點

  • 簡單好用響應流暢 Polestar 2車機體驗
    Polestar 2是極星品牌目前的銷量主力,相比大哥Polestar 1來說,Polestar 2除了向消費者傳達極星的造車理念外,還要與特斯拉Model 3正面硬剛,肩負著諸多使命。在我們之前的試駕中,Polestar 2表現出了優秀的駕駛樂趣,那麼它的車機表現是否也會同樣出眾,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靜若處子、動如脫兔,P7車主試駕極星2
    在開過了無數的電動「工業垃圾」之後,再一次讓我感受到驚喜的,居然還是吉利集團旗下的一款電動車——極星2。剛拿到車的時候跟車管小哥溝通,這套歐林斯的避震,阻尼調到了比較硬的段位;簡單得在城市路面開了一圈,起初很擔心它會為了「運動」而把懸架調得跟Model 3一樣邦邦硬。但是實際開起來,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硬。
  • 試駕極星2:像渣男一樣,欲擒故縱又暖又冷
    熟悉在於它背靠大山,有吉利集團為其撐腰,技術源自北歐,沃爾沃就是它的血液。而陌生,在於它前幾年才剛剛從沃爾沃當中獨立出來,還屬於一個新生的品牌,旗下現在就兩款車型,一款極星1,一款極星2。北歐常年冰天雪地,寒冷刺骨。北歐人眼中的美,就像宜家的家居一樣,簡單、純粹。所以,極星2的追求,和王羲之大有不同,因為極星2很「冷」。
  • 蘋果造車芯,劍指特斯拉
    事實上,在 「Titan」計劃之前,蘋果曾實行過 iOS in the Car 計劃,即發展 CarPlay 車載系統,進入車聯網領域。不過,蘋果在汽車領域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造車才是其真正目的,希望用強如 iPhone 的車型直接顛覆整個行業。
  • 車發現:教練,我想要造車
    而作為一名車輛工程畢業的理工狗,我曾經的夢想就是到企業造車,但奈何幾經變換做起了汽車編輯這行。那既然車造不了,那隻好用筆頭寫一些造車的那些事,滿足一下自己曾經的小夢想。萬事開頭難,有錢都不叫事沒有什麼是一箱錢解決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兩箱。想要造車?簡單。先融資個幾千萬。什麼?不知道怎麼融資?沒看到賈老闆已經身體力行的告訴了我們,沒有什麼錢是一個PPT弄不到的。
  • 特斯拉都落戶上海了,戴森你為啥不來中國建廠造車?
    照著這個思路,如果蘋果和戴森哪天推出電動汽車了,我也真的會認真考慮一下,只要它們的電池不像手機和吸塵器那樣不禁用。雖然蘋果至今對造車還是遮遮掩掩不願明說,但是戴森卻已經昭告天下了(不太了解詳情的盆友可以移步這裡簡單回顧一下)。只不過讓我有些詫異的是,最近它竟然宣布把第一家工廠放在了新加坡,而不是中國。寸土寸金的新加坡,適合造電動車麼?
  • 華為「造車」背後的陽謀|特斯拉|自動駕駛|智能駕駛|比亞迪|蔚來...
    事實上早在2014年華為就在其著名的「2012實驗室」內設立車聯網實驗室,蟄伏5年,華為怎麼看都不像玩票,正當國人集體亢奮時,人家馬上交了一盆冷水「我們不造車」。巧的是,百度Apollo也這麼說,我們不造車,幫車企造好車。  虛虛實實之間,華為到底想幹嘛?
  • 獲獎後更加「接地氣」,極星2(Polestar2)告訴你什麼是「設計為人」
    即便在光線昏暗、視野狹窄的場合,駕駛極星2(Polestar2)也能輕鬆做到從容會車。極星2(Polestar2)內部整體布局是規整的T字形設計,純黑配色,視覺效果富有高級感。皮革包裹的三輻式方向盤尺寸適中,握感紮實,左、右兩側按鍵布局合理,上手無難度。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的UI設計簡潔明了,看上去很清爽,切換界面的過程非常順滑,流暢度很高。11英寸的觸控中控豎屏恰到好處地融入到了中控臺上,不會有任何突兀感。
  • 華為堅決不造車?蘋果:你以前也說過不造手機
    現在已經有不少企業都與華為展開了合作,包括不限於北汽、廣汽、上汽、比亞迪、東風、一汽等車企,合作的聯合實驗室、技術開發等項目都已經成型,華為現階段在行業內扮演著供應商的角色,如果親自下場造車,就將從供應商轉變為車企們的直接競爭對手。 之所以投鼠忌器,就是擔心會刺激與車企們的合作關係。
  • 百萬博主「七老爺」:極星2的面子和裡子
    於是在 3、4 月份,同價位符合七老爺要求的電動車,基本只剩下極星2。七老爺最終做決策之前,還列表專門對比過這兩輛車的差異,他認為 Model 3 勝在續航、自動駕駛,而極星 2 最終憑藉做工和細節設計,贏得了他的錢包。「電動爹」「我真沒覺得它是『電動爹』」,提車 3 個月後,七老爺這麼總結。
  • Apple Car來了!但蘋果造車和華為造車有什麼不一樣?
    是的,它來了!蘋果汽車的「狼來了」早在2015年,也就是賈老師正著手為PPT造車寫PPT的時候,業界就「傳言」蘋果啟動了造車項目,而且當時蘋果也確實從特斯拉挖了不少人過去。2016年,馬斯克別有用心地實錘了蘋果這個代號為「泰坦」的造車項目。2017年,蘋果大概是意識到造車這事沒有造手機簡單,開始將泰坦項目從生產一輛整車轉變成「開發自動駕駛系統」。之後,蘋果多次更換了泰坦項目的負責人,並相繼解僱了四百多名員工。
  • 蘋果造車衝擊力遠大於豐田?那就讓風暴來得更猛烈些
    2015年,蘋果註冊了三個域名::apple.car、apple.cars和apple.auto。這似乎預示,無數人心心念念的蘋果汽車,終於就要上線了。然而,事實很快給翹首以盼的人們澆了一盆冷水。2016年,蘋果造車負責人史蒂夫·扎德斯基退出項目,由另一位已退休高管鮑勃·曼斯菲爾德接手。此後,蘋果乾脆放棄了造車計劃,開始專注智能化軟體部分。
  • 口嫌體正直,「蘋果」們紛紛下場造車
    事實上,蘋果的造車歷史由來已久。蘋果董事會成員米奇·德雷克斯勒(Mickey Drexler)也曾公開表示:「如果賈伯斯活著,他可能會開發一款汽車——iCar。」而從2013年蘋果正式推出「iOS in the Car」車載系統(後更名為CarPlay)以來,蘋果進軍汽車領域也已達7年之久。
  • 買新能源車除了考慮造車新勢力外,你還可以考慮它
    今天,我們就來聽聽80後 騰勢X車主的真實講述——他眼中的 騰勢X,究竟是一輛怎樣的車? 當下的年輕人,早已對隨大流的審美和行為標準嗤之以鼻——我們為什麼要跟別人一樣,別人就是理想的參考標準麼?
  • 恆馳六車齊發:許家印造車「快、準、狠」
    事實上,恆大汽車的快節奏和高密度推進打法,背後有一套完整的邏輯。如果仔細研究過許家印全球整合模式,就會發現,恆馳汽車根據新能源智能化汽車的技術變革特徵和全球市場格局,設計了一場「快、準、狠」的「閃電戰」。恆大汽車「頂層設計」的模式,和目前全球任何一家車企都不一樣。
  • 蘋果什麼時候造車,得看中國產能什麼時候過剩!蘋果造車前景分析
    我對造車這事是這麼看的,將來蘋果會造車,百度會造車,華為也肯定會造車!所以,今天我們不是討論蘋果會不會造車。我們要討論的是蘋果什麼時候會造車,會造什麼車。如果你做過windows商業軟體開發,你就知道盜版是多麼讓人抓狂。盜的可不只是版,而是真金白銀!雖然IOS也能越獄,但是盜版的情況和windows比那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另外,早期的蘋果手機APP開發者,很多都體驗過一戰成名,只要你的APP好,下載量真的大。可以說蘋果生態圈始終是一個最有吸引力的圈。說蘋果造車,怎麼說的蘋果像救世主一樣?
  • 你的汽車由你定義長城汽車正以用戶共創顛覆傳統造車邏輯
    「當時在刷論壇,突然看見了這款車在徵名,網友的腦洞一個比一個大,比如象徵詩和遠方的哈弗遠行者,霸氣外露的哈弗戰斧,還有讓人忍俊不禁的哈士奇等等,簡直不要太歡樂」,一位活躍於某直男論壇的網友表示,「雖然排在第一的哈弗大狗有種大俗大雅的感覺,但我真沒想到長城汽車後來竟然真的敢用!」
  • 伊利牛奶QQ星跨界"造車" 用營養為兒童插上想像力的翅膀
    而儘管同樣是跨界,近日伊利牛奶QQ星卻不按套路出牌,玩起了"助夢造車"活動,以此發起了一波聲勢浩大的破圈營銷活動,讓人眼前一亮。伊利牛奶QQ星始終關注寶寶的成長發育和精神世界。寶寶,總是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夢想,什麼"天上飛的魚,水裡遊的飛機",雖然天馬行空卻有著最單純的童真和歡樂。
  • 宏光MINIEV大熱的邏輯:造車新勢力向左,五菱汽車向右
    在五菱汽車的官網裡,宏光MINIEV被如此描述:人民的代步車,續航裡程120-170km,指導價2.88-3.88萬元。可以看到,五菱汽車對宏光MINIEV的產品定位很清晰:第一、它是為滿足多數人(人民)需求的代步車;第二、續航裡程設定為100+km;第三、價格低。
  • 小米造車,開得來還是開不來?
    而就在蘋果在國外對汽車展示出興趣不久,國內也傳出小米要出手造車的事兒。雖然傳說中那款叫做「綠豆」的車實在沒那麼容易上市,但假如循著網際網路思維這個道兒走,讓我們來看看小米造車到底靠譜不靠譜。  首先,用網際網路思維造車沒問題,但必須達成一些基本的認識,比如只要它還叫車,輪子就得是圓的。然後為了應付各種路況,懸掛的設計就變的要求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