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寫給兒子地書,也是一本寫給妻子的書,更是一本寫給自己的書。
書裡滿是一個185cm的北歐大漢對家人的愛。他聲稱150cm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彪悍的女人,養育孩子的瑣事把他折騰得無所適從,他說自己的父親才是真正的男人,他說他懼怕他們每一個人,但是他們又給了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鼓勵。他用超級幽默的小故事,把這種暖心愛與被愛夾雜著生活哲理講給我們聽。
「暖心三部曲」之後扛鼎之作,攜愛歸來,還是那個熟悉的北歐治癒大叔——巴克曼。這是他首部非虛構隨筆集,記錄了新手奶爸的種種窘態和趣事,更重要的是分享了許多好笑但有用的人生經驗和觀點。
本書記錄了一個新手奶爸在育兒路上經歷的種種抓狂瞬間,比如整天圍著便便和奶瓶打轉;追在孩子後面收拾一地雞毛;犧牲個人時間甚至睡眠;同時還要不斷追趕現代社會對父母提出的苛刻要求。這些文章本是巴克曼寫給自己的兒子,但字裡行間展現出巴克曼特有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十分睿智也非常溫暖。
李安導演在《喜宴》中說,父母終其一生想要子女一句感謝,子女一生都想要父母一句道歉。父母關係是上輩子修來的緣分吶,但是卻因為關係如此親密,傷害彼此而覺得理所當然。
父母子女的關係是我們一直都需要重視的最寶貴的關係。
人生就是一場冒險,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情?一本溫暖有趣的書,讓人在平凡中體會愛與幸福。也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成長記錄,以及對他的諄諄教導,言傳身教始終是對子女最好的教育,要適當放手讓孩子自由成長。
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要多多體諒他們,與他們最好的關係就是成為朋友,當然我很幸運,和我媽的關係就像朋友一樣。給孩子獨立空間,尊重他們。不要和你媽爭辯,因為你不一定會贏,媽媽始終是付出最多的人,要好好愛她們。適當地表達愛意會增進你們的感情,要學會帶著好奇心看這個世界,當然也要學會明辨是非,做一個善良的人。
在書裡,看到了一個初為人父的男子莽莽撞撞的樣子,雖然也會犯錯但是他盡力了,是的,他們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就像我們是第一次做兒女一樣,大家都是第一次,我們在彼此教育著彼此,幫扶著對方成為更好的自己,這世界絕不是非黑即白,更何況對自己的父母何必較真呢,要寬容要感恩,要知道我們這一生好像都會欠他們一句「謝謝您!」
如沐春風的筆風背後,屬於巴克曼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對待女性、公平:「公正」是值得追尋的。永遠不要把「追求平等」這件事錯誤地理解為兩性之間的硝煙戰爭。女性值得擁有和男性同等的權利、自由和機遇。大部分人想要的並不是被特殊對待,也不是人人均等,而是得到公平。不要因為女性享有和你一樣的機會,你就不為她們開門。
關於善惡:這世界的運行法則有一個基本原理:在人生的每一個小群體中,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在有落地窗的獨立辦公室,你遇到的人都會把周圍人劃分為兩類:強者和弱者。
關於愛,巴克曼是這樣說的:你媽媽這輩子最喜歡的就是跳舞,但她選擇和一個無法陪她跳舞的人分享她的人生。她選擇了我,然後我們有了你。你愛音樂,當你和她跳舞的時候……如果我只能選擇一個瞬間,永永遠遠住在那個瞬間裡,這就是那個瞬間。你和她共舞的瞬間。
作為孩子,要耐心一點,溫和一些,寬容一些,像父母對待我們那樣,牽著爸媽的手,一起認識這個世界的嶄新之處。
作為愛人,要看到對方的付出,要記得初見的心情,要明白所有的相遇和擁有都是在有限的時間裡的。珍惜眼前人,活在當下。
關於世界的善與惡,關於信仰,關於愛好……作者都寫下了自己的思考。他希望孩子成為一個行善的人,不要遇到惡人,永遠不要欺負人也不要被人欺負。這是大多數父母樸素的期許吧,希望你成為一個溫和而包容的人,希望你成為自己喜歡的模樣,希望你找到真實的自己。我也希望,等到我白髮蒼蒼時仍能擁有溫和而柔軟的心靈,坦蕩灑脫,依舊是自己喜歡的樣子
很暖的一本書,是生命中有了新成員之後,作者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和所思所想。
未來的某一天,為人父母的時候,多一些思考和理解,對面的這個人,是你的孩子,更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共同的回憶是那樣珍貴啊,珍惜擁有的每一個瞬間,在孩子長大後,也祝福TA擁有自己的人生。
這是一個父親寫給孩子的書,也是一個人寫給自己的感悟與思考。關於愛,關於生活的瑣碎,關於對許多事情的認識和思索。
這就是一本放輕鬆的書,書中擁有溫情,瑣碎的事很多,就是一個平凡人的普通的生活,但因為有了孩子和妻子而趣味橫生。
文字風格,淳樸風,簡潔明了,卻又有著滿滿的風趣幽默。
這是一本既適合爸爸讀,又適合媽媽讀;既適合男人讀,又適合女人讀;既適合成年的兒子讀,又適合成年的女兒讀;既適合未成年的兒子讀,又適合未成年的女兒讀的一本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