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九大系列網評之十:從硬實力、軟實力到「美實力」

2020-12-16 荔枝網新聞

  10月18日,在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

  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到「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奮鬥目標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進一步拓展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現代化建設目標有了更好的對接,一幅「美麗中國」的圖景藉助十九大的東風正在華麗升騰。

  由此可以看出,對於國人所期待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既要有硬實力,也要有軟實力,還要有「美實力」。如果說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代表我們的硬實力,如果說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文化自信得到彰顯體現我們的軟實力,當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表述增加了一個新的形容詞——「美麗」之後,我們的「美實力」該如何描繪和實現?

  過去五年,我國堅持「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綠色發展理念,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單獨成篇,生態文明地位的「升格」,既表明生態文明對建設美麗中國舉足輕重的作用,又體現我黨對新時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發展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刻,也順應了時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喚。這就是我們「美實力」的描繪方式。

  從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到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從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到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從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到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黨的十九大報告給我們提供了一份「美麗中國」的「路線圖」,我們的「美實力」不是靠口號,而是靠一點一滴的踐行,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這就是我們「美實力」的實現路徑。

  美好藍圖令人振奮,崇高使命催人奮進。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就讓我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為保護生態環境,增強中國「美實力」,為「美麗中國」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吧!

相關焦點

  • 我們有「硬實力」「軟實力」,但仍缺少這種實力!
    現在,似乎中國什麼都能生產,各種商品遠銷世界各地,令人為之自豪。不過我們應該看到,表面上能力的強大,可能會掩蓋更深層次實力上的問題。中國不乏種類繁多的產品,但在許多領域都缺少真正的精品、核心產品。在社會治理上,我們保障了社會穩定發展,但是環境等問題比較突出,地方上許多問題解決得過於簡單化,導致一系列問題,距離科學化、精細化治理還有相當的距離。
  • 「硬實力」與「軟實力」
    但都可以概括為一個原因,即當時國家的「軟實力」不及日本。  現代戰爭是以國家整體實力為基礎的體系與體系之間的對抗,而不僅僅是軍事體系之間的對抗。國家的整體實力,按照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的觀點,包括「硬實力」和「軟實力」兩個部分。所謂「硬實力」,主要體現為軍事實力,包括GDP、人口、資源等各種「實打實」的因素。
  • 軟實力與硬實力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在分析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構成要素時,通常將之分為有形力量與無形力量,或硬實力與軟實力。硬實力( HARD POWER)是指支配性實力,包括基本資源(如土地面積、人口、自然資源)、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軟實力( SOFT POWER)則分為國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認同的程度和參與國際機構的程度等。
  • 「軟實力」無法替代「硬實力」
    美國《外交》近期發表哈佛大學甘迺迪政治學院教授約瑟夫·奈的文章——《變高明》,7月5日,《參考消息》以《美國成為「高明大國」途徑:巧實力》為題進行了轉載。隨後,國內不少學者就現代實力觀問題展開了討論。美國是一個崇尚實力的國家,一向把國防產業和軍隊的建設當做立國之本。靠軍隊,對他國頤指氣使。如此過剩的「硬能量」,如何釋放?
  • 硬實力和軟實力兩手抓
    市十六屆政府第49次常務會議召開 硬實力和軟實力兩手抓 發布日期:2020-06-29 10:40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 瀏覽次數: 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了《桐鄉市促進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十條扶持政策》(以下簡稱《扶持政策》)等議題,聽取了關於永寧歷史街區保護與開發等相關情況的匯報。近年來,我市陸續制定出臺了包括《促進電子商務加快發展政策意見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對加快我市電子商務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政策導向作用。經多年努力,我市成功創建浙江省電子商務示範縣和浙江省跨境電商產業集群試點縣。
  • 美國的硬實力與軟實力:CIA與好萊塢
    來源:李光鬥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中除傳統的、基於軍事和經濟實力的硬實力之外的另一組成部分。20世紀90年代初,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創造了軟實力(Soft Power)這一概念,並用它概括了這樣一種能力。
  • 檢察文化軟實力助推硬實力建設
    與之相對應的是檢察硬實力,其不僅包含檢察機關建設和發展的各種基礎配套設施以及持續不斷有保障的經濟投入,更重要的是指檢察機關所擁有的各項法定權力,是履行職責所依憑的國家權力,尤其是國家強制力。兩者相輔相成,檢察硬實力作用和效益的充分發揮,需要檢察軟實力支持;檢察軟實力建設將使檢察機關不斷獲得更多的社會認同、價值認同、理論認同、話語認同與感情認同。
  • 看成都文化軟實力與科技硬實力
    我回答,在於文化的軟實力與科技的硬實力。對於這個籠統的回答,朋友不以為意,並直言不懂。我掏出手機打開抖音,刷了幾條短視頻給朋友看,就看到了一條與成都有關的,視頻中一位身著漢服的女孩嫋嫋婷婷走過寬窄巷子,回首顧盼令人傾心。這條短視頻獲得了上萬點讚和上千條評論,不少人在評論中表示,有機會一定要到成都走一走,感受一下巴蜀文化。
  • 發展硬實力增強軟實力提升競爭力
    一個地區的持續、協調、科學發展,必須具備十分堅實的硬實力,包括基本資源(如土地面積、人口分布、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等。同時,必須有效地增強與之匹配的各種軟實力,包括城市文化、價值觀念、社會誠信、法制環境、公共服務、執政方式等影響區域發展潛力和社會感召力的各種因素。當然除此之外,還有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曾經提出的「巧實力」。
  • 中國對硬實力和軟實力的態度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近一年來,中國外交政策對硬實力和軟實力的關注有所變化。果真如此嗎?其實,這當中既有變化又有延續。中國對硬實力的看法沒多大改變。作為有著百年屈辱近代史的國家,中國已領悟到硬實力對捍衛主權至關重要,並一直竭力通過經濟和軍事現代化來打造。中國人有句口號,「國家尊嚴是打出來的」,顯示了從這種經驗中獲得的智慧。
  • 新加坡媒體:中國沒有硬實力,哪來軟實力?
    所謂「軟實力」,是與「硬實力」相對的概念。後者是指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含外交)、軍事與科技的綜合力量,而前者則是以精神文明為主體的文化力量,包括語言文字、文學藝術、宗教哲學、價值體系,乃至行為模式、國民素質、生活方式等。兩者合而為一,構成綜合國力,這是毫無爭議的。 然而,在一個國家崛起過程中,硬實力和軟實力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均衡、不對等的。
  • 用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硬實力」
    用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硬實力」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9.09.18 星期三 文化創意產業被稱為    21世紀的朝陽產業,它正在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 美研留學申請中的「硬實力」與「軟實力」,優弗教育分享
    美研留學申請中的「硬實力」與「軟實力」。申請美國研究生留學,申請人的「軟實力」與「硬實力」都非常重要,只有兩者並重,才能保證你申請成功的概率。GRE:作為重要的考核標準,GRE成績最少要在310分以上,申請名牌大學最好達到320~330分二、軟實力:科研/實習經歷是亮點申請美國研究生,雖然大部分美國高校對申請人沒有強制要求提供科研/實習經歷,但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科研/實習經歷非常重要,如果你有著獨特的科研/實習,那麼申請成功的概率就會更大
  • 美報:美從軟實力轉向硬實力 或貪小便宜吃大虧
    美報:美從"軟實力"轉向"硬實力"或貪小便宜吃大虧  參考消息網3月3日報導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2月28日發表題為《川普發出的信號表明美國將從「軟實力」轉向軍事實力》的文章稱,川普似乎認為美國在全世界的參與是一場零和博弈,所以國防開支的增加和硬實力的運用意味著從多邊主義和外交領域撤退。
  • 軟實力、硬實力和生產力|波動詞典~5
    腦力屬於軟實力,體力屬於硬實力。為什麼有時候軟實力可以打敗硬實力?軟實力擁有信息,擁有信息處理能力;硬實力擁有能量,擁有釋放強大能量的能力。能量的轉移是由信息決定的。信息是怎樣決定能量的轉移的呢?主動物擁有大量能量,如果被動物吸收不了這些能量,那麼,這些能量也是釋放不出來的。
  • 要提升硬實力 更要提升軟實力
    它和硬實力是一對相對應的概念,通俗地講,在國際政治裡,硬實力的關鍵是指有多少敵人被你徵服了,而軟實力的關鍵是有多少朋友被你爭取到了。    對於軟實力的研究不僅單在國際政治領域,還被廣泛的應用到企業管理學和公共管理學領域。在公共管理領域,政府的硬實力一般是指由政府所擁有資源構成的能力,比如政府所擁有的財政能力、政府所擁有的組織能力、人力資源能力、宏觀調控能力等。
  • 穆罕默德·薩奇布:中國夢硬實力服務於軟實力?
    中國夢:硬實力服務於軟實力?(摘要)本世紀,各國越來越重視樹立溫和的國家形象。這種形象不但對獲得新市場至關重要,對於建立夥伴關係,謀求互利共贏,解決共同關注的問題也同樣重要。著名的國際關係學者約瑟夫·奈(Joseph Nye)在其具有開創性意義的著作《美國註定領導世界?
  • 宿豫:將文化軟實力變成發展硬實力
    全面推進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宿豫———將文化軟實力變成發展硬實力8月15日傍晚,宿豫區順河街道「小鎮客廳」廣場上,廣場舞參賽隊正在加緊排練舞蹈,備戰廣場舞大賽;與此同時,「豫見好聲音」海選同步展開,目前已有400餘人報名。
  • 人民日報評論員: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
    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著力夯實創新發展人才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不斷改善人才發展環境、激發人才創造活力,大力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從「天眼」探空到「蛟龍」探海,從頁巖氣勘探到量子計算機研發,眾多重大科技成果的問世,莫不源於科技工作者的忘我投入、奮力攻關。
  • 文化軟實力打造「四個全面」硬實力
    「這就是文化軟實力。」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委員一語中的,「這本書有很厚重的思想底蘊,出版得非常及時。我們看到了領導人在繼承和弘揚民族思想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對經典的嫻熟運用,並直面國家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從古訓中汲取智慧,汲取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