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已步入老齡化社會,據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人已高達近2.5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8%,「421家庭模式」及空巢老人問題凸顯。
自從二胎政策放開以後,我個人是非常鼓勵大家生二胎的。尤其是年輕的夫妻,趁著年齡的優勢,趕緊再要一個,如果年齡大了再想要,高齡產婦的危險可比你想像中還要危險。
作為80後的我,身邊有很多朋友都是獨生子女。因為那個年代計劃生育政策比較緊,很多家庭都選擇了只要一個孩子。其中一部分80後,延續了父母的思想,自己也只要一個孩子,組建了所謂的「421家庭結構」。
而現在,這些80後卻要面臨很多的「憂慮」。甚至有「421家庭」成員感嘆:「生活真累,不敢窮、不敢病、不敢死……」,能夠想像到,他們身上確實背負著很大的壓力。
什麼是「421家庭結構」?
簡單的講,就是:夫妻二人都是獨生子女,各自的父母健在,而夫妻倆也只有一個孩子。夫妻倆目前的狀態,就是上有四位老人,下有一個孩子要養。如果夫妻倆只是普通的工薪階層,而父母又沒有退休金,孩子正是花錢的時候,這些壓力的確會讓夫妻倆很憂慮。
「421家庭」憂慮的4個問題,很現實!
1、贍養老人壓力大
老人如果子有退休金還好,最起碼能自給自足,如果沒有退休金,生活上就完全得依靠子女。單純的吃飽穿暖,子女還是能滿足的,怕的就是老人生病。因為老人年紀大了,身體多多少少都會出問題,而且四位老人,這個今天頭不舒服,那個明天肚子不舒服。單單陪同老人去醫院這件事,就足夠讓夫妻倆崩潰的。
有人說,送養老院多好?可能他們並不知道,在大部分的城市,把老人送到養老院去住,是不孝順的表現,很多人有錢也不會送的。把老人留在自己身邊照顧,才是最合適的生活方式。
現實中更真實的情況,就是雙方老人在生病住院,夫妻倆只能輪流著照顧。兩人誰都不敢辭職,因為辭職後就意味著沒有了收入,自己就算再孝順,沒有錢的支撐,照樣白搭。
2、逢年過節時的憂慮
每年的五月節、八月節、春節,都是全家團圓的日子。但是夫妻倆都有各自的父母,到底去誰家團圓,就會成為一個難選題,甚至有夫妻每年因為這樣的事情吵架。
papi醬曾經在某綜藝節目中說過,自己跟丈夫都是獨生子女,過年的時候都是各回各家,從談戀愛結婚到現在,雙方的親戚都沒見過。因為在papi醬和她的丈夫看來,對於各自的父母來說,自己的女兒、自己的兒子最重要,至於說女婿和兒媳,都是次要的,各自陪好自己的父母就好。
現實就是這樣,父母們老了,唯一的心願就是能多跟自己的孩子待在一起。而偏偏這種421家庭,不允許你每次都會去陪伴自己的父母。比如說春節,爺爺奶奶想讓孫子回家一起過,姥姥姥爺也想讓孫子來自己家過,那到底去誰家?
3、容易教育出「熊孩子」
現在的「421家庭」的孩子,在家裡就是掌上明珠,全家所有成員都以「小寶貝」為中心。大家不捨得孩子受半點委屈,只要孩子稍微遇到點困難就會哭鬧,因為只要自己一哭,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就會圍上來幫忙解決問題。時間一長,孩子的受挫能力就會變得很差,也會變得很任性。
因為在家裡就是自己說了算,「橫行霸道」習慣了,到了外面自己同樣會擺出一副我是老大的樣子。無理取鬧、不尊老愛幼、我行我素等等,就會成為這些孩子的標籤。如果父母發現不了這一點,你的「熊孩子」將來終究有一天,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4、共同居住的問題
老人年紀大了以後,很容易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作為子女要上班,還得兼顧著老人。唯一的方法,就是把老人接到家裡來住,這樣生活上會方便不少。
我們小區有一家,也是421家庭結構。以前雙方父母是輪流來住,誰的父母來了,都是住半年,幫忙照顧著孩子。最近的半年時間,不知道什麼原因,雙方老人都來了。自從家裡人口多了,據鄰居們說,那真是三天一小吵,兩天一大吵,整天鬧的雞犬不寧。
80後們多是獨生子女,昔日宗族式家庭多轉化成了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或421的金字塔式,小家之所在,即大家之所依。誰不想過安逸的生活,誰不想安享晚年,當現實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你不得不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