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 | 勞動合同解除送達問題

2021-02-24 人力資源實戰聯盟

作者:陳建華,河南文豐律師事務所

  用人單位單方勞動合同解除時,向勞動者送達勞動合同解除的通知和相關證明,屬於法律規定的義務。在實踐中,由於用人單位在涉及送達問題的不當處理,導致送達出現瑕疵。由此引發的勞動糾紛案件,因為送達的不合適,導致用人單位構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最終反而是承擔因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而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賠償金。本文結合本人處理的某些勞動糾紛案件,就勞動合同解除過程中用人單位的送達問題,作出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案例一

 

  鄭州市高新區某單位認為該員工涉嫌盜竊單位財物,決定解除其勞動合同。該單位直接在其辦工桌上張貼解除勞動合同通知,然後停發其工資。隨後該勞動者提起勞動仲裁,聲稱用人單位僅僅是口頭通知勞動合同已經解除,要求支付經濟賠償金。仲裁機構和法院均認定,用人單位以張貼方式通知勞動者,屬於違法送達,該解除勞動合同屬於違法解除,用人單位應當承擔經濟賠償金。

 

  案例二

 

  鄭州市滎陽某公司,因經濟效益下滑,導致該公司部分員工離崗。後該公司以該部分員工曠工為由,決定對該部分員工除名,同時該除名決定上報公司的主管部門以及社保等相關機構。時隔十多年後,該部分員工聲稱,從未收到該公司的除名決定,從公司的公告名單中得知已經被公司除名。該部分員工要求確認勞動合同解除違法、支付相應期間的生活費和社保待遇等。該案將經過法庭審理,確認公司的勞動合同解除程序違法,判決公司按照其他正常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

 

  評析:

 

  上述案件中,用人單位不論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是否正當,用人單位在解除勞動合同時,送達程序發生問題,不但導致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而且要支付經濟賠償金。此種情況下加大了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成本(勞動者存在過錯時,用人單位合法解除勞動合同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甚至導致在解除合同多年後,作為歷史遺留問題在某關鍵時刻集中爆發,增加公司的經營風險。一旦涉及職工人數眾多的時候,職工群體性上訪事件發生的概率較高,引發社會不穩定性因素。所以,用人單位合法解除勞動合同、正當程序送達,是避免上述問題的關鍵所在。

 

  一、送達的規定

 

  1、1996年原勞動部《關於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勞動關係後,應當及時向職工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

 

  2、《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第一款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

 

  根據這些規定,用人單位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係時,應當向勞動者送達證明文件,送達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必經程序。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向勞動者送達相關證明,除了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規定要受到勞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向勞動者賠償相應損失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勞動關係也沒有解除。

 

  二、 送達方式

 

  用人單位通常採用的送達方式主要有:直接送達、郵寄送達和公告送達。

 

  1、直接送達

 

  直接送達是將文書直接交給受送達人,也是最基本的送達方式。送達應以直接送達為原則,凡是能夠直接送達的。都應採用直接送達的方式。以下幾種情況下的送達都屬於直接送達:(1)、將文書直接送交受送達人本人。(2)、受送達人本人不在時,將文書交其同住成年家屬籤收。(3)、受送達人已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籤收。

 

  2、郵寄送達

 

  郵寄送達是直接送達有困難時,將文書交郵局掛號寄給受送達人的送達方式。郵寄送達以當事人提供準確的送達地址為前提,以郵政機構專業、中立的送達方式做保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為送達:(1)受送達人在郵件回執上簽名、蓋章或者捺印的;(2)受送達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其法定代理人籤收的;(3)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籤收的;(4)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籤收的。

 

  3、公告送達

 

  公告送達是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情況下,通過公告將文書有關內容告知受送達人的一種特殊的送達方式。

 

  三、送達程序

 

  在實踐中,某些單位直接採用公告送達的方式送達解除勞動的通知,認為這樣就已經履行了書面通知的義務。用人單位的這種做法並不嚴謹,勞動糾紛案件中,在沒有直接送達、郵寄送達的前置程序下,直接進行公告送達,很可能會被認定為送達程序違法。

 

  1995年,原勞動部辦公廳《關於通過新聞媒介通知職工回單位並對逾期不歸者按自動離職或曠工處理問題的復函》規定:,企業通知請假、放長假、長期病休職工在規定時間內回單位報到或辦理有關手續,應遵循對職工負責的原則,以書面形式直接送達職工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親屬籤收。直接送達有困難的可以郵寄送達,以掛號查詢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只有在受送達職工下落不明,或者用上述送達方式無法送達的情況下,方可公告送達,即張貼公告或通過新聞媒介通知。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三十日,即視為送達。在此基礎上,企業方可對曠工和違反規定的職工按上述法規做除名處理。能用直接送達或郵寄送達而未用,直接採用公告方式送達,視為無效。

 

  一旦發生勞動糾紛,勞動仲裁機構依據該《復函》,裁定用人單位直接公告送達屬於無效送達,用人單位勢必承擔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後果。

 

  四、違法送達的後果

 

  1、非法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賠償金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向勞動者書面通知是法定義務。如果被認定為非法送達,則視為解除勞動合同為非法解除。此種情況下,勞動者可以選擇是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要求用人單位按照經濟補償金的雙倍支付經濟賠償金(實踐中筆者處理的此類案件,勞動者全部要求支付經濟賠償金)。所以,要麼用人單位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要麼支付經濟賠償金,加大解除勞動合同的成本。如果是用人單位是基於勞動者的過錯解除合同,因違法送達而導致非法解除合同,支付經濟賠償金,勢必引起用人單位的不滿。但是現有法律體系下,用人單位最終不得不承受此種結果。

 

  2、勞動仲裁起點的延後

 

  2006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第二項規定:因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係產生的爭議,用人單位不能證明勞動者收到解除或終止勞動關係書面通知時間的,勞動者主張權利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

 

  本文前述的第二個案例中,勞動者是在時隔十餘年後,企業即將進行改制時,提起的勞動仲裁。基於最高院的司法解釋,何時啟動勞動仲裁,勞動者掌握主動權。不論何時,只要勞動者提起仲裁,企業最終會因為自己的違法送達程序行為買單。

 

  五、送達的有效應對

 

  用人單位如果同員工籤訂勞動合同的時候,忽視將來相關送達事宜的解決途徑,肯定會在送達時造成困難。解除和終止勞動關係必須出具書面通知和證明,且必須送達員工,否則,解除和終止勞動關係決定不生效。其他勞動合同管理文書也必須送達勞動者或其成年親屬。但是,實踐中很多情況是:用人單位給員工出具書面通知和證明時,員工卻拒不籤收;或者員工的成年親屬拒絕籤收;許多員工在勞動合同解除和終止後不辭而別,根本不知去向,這時候很多用人單位束手無策。一方面法律要求用人單位必須證明已經書面送達員工,一方面是員工不籤收,單位又沒辦法強迫員工籤收,怎麼辦?由此,筆者建議採用以下途徑提前健全用人單位的送達保障。

 

  1、入職的送達確認:在勞動合同中,要求勞動者填寫文書送達地址、電子郵件地址、簡訊接收手機號碼等信息。

 

  2、代收的確認:在勞動合同中,要求勞動者填寫代收文書人員或共同居住家屬人員的文書送達地址、電子郵件地址、簡訊接收手機號碼等信息,同時確認上述地址送達,即視為有效送達。

 

  3、變更的告知義務:在勞動合同中,要求勞動者確認「前述文書地址、代收人、聯繫方式等如發生變更,勞動者應當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否則按照原地址送達,即視為有效送達」。

 

  4、保留送達證據:送達後,用人單位應當保留送達的證明性文件,如簡訊、電子郵件、郵寄文書底單、公告文本及載體等。仲裁或者訴訟過程中的,用人單位必須提供送達的證據,如不能提交送達的證明,則視為沒有有效送達。

 

  特別說明:法律所規定的書面送達,應當是具有載體的送達,電子郵件、手機簡訊等也應當視為送達的方式,不能狹隘的將書面送達理解為紙質文書送達。電子文書也能夠作為書面證據使用,唯一區別的只是文書載體的不同而已。

 

  上述為用人單位送達問題的簡要分析,不足之處,請不吝指正。

看完頭都大了?覺得還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那就來參加我們的HR實戰沙龍吧!讓你全面掌握勞動合同解除和終止的全部內容!

點擊下方連結報名!

HR實戰沙龍2017年第2期: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實務操作與風險防控

相關焦點

  • 解除勞動合同前如何通知工會?5個疑難問題詳解!
    企業在解除勞動合同前如果不通知工會,很可能被判承擔巨額的賠償金!企業經營者和勞動者在解勞糾紛上經常關注的是規章制度是否違反、解勞決定是否送達等常見問題上,往往都忽視了通知工會這一細微但如今尤其重要的環節。但哪些解勞情況應通知工會?應通知哪家工會?用什麼方式通知?
  • 單位能以公告形式辭退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嗎?
    用人單位辭職員工的方式有幾種,首先就是可以通過解除勞動合同,還有就是可以用公告的方式解除勞動關係,那麼公告辭退員工的效率是如何的?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三十日,即視為送達。在此基礎上,企業可對曠工和違反規定的職工按上述法規做除名處理。能用直接送達或郵寄送達而未用,直接採用公告送達,視為無效。馬慧律師補充:為防止用人單位隨意解除勞動合同,侵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律法規對企業開除辭退職工規定了嚴格的實質條件。
  • 勞動合同管理辦法全套(含合同模板、培訓協議、解除合同通知等)
    2.7凡各部門違反勞動合同籤訂規定,擅自用工,造成事實上的勞動關係及發生賠償等連帶問題的,應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並視情節輕重與後果給予責任人處罰。員工在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公司應當在試用期內提出,避免在試用期過後以試用期間不符合錄用條件而解除勞動合同。 6.3員工符合國家有關解除勞動合同規定情形之一的,公司可以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制發《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並送達本人。需提前30日下達通知書告知本人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應送達員工本人籤收,並要求當事人在送達通知書上簽字。
  • 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該如何處理,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沒造成用人單位損失的,到期可以直接要求用人單位辦理離職手續。如果用人單位以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解僱員工,員工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是否已經與自己籤訂了勞動合同。
  • 員工拒籤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公司怎麼有效送達?(實務課)
    一、勞動合同解除實操技巧(一)勞動合同的解除形態、類型分析1、勞動合同的解除形態分析;2、用人單位的敗訴原因分析。9、受疫情影響企業拖欠工資、欠繳社會保險費,員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10、員工以未籤書面勞動合同為由,提出解除勞動關係並要求經濟補償如何處理?11、員工以公司不提供勞動條件為由解除勞動合同的理解;12、員工以公司未支付二倍工資、年休假工資和高溫津貼為由提出被迫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經濟補償如何處理?
  • 【才•法務】勞動合同主體變更是否必然導致勞動關係解除?
    離職後孫某認為Y餐飲公司和M餐飲公司屬於法律上兩個獨立的法人主體,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勞動合同公司方主體的變更即代表Y公司做出解除,於是來申請仲裁要求Y 餐飲公司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Y餐飲公司認為孫某就職期間因原工作門店發生變動,導致需要變更法人,公司雙方在補充協議中已經約定,其工齡是由M餐飲公司承繼,勞動合同主體變更並不意味著解除
  • 勞動合同解除日期是離職後一天嗎
    那麼,勞動合同解除日期是離職後一天嗎?下面由蔣冰律師進行解答:一、勞動合同解除日期是離職後一天嗎勞動合同解除日期與離職是同一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被提前解除勞動合同,還沒有賠償?
    大多數勞動爭議均和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有關工妹兒在後臺經常收到被用人單位辭退的事情如果勞動者沒有過錯公司單方面解除合同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公司應支付2倍2019年7月1日,建材公司向趙某送達了《解除與勞動關係的通知》,載明「因你於2019年6月25日和吳某在公司打架鬥毆(有視頻和你本人與吳某的親筆筆錄等為證),提刀砍吳某……本公司特根據《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以及雙方籤署的勞動合同第10-5條第34項之規定,並經我公司人事部及總經理辦公室討論
  • 未按規定送達解除合同報告書 雙星輪胎賠償失業金
    2016年8月1日,萬某某向青島市黃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請求裁決解除自己與雙星輪胎工業公司之間的勞動合同,並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雙星輪胎工業公司支付自己經濟補償金、1997年8月至2016年6月加班費、帶薪年休假工資、高溫費;支付2016年7月份工資3000元。
  • 稍有不慎涉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此外,S公司通過《公告》的形式發布解聘通知,並未與原告協商一致,其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不符合《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依法向原告支付賠償金。應對建議結合案例,在面對企業、用人單位通過公告的形式辭退或解除勞動合同時,我們建議您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公告辭退是否存在法律依據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勞動法》的相關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是存在相應的法定事由、或經雙方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方能解除
  • 喪失部分勞動能力的工傷職工,能解除勞動合同嗎?
    案情簡介 李某(以下稱申請人)於2015年7月1日到某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稱被申請人)上班,雙方依法籤訂書面勞動合同,合同期限為3年。2016年6月20日,申請人發生工傷,被鑑定為傷殘玖級,被申請人與申請人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保留勞動關係,協商變更申請人工作崗位,安排其做門衛工作。
  • 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應注意的問題,試用期的三大誤區
    試用期如何維權——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可以隨時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而用人單位要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卻是有前提的。《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公司以業績不好為由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違法
    2018年5月31日至6月11日胡遠朋連續曠工,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我公司於2018年6月12日向其寄送《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我公司以此為由解除與胡遠朋的勞動合同有事實及法律依據,系合法解除行為。2018年5月我公司為胡遠朋發放了工資並繳納社會保險及公積金。胡遠朋的未休年假工資已隨2018年6月工資發放,共計補償2天未休年假工資1231.03元,應自勞動者主張的未休年假工資中扣除。
  • 解除勞動合同與終止勞動合同有什麼不同
    近日,讀者王芳芳致電本報說,她常常聽人們提起解除勞動合同和終止勞動合同。但是,她不了解這兩種處理勞動合同的方法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想從法理上知道二者究竟有什麼區別?法律分析對於解除勞動合同和終止勞動合同的共同點,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兩者的結果都是使勞動合同所確定的法律關係消滅,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權利和義務解除。不過,從本質上看,解除勞動合同和終止勞動合同不僅叫法不同,而且還存在很大的區別。
  • 解除勞動合同與終止勞動合同有什麼不同?
    近日,讀者王芳芳致電本報說,她常常聽人們提起解除勞動合同和終止勞動合同。但是,她不了解這兩種處理勞動合同的方法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想從法理上知道二者究竟有什麼區別?法律分析對於解除勞動合同和終止勞動合同的共同點,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兩者的結果都是使勞動合同所確定的法律關係消滅,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權利和義務解除。
  •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10個要點詳解(太實用了,附模板)
    一、準確表達「解除勞動合同」的意思「解除勞動合同」,這是這份協議書目的所在,在表述時用詞一定要準確,不能用「準備解除」、「即將解除」、「希望解除」等詞語,否則會對「解除」的意思產生質疑,直接影響解除協議的效力;要直接表達「雙方經協商一致,解除雙方勞動合同」。還有一點要注意,一定不能與「終止」混淆。
  •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10個要點詳解(附模板)
    3約定勞動合同解除的具體日期或時間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情況下,解除時間有兩種情形:一種是雙方籤署解除協議時勞動合同即解除;另一種情形是籤署解除協議後的某個時間點(或某個期限後)雙方勞動合同解除。一般,解除協議應寫明解除具體日期,如X年X月X日。
  • 因累計3次拒絕合理工作安排,依合同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算合法嗎
    解除勞動合同時的職位是浙江A分公司(在杭州市)的營運總監。公司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是:因楊某累計3次拒絕A電器有限公司合理工作安排,根據雙方訂立的勞動合同第8章第23.2.6條內容與楊某自2016年7月20日起解除勞動關係。公司算是單方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嗎?計算賠償金所依據的2015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哪個地方的為準?
  • 這類員工不得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解除、終止和無效)
    據統計,大多數勞動爭議均和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有關,如何控制勞動合同解除和終止環節中的法律風險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者自願解除: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10個要點
    三、約定勞動合同解除的具體日期或時間 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情況下,解除時間有兩種情形:一種是雙方籤署解除協議時勞動合同即解除;另一種情形是籤署解除協議後的某個時間點(或某個期限後)雙方勞動合同解除。一般,解除協議應寫明解除具體日期,如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