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合同與終止勞動合同有什麼不同

2020-10-15 張掖工會

近日,讀者王芳芳致電本報說,她常常聽人們提起解除勞動合同和終止勞動合同。但是,她不了解這兩種處理勞動合同的方法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想從法理上知道二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法律分析

對於解除勞動合同和終止勞動合同的共同點,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兩者的結果都是使勞動合同所確定的法律關係消滅,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權利和義務解除。

不過,從本質上看,解除勞動合同和終止勞動合同不僅叫法不同,而且還存在很大的區別。其具體表現是:

一方面,勞動合同終止的事由僅限於法定情形。即必須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一)勞動合同期滿的;(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另一方面,勞動合同的解除可分三種情形:

一是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即《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二是勞動者單方解除。即《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三是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即《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佔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來源:中工網 勞動午報

編輯:張麗芸

審核:穆燦爛 武瑩潔

相關焦點

  • 解除勞動合同與終止勞動合同有什麼不同?
    近日,讀者王芳芳致電本報說,她常常聽人們提起解除勞動合同和終止勞動合同。但是,她不了解這兩種處理勞動合同的方法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想從法理上知道二者究竟有什麼區別?法律分析對於解除勞動合同和終止勞動合同的共同點,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兩者的結果都是使勞動合同所確定的法律關係消滅,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權利和義務解除。
  • 勞動合同解除與勞動合同終止有什麼區別?其法律意義如何?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勞動合同的終止,都是勞動合同所確定的法律關係消滅。在生活中並不會特意區分。但當這兩個詞放在勞動法中,卻會產生極大的不同。弄錯的話就會產生不同的法律責任。所以在現實操作中,很多人把二者混為一談,經常混淆使用,因而留下了勞動糾紛隱患。所以,有必要加以區別。
  • 勞動合同解除與終止的含義及兩者之間的區別
    二、勞動合同解除與終止的區別  勞動合同解除和終止作為勞動關係消滅的兩種情形,從法律效果上來看,其結果都是導致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法律關係歸於消滅,具有一定相同性,但勞動合同解除與終止畢竟是兩種使勞動關係歸於消滅的不同方式,兩者在成就條件、程序、法律後果等諸多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並直接導致勞動者在遇到這兩種情形時的權利義務關係的差別,採取維權手段的差別。
  • 2020年:勞動合同解除+終止+賠償一覽表
    可是當這兩個詞放在勞動法中,卻會產生極大的不同。如果你一不小心弄錯的話,就會產生不同的法律責任。我很遺憾的看到,很多公司在給勞動者出具離職證明的時候,往往也是把解除和終止混淆在一起。▌勞動合同解除和勞動合同終止的共同點:勞動合同的解除和勞動合同的終止,都是勞動合同所確定的法律關係消滅,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勞動合同關係隨風而逝,雙方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煙消雲散。
  • 勞動合同解除(終止)及賠償一覽表!
    解除和終止都有結束的意思,在生活中並不會特意加以區分。可是當這兩個詞放在勞動法中,卻會產生極大的不同。如果你一不小心弄錯的話,就會產生不同的法律責任。勞動合同解除和勞動合同終止的共同點:勞動合同的解除和勞動合同的終止,都是勞動合同所確定的法律關係消滅,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勞動合同關係隨風而逝,雙方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煙消雲散。所以在現實操作中,很多人把二者混為一談而區分不開來,經常混淆使用,因而留下了勞動糾紛隱患。
  • 這類員工不得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解除、終止和無效)
    據統計,大多數勞動爭議均和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有關,如何控制勞動合同解除和終止環節中的法律風險關於勞動合同的解除、終止和無效的情況一、正常終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1、勞動合同期滿的;2、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3、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4、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5、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
  • 關於勞動合同的解除、終止和無效的情形
    據統計,大多數勞動爭議均和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有關,如何控制勞動合同解除和終止環節中的法律風險關於勞動合同的解除、終止和無效的情況一、正常終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一)勞動合同期滿的;(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 違法終止勞動合同有哪些法律後果,勞動合同違法終止後果有哪些?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時,既要滿足法定條件,也要遵守法定程序,否則,違反任何一項,都會構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那麼違法終止勞動合同有哪些法律後果,勞動合同違法終止後果有哪些?  網友諮詢:  違法終止勞動合同有哪些法律後果,勞動合同違法終止後果有哪些?
  • 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金怎麼計算?
    為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防止用人單位濫用勞動合同解除權,勞動合同法對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作了明確的規定,這些規定是強制性規定,用人單位不得違反該規定,如果違反了將承擔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後果。
  • 企業違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法律責任
    答案:用人單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支付了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計算。
  • 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該如何處理,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
    如果只是口頭上說有試用期,實際上沒有籤署勞動合同,則試用期不成立。沒有試用期這個前題,用人單位就不能引用在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的條款解僱員工。沒有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員工之間是事實勞動關係,因此只能按事實勞動關係的規定解除勞動關係,即用人單位需提前一個月書面通知員工。(2)用人單位是否有證據證明員工不符合錄用條件。
  •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籤訂條件有什麼?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賠償是怎樣?
    來源: 大律師網 導讀: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想必大家都有耳聞,根據其字面意義不難理解,無固定期限也就是無明確終止時間,如果跟企業籤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就會覺得是終身被聘用了,實際上如果符合法定情形也是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大律師網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相關內容,那麼,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什麼意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籤訂條件有什麼?
  • 升級版:勞動合同解除終止中的168個實操要點(實務課)
    8、下級單位能否直接執行上級單位的規章制度對員工提出解除合同?9、「嚴重」到底有多重?設計「嚴重違反」條款時應考慮哪些因素?10、規章制度未作出明確規定、勞動合同未明確約定的情況下,員工嚴重違反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的,公司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 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 勞動者如何主張經濟補償和賠償
    勞動者在因各種原因都會遇到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許多勞動者知道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需要支付給勞動者經濟補償或經濟賠償,但在什麼情形下支付經濟補償,什麼情形下支付經濟賠償不清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經濟補償和賠償的問題。一、用人單位在什麼情形下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 詳解 | 勞動合同解除送達問題
    由此引發的勞動糾紛案件,因為送達的不合適,導致用人單位構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最終反而是承擔因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而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賠償金。本文結合本人處理的某些勞動糾紛案件,就勞動合同解除過程中用人單位的送達問題,作出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 變更、終止、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範本+超詳細說明
    終止、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格式二)               (先生、女士):       年   月   日與甲方籤訂的    年期限的勞動合同,現因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由於     原因,)終止(解除)勞動合同。根據有關規定,符合(或者不符合)發給經濟補償,發給相當於本人     月工資     元人民幣整。
  • 員工籤收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能否表明勞動關係解除?
    勞動合同解除,是指在勞動合同有效成立以後,當解除的條件具備時,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意思表示,使勞動合同向將來消滅的行為。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可分為協議解除和單方解除。那麼,員工籤收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能否表明勞動關係解除?
  • 如何起草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需注意什麼?
    6、下級單位能否直接執行上級單位的規章制度對員工提出解除合同?7、「嚴重」到底有多重?設計「嚴重違反」條款時應考慮哪些因素?8、規章制度未作出明確規定、勞動合同未明確約定的情況下,員工嚴重違反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的,公司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 公司提前解除勞動合同構成違法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1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伍曼尼(化名)說,她達到退休年齡時勞動合同還沒到期。可是,公司仍然按照這條規定與她解除了勞動關係。伍曼尼認為,《勞動合同法》第44條第(2)項明確規定,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
  • 員工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的有什麼情形,是哪些?
    在生活中會發生一種情況就是在職期間,有些工作分為編制或者沒編制的,大多數都是沒編制的工作,就算籤訂了勞動合同,也無法確保老闆會不會炒魷魚,那麼員工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的有什麼情形,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