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按規定送達解除合同報告書 雙星輪胎賠償失業金

2020-12-22 信網

信網4月15日訊 萬某某曾為青島雙星輪胎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雙星輪胎工業公司)的一名員工,2016年8月份,萬某某向黃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裁決解除與雙星輪胎工業公司的勞動合同,並要求公司支付失業保險金、加班費等費用,在部分請求獲得支持後,雙星輪胎工業公司因不服裁決,向黃島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是最終敗訴。

員工提起勞動仲裁

萬某某原系雙星輪胎工業公司的職工,於1997年8月到該公司工作,崗位為操作工,工作期間,雙星輪胎工業公司與萬某某籤訂了勞動合同,為其繳納社會保險。

2016年8月1日,萬某某向青島市黃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請求裁決解除自己與雙星輪胎工業公司之間的勞動合同,並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雙星輪胎工業公司支付自己經濟補償金、1997年8月至2016年6月加班費、帶薪年休假工資、高溫費;支付2016年7月份工資3000元。

2016年8月22日,雙星輪胎工業公司為萬某某辦理了《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報告書》,解除勞動合同日期為2016年8月22日,解除原因為企業解除勞動合同。2016年9月14日,雙星輪胎工業公司(甲方)與萬某某(乙方)籤訂《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

青島市黃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萬某某的申訴請求進行審查後,於2017年1月12日作出裁決:雙方勞動關係自2016年8月1日解除;雙星輪胎工業公司支付萬某某帶薪年休假工資4403.79元;支付萬某某2016年7月份工資3000元;駁回萬某某其他仲裁請求。

隨後,因雙星輪胎工業公司未在法律規定時間內向萬某某出具並送達《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報告書》,導致其無法領取失業保險金,萬某某遂再次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請求裁決雙星輪胎工業公司支付失業金損失21600元,該申請獲得支持。

法院判決公司支付失業保險金

雙星輪胎工業公司對此不服起訴至黃島人民法院,請求判令公司無需支付上述費用。

黃島人民法院在審理後認為,雙星輪胎工業公司為萬某某辦理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報告書》及雙方籤訂的《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中均明確勞動合同解除日期為2016年8月22日,故法院確認雙星輪胎工業公司、萬某某之間的勞動合同於2016年8月22日解除。

本案中,萬某某在2016年8月1日首次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雙星輪胎工業公司支付其經濟補償金、加班費等相關經濟補償,可見萬某某對自身的權益具有明確預知。

在此情況下,萬某某於2016年9月14日與雙星輪胎工業公司籤訂《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確認對工作期間的工資、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休息休假及相關費用支付等方面,已全部結清並無任何異議,並承諾不再向對方提出任何權利主張,雙方之間再無任何爭議糾紛。因萬某某沒有提交證據證明該協議存在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重大誤解、顯失公平等情形,依法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故法院認為,該協議是雙方協商一致的真實意思表示。萬某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該協議上簽字捺印,是對自己的民事權利的自行處分,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因此雙星輪胎工業公司不應支付萬某某帶薪年休假工資及2016年7月份工資。

2016年8月23日,雙星輪胎工業公司在解除與萬某某的勞動合同時,未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向萬某某出具並送達《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報告書》,導致萬某某無法領取失業保險金,給其造成了損失,因此雙星公司應賠償萬某某相當於失業保險金的損失。

綜上所述,黃島人民法院依法判決:青島雙星輪胎工業有限公司向萬某某支付失業金損失21600元。

雙星輪胎工業公司提起上訴被駁回

因不服一審判決,雙星輪胎工業公司向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稱解除與萬某某的勞動合同後,通過電話、發函、報紙公告等多種方式多次通知萬某某到公司領取《解除勞動合同報告書》等材料,但萬某某遲遲不領取;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失業保險金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月發放,具備法定情形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萬某某於2016年8月22日解除了與公司的勞動合同,其失業時間不足24個月,其主張的24個月失業保險金損失未實際發生,一審法院判令公司支付萬某某失業保險金損失21600元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即便失業金本次無法領取,失業金也只是封存,而不是被消滅,可在下次失業時繼續領取,因此萬某某所主張的失業金損失並未實際發生;雙方已籤署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明確雙方無任何勞動爭議,萬某某再次提起本案訴訟於法無據。

此案經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最終依法判決駁回雙星輪胎工業公司上訴。

信網記者 嶽祥

[來源:

信網

編輯:光影]

相關焦點

  • 詳解 | 勞動合同解除送達問題
    在實踐中,由於用人單位在涉及送達問題的不當處理,導致送達出現瑕疵。由此引發的勞動糾紛案件,因為送達的不合適,導致用人單位構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最終反而是承擔因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而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賠償金。本文結合本人處理的某些勞動糾紛案件,就勞動合同解除過程中用人單位的送達問題,作出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 單位單方解除合同5種賠償形式,工作11年被辭退有多少賠償?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從支付補償、賠償方面可以分為5種:1、無需支付經濟補償:員工嚴重違反規章制度、徇私舞弊、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等情形;2、協商補償數額:勞動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商經濟補償的數額;
  • 購房合同因故解除,解除通知未送達我手裡,為啥二審上訴也告不贏
    買房後有可能因為購房款未到帳購房合同而被解除,,對於這樣的情況,一般房地產公司都會依據規定解除購房合同,那麼解除購房合同的通知沒有送達本人是不是無效。關於這些問題北京知名律師通過下面一個二審再審的案例為您解答。
  • 勞動者未及時辦理離職 個人承擔失業金損失
    2013年公司搬遷至營口市,由於黃某家在瀋陽,且雙方籤訂的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工作地點為瀋陽,無法赴營口工作。2014年4月至10月期間,該公司以組織培訓為由未為黃某安排工作崗位,在違背黃某真實意願的情況下無限期到廠報到,該公司每月支付黃某幾十至幾百不等工資。公司以黃某連續曠工,嚴重違反單位規章制度為由與黃某解除勞動合同,侵害了黃某的合法權益。現黃某要求該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及失業金損失。
  • 合同未到期員工被炒 企業違規被判賠22萬
    核心提示  員工合同期未滿,公司想炒掉員工,卻又不想支付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雙方協商不下,糾葛不斷,並鬧上了南寧市江南區法院。結果出人意料,近日,該公司被一審法院判定這家單位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不僅要支付員工8個月未上班的工資,還要支付雙倍賠償金等共計近22萬元。
  • 被提前解除勞動合同,還沒有賠償?
    員工被公司提前解除合同卻未獲得賠償金這是咋回事呢?2019年7月1日,建材公司向趙某送達了《解除與勞動關係的通知》,載明「因你於2019年6月25日和吳某在公司打架鬥毆(有視頻和你本人與吳某的親筆筆錄等為證),提刀砍吳某……本公司特根據《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以及雙方籤署的勞動合同第10-5條第34項之規定,並經我公司人事部及總經理辦公室討論
  • 收下這份攻略,教你領取失業金
    3.已按規定辦理失業和求職登記的。什麼是「履行繳費義務滿一年以上」?指累計繳費年限,而不是連續繳費年限。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是指?1.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到期,員工不續籤,也可以申領失業金)。2.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 ...未通知對方解除而是直接起訴要求法院解除合同的,合同自何時解除?
    ●法律依據● 第五百六十五條 【合同解除程序】當事人一方依法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通知載明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不履行債務則合同自動解除,債務人在該期限內未履行債務的,合同自通知載明的期限屆滿時解除。
  • 【法律貼士】當事人未通知對方解除而是直接起訴要求法院解除合同的,合同自何時解除?
    法律依據第五百六十五條【合同解除程序】當事人一方依法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通知載明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不履行債務則合同自動解除,債務人在該期限內未履行債務的,合同自通知載明的期限屆滿時解除。
  • 民法典:未通知對方解除而直接起訴要求解除合同的,自何時解除?
    第五百六十五條 【合同解除程序】當事人一方依法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通知載明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不履行債務則合同自動解除,債務人在該期限內未履行債務的,合同自通知載明的期限屆滿時解除。對方對解除合同有異議的,任何一方當事人均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行為的效力。
  • 《民法典》關於合同解除規範的主要變化及影響
    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通知載明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不履行債務則合同自動解除,債務人在該期限內未履行債務的,合同自通知載明的期限屆滿時解除。對方對解除合同有異議的,任何一方當事人均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行為的效力。」相較《合同法》第96條第1款增加了:「通知載明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不履行債務則合同自動解除,債務人在該期限內未履行債務的,合同自通知載明的期限屆滿時解除。」的內容。
  • 公司解除勞動合同以後,先領失業金好,還是先找工作繳納社保好?
    公司解除勞動合同以後,是先領失業金待遇好呢?還是先找工作繳納社保好呢?最近有很多小夥伴發私信問我這樣的一個問題,就是他所在的工作單位已經解除勞動合同,並且是由單方面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這種情況下是先享受失業金的待遇呢,還是先去找工作繳納社保呢?
  • 從《合同解除通知》到真正「解除合同」,還有幾步?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第九十七條 解除的效力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 《民法典》:合同解除制度的10大變化
    6、增加了直接以公力救濟方式請求解除合同的制度(第565條第2款)當事人一方未通知對方,直接以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張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該主張的,合同自起訴狀副本或者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對方時解除。
  • 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不通知工會,要賠償
    【網友提問】我因為曠工被單位開除,但是我們公司有工會,在法律上如果單位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工會有沒有什麼作用?法律有沒有什麼說法?【律師解答】 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引發勞動爭議糾紛。
  • 違法解除員工勞動合同,外企德科支付賠償28000元
    被告在庭審中未明確是否收到上述郵件,在本院指定的期限內亦未書面確認是否收到上述郵件,應承擔不利的法律後果,本院視為被告收到了上述郵件。 2019年2月22日,原告向被告寄出一份《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該通知書的主要內容是:因被告未按照公司規定進行待崗,連續曠工已超過3個工作日,現決定與被告解除勞動合同。
  • 民法典中合同解除的10大變化
    情勢變更下的解除權; 以及《民法通則》第115條,明確了合同解除與賠償損失之間的關係。 4、增加了解除通知中的自動解除內容(第565條第1款第2句)通知載明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不履行債務則合同自動解除,債務人在該期限內未履行債務的,合同自通知載明的期限屆滿時解除。
  • 員工拒籤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公司怎麼有效送達?(實務課)
    6、合同中能否約定員工未提前30天通知辭職需賠償一個月工資?7、員工辭職未提前通知造成公司經濟損失,是否需賠償公司損失?公司如何舉證?8、員工不辭而別(自動離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解除?公司如何操作才可避免風險?9、員工不辭而別(自動離職)後,尚未發放的工資公司能否不予發放?
  • 解除合同的法定事由與效力有關問題
    晏豔律師表示,合同解除後,從公平原則出發,受損的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請求損失賠償。三、合同解除效力之損害賠償而對於損害賠償,晏豔律師表示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均規定,合同解除與損害賠償可以並存。但對於損害賠償的範圍,有不同觀點。
  • 失業金最多可以領多少個月, 領了失業金有什麼影響?
    2、勞動者非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具體包括: a、終止勞動合同的;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b、被用人單位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