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不能使用暴力,長大後心理陰影難消去,家長應該多注意

2020-08-27 釘貝丫

「棍棒下面出孝子」這句話給多少孩子造成童年的陰影了。以前的封建社會這句話可能有效果,但是現在已經是新社會,時代在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都和以前不一樣了,當然不能再隨意打罵孩子。有的家長可能覺得誰家的孩子不挨打,打一下也沒什麼,但是孩子們的心理陰影卻也是一輩子難以消除掉的。

隔壁村有個女孩,父母重男輕女她從小就因照顧不好弟弟而挨各種打罵。上學後也是經常低著頭含胸駝背,不敢和別人說話。後來上了大學遠離了父母性格才慢慢變得開朗些,但和父母的關係卻越來越不好,父母如何彌補都沒有用。在不同家庭長大的孩子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有的人被父母小心呵護是家裡的寶貝,生活的快樂幸福;有的卻很不幸,在父母的打罵中遭受著委屈。這兩種家庭模式下長大的孩子會有什麼的不同呢?

性格方面

這是最直觀的感受了,被暴力過的孩子性格自卑又敏感,非常的孤僻,也唯唯諾諾的,在自己的父母面前也不親近,對父母心中有一種怨恨,不明白父母為什麼要這樣對自己。長大後自然和父母不親近,甚至想逃離家庭,由於自身的性格原因也很難交到一些好朋友。而那些從小被父母寵愛的孩子,身上就會有種自信、樂觀、吸引人的氣質,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

平時的行為舉止上

正常家庭生活的孩子們,都被教育的很好,平時和別人相處也很客氣,彬彬有禮。而那些有被暴力對待過的孩子有時候會有一些偏激的行為,帶著一種固執的感覺,可能還會不經意爆出髒話等等。和那些彬彬有禮的孩子們不一樣,因為脾氣,性情問題,也很難交到一些真心的朋友。

心理的健康狀態

在平常家庭裡邊長大的大多數孩子們心理狀態都是正常的,但是有許多遭受過暴力的孩子心理不健康。他們想不通為什麼一點點小事都要被打罵。長大後有些甚至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曾經看到過一個新聞,一個人販子在接受採訪時說:自己小時候受到家庭暴力,長大了就想要報復社會,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小時候的家庭暴力使他變成了一個有精神問題的人,如果沒有被暴力過,說不定就是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而「家庭暴力」,也改變了他的一生。


平常生活中打孩子的,可能也只是因為一點點的小事,而家長脾氣暴躁,孩子一頂嘴就開始打。所以家長們也控制一下自己的脾氣,不要隨便朝著孩子發脾氣,孩子犯了錯誤,先耐心詢問為什麼犯了錯誤,耐心去教導孩子,不然打了孩子也不消氣,看見孩子的可憐樣子自己也心疼,得不償失。

打一次兩次沒什麼,打的多了不僅破壞了孩子和父母的感情,而且會讓孩子有心裡陰影,所以家長們有話好好說,不要只會用打孩子的方法來教育!

相關焦點

  • 即使恨鐵不成鋼,家長也不能對孩子使用這種暴力,會毀掉娃的未來
    導讀:即使恨鐵不成鋼,家長也不能對孩子使用這種暴力,會毀掉娃的未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即使恨鐵不成鋼,家長也不能對孩子使用這種暴力,會毀掉娃的未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時候被暴力對待,長大後如何正確處理心理問題?超職教育心理說
    當我們看一些罪犯的童年時代會發現,他們的所作所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源自於童年時的心理陰影——被毆打,責罵,甚至是虐待等等。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家長們往往不會主動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有什麼問題,但「暴力」對待,常常會引發自己和孩子的痛苦。
  •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可怕?全優加來告訴你
    很多人說到家庭暴力,就想到女性群體,往往忽略到孩子也可能遭受到家庭暴力,並可能會留下陰影,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麼究竟父母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是暴力? 全優加表示,不僅僅是身體的上的暴力才叫家庭暴力,語言、冷漠、父母對孩子的不理解,都是家庭暴力的體現。
  • 「暴力」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不容忽視,家長管理好情緒,才有好結果
    俗話說:「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十月懷胎生下孩子並不意味著結束,而是一段新的開始。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家長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決定了孩子的人生軌跡。脾氣比較暴躁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容易激動,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實施暴力,想通過這種方法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改正,但是這樣很容易造成親子之間的隔閡,讓孩子越來越遠離家長,造成溝通上的困難。
  • 在家庭中,請家長停止對孩子的暴力
    暴力傷害的不止是身體1)影響孩子性格由於家庭暴力的影響,孩子的性格可能會走向極端一種是由於家長的打罵變得沉默寡言,內向。而還有一種便是變得格外暴力,牴觸家長,出現叛逆的情況。2)心理疾病由於家長的打罵,孩子內心受損,留下心理陰影,使孩子可能患上心理疾病。據調查,大多數心理疾病患者在童年時,都受到了家庭暴力的影響。
  • 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別不信,這是孩子的心理陰影
    那麼,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一、父母情緒失控,是孩子見過的最可怕的場景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當最親近的人發生爭吵時,孩子產生會害怕、焦慮的負面情緒。同時,父母爭吵的場面也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一生的心理陰影,家長要重視
    每次我看到堂哥委屈落淚的時候都會深深的同情著,如今堂哥已經長大,我看不到他開朗的一面,因為他滿身竟是悲傷。所謂的語言暴力,根據心理學家解釋:「使用謾罵、詆毀等方式的語言使人的精神上與心理上受到傷害,屬於精神傷害範圍。很多情況下,語言暴力存在於不平等的關係上,受害者往往缺乏自我保護的力量,因此才會遭受語言暴力。」很顯然,堂哥和那則報導中的小女孩都屬於受害者。
  • 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會間接影響孩子未來的成長趨勢。 當然,這並不一定需要一個幸福的家庭,但如果家庭充滿了身體和語言上的暴力,那麼孩子一定是好的。 然而,孩子住院後,孩子還在病床上談論這句話,所以李女士想知道是否有什麼問題,所以她拿起包檢查,但沒想到檢查後心情會崩潰這麼多
  • 語言暴力對孩子傷害大,家長需深思背後心理,3招讓父母好好說話
    對孩子實施「語言暴力」,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汪涵在一檔節目中曾經說:「不管什麼時候我們傷害最深的人永遠是我們身邊最親密的人,我們常犯的錯誤就是對別人友善,對親人苛刻,把挖苦、諷刺、謾罵,施加到孩子身上,從小被父母語言傷害過的人不在少數,往往長大後變得自卑,在遇到困難時自我否定。」
  • 父母經常對孩子做這三件事,他長大後難有出息,看看你中了幾件?
    父母經常對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長大後大多很難有出息1)大呼小叫家長的當眾打罵以及懲罰,對於自尊心形成初期的孩子是嚴重的傷害,這種打罵會摧毀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也摧毀孩子的自尊,甚至摧毀了孩子原本健康發展的心理。父母這樣的教育方式將很難教育出一個優秀、有出息的孩子。
  • 這3種家庭的孩子,在學校不會受歡迎,長大後也很難有大作為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港灣,家庭對孩子一生的影響也是特別大的,家庭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和指導,就會影響他們心理的發育和認知,更會對孩子在求學和走向社會的路上產生不同的結果。孩子如果從小在這幾種家庭中生活,那麼他們在幼兒園或是在以後的社會都難會受歡迎。為了孩子更好的將來,家長儘量不要讓家庭成為這樣的環境。
  • 家庭教育:暴力懲罰是最差的教育方式
    「打屁股」是對孩子的一種暴力懲罰方式,也是最無能的懲罰方式,雖然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多大傷害,但卻會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陰影,這種心理陰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長大後的學習和生活。如此說來,在家庭教育中,是不是不能對孩子採取懲罰手段了?當然不是。懲罰是一種教育手段也是一種隱形的家教藝術,更是一種家教智慧,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多出自這幾種家庭,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都來自下面這幾種家庭,父母們一定要看看,重視起來啦...↓↓↓喜歡向孩子「哭窮」的家庭知乎上有個提問:「家長對孩子哭窮會有什麼影響?」其實,很多家庭並不是「沒錢」,父母只是想通過對孩子「哭窮」來教育孩子更懂事。從表面上看,「哭窮」家庭長大的孩子,很早就學會節儉、懂事了;但是,孩子內心的自卑,從與人打交道開始,會逐漸升級。「哭窮」給孩子造成的自卑心理,會一直根植心底,影響著孩子的生活觀、婚姻觀,甚至終其一生也難以自愈。
  • 從沒有所謂的「刀子嘴,豆腐心」,家長的語言暴力,孩子承受不起
    有一次芹芹接到孩子班主任的電話,對方說兒子有些自卑,也不參與活動,希望家長注意教育方式。對此,芹芹解釋了幾句:&34;長大後,孩子在家裡越發安靜,上大學之後,只有過年才回家。俞敏洪曾經說過:&39;刀子嘴豆腐心&34;家長的心夠狠,才會任由自己情緒失控對孩子說出各種語言暴力,並且不知錯、不道歉、不悔改。但是,&34;&34;之類的語言暴力,卻會成為孩子的心理陰影,孩子根本承受不起。
  • 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心理影響
    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可以說是無法估量的,孩子經常挨打或挨罵(家暴),會產生嚴重的心理扭曲,將會影響孩子的整個人生。這種皮肉之苦,會使他們產生怨恨、逆反、畏懼、自卑、無助、暴躁、孤獨、撒謊、固執等心理。事實證明,如果一個孩子經常挨打挨罵,那麼他有可能會出現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態和心理偏差。做家長的千萬要注意!!!
  • 愛孩子,父母請不要使用「語言暴力」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相信不少家長都對孩子使用過「語言暴力」,但是可能你還沒有意識到,這些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可能比棍棒式教育還要可怕!,因為孩子不能反駁父母的教訓,長此以往地發展,容易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導致孩子養成討好型人格、沒信心、懦弱、甚至模仿家長對他人使用語言暴力等,這種傷害一般都是隱藏的,甚至連孩子自己都不知道,等孩子長大之後就可能會爆發。
  • 家庭暴力困擾著孩子,我應該如何糾正並調整孩子的心理狀態呢?
    有家長問:家庭暴力困擾著我的孩子們,我應該如何糾正一個2歲和4歲孩子的行為,並調整他們的心理狀態呢?我要告訴所有的家長朋友們:任意形式的家庭暴力都必需制止!對孩子家暴,會讓孩子:1.身體受到傷害,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發育;2.心靈造成長期、很難撫平的創傷;3.學會用暴力解決問題,會跟同學打架鬥毆,怨恨和報復社會等等負面情緒。
  •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竟然這麼大!
    最近瀋陽心理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暴力語言可能成為最平常的殺人武器。 它來自「這麼簡單都不會,你是豬腦子嗎?」「你不嫌丟人,我還嫌丟人呢!」諸如這些我們似乎還很熟悉的訓斥。一個鮮為人知的研究表明,在中國,青少年犯罪與童年時期遭受語言暴力之間有強烈的聯繫。
  • 家長經常說的3句話,是對孩子的「語言暴力」,句句擊潰孩子的心
    很多長大後存在心理缺陷的孩子,他們的童年或多或少都經歷過父母的「語言暴力」。父母習慣性地批評、嘲笑、譏諷、詆毀孩子,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語言暴力。3句話,是對孩子的「語言暴力」,句句扎心1.你是豬嗎?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自己和孩子的溝通的方式,不要讓自己的話語,成為傷害孩子的利器。
  • 父母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遠比你想像的要大很多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師,家庭是孩子最早開始接受教育的地方,如果這個地方不能給孩子健康的學習環境,後果是不可設想。家暴對於孩子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全面的爆發出來。父母俱全、家庭和睦的學生表現較好,感情也比較穩定,吸毒的比率也比那些來自父母離婚的家庭低得多。而要維持家庭和睦要從日常的生活細節做起,親人多做感情交流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