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家庭的孩子,在學校不會受歡迎,長大後也很難有大作為

2020-09-03 哇哦寶貝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港灣,家庭對孩子一生的影響也是特別大的,家庭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和指導,就會影響他們心理的發育和認知,更會對孩子在求學和走向社會的路上產生不同的結果。

孩子如果從小在這幾種家庭中生活,那麼他們在幼兒園或是在以後的社會都難會受歡迎。為了孩子更好的將來,家長儘量不要讓家庭成為這樣的環境。

1. 冷暴力的家庭

現在有一種暴力叫做冷暴力,就是不動手也能帶給別人強勁的殺傷力。現在很多家庭恰恰也有這樣的徵兆。父母平時工作壓力大,很多負面情緒難以發洩,只能憋在家裡爆發。稍一不順心就朝著親人和孩子吼叫,或者直接生悶氣,對孩子不管不問,冷眼相對。

很多時候,幼小的孩子並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惹父母生氣,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做才能讓父母好好地看自己一眼,在這樣的冷暴力下,孩子唯一能做的就是沉默不語,默默的躲在桌角,大氣不敢出,也不能去打擾父母。長此以往他們會膽小自卑,變得驚恐,總喜歡獨處,不敢和別人交流。在幼兒園的群體生活裡,這樣性格的小朋友會難以合群,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也會成了常事。

2. 暴力家庭

相比於冷暴力,充斥著暴力的家庭會更嚴重。有些家長信奉,棍棒下出孝子,孩子的行為和意識都是在父母的棍棒下去強行糾正。這樣的家長是專制的,也是粗暴的,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依靠打罵來解決。

孩子的童年被暴力充斥,會讓他們脆弱的心靈變得更敏感。暴力陰影籠罩的孩子會出現兩個極端,可能會膽小怕事,變得神經敏感多疑,也或許會在暴力的打壓下逆風而上,激發內心的叛逆和扭曲,會同樣用暴力去應對家人,傷害周圍的人。幼兒園肯定不會歡迎一個暴力分子,而這樣的孩子走向社會除了肆意揮霍武力,也難有太多社會需要的價值。

3. 寵溺孩子的家庭

孩子需要寵愛,但是過分的寵愛就容易變成寵溺。從小包辦孩子的衣食住行,幫助他們解決任何問題,也縱容孩子所有的壞脾氣和缺點。在這樣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表面是得到一種優渥的成長環境,其實只剩下了被慣壞了的人生。太寵溺孩子,他們就表現得恃寵而驕,在和別的小朋友相處時,橫行霸道,任意指揮他人。可是幼兒園和社會總歸不是自己家,沒有人願意理會孩子這些壞習慣,走向社會更不可能為被寵壞的孩子買單。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太重要了,孩子更多的時間是在家庭裡成長的,一個和諧友愛的家庭會讓他們更快樂健康的成長。希望家長都能給孩子營造一個更舒適更友愛的成長空間。

1. 不要在家中釋放壞情緒

家是講愛和溫暖的地方,家長心情不好時要儘快調節,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孩子的心情。更不要採取暴力和冷暴力,給孩子多一點的溫柔,少一點暴力和打罵,這會讓孩子心理更有安全感。良好的心理狀態才能讓孩子更好地在社會中立足。

2. 多和孩子溝通

孩子自閉,不合群,往往是在人群中得不到存在感,而這大多是因為他們在家裡就有同樣的感受,孩子們會誤以為大家都不喜歡他,慢慢就開始自我懷疑,逐漸遠離群體。孩子其實特別需要家長的交流互動,多問問孩子內心的需求,別那麼冷漠,給孩子多一個擁抱也會溫暖他們孤獨的心。

3. 家長適當的放手

掌握好寵愛與寵溺的界限,不要一味的寵愛,讓孩子更多的獨立去應對,去學會分享,學會在集體中互相幫助,孩子有了集體意識,就會更具有責任感,能在社會中立足。

家庭教育很重要,可立足於集體和社會對孩子更重要。如果家庭教育還有所欠缺,那家長要儘快的修正,我們要像澆灌小樹苗一樣,幫助孩子茁壯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參天大樹。

相關焦點

  • 這幾種孩子小時候很聰明,但長大後卻不會有出息,還特別招人煩
    導讀:這幾種孩子小時候很聰明,但長大後卻不會有出息,還特別招人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幾種孩子小時候很聰明,但長大後卻不會有出息,還特別招人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從小有3種表現,長大後難有作為,「七歲看老」並非說說而已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人們總是認為孩子在幼兒時期的表現將會伴隨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事實上,這種想法的確有著一定的道理。幼兒時期是一個人形成基本認知理念,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在這個時期沒有形成正確的三觀,沒有塑造出良好的性格,長大後也很難會取得成就成為優秀的人。
  • 3種看似聰明,實則是「假聰明」的孩子,長大後多半難有出息
    這3種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卻很難有出息因為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很容易變得越來越自私,雖然他們小時候看起來很聰明,但實際上他們的這種「聰明」最後是會害了他們的,這種孩子長大後往往都會因為目光短淺,心胸狹窄而難有出息。
  • 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難有出息,第一種就被人嫌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有出息,因此會採用各種途徑來測試自己孩子未來會不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通常父母們都從孩子的行為舉止、對事態度、處事表現等地方來觀察孩子,但是有一個地方卻總被忽視,那就是孩子吃飯時的表現,吃飯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做的事情,父母們根本聯想不到把吃飯作為觀察孩子能否有出息的一個考察點
  • 「七歲看老」並非無稽之談,小時候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難有作為
    長大後沒多大出息的孩子,從小會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正確引導!自從孩子出生以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中國式家長」從小便教育孩子,盼望著有朝一日孩子能夠有所作為。雖然能否有所作為是幾十年的結果,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並非全無道理。
  • 沒本事的爸爸,最喜歡做這3件事,孩子長大後很難有出息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認為,孩子成長的高度和父親有很大關係,這3種爸爸沒本事,對孩子影響很惡劣。1、「被動型爸爸」他們不會主動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不管為孩子做什麼都不會說出來。在這一環境下,孩子很難會表達自己的感情,工作生活中可能會有交流障礙。
  • 長大後容易有出息的孩子,大部分來自這3種家庭,父母別不重視
    導讀:長大後容易有出息的孩子,大部分來自這3種家庭,父母別不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長大後容易有出息的孩子,大部分來自這3種家庭,父母別不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3種孩子看起來「鬼靈精」,長大後難有出息,不妨對照下自家娃
    小明的父母和親戚朋友們也覺得小明長大後一定能幹出一番大事業,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然而某一天小明的媽媽去接小明放學時,幼兒園老師拉住小明媽媽,悄悄的問小明媽媽,小明會不會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小明媽媽震驚了一下。只聽到幼兒園老師說:"小明在學校倒是不惹事,就是發現他經常說謊,有時候甚至偷偷的拿別的小朋友的東西。
  • 這3種孩子越長大越"醜",不管小時候多好看,大了也不會好轉
    今日問題:什麼樣的孩子越大越&34;?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生命的延續,每個孩子在父母眼裡都是完美的,但是隨著後天的家庭引導和自我規範,孩子們從外表到內在都會各有不同,有的孩子氣質修養讓人羨慕,有的則恰恰相反。
  • 這幾種家庭易養出小氣的孩子,長大後難有出息,看看你在其中嗎?
    孩子的教育問題藏有很大的學問,有些父母很會教育孩子,把孩子培養得很優秀;而有些家庭教出來的孩子,身上存在很多不好的習慣。從孩子小時候為人處世的風格,就大概可以看出孩子未來的樣子。孩子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如果比較大方,則更能被他人接受,長大以後也可以較好地融入社會。曉晴有一個五歲的女兒,在上幼兒園。
  • 若爸爸是這3種性格,孩子多半膽小又自卑,長大很難有「大出息」
    「你看看自己這副樣子,哪裡有一點我的樣子?父親對孩子成長和教育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若爸爸是這3種性格的話,孩子多半膽小又自卑,長大很難有「大出息」這3種性格的爸爸,帶出的孩子將來很難出人頭地①將氣撒在孩子身上的爸爸
  • 長大後膽小自卑的孩子,多半生在這3種家庭!
    而且隨著孩子一天天地長大,自尊心也越來越強。你的一個巴掌,可能會讓ta耿耿於懷,甚至不惜放棄生命。前兩天就有一位14歲的少年,因為被媽媽打了幾巴掌,而選擇了跳樓,徹底離開了人世。事情的起因是孩子在學校裡打撲克,老師把他媽媽叫到學校批評教育,媽媽氣不過便在人群聚集的走廊上狠狠扇了他幾巴掌。
  • 長大後膽小自卑的孩子,多半生在這3種家庭
    孩子不懂事、不聽話時,「打一頓」是很多家長的應對之策。但單純的打罵只能起到震懾的作用,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而且隨著孩子一天天地長大,自尊心也越來越強。你的一個巴掌,可能會讓ta耿耿於懷,甚至不惜放棄生命。前兩天就有一位14歲的少年,因為被媽媽打了幾巴掌,而選擇了跳樓,徹底離開了人世。
  • 若爸爸是這3種性格,孩子多半膽小又自卑,長大很難出人頭地
    導讀:若爸爸是這3種性格,孩子多半膽小又自卑,長大很難出人頭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若爸爸是這3種性格,孩子多半膽小又自卑,長大很難出人頭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這3種特點的媽媽,是家庭的福氣,孩子長大會更有出息
    有這3種特點的媽媽,是家庭的福氣,孩子長大會更有出息在一個家庭中,媽媽是陪伴孩子最多的一個人,如果媽媽的格局眼界都比較高的話,那麼教育出來的孩子肯定也不會目光短淺,這樣的媽媽也會將孩子教育的更好。今天小白就和大家說說有這三個特點的媽媽是一個家庭的福氣,孩子也會被教育的更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3種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長大後成就不會高,不妨對照下
    而相信很多人都願意相信,這個孩子以後很有可能會像被預測的一樣&34;。同樣是家庭教育,有的教育為孩子一生打下良好基礎,有的教育卻註定孩子不會有什麼成就。這3種家庭教育下,孩子很難有出息,甚至連日子都過不好對孩子溺愛放縱家長心疼孩子很好理解,但心疼過了度就成了溺愛,短時間內確實會讓孩子過得很甜蜜,但從長久來看,這確實不折不扣地在坑娃。
  • 孩子吃飯時做這3件事,長大後難有大作為,每一種都讓人厭煩
    一個人若想成功,就會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細節,無論是吃飯丶睡覺,還是學習丶走路,都會顯得彬彬有禮,畢竟有良好的成長環境丶家風家教,這樣的孩子想不成功都難。我們通常發現,考高分的考生,十分注意細節,無論是糾正錯題,還是助人為樂,都會辦的十分妥當。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多半是來自3種家庭,父母要警惕
    就為了這句「為了孩子」的話成了許多家庭的一個魔咒,父母因為孩子的事過得不好,卻不知孩子因為這樣的父母承擔了很多原本不該承擔的壓力和痛苦。1、 溺愛孩子的家庭過於溺愛不是愛而是害,過於溺愛孩子會折斷他本來可以獨立的翅膀,因為父母把所有的挫折和困難都擋在身後,不讓孩子承擔經歷,在這樣的環境成長的孩子,長大後心理承受能力非常差,稍微遇到困難或挫折就會讓崩潰,甚至選擇了輕生。我在網上就看到有一個男大學生就因為失戀就跳樓自殺。
  • 這四種家庭養大的孩子,長大以後往往性格自卑,希望你的不會
    後來,經過多次接觸,大家猜知道他的原生家庭充滿暴力。父親做生意失敗,所以他經常在回家時打罵母親。因此,在這個家庭中長大的阿明,性格很自卑。後來,阿明的事業也受到影響,畢業後一直沒有起色,讓周圍的同學朋友都很惋惜。實際上,在我們周圍,長大後自卑的孩子通常來自以下這四個家庭。1、父母常常貶低子女的家庭。
  • 看似聰明的3類孩子,長大後難有大出息,家長們別高興得太早
    作為家長,大部分都希望自己家孩子一生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在好的基礎上當然也希望孩子能夠事業有成,人生美滿。所以孩子還小的時候希望他聰明伶俐,在同齡人中也是佼佼者。但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聰明機靈的,特別是有些只是看上去聰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