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中院:房屋中介涉刑案件量逐年上升 二手房買賣領域是重災區

2020-12-17 騰訊網

近年來,涉房屋中介人員犯罪案件逐步進入刑事審判視野。12月15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北京三中院召開審理涉房屋中介人員刑事案件新聞通報會上獲悉,由於二手房交易程序繁瑣,產權狀況複雜,風險較高,存在作案的空間,因此成為涉中介人員犯罪的重災區,並且該犯罪有逐步上升的趨勢。

三中院選取該院及轄區法院近5年審結的25起涉房屋中介人員刑事一審案件為樣本進行分析發現,從案由看,其中敲詐勒索10起,佔40%;合同詐騙7起,佔28%;另有詐騙5起,挪用資金、職務侵佔、行賄各1起。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注意到,從犯罪主體看,涉案公司即被告單位約有40%為正規中介,集中在房屋買賣領域;約有60%為「黑中介」,集中在房屋租賃領域。值得注意的是,房屋買賣領域的涉案金額巨大,在40萬元至1200萬元之間,人均損失高達138萬元,對被害人的家庭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房屋租賃領域的涉案金額相對較低,人均損失為1.18萬元,但被害人的間接損失特別是精神方面的損失巨大。

敲詐勒索

零中介費背後的陰謀

據北京三中院副院長辛尚民介紹,房屋交易領域包括房屋買賣領域及房屋租賃領域,其中敲詐勒索案件多發於房屋租賃領域,被害人普遍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折磨。行為人敲詐勒索的常見套路為:通過發布低價房源信息或承諾零中介費等手段誘惑被害人籤訂租賃合同,後以言語威脅、辱罵、騷擾等方式強迫被害人繳納額外費用,若租戶不繳納則製造違約假象,並僱傭打手強迫被害人搬離房屋,拒不退還房租;也有部分「黑中介」通過威脅正規中介公司,壟斷特定小區的二手房買賣、租賃等中介業務,向租戶或買賣雙方索要合作費、好處費。

在劉某等人敲詐勒索一案中,被告人劉某於2016年11月出資購得某中介公司營業執照後,將多套房源對外出租,並承諾零中介費。被害人入住房屋後,該團夥成員便以語言威脅、辱罵、騷擾等方式強迫被害人交納物業費、供暖費、中介費等額外費用,並以多種方式認定被害人「違約」,強迫被害人搬離所居住的房屋,且拒不退還剩餘租金。

法官建議,監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房屋中介公司的規範化管理,設立黑名單制度,並向社會大眾公示;承租人儘量選擇正規的中介公司或線上租賃平臺,不要貪圖低中介費,面對黑中介的敲詐勒索行為,應當及時報警。

合同詐騙

「戲精」中介與黑心賣家唱雙簧

北京三中院經調研,房屋買賣領域中犯罪案件以合同詐騙罪為主,二手房買賣領域是犯罪重災區。一方面,受國家政策影響,北京等一線城市的房屋交易市場以二手房為主,新房存量較少;另一方面,二手房交易程序繁瑣,產權狀況複雜,風險較高,存在作案的空間。例如,有的購房人交付首付款後才發現房屋已被房主出售給他人或房屋存在限制或禁止轉讓的情形,因此承受巨大損失。

在宛某、喬某詐騙罪一案中,房主宛某夥同中介人員喬某以出售北京市朝陽區某套房產為名,在與被害人王某籤訂、履行房屋買賣合同過程中,隱瞞該房產已先後出售給朱某、陳某二人的事實,使用偽造的民事裁定書、虛假監管帳戶等手段騙取被害人王某購房款人民幣510萬元。司法實踐中,中介人員夥同賣方共同損害買方利益的案件較多。

對此,法官提示,房屋中介公司應當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嚴懲違規中介人員,審慎核實房源,避免交易房屋存在產權瑕疵;購房者亦應當保持警惕,及時核實房屋中介人員的身份及房屋產權狀況,儘早進行網籤,鎖定房屋狀態,有效避免一房多賣。

中介詐騙

資金託管應留心 真假帳戶需核實

北京三中院刑二庭張媛法官提示,房屋中介公司應當嚴守企業信譽,將優質的業內口碑作為企業生命線;中介人員亦應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平等對待買賣雙方當事人。但在司法實踐中,中介人員詐騙案件並不罕見,中介人員多以資金託管為名讓被害人將錢款打到其個人帳戶,或虛構具有代理銷售房屋的資質或者購買回遷房等資格,通過偽造虛假文件甚至法院文書的方式騙取錢款。

在被告人黃某詐騙罪一案中,黃某2019年6月入職北京某地產公司馬坡門店。2019年7月底,在黃某居間介紹下,仵某、茹某購買程某位於順義區的房屋一套,總價款人民幣348萬元。因仵某、茹某無購房資格,約定房產由茹某之母,被害人李某(66歲)代持。

2019年7月31日,黃某在代理李某辦理尾款支付業務時產生犯罪故意,為使用購房尾款進行網絡賭博,在李某已辦理專門的資金託管帳戶的情況下,謊稱為了轉帳方便,讓李某把購房款200餘萬元先後分多筆轉入自己名下的銀行帳戶,黃某將該錢款用於賭博。

法官提醒市民,購房資金務必通過第三方資金託管帳戶等資金監管方式匯入,謹慎核實資金監管帳戶的真實性,切忌將錢款直接轉入個人帳戶,以防上當受騙。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朱健勇 實習生 鬍子傲

相關焦點

  • 北京三中院:房屋中介涉刑案件量逐年上升 二手房買賣領域是重災區
    近年來,涉房屋中介人員犯罪案件逐步進入刑事審判視野。12月15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北京三中院召開審理涉房屋中介人員刑事案件新聞通報會上獲悉,由於二手房交易程序繁瑣,產權狀況複雜,風險較高,存在作案的空間,因此成為涉中介人員犯罪的重災區,並且該犯罪有逐步上升的趨勢。
  • 三中院通報:二手房買賣成涉中介人員犯罪重災區
    近年來,在二手房買賣領域,涉房屋中介人員犯罪案件逐步進入刑事審判視野,且有逐步上升的趨勢。記者從今天上午北京三中院召開的新聞通報會上獲悉,由於二手房交易程序繁瑣,產權狀況複雜,風險較高,存在作案的空間,因此成為涉中介人員犯罪的重災區。
  • 二手房買賣成「中介」犯罪重災區
    本文轉自【北京日報】;本報訊(記者 張蕾)近年來,在二手房買賣領域,涉房屋中介人員犯罪案件逐步進入刑事審判視野,且有逐步上升的趨勢。記者日前從市三中院召開的新聞通報會上獲悉,由於二手房交易程序繁瑣,產權狀況複雜,風險較高,存在作案的空間,成為涉中介人員犯罪的重災區。有的購房人交付首付款後才發現房屋已被房主出售給他人或房屋存在限制或禁止轉讓的情形,因此承受巨大損失。
  • 房屋中介犯罪案件有逐步上升趨勢 買房租房要防不法中介人員
    近年來,在二手房買賣領域,涉房屋中介人員犯罪案件逐步進入刑事審判視野,且有逐步上升的趨勢。記者從今天上午北京三中院召開的新聞通報會上獲悉,由於二手房交易程序繁瑣,產權狀況複雜,風險較高,存在作案的空間,因此成為涉中介人員犯罪的重災區。有的購房人交付首付款後才發現房屋已被房主出售給他人或房屋存在限制或禁止轉讓的情形,因此承受巨大損失。
  • 北京三中院:中介涉刑事案件呈上升態勢!買房租房時多長個心眼!
    房屋交易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絕對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不管是房屋買賣還是租賃,都少不了跟中介打交道。然而近幾年,房屋中介人員涉及刑事案件的數量呈上升趨勢,不少買房人、租房人遭受了不小的損失。12月15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就召開了審理涉房屋中介人員刑事案件的新聞通報會。
  • 城西法院:房屋居間合同糾紛逐年上升 法官究悉原因減紛爭
    自2018年以來,城西法院受理的居間合同案件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且上升幅度較大。2018年至今所有已受理的89件全部是房屋買受人、出售人與房屋中介公司因房屋買售過程中中介費的約定、支付導致的居間合同糾紛,其中房屋出賣人、買受人作為原告起訴的案件有36件,剩餘53件全部是中介公司作為原告要求房屋買受方支付中介費的案件。
  • 【以案說法】買賣二手房合同解除 中介費用如何算?
    【以案說法】買賣二手房合同解除 中介費用如何算?,很多人會選擇房屋中介來協調諸多事宜,房屋買賣結束後,中介也能拿到一筆可觀的中介費用。然而,當房屋中介忙了一圈後,買賣雙方卻因為某種原因解除了買賣合同,此時中介該如何收取費用呢?近日,句容法院就審結了一起這樣的案件。 句容某中介機構向句容法院起訴稱,買方葛某、賣房施某在其處辦理房屋買賣,並與2019年1月7日籤訂了《房屋買賣契約》,房屋總價款295萬元。半月後,該中介又為雙方在不動產登記中心進行了網籤。
  • 二手房不通過房產中介的買賣及過戶流程
    文 UC資訊平臺 作者:房簡單隨著購房的人越來越多,現在二手房市場的規模越來越大,很多購房者開始選擇購買二手房。因為房產屬於大宗交易,涉及的金額巨大,而且房產需要去房管部門辦理過戶,所以大部分購房者買二手房都是通過房產中介,這樣更為保險一些。
  • 北京三中院:快遞公司、外賣平臺等成為個人信息洩露重災區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北京三中院:快遞公司、外賣平臺等成為個人信息洩露重災區新聞通報會現場。 北京日報客戶端 圖12月4日,北京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通報涉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件審理情況。通報指出,酒店、快遞公司、外賣平臺等企業成為個人信息洩露的重災區,數量呈現爆炸式增長態勢,非法購買方式最多。「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繫方式、住址、帳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 二手房買賣中介吃差價,還想收中介費?
    二手房交易過程中,房產中介暗中扣下4萬多元差價。此事穿幫後,買賣雙方轉而委託其他中介公司完成後續過戶及交易手續。原房產中介對此無法接受,起訴買賣雙方索取中介費。今天(11月2日),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結此案,法院判決原房產中介無權向買賣雙方收取中介費。
  • 二手房買賣房屋評估費如何收取
    1、免費評估:目前除了具有專業資質的房產評估公司以外還有一種新型的網絡二手房評估也已趨於成熟。國內幾家大型的房產類網站、或者擁有房產頻道的綜合性網站均開始為消費者提供免費二手房估價這一服務。 2、付費評估:房產評估是二手房交易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
  • 買賣雙方過河拆橋,留下中介風中凌亂
    買賣雙方過河拆橋,留下中介風中凌亂 2020-05-24 0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二手房中介做網籤好不好?房中介做網籤須知事項
    [導讀]近這幾年來越來越流行房產買賣網籤合同,雖然說網籤是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如果自己不小心的話,也會落入居心不良的中介商家圈套,下面文章就給大家詳解一下關於二手房中介做   近這幾年來越來越流行房產買賣網籤合同
  • 二手房交易風險多居間服務謹慎合規
    近年來,二手房交易活躍度不斷提升,在實際買賣過程中,買賣雙方多委託房地產經紀公司提供居間服務,代為辦理交易手續,因此,涉及二手房居間買賣的訴訟案件也在逐年增多。在居間服務中,有的中介承諾可辦理貸款但逾期未辦理,有的是房屋被查封無法過戶產生糾紛,有的則涉及籤訂居間合同後私自買賣是否需要承擔中介費的問題。
  • 買賣合同上一句手寫的話 讓房屋中介白忙一場,為啥?
    二手房買賣,難免要跟房屋中介公司打交道。不論是買房者,還是賣房者,在與中介公司籤訂合同時,一定要注意合同條款的約定,以免各自利益受損。中介追討3.5萬元服務費房屋順利賣出去後,劉枚也鬆了一口氣。然而,中介公司卻拿著那份《房地產買賣及居間合同》,向她追討3.5萬元居間服務費。中介公司認為,自己提供了居間服務,積極促成合同成立,並約定買賣雙方應在籤訂合同時各向居間方支付居間服務費,但是事成之後,劉枚拒絕履行支付義務。
  • 不通過中介,如何購買二手房?流程是怎樣的?
    特別是在一些房產中介行業競爭較小的城市,房產中介的收費是很亂的。我給他說了一下二手房的交易流程和注意事項,至於自己辦理還是找中介就看他自己的選擇了。在我看來,二手房交易並不複雜,主要還是因為我幹過這一行,對於普通購房者來說,二手房交易可能還是挺複雜的。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不通過房產中介,如何購買二手房。
  • 二手房買賣相關的11個重要事項
    1.因為二手房買賣所牽涉利益較大,買賣雙方矛盾激烈,無論是提高房屋價款繼續履行合同,還是解除合同支付違約金,雙方的訴求預期差距較大,調解難度大,以調解方式結案的案件僅有兩成左右。2.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不適用不動產所在地管轄的規定。3. 房屋買賣合同的履行需要買賣雙方配合辦理各種手續,而合同中並非對所有手續都約定完備,對於合同中沒有約定的手續,買賣雙方大多通過中介機構或者自行電話聯繫,因此案件審理中買賣雙方大多舉出錄音、微信截圖等證據來證明交易過程,這類證據常需要司法鑑定。
  • 北京樓市反洗錢 開發商、中介化身「朝陽群眾」?
    從明星吸毒到賣淫嫖娼,再到刑事案件,「破獲」許許多多大案,似乎無處不在的「BJCYQZ」(北京朝陽群眾)被人們戲稱為與中情局、克格勃、摩薩德、軍情六處並列的「世界第五大王牌情報組織」。  近日北京又迎來新一彈房地產政策,這一次,實力超群的「朝陽群眾」可能將吸收一股新鮮血液——房地產開發商和中介機構,他們的任務是「反洗錢」。
  • 房屋買賣居間服務有瑕疵,中介費用應返還
    基本案情:王某與甲中介公司籤訂房屋獨家出售委託協議。後甲中介公司促成王某與楊某籤訂房屋買賣協議。協議履行過程中,因房屋已經網籤在王某名下,無法以原先預定的方式進行「更名」,各方產生爭議。張某向法院提起訴訟,王某亦提起反訴,法院判決解除雙方房屋買賣合同王某返還張某定金3萬元。
  • 二手房買賣可以自己去銀行貸款嗎,如果不行中介一般多少手續費?
    我們常說二手房交易市場,比新房的交易市場更為的複雜,稍微不注意,各個環節都可能引發一些合同糾紛和經濟損失。在我們身邊,仍然有很多的購房朋友,對二手房市場不是特別的了解。因此,偶爾他們也會問-買二手房的時候可以自己去銀行貸款嗎?如果不行的話,中介幫忙辦理,一般多少手續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