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受冷空氣影響,惠州市氣溫驟降,陰雨連綿。城內大大小小火鍋店瞬間熱鬧起來。寒冬雨夜,親朋好友、一家老小圍爐暢談、把酒同歡,暢快至極。然而,上周五山西省壽陽縣一間火鍋店發生爆炸,奪去14人的生命,這讓市民在吃火鍋時多了一份顧慮。有網友在西子論壇上發帖稱,火鍋店內的煤氣瓶存在安全隱患,希望有關部門給予關注。記者近日走訪了東平、河南岸以及南壇街頭的火鍋店,發現街邊火鍋店大多使用煤氣爐作為熱源,不少火鍋店存在氣瓶老舊、檢查不力等問題;同時,顧客的安全意識不足,在店內抽菸的人不在少數。
南方日報聯合西子湖畔論壇開展調查,73%的網友表示擔憂使用煤氣爐火鍋店的安全,不會再去這種火鍋店吃飯,91%的網友表示儘管用煤氣爐打火鍋味道好,但還是更願意選擇去使用電磁爐的火鍋店吃飯。
隱患??
氣瓶一用十年 店內異味濃重
下午4點半,東平的一家麻辣燙火鍋店剛剛開門營業。店內已經擺開十來張桌子,店家用鋼鐵做了十幾個放置煤氣爐的架子,再將木桌面中間挖空放在架子上。由於場地有限,還有4個鐵架子堆疊著放在店門口,煤氣爐就放在鐵架子上,連接氣瓶用的橡皮膠管就被鐵架壓著,七倒八歪的。
記者剛走進門口,就聞到一股煤氣味,店內服務人員正在搬桌椅、打掃衛生等,對此絲毫不以為然。老闆告訴記者:「店裡的氣瓶已經用了十年了,從來沒出過問題,很安全的!」老闆說雖然他們沒有特地檢查過氣瓶,但是,充氣公司應該會幫他們檢查。
檢查不知如何入手 以為無味就是安全
河南岸的一家潮州菜館最近才開始經營海鮮火鍋。該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自己也很擔心煤氣爆炸,「我們全部身家性命都在這裡,一炸就什麼都沒了。」為此,每天上班和下班時,值班人員會簡單檢查一下氣瓶閥門是否關緊,有無漏氣和異味。「如果漏氣,老闆要罰我們錢的。」
然而,煤氣瓶的檢測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需要檢查煤氣瓶的容積是否變形、剩餘厚壁是否足夠、腐蝕深度是否超標以及氣密試驗是否合格等內容,絕非簡單地「聞起來沒有異味的就是安全的」。
抽菸者隨處可見
在南壇、河南岸的火鍋店,記者看到不少顧客一邊吃著火鍋一邊抽菸,談笑甚歡。即使在工作人員更換氣瓶或者打火時,他們也沒有熄滅香菸,同桌的人也甚少提醒。一位正在吃火鍋的顧客告訴記者,「冬天會經常到大排檔吃火鍋,這裡氛圍好,很熱鬧。雖然用的是煤氣爐,但你並不會太注意。」
對策??
燃氣用戶可要求 燃氣企業上門安檢
按照《廣東省燃氣管理條例》,燃氣經營企業應當每年至少為用戶免費提供一次入戶安全檢查,建立完整的檢查檔案。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用戶,對用戶不遵守安全用氣規定出現安全隱患的,應當提醒用戶整改,用戶應當及時進行整改;用戶不按規定落實整改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停止供氣,並在隱患消除後二十四小時內恢復供氣。用戶應對燃氣經營企業入戶檢查予以配合,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
對此,惠州市燃氣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廣東省燃氣管理辦法》,正規的燃氣公司每年都會對客戶進行上門安全檢查,送氣工人每次送氣上門的時候也會進行簡單的檢查。客戶在平時如果發現燃氣設備有安全隱患也可以主動撥打相關的燃氣企業服務電話,預約燃氣公司技術人員上門進行安全檢查。
該負責人表示,有些客戶安全意識並不高,特別是餐飲業的商業客戶,燃氣公司檢查之後提出整改意見,但是有些客戶存在麻痺思想,覺得麻煩,影響做生意,所以就沒有進行整改,對此燃氣公司也不能強制執行,所以有時候效果並不好。除此之外,燃氣協會也會經常通過向燃氣用戶發放一些安全知識宣傳單張,在媒體播放安全知識宣傳等方式,提醒市民和商戶安全用氣。
該負責人表示,對於一些衛生環境相對比較差的餐飲店,還應該特別注意煤氣軟管的安全質量。由於餐飲店的油煙大,軟管長期處於油膩狀態,容易受腐蝕,此外也容易吸引老鼠和蟑螂來咬食,導致軟管破裂漏氣。「一般軟管應該2—3年就更換一次,餐飲店就應該更經常檢查,發現漏氣及時更換。」該負責人提醒。
擔心事故 商家可投保險
河南岸的一家羊肉火鍋店是記者所見的較為規範的一家。這家店有近40個氣瓶,大約三分之一的氣瓶蒙著一個編織材料做成的說明書,上面標明氣瓶的生產公司和責任險的承保公司;還有一部分氣瓶的瓶體上寫著「下次檢查日期:2016年3月」。
記者致電數家液化石油氣鋼瓶生產廠家,廠家均表示出廠的鋼瓶已經投了產品責任保險,保險期限是四年,賠償額度是數十萬元人民幣。至於鋼瓶上的「檢查日期」,主要起提醒使用者的作用。「每個城市都有相應的煤氣瓶檢測站,我們並不負責事後的檢查」。
氣瓶的使用年限為15年,在產品責任保險過期後,鋼瓶的投保狀況是怎樣的?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產品責任險是針對生產企業而設置的險種,如果是經營場所,若害怕發生火災或者爆炸,可以投「餐飲業經營者責任保險」。「氣瓶是一個大的風險源,另外,爐具、管道、管道和爐具接口的一段都是風險源。餐飲業經營者責任保險可以涵蓋這一部分風險。」但是,該公司業務人員表示目前這一險種很少有人使用。
-提個醒
用煤氣爐打火鍋要注意什麼?
用煤氣爐打火鍋速度快,不僅在餐飲店廣泛使用,在不少農村地區,也深受喜愛。那麼,市民、餐飲商家在使用煤氣爐打火鍋時應該注意什麼?記者採訪了惠州市燃氣協會有關負責人。
1.市民或者商家在採購液化氣的時候,首先應該到正規的燃氣供應站(門市部)購買,拒絕到士多店、糧油店等無牌無證經營的單位購買,此外應該檢查氣瓶是否在有效期內,拒絕使用「黑氣」和問題氣瓶。
2.安裝好之後,學會眼看耳聽鼻聞,檢查是否有漏氣問題,也可以用肥皂水確認。
3.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火鍋店裡,打火鍋的時候,煤氣爐和氣瓶的距離應該保持在1米以上,這樣才能避免氣瓶受熱,壓力增加,引發事故。很多火鍋店將氣瓶放在桌子(煤氣爐)下面,這是不科學的做法。
4.打火鍋時,應該保持空氣的流暢,避免洩漏的燃氣集聚引發爆燃。
5.對於火鍋店來說,服務人員應該進行相應的安全知識培訓。服務人員在換氣瓶時,為了防止因為漏氣引發事故,應該讓臨近的餐桌顧客暫時關閉爐火。
網友聲音
@惠州李哥:在河南岸市場附近有一家牛肉火鍋店,味道很正,以前我們經常去吃的,用煤氣爐燒出來的味道確實比較香,不過該店的煤氣爐設備確實比較陳舊,有些煤氣瓶都生鏽了,想想還是挺害怕的。算了,以後還是少去吃了,在自家打火鍋吧。
@亂搜:位於仲愷區陳江永成街有家火鍋店什麼證照都沒卻開業了,燃燒使用的煤氣爐設備擺放亂七八糟,門口還放了兩個有氣的大煤氣瓶,這些煤氣瓶風吹日曬雨淋存在安全隱患,嚴重影響到附近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喜羊羊火鍋店本月23日發生爆炸致14死47傷,希望有關部門及時處理,以防後患。
@波波:以前在火鍋店的時候經常看到很多人一邊吃著火鍋一邊抽著煙,喝著酒,然後菸頭亂扔,如果扔到煤氣管,那就麻煩了。看了山西火鍋店爆炸這個新聞之後,我都不敢去這種火鍋店吃飯了。
火鍋店聲音
選用電磁爐成本太高口味差
@火鍋店主:記者了解,目前市面上的火鍋店多為使用煤氣爐和電磁爐。在華貿中心、意生廣場等商場內的火鍋店大多採用電磁爐,而在臨街大排檔中多數使用煤氣爐。既然使用煤氣爐存在著安全隱患,而電磁爐安全性能相對較好,為何商家不改用電磁爐呢?
河南岸一家火鍋店的老闆告訴記者,雖然電磁爐相比安全,但是如果將店中的液化氣爐全部換成電磁爐,需要投入一筆較大的資金,另外,改造店內的線路也比較麻煩。該老闆稱,不同熱源的火鍋,涮出來的口味上也有一定的差異,「不少顧客都表示用煤氣爐燒的火鍋味道比較香」。
燃氣行業聲音
黑氣隱患多 市民應拒用
@惠州市燃氣協會:正規供氣企業都會為客戶提供安全檢查等售後服務,不過目前惠州市場上「黑氣」的銷量並不少,佔到市場份額的20%-30%。而很多像餐飲店這樣的用氣大戶,為了貪圖表面上的便宜,經常會購買使用這種黑氣。這些黑氣大多從周邊城市流進來,他們的氣瓶和燃氣都沒有質量保障,容易引發漏氣等安全隱患。而且這些黑氣沒有安全檢查等服務,長期積壓下來的安全隱患就像一個定時炸彈。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建議市民和商家到正規的燃氣供應站購買燃氣,主動拒絕士多店等無證經營的「黑氣」。
@河南岸某燃氣供應站:我們是不會給超期氣瓶、不合格氣瓶充氣的。惠州市質監局曾發文要求,燃氣供應站如果充裝超期未檢氣瓶、「螺絲瓶」或者其他應當報廢的氣瓶,將依照有關規定從重處理,直至撤銷充裝資格。所以我們是不敢違規給不合格的氣瓶充氣的。
部門聲音
發現火鍋店有消防隱患可舉報
@惠州市消防支隊:消防部門有權對火鍋店消防設施和消防通道進行管理,若有消費者發現惠州火鍋店的瓶裝氣擺放或使用影響消防安全,消防設施、消防通道有安全隱患,都可致電消防(96119)舉報,消防部門將第一時間查處。
整治行動還在繼續
@惠州市安監局:液化氣罐、天然氣設施的生產、運輸、儲存、使用等多個環節,由政府多個不同部門監管。從今年6月份起,市安監局、質監局、工商局、公安局、城管等多個部門聯手,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液化石油氣安全整治行動」,對沒有執照超範圍經營、非法經營等多種危害液化石油氣安全的行為進行整治。目前,整治行動還在繼續。
從源頭管住問題氣瓶和黑氣
@惠州市質監局:按照燃氣有關管理條例,質監部門主要在充裝站和門市部環節,監管氣瓶的質量安全,不允許他們使用黑氣瓶,不準給黑氣瓶、過期瓶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氣瓶重裝燃氣,從源頭管住問題氣瓶和黑氣,減少因此而發生的事故。通過這幾年來質監部門的嚴厲打擊,目前在充裝站和門市部環節發現黑氣瓶和黑氣的現象已經比較少了。記者林湧浩 見習記者 錢小敏
(責任編輯:韓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