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1月29日訊(記者謝玲 攝影記者李輝) 冬日裡,沒有什麼比一頓火鍋更加暖心暖胃了。最近一年,武漢的火鍋店一家接一家的開起來,在漢街、花園道等商圈,知名連鎖火鍋店當街對擂的的情況已然出現。記者發現,川渝火鍋的知名品牌幾乎悉數到漢開了分店,跟幾年前活躍在江城美食界的重慶火鍋相比,從服務到菜品及裝修都有了很大創新。
別看四川火鍋開店多,潮汕牛肉火鍋開店也不少,以不辣的口味與紅油火鍋界抗衡,再加上逐漸流行的單人小火鍋,武漢的火鍋美食餐飲,已經出現了三分天下的局勢。
四川知名火鍋在武漢來齊了
還帶來了「川式服務」
昨日6點在漢口花園道,火鍋店蜀九香門口已經有一堆等位的食客。這是一家來自四川的火鍋連鎖店,在當地十分有名,兩年前加盟店開到了武漢。
「牛油火鍋的味道很正宗,跟在成都當地吃到的一模一樣,食材也蠻新鮮,時不時就要來吃一頓。」市民李女士是蜀九香的常客。她還經常帶孩子來吃火鍋,店裡的服務員十分熱情,不僅送兒童餐,還總會送個小玩具。
就在蜀九香的對面,一家驫驫火鍋也悄然開業,這家店也是成都當地的知名品牌。一條街上兩家四川火鍋,不算多的。在楚河漢街商圈,火鍋店更是扎堆,知名品牌到得更起。小龍坎、驫驫、魏少俠等品牌都到齊了,其他口味的加在一起,大概有二十多家火鍋店,這個密集度堪稱武漢之最了。
「店裡的鍋底是從成都空運而來,保證原汁原味。」據蜀九香火鍋店老闆介紹,開業以來,每天要翻臺三五次。除了帶來了成都口味,店裡的服務也向當地看齊,比如等位時有茶水飲料小食,吃飯有圍裙,水果自助,免費贈送飯後甜品等。
記者獲悉,這種細緻而又周到的「川式服務」已經成了很多四川火鍋店的標配,食客吃得開心,也吸引他們成為頻頻光顧的回頭客。
潮汕火鍋異軍突起
主打鮮切牛肉真材實料
去年開始,餐飲界的一股潮汕牛肉火鍋風颳到了武漢。跟四川火鍋主打麻辣紅油口味不同,潮汕牛肉火鍋大多是不辣的,菌湯或骨湯鍋底,食材以鮮切黃牛肉為主,吃的是一個「鮮」字。
在壹方購物中心四樓的掂檔潮汕火鍋店內,進門處就能看見一個廚房工作檯,透明玻璃後,掛著牛肉的不同部位,廚師正在分切牛肉,切好的被迅速裝盤送到食客桌上。
根據不同的部位分為脖仁、匙仁、吊龍、五花趾等,這些牛肉在鍋中燙煮的時間也不同。燙好之後再蘸取沙茶醬料食用。
「潮汕牛肉鍋比較鮮,可以先喝湯,再吃肉,感覺比較養生。」漢口白領湯女士是這家店的常客,她覺得潮汕火鍋清淡又鮮香,冬天吃最舒服,而且沒加什麼很多的東西,吃得是食材的原汁原味。
記者發現,潮汕火鍋去年以來就迅猛開店,大有跟紅油火鍋抗衡之勢,在熱門商圈裡,一般這兩種火鍋店都能找到。目前,陳記順和、潮牛、牛很鮮等品牌都已在武漢開店。人均客單價在八九十元左右。
單人小火鍋也紛紛開店
主打一人一鍋養生系
除了口味上的變化,火鍋的形式上也有了創新。在武漢,一些分餐制的單人小火鍋也在悄然興起。這種火鍋吃得時候一人面前一個獨立小鍋,朋友可以一起拿菜,分別涮在自己鍋裡,不少店裡都生意興旺。
「自己吃自己的感覺乾淨衛生,不用跟別人搶菜,也不用吃別人的口水鍋,省去了很多互相夾菜分菜的麻煩。」白領俞女士覺得這種單人小火鍋比較符合她的餐飲習慣,她經常去吃家門口的那家呷哺呷哺,就是因為是單人鍋。鍋底和菜品都不用遷就別人,自己想吃啥就煮啥。
據悉,這種單人小火鍋經濟實惠,客單價一般在50-80元左右,鍋底的選擇比較多,很多都主打養生派的骨湯鍋、菌湯鍋、番茄鍋等。
在很多酒店自助餐裡,也開始供應這種單人小火鍋,大多是用酒精爐加熱,鍋底非常淺,確實只能供一人食用,但加熱速度比不上電磁爐的小火鍋。業內人士介紹,這種酒精加熱的小火鍋成本價二三十元,酒店裡配備起來比較划算,也能給食客更多選擇。
武漢火鍋市場呈三分天下之勢
能否站穩腳跟還得靠實力說話
記者獲悉,早在十餘年前,在武漢一統天下的還是川味火鍋,當時,秦媽、皇城老媽等四川、重慶火鍋湧入武漢,一度打起價格戰,一頓飯人均消費幾十元。然而,第一代的火鍋大軍,如今還紅火的已經不多,有的甚至關門之後再未出現。
如今,第二波進軍武漢市場的川味火鍋大多是當地的知名品牌,人均消費金額也水漲船高,在武漢餐飲市場上屬於中高端水平。
記者獲悉,一般川味火鍋鍋底58元左右,加上調料費、配菜、肉食之類,一頓火鍋吃下來人均百元上下,這跟第一代的火鍋消費檔次相比,明顯已經提升了。
目前,武漢火鍋市場已經呈現三足鼎立之勢,川味紅油鍋、潮汕白鍋、單人小鍋等三種形式競爭日趨激烈,新亮相的品牌也大多是全國連鎖加盟店,從裝修風格、食材質量把控、服務管理等環節上,都更加規範。
武漢餐飲協會人士分析稱,很多餐飲老闆轉型會選擇開火鍋店,看重的是火鍋店標準化程度比較高,不需要廚師炒菜。近年來,火鍋業內也在做標準化改個,從底料到配菜,每個點都形成自己的統一標準,讓你到哪個店吃到的都是一個口味,這也是火鍋店能夠迅速複製的原因之一。然而,別看火鍋店開得多,倒閉的也不少。知名品牌加盟能帶來強大的粉絲效應,但能在市場站穩腳跟的,靠的還是口味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