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牆外
角樓下
有250多年歷史的紅色圍房
如今搖身一變
成了新的「網紅打卡地」。
故宮又上熱搜了!
這次竟因為開火!鍋!店!
故宮「奉旨」在角樓開了一家火鍋店
迅速走紅
慈禧同款鍋底
聖旨菜單
故宮印章……
餐廳有著濃濃的宮廷氣息↓↓
萬壽菊花鍋
店內主打「萬壽菊花鍋」,相傳是慈禧的發明,每年深秋,慈禧便讓御膳房端出小火鍋,隨後再將洗淨瀝乾水分的菊花瓣放到銀盤裡,一齊擺上膳桌。
@故宮博物院 形容慈禧有時吃菊花火鍋時,待暖鍋中的雞湯滾開即放入魚片或雞片,再次滾開時則酌量投入菊花瓣。開鍋後,肉片、雞湯、菊花各種鮮味混合,鮮美無比。慈禧有時不蘸作料,空口即可吃下許多。
江山社稷蘸料
吃火鍋當然少不了蘸醬,火鍋店以萬裡河山為基礎原型,以江山社稷五色土為靈感,將青紅黃白黑五種顏色調製五種蘸醬,滿足來自四海八方、擁有不同口味偏好的「吃貨」。
聖旨菜單
菜單專門設計成聖旨捲軸,帶來最真切的皇宮體驗。點菜的時候霸氣外露,朕今天想吃.....
「皇家」周邊
用完餐的食客還可以在店內加蓋印章,餐廳將贈送一張角樓專屬明信片,收集控可以在這兒一直「戳」「戳」「戳」!
宮廷御食
某美食點評網站詳情頁介紹,餐廳以乾隆《紫光閣賜宴圖》作為空間主題呈現,展現皇家禮樂、宴會、家具器皿、遊戲等宮廷文化,還原宮廷御食的場景和風貌。
最愛吃火鍋的是乾隆皇帝
宮裡吃火鍋是什麼節奏?
《宮女談往錄》裡說到:「從(舊曆)十月十五起每頓飯添鍋子(火鍋),有什錦鍋、涮羊肉,東北的習慣愛吃酸菜、血腸、白肉、白片雞、切肚混在一起。」
綜觀皇宮界,最愛吃火鍋的是乾隆皇帝。
歷史資料中乾隆膳食記錄:
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早膳第一個菜是燕窩紅白鴨子南鮮熱鍋,晚膳第一個菜,是燕窩鴨子熱鍋;正月十七日,早膳第一個是菜燕窩肥雞魚膾,晚膳第一個菜是野雞熱鍋;正月十八日,早膳第一個菜是炒雞大炒肉燉酸菜熱鍋,晚膳第一個菜是蓮子八寶鴨子熱鍋。
連著三天從早到晚吃火鍋,乾隆皇帝都沒吃膩。果然,「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兩三四五頓!」
又據記載:
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六日的一月內,皇宮裡吃了23種火鍋……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他在乾清宮筵宴宗室,一次辦了530桌火鍋。
餐廳預約爆滿,網友質疑:過度營銷?
有故宮文化加持,餐廳很快就成了北京新晉打卡聖地。據悉,開業以來餐廳就一直處於爆滿狀態,店裡在晚上5點半後才供應火鍋,一直營業到22:00,但不少為火鍋而來的食客下午就在門口排起長隊。
工作人員說,3月10日前的電話預約餐位已經全部訂滿,要想吃火鍋只能現場搶號,目前一晚只有30鍋,先到先得。
對於故宮火鍋,消費者評價不一。在點評網站上,不少消費者都稱讚餐廳環境和創意,但認為價格稍貴,光湯底就128元,人均消費價格在200元左右:
「等位沒有零食和水,和專業火鍋店相比還有些距離。」「有特色,但味道不至於勾人兒,性價比低。」
故宮火鍋店的走紅也在網上引發熱議,有網友點讚故宮推廣讓人眼前一亮!
更有網友直言:餐廳定價過高了...
首批體驗者:環境搞笑又可愛
試運營期間就去嘗鮮的 @阿菲同學很可愛 表示,餐廳環境很「故宮文創」很可愛。阿菲表示,因為故宮不能使用明火,所以火鍋店用的都是電磁爐。同時她認為,來故宮吃火鍋本就是附加體驗,以專業火鍋店的標準來要求不合適。
「奉旨涮鍋」!
約不?
來源:中國日報
編輯:趙子灩 唐芳芳
編審:劉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