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火鍋差點輸了?讓我排隊100桌我也願意等的臺式涮涮鍋

2020-12-19 忘仔深夜食堂

重慶火鍋差點輸了?讓我排隊100桌我也願意等的臺式涮涮鍋。

提起火鍋,大家的腦海裡總是會浮現出四川火鍋的紅油與麻辣,隨著毛肚或郡肝在沸騰的鍋中起落,帶上了紅油的鮮豔,吃得人們大汗淋漓的場景。但大家往往會忽略一個地方的火鍋,那就是臺灣的臺式火鍋。和重慶火鍋的熱情奔放不同,臺式火鍋是精緻而內斂的。

臺式火鍋又被稱為臺式涮涮鍋,大多數都是一人食的小鍋為主。其實涮涮鍋最先起源於日本,一人一鍋,根據自己的喜好增添食材。後來風靡至臺灣,加入了許多臺灣的元素,經過了「本土化」後,變成了地道的臺式涮涮鍋。

除了沿襲一人一鍋的概念,在裝潢上,和其他的火鍋店熱情外放的環境也有所不同,臺式火鍋店自帶著一股「優雅」的氣質。就像性子截然相反的兄弟,各自恣意生長,但一樣的,都是翻滾著的罪惡感。誰也不輸誰,重慶火鍋有它的特色,臺式火鍋也有它的優點。

嘗過了重慶火鍋的鮮香麻辣,抵不住臺式火鍋的精緻誘惑。身為火鍋愛好者的我,不打卡臺式涮涮鍋怎麼說得過去。

這是一家從美國起家的臺式涮涮鍋店,吸收了臺式涮涮鍋的精髓後又開始推陳出新,將做菜的創意發揮到了每個涮涮鍋當中,各具特色,滿足不同口味需求的食客,在這裡可以找到傳統的臺灣麻辣鍋,也可以品嘗到創意的奶蓋鍋或者臭豆腐鍋。說真的,如果只能在廈門選一家臺式涮涮鍋吃,我一定選它。

店裡黑色為主的色調一下子和市面上其他家的涮涮鍋環境區別開來。以黑色為主色調的店見過不少,但有幾家總是會讓人在黑色裡迷失自我,找不到路在何方。這家店雖然也一樣選用了黑色的主色調,卻因為有了燈光的指引而讓人能輕鬆找到座位。

先上的是臺式麻辣鍋。每個地方的「麻辣」二字都因為所處的地理環境而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性格。因為四川盆地的地形原因,導致了水汽聚合在盆地地形中,無法正常擴散。氤氳的水汽讓重慶冠上了「霧都」的名號。濃重的水汽讓重慶人不得不通過吃辣來排除體內多餘的水汽積累,加速自身的新陳代謝,降低「溼氣」積累帶來身體的不適。重慶的麻辣,是粗曠而豪放的,講究的就是暢快淋漓。

臺灣的麻辣則是內斂沉穩的。除了本土的原住民外,因為有了大批福建移民和其他地區移民的關係,口味上複雜而多樣,形成了特有的臺灣飲食文化。講究食補的臺灣人經常會在火鍋中加入藥食同源的食材,讓鍋中的麻辣更具層次感。四面環海的地形特點也讓這裡的海鮮格外豐富,因此臺式麻辣鍋中的海鮮也是必不可少的。經過熬煮的海鮮釋放出來的鮮甜口味,為麻辣鍋增添了甜卻不易察覺的口感。臺灣的麻辣,是豐富而溫和的,講究的是味蕾上的爽快體驗。

說是一人食,但我覺得這一個鍋的分量,兩個女生分一鍋可能正好。蟹肉棒、魚丸、大腸、鴨血、凍豆腐……在沸騰的鍋裡,交織著空氣裡翻滾的麻辣香氣,特別是魚丸和凍豆腐,咬一口就爆汁,所有鮮甜的汁水在入口的一瞬間完全迸發開來,辣而不刺激,是我能夠接受的辣度。

第二鍋來的是招牌臭臭鍋。顧名思義,這個鍋的主角就是臭豆腐。光聞起來臭,但吃起來,豆香就在一瞬間湧現。在沸騰的鍋中不斷湧出「臭香」的味道,每個人都被這份獨特所吸引,吃兩大碗飯都沒問題。

說到飯,裡面的溫泉蛋飯不得不提。粒粒分明的米粒上澆上了特製的臺式拌飯醬油,米飯的正中間,窩著一顆吹彈即破的溫泉蛋。用筷子小心戳開一個小洞,半流動的蛋黃液從洞口流出,金黃的蛋液將上層的米飯包裹得粒粒誘人。將三種碗中的材料用筷子拌在一起後,吃下去才發現裡面其實還有油蔥的相伴。鹹香的飯因為有了特製醬油的關係變得有些甜口,裹上了蛋液的米飯每一粒都飽滿而鮮甜。

小吃都是地道的臺灣小吃。炸甜不辣是臺灣夜市的不敗小吃,選用魚漿酥炸至金黃,炸後的甜不辣口感Q彈,筋道爽滑,每一口都是鮮甜的致命誘惑。酥炸大腸選用了新鮮的優質大腸頭,經過油炸,香而不膩,搭配上了店裡的特質調味粉,將酥炸大腸的鹹香口感更添一分。

特調的蝶豆花拿鐵,因為擁有豐富花青素的緣故,顏色呈現出了璀璨而清透的藍色,味道甘甜,和下層的檸檬汁組合成了唯美的分層,清爽解渴,在燈光下散發出來清透的紫色,是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

飯後的雲端冰淇淋,在冰淇淋上面加上了雪白而蓬鬆的棉花糖。撒上了些許的金箔,看起來大氣而高級。香草冰淇淋甜而不膩,加上清甜的棉花糖,吃起來有趣又好吃,再加上旁邊巧克力夾心棒,甜味層層升級,給這頓大餐畫下了圓滿的句點。

如果下次有人問我臺式涮涮鍋去哪裡吃,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它。讓我排隊100桌我也願意。

相關焦點

  • 用美牛排涮火鍋 臺式涮涮鍋也推「吃到飽」
    用美牛排涮火鍋 臺式涮涮鍋也推「吃到飽」 後來,臺式火鍋西進大陸,廈門也掀起了臺式涮涮鍋風潮,不過很少有店家打出「×××元吃到飽」的招牌。  最近,就有一位臺灣老饕在廈門搞起了「精緻吃到飽」的臺式火鍋。平素去高檔西餐廳才能吃到的美國牛排,在這裡成了涮火鍋的材料;價值不菲的哈根達斯冰淇淋,在這裡卻是無限量供應。
  • 臺北劍潭站美食 富樂臺式涮涮鍋
    推薦這是家愛吃火鍋者必吃的一間店,沒吃過你會遺憾唷!這裡列為必訪美食據點之一,走走走,跟著我來去吃好料啦!這是家用白甘蔗熬湯的創始店,所以湯頭喝下去不會口渴死鹹。  看了一下報導讓我覺得有趣的是,老闆為調配出好吃的湯頭遍嘗了全臺火鍋店並一一分析了對手的優缺點,最後創立出這家富樂火鍋,老闆開店原則秉持著不怕客人吃,難吃的東西絕不端出來,光這點想法就值得讓人給它拍拍手。用餐環境其實空間蠻寬敞的,服務生還不定時的巡邏自動為您加湯 (超貼心的ㄋㄟ) 服務真不錯。
  • 拓展聯盟品牌推薦:廈門知名臺式火鍋-陶鄉涮涮鍋
    長程目標:2020年成為全國涮涮鍋標杆性品牌。   品牌簡介   陶鄉涮涮鍋為廈門知名的臺式火鍋品牌,創立至今十年,獲得廈門當地的美食頭銜,創辦人林志雄總經理將其平時對美食的堅持不執著,成功地落實到門庖的經營理念中,創辦了陶鄉及新陶鄉兩大餐飲品牌,同時於2013年底在泉州萬達開立了陶鄉第一家輕食品牌「鮮時賣(Send Smile)」 。
  • 一人一小鍋 玩味涮涮鍋
    這個時節,如果來個熱騰騰的火鍋,驅走身體裡的寒意,正迎合春捂秋凍的養生之道。這不,不少市民出來悠哉地嘆火鍋了。    說起火鍋,很自然想到一大桌子人圍著翻滾的爐子豪邁揮箸,煙霧瀰漫,高聲談笑之間涮得不亦樂乎。時至今日,火鍋界也在爭奇鬥豔,涮涮鍋就是近年來風靡的新型火鍋。    涮涮鍋源自日本,日文發音為Shabushabu,形容肉類沸湯中煮滾的聲音。
  • 涮火鍋的秘訣你知道麼?什麼鍋涮什麼菜,才是吃火鍋的終極奧義!
    都沒錯,但是影響火鍋口味最重要的一點可能被你忽略了,那就是:什麼鍋應該涮什麼菜?你可能要說,這還要你說麼?麻辣鍋涮肉,清湯鍋涮菜呀!恩,也沒錯,但是再細問一下呢?比如,番茄鍋適合涮什麼?海鮮適合在什麼鍋裡涮?恐怕你的答案就沒這麼篤定了。沒關係,桌兒這就給你一一講明白!主角一:酸湯鍋酸湯鍋,包括番茄鍋、酸菜魚火鍋、酸湯魚火鍋等。
  • 50年前人們如何涮羊肉火鍋?看看涮鍋界鼻祖怎麼做的?正宗夠味
    一說到吃,很多吃貨腦袋裡的饞蟲就開始活躍了起來,有的告訴我該吃麻辣燙了,有的說該吃小龍蝦了,有的說該吃炒米飯了,有的說我該吃涮火鍋了,咦?這個靠譜!涮火鍋還真是有意思!說起涮火鍋,一個人涮肯定沒什麼意思,菜點多了吃不了,點少了又不過癮。還是要一大頓人一起,洋洋灑灑做一大桌人有說有笑,上了菜爭先恐後的涮著吃才有味道。其實要是說起涮火鍋的話,十個人能有八個人聯想到四川重慶的火鍋,又辣又香,夠味兒!
  • 奉旨涮鍋 | 除了故宮火鍋 還有這些火鍋讓我心動
    而且不要門票就能吃到~故宮火鍋奉旨涮鍋的必到打卡地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下,畫風是這樣嬸兒滴↓尤其是趕上前幾天的大雪天兒:小雪紛飛吃火鍋的樣子,光是想想就夠美了除了經典鍋底「赤」麻辣、四川青麻椒、番茄土豆、北京傳統清湯與野山菌湯外,還有四川麻辣鍋和清遠雞紹興黃酒鍋兩款特色鍋底。食材方面,澳大利亞和牛M9+、北京黑豬頸肉、寧夏灘羊去骨羊肋、紅毛蟹、加拿大牡丹蝦、雪蟹蟹腿等肉類海味都值得一試,還有火鍋必備的鴨血、金錢肚等,更有蟹籽福袋、芝士魚丸、年糕魚餅等創意涮品。
  • 小火鍋、涮涮鍋歷經十年發展後 如今正成新火鍋業態之王?
    而真正有著「個人火鍋」屬性的小火鍋(或俗稱的涮涮鍋)卻一直低調:頭把交椅呷哺呷哺(需求面積:300-400平方米)早在2014年就在港交所敲鐘,不張不揚的自從開拓出時尚吧檯涮涮鍋的新路後,一路默默調整更新,直到如今仍是門庭若市。
  • 臺灣美食地圖-月暮藏涮涮鍋
    月暮藏涮涮鍋|臺中新開幕,藏在七期豪宅裡的質感小火鍋,獨特U型吧檯還有專人剝海鮮!臺中最近有一間新開幕的小火鍋,藏在七期豪宅裡,光看外觀就覺得超有質感!月暮藏涮涮鍋是暮藏和牛鍋物的新品牌,獨特U型吧檯,每桌都有專人服務,煮菜、處理海鮮,重要場合再也不用擔心為了剝蝦,整隻手變得油膩膩,店內使用活海鮮跟頂級肉品,食材一上桌,新鮮與質感並俱,就連請客都超有面子月暮藏涮涮鍋 | 店內環境踏進店裡真有種到豪宅作客的感覺,古銅色調將室內打造得低調而有質感
  • 為什麼日本人無法將中國火鍋,提供的各種口味,融入涮涮鍋?
    涮涮鍋是一種簡易火鍋,和傳統中式火鍋相比,涮涮鍋是在鍋裡涮熟,然後蘸醬食用。在食材上也選取的是一些容易煮熟食物,如果是肉類一定要很薄。在日本日式涮涮鍋非常出名,除了蔬菜和肉,日本人也會在鍋裡煮一些烏龍麵、拉麵搭配白米飯食用。
  • 吃火鍋先涮肉還是先涮菜?
    若是有那就來兩頓面臨這麼大一桌的菜你有木有想過該先吃哪個呢?吃貨們當然按捺不住那顆狂熱而躁動的心,毛肚、鴨腸、肥牛、筍尖、香菇,都給我開涮!愛吃肉的肯定要先涮肉啦,先下手為強,整盤肉咔咔往裡倒。您等會兒,先別急著下鍋,吃啥都得守規矩,有一個問題得先擺在桌面上,吃火鍋,應該先涮肉還是先涮菜?
  • 愛吃火鍋的你,不可不知的日式涮涮鍋就餐禮儀
    中國人都愛吃火鍋,就算是夏天開著空調也要吃著火鍋。除了中式火鍋之外,隨著外國美食的不斷進駐,國人也逐漸品嘗到了各種異國火鍋,其中最為常見的便是日式涮涮鍋了。涮涮鍋的出現大約是進入20世紀中期的事情。據說是受中式火鍋啟發而發明的。
  • 「一人食」流行 涮撈煮義旋轉小火鍋風行
    老舍在《駱駝祥子》中曾寫道:「先去掃掃雪,晌午我請你吃火鍋。」外出吃飯,似乎沒什麼比吃火鍋更熱鬧的了,大家圍著一個鍋,一落座,就有很強的歡樂氣氛。然而,火鍋流行趨勢的變化卻非常快,曾有傳統火鍋是經典,今有旋轉小火鍋深受市場喜愛。  吧檯式旋轉小火鍋,是快餐與火鍋模式的結合,是餐飲市場中的又一次細分。
  • 聊聊我眼中涮鍋這40餘年的變化
    說到涮估計大部分朋友想到就是涮羊肉,那段元世祖忽必烈涮肉打勝仗的故事估計大家都是知道的,我今天不說這段;也不說清朝康熙、乾隆二帝涮羊肉盛行的故事;我就想說說我這四十餘年看到的涮鍋的變化,可能我見識薄淺,說到不對的請您多包涵哈。
  • 花不到100塊吃了一頓牛肉放題涮涮鍋,是不是賺到了?
    100分鐘放題時間嚴選澳洲進口牛肉+無限量暢食開創香港【一人一鍋】概念熱潮風靡香港七年的超人氣日式涮涮鍋放題品牌 日 牛 涮 涮 鍋 日牛是一家專門做牛肉火鍋的放題店放題就是意味著隨!便!吃!由於其高貴的身份,入鍋涮三秒即可食用,這樣才能體驗到它最鮮嫩的口感!
  • 這口「真、信、情」的火鍋 憑什麼成為福建「涮涮鍋」界的扛把子?
    趁著鍋裡的湯底還咕嚕咕嚕地冒著熱氣,來自天南地北的山珍海味,河鮮時菜,豆腐粉條,被來者不拒地倒入鍋中,你還沒來得及擦嘴上的哈喇子,熟透的暖心美食便已在挑逗味蕾……   天氣驟降的寒冬,如果有哪項美食能比與大雪強行配對的炸雞和啤酒還誘人,那必定非「涮涮鍋」莫屬!
  • 銀川市井火鍋,路邊涮
    重慶遍地都是「3拖1」。網絡上老重慶人解釋3拖1,大概意思是:3塊1塊的菜價的親民延伸出了這個名字,這是最早的重慶市井火鍋的原貌。像名字一樣,地道務實,不花哨,正是食物原本的樣子!聽這個名字,這恐怕是銀川市面上火鍋裡面名字最俏皮的一個了。金鳳區福州北街未來城6-111號。
  • 多功能涮烤煎炸一體鍋,火鍋烤肉我都要!
    那必須是火鍋、烤肉啦! 不過想要同時吃上這兩種美食,還挺麻煩的,要準備的鍋實在有點多!最近小T就發現了一款好東西,就是下面這款刷烤一體鍋了,煎、炒、烹、炸,它都能搞定!而且,沒有油煙不易粘鍋,不會燒焦燒糊。可以2種菜餚一起做,直接省時一半!
  • 重慶火鍋和老北京火鍋的不同,一個涮羊肉,一個涮「下水」
    重慶有兩個經典文化符號:「火鍋」和「吊腳樓」,其中「重慶火鍋」更是「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之首。很多人旅遊去重慶,是奔著解饞去的,吊腳樓上把酒臨風吃火鍋,人生最美不過如此。那麼,重慶到底有多少種小吃呢?曾經有一本書叫《重慶風味小吃》,裡面對150種重慶小吃進行了詳細描述,應該是較為全面的。但是,資深吃貨們表示不同意,進入書籍的僅僅是大眾的,最獨特的味道深藏在民間,而這種小眾美食才是最重慶的味道,它的數量1500種也不止。的確,深藏於民間的才是最有鄉愁味道的,我們今天不去追究重慶小吃的種類,要說的是這裡的火鍋和老北京火鍋的不同。
  • 南門涮肉 「熱火朝天」涮火鍋
    南門涮肉南門涮肉 老北京的火鍋說起老北京火鍋,比起東來順的「揚名」,南門涮肉要來的穩重。日久天長,顧客遍都找了回來,排著長隊來捧場,於是便在京城陸續推生出了六家連鎖店,就連世博會,南門涮肉也趕上了場子,「洋氣」的上海便也接納了這來自北方的羊肉羶,照樣生意如虹。比起川式火鍋的麻、辣,老北京的傳統銅鍋用清湯做底,肉吃的是原汁原味,因此對肉質的要求就更高,不鮮、不嫩,便可直接宣判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