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名:味何涮涮鍋
地址:惠城區東平天鵝灣大門右側(東江沙公園門口)
三月春暮,車水馬龍的南國街頭,木棉樹的嫩葉尚未長出,只有紅豔的花朵傲放在光禿禿的枝頭,在涼風中釋放生命的芳華。這個時節,如果來個熱騰騰的火鍋,驅走身體裡的寒意,正迎合春捂秋凍的養生之道。這不,不少市民出來悠哉地嘆火鍋了。
說起火鍋,很自然想到一大桌子人圍著翻滾的爐子豪邁揮箸,煙霧瀰漫,高聲談笑之間涮得不亦樂乎。時至今日,火鍋界也在爭奇鬥豔,涮涮鍋就是近年來風靡的新型火鍋。
涮涮鍋源自日本,日文發音為Shabushabu,形容肉類沸湯中煮滾的聲音。涮涮鍋的發揚光大,則是在臺灣。追求精緻的臺灣人,開創了一人一鍋的全新概念。一人一小鍋,盛裝不同湯底,乾淨精巧,完全可以勝任現代人追求健康衛生的要求。涮涮鍋於是又風靡至內地。在惠州,大大小小的涮涮鍋店在大型購物商場搶佔地盤。
業內人士說,涮涮鍋是火鍋市場細分之後的表現,體現在很多方面,如醬料、湯底、食材、涮功等,都有精緻的配置和要求。單單從火鍋的關鍵環節湯底而言,臺式涮涮鍋的鍋底豐富而講究,知名度頗高的有昆布高湯、東北紅參雞湯、蔬果湯等,都強調其健康養生的概念。
涮涮鍋,涮的原料也在不斷演變。早期主要涮牛肉薄片,現在羊肉、魚肉、豬肉等各種肉類薄片都可入鍋。在靠海的惠州,入鍋的主料絲毫不遜色於臺灣。走訪市區各個涮涮鍋店,魷魚、螃蟹、墨魚、海參、沙白、海聖子等海鮮,新鮮原品或製品均可入鍋。
在記者看來,吃涮涮鍋是一次快樂的玩轉體驗。醬料、湯底、食材、涮功,甚至是飯後飲品等,每一個細節你都可以將之玩轉手心。
[玩味]
30種醬料
在味何,火鍋的醬料有近30種,可以隨意搭配,有蔥花、蒜泥、紅綠辣椒圈、麻油、沙茶醬、陳醋、白醋等。其中醋可調味,可稀釋醬料,避免攝入過多鹽分和油分,有保健作用。當中還有一款不得不說的臺灣醬料,雖然不是大廚專門配置,但卻是由臺灣供應商供貨的。
多款湯底
吃火鍋,湯底最為重要。好的湯底能夠將食材的鮮美最大化地表現出來。在何味,有5種湯底可選擇,喜歡清淡口味的,可選擇百寶蔬果清湯,健康養生,以蔬果等多種食材熬製的清湯,搭配頂級穀物飼養肥牛,香甜爽口,弄嫩鮮美;而精選糯米粥底、豬肱大骨高湯、東北紅參雞湯等,有天然的清潤甘甜,都具有養生的功效。喜歡異域風情的,可選擇日式昆布高湯,吃出小資情懷。
食材豐富
肉類是涮涮鍋中當仁不讓的主角。味何有羊肉、東北梅花鹿等,還有很特別的西域駝峰,品種豐富。涮涮鍋涮的不僅是肉,還有蘑菇、豬紅、魔芋等材料。
涮涮鍋的材料放入順序很講究。最貼切的吃法是,先涮肉再涮青菜。用筷子夾著肉片在熱湯裡來回涮幾下就可以了,又嫩又香。涮了一次肉以後,那湯眼見著就稠了些,舀起一勺嘗嘗,完全沒有了原先剛端上來時的寡淡,反而又鮮又甜,此時再下青菜,青菜則完全吸收了肉質的鮮甜。
大展涮功
肥牛肉、肥羊肉、牛肉、駝峰肉、驢肉等,都要切成薄薄一片,才好掌握燙生燙熟的分寸。顧客可根據自己喜熟的口味來燙。
飲品下火
若是懂行,你該知道飯後飲品是臺灣涮涮鍋裡的必備曲目,它可消食降火,還可緩解食物滾燙帶來的「味覺麻木」。味何的飲品是自己熬製的,有羅漢果茶、檸檬茶、清補涼茶等。風味清淡的飲品,有下火的功效。
[心水推薦]
西域駝峰套餐
烤駝峰,在唐朝是貴族嗜吃的美食,切成薄片的駝峰肉,加以各種香辣佐料,烤熟後味道鮮美,在帝都長安風頭強勁。杜甫《麗人行》裡「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盛讚駝峰美味。現在,駝峰的烹飪手法很多,清炒駝峰絲、拔絲駝峰、焦溜駝峰等風味各異。涮駝峰肉,吃的是原汁原味的鮮嫩。
牛鞭牛寶
眾所周知,牛鞭牛寶是美眉們追求的美顏食物。清朝雍正年間,牛鞭貴為宮庭御宴,也是歐美、日本、東南亞多個國家和地區炙手可熱的美食。
臺灣海膽仙桃小丸子
海膽仙桃小丸子是臺灣火鍋中的代表食品。看上去是個龐克造型的「桃子」,金黃色外表下內餡是海膽混搭蟹卵,柔軟口感中又能清楚覺察到蟹卵的顆顆分明。
手剝小山筍
選購本地鮮嫩的小支竹筍,切去根部後,加入配料和清水煮熟,食用時直接用手剝去外皮,清爽的口感有開胃的作用。
[貼士]
味何的室內調味大木船、金魚缸造型令人耳目一新,趣味十足,尤其受小朋友的喜愛。一樓設為卡座,二樓有圍臺。獨自一人或是一家老小都可以就餐。該店近日還推出「吃100送50」的優惠活動。
本版採寫:南都記者 符芳曉 本版攝影:南都記者 田飛(部分由受訪商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