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
總能讓本編想到一首詩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用一種接地氣的說法翻譯過來,那就是:
「天冷了,一起來吃火鍋喝酒嗎?朋友?」
▲聽聽黃小廚如何表白火鍋
火鍋作為咱們的獨創美食
據說在戰國時期就有了
流傳至今,種類已經變得非常繁多
吃一個月都不帶重樣的
而最受歡迎的火鍋流派大致可以分為4類
哪一款是你心裡的白月光呢?
今天,就來一起說道說道
據《2019年火鍋行業報告》顯示,截止到2019年第三季度,全國火鍋店的數量達到了51.6萬家,其中川渝火鍋市場佔比高達57%,所以說「川渝火鍋稱霸一方」毫不誇張。
川渝火鍋主要包括重慶火鍋和四川火鍋,四川火鍋以香辣為主,通常用菜籽油(or食用油)加大量香料炒制,而重慶火鍋則用牛油炒制,加姜、蒜、花椒等提香,麻辣口感更為突出。一句話總結就是「成都火鍋辣的內斂,重慶火鍋辣的豪放」。
雖然鍋底稍有差異,但辣是必須的,紅鍋也是必須的,能讓川渝本地人和你一起吃鴛鴦鍋的,那一定是真愛。
▲想要自制麻辣火鍋,黃小廚教你
川渝火鍋的蘸料主要就是油碟和幹碟,油碟基本就靠香油+蒜泥這對最佳CP撐起,看個人習慣還會再加耗油、芝麻、香菜這些;幹碟呢基本就是各家火鍋店的特色辣椒麵,味道各有千秋。(評論區等著川渝吃貨來安利火鍋店哦)準備好蘸料,再加上滾熱的紅油鍋底,現炸酥肉、毛肚、鵝腸、黃喉……陸續上桌,紅紅火火的火鍋就開涮了,再開一瓶唯怡豆奶,巴適得很!
本編的成都同事還說,最後一定要上一份蛋炒飯,這才真正的高光時刻,聽著恨不得立馬飛去成都涮火鍋。
▲黃小廚教你做碗蛋炒飯解解饞
現如今川渝火鍋的普及度,已經讓以清淡養生為主的廣東人都甘願排隊等候了,畢竟吃火鍋也是養生局,怎能拒絕!
# 看看火鍋裡的食材究竟多養生#
花椒:溫中散寒,除溼止痛,治積食停飲
辣椒:增加食慾,溫中散寒,下氣消食
牛油:味甘、性溫,可治白斑禿病
肥牛:增長肌肉,增強免疫力,改善貧血
肥羊:溫補脾胃、補肝明目,開胃健身
川渝吃火鍋,辣不能少,而在北方涮火鍋,肉不能少!
說到涮肉,北派火鍋,當仁不讓。老北京銅鍋涮肉、東北酸菜白肉火鍋,單從這一派火鍋代表的名字來看,肉絕對主角。在老北京眼裡,手工現切的新鮮羊肉,才是火鍋的靈魂。
炭火燒的老銅鍋端上,清水作底,大蔥段、薑片、枸杞做伴。清湯煮沸後,新鮮手切羊肉下鍋,湯底濺到爐壁上,一聲聲「刺啦刺啦」最為美妙動人。
清湯裡洗禮的羊肉,蘸上豆腐乳、韭花調和的芝麻醬,那一口又香又嫩,真叫人無法抗拒,幾口肉下肚,再來瓣兒爽脆的糖蒜,堪稱一局完美的火鍋。
芝麻醬是老北京心裡的白月光,酸菜就是東北人心裡的白月光。上好的骨頭湯做湯底,自家醃製的酸菜切絲和新鮮豬肉一起,在鍋裡咕嘟沸騰,油脂浸潤著酸菜,酸鮮滲透到肉裡,美食的互補,體現的淋漓盡致。
烤著暖炕,烀一鍋酸菜白肉,切一盤血腸,東北人期待的冬天才算真的來了。
圖源《沸騰吧火鍋》
另一大吃肉流派當屬廣東人民,潮汕牛肉火鍋、豬肚雞火鍋、粥底火鍋、海鮮煲……食肉食海鮮當屬廣東人講究。每當廣東人民感受到一絲絲秋意,就立馬約上家人朋友,正大光明地打邊爐。
「打邊爐」實際為「打甂爐」,用瓦罉作為「鍋」,早在清代《廣東通志》已出現:「冬至圍爐而吃曰打邊爐」,圍爐而食,就是守在爐邊涮食物之意,亦即是吃火鍋。打邊爐通常以清水或高湯為底,主要食材是生魚片、魷魚片、生蝦片等各式海鮮,還可以涮上新鮮牛羊肉,蘸上秘制沙茶醬,清淡中鮮味立顯。
廣式火鍋中,近兩年最為盛行的莫過於潮汕牛肉火鍋,看似簡單,但講究可不少。
牛骨清湯和白蘿蔔做鍋底,用肉必是當天新宰的,門外切肉門內涮,把「鮮」字發揮到極致。牛肉部位不同,質地不同,需要涮的時間不同,口感和味道也大相逕庭。而一頭好幾百斤重的牛,能拿來涮肉的差不多只有三分之一,剩餘的會被做成手打牛肉丸,那Q彈爽脆,肉汁四溢,美味至極。
圖源《沸騰吧火鍋》
沒有一頭牛能活著走出廣東
牛的每個部位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注重美容養顏、味道清淡的椰子雞火鍋,近幾年也在火鍋江湖中殺出一條血路。但究其源頭,其實是個才出現十多年的全新火鍋品類。
椰子雞火鍋最早起源於深圳一家椰子雞火鍋老店,老闆是個在海南長大的馬來西亞華僑,因「海南椰子雞和打邊爐」的靈感來源,在深圳開了這家海南風味的椰子雞火鍋店。雖配方靈感來自海南,但椰子雞火鍋確是一道實打實的深圳菜,後來才是從深圳這個發源地走出去,火遍全國。
雖然椰子雞火鍋不是來源於海南,但椰子雞火鍋的講究,卻很海南。
以清潤下火的海南新鮮椰子汁為湯底,皮薄肉嫩的海南文昌雞為主,甜潤的椰肉為輔,水果的清甜和雞肉的鮮香交融在一起,堪稱神仙搭配。
這樣的一鍋椰子雞火鍋就以十足飄香了,再來一碟海南島風味十足的蘸料,自然就是錦上添花。
沙姜和青桔是椰子雞火鍋蘸料的精髓,再佐以醬油、小米椒(還可以再加點芝麻油),清甜鮮嫩中帶著絲絲酸辣,雞肉的高光時刻大抵如此。
最後,再忍著口水,給大家說說雲貴地區兩種雖然尚未普及全國,但查當地的旅遊美食攻略,一定會被安利的火鍋。
▏雲南菌菇鍋,給肉也不換
雲南作為「野生菌王國」,菌子自然是涮火鍋的主角,地道的野生菌火鍋也最能體現食材的優越性。
香菇、蟹味菇這些自然是入不了雲南人的眼,要吃就吃竹蓀、雞樅菌、牛肝菌、青頭菌、奶漿菌、黃絲菌……每一種都切片或撕成小塊,待一鍋濃香飄著黃油的土雞湯沸騰後,把食材一一下鍋,先喝湯,再吃菌,最後涮蔬菜,各種鮮味在味蕾交織重疊,給肉都不換。
▏貴州不止有酸湯魚火鍋
「你是哪兒人?」
「貴州遵義的。」
「哦,貴州酸湯魚!」
「………………」
其實在貴州,酸湯魚火鍋主要是黔南地區少數名族的主打鍋,酸湯鍋也不僅僅局限在魚上,豬蹄、牛肉、板筋、排骨……都是常駐嘉賓,而且面對激烈的競爭,每一家酸湯館都各有特色。
而在黔北,因為歷史原因,口味則很川渝,無辣不餐。特別是一鍋糟辣椒火鍋,涮上豆腐、蔬菜,一鍋米飯都不夠吃。(當然,貴州最吸引人的還是當地多到眼花繚亂的各式小吃,簡直就是吃貨的天堂!)
▲自家做的糟辣椒最香
講真,本編寫到這兒,就真的已經饞到完全不想再寫下去了。細數火鍋江湖,那真是豐富到不行不行,還有安徽一品鍋、福建八生火鍋、山東肥牛鍋、新疆土火鍋、羊蠍子火鍋…這些尚未風靡全國的地方特色火鍋,以及外來的韓式部隊鍋、日式壽喜鍋、泰式海鮮鍋……怕是聊個三天三夜都聊不完。
總之,白天打工人,晚上火鍋人,沒什麼煩惱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幹就完事了。作為可以治癒一切的火鍋,吃它自然不需要理由,如果非要,給你一萬個也不嫌多。
所以,今天就聊到這吧,吃火鍋去咯!(大吃特吃了兩頓火鍋,體重達到了人生巔峰不知道算不算工傷…)
★小芝士非專業人士
故本欄目內容僅供大家一起探討學習啦
看完這篇推送,你準備去吃什麼火鍋~
留言和大家分享吧~
喜歡黃小廚,動起來點個「在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