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俗語,流行千年之久

2020-12-22 輪滑AND魔方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俗語,流行千年之久。

現在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一,這句話最早出自於元雜劇,關漢卿、王實甫的元曲劇裡均有這樣一句話「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意思是對仇人不痛恨不是君子,對敵人不狠毒不是大丈夫。

二,「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由上面的話演變而來,具體卻找不到歷史出處,意思是器量小不是真正的君子,沒有度量不是大丈夫。

先說第一種「無毒不丈夫」,由於當時元代的儒家思想的沒落,禮崩樂壞,實用主義至上,歷史上的陰謀家,野心家把它用作一種至毒的精神鴉片,厚黑學用在普通民眾身上,用以鉗制民眾的思想,愚民弱民,營造了一種叢林文化的雛形。千百年下來,以至於深入民心,民眾均脫口而出,奉作為人處世的金科玉律,遺害千年……

第二種「無度不丈夫」是由「無毒不丈夫」演變而來,度量,器度,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是真君子,大丈夫的唯一標準,而不是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從而更加迎合了大眾的審美觀念與價值觀的取向,大眾的一部分開化人士更相信「無度不丈夫」為正統觀念,唯一缺陷在於無確切的記載與出處。

大家對這兩種俗語,有什麼看法,歡迎表達,共同探討。

相關焦點

  • 你懂「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真正意思嗎?千萬不要被誤導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是家喻戶曉、盡人皆知的一句俗語,我們查找這句話的出處,有證實原文的,也有「無度不丈夫」的,到底哪個正確?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和正確運用呢?關於「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的出處,這句俗語其實是由「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演變而來的。大致意思是,對仇人不痛恨的人不是君子,對敵人不狠毒的人,成不了大丈夫。
  •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是「毒」還是「度」?原來我們都錯了
    如今有一句諺語,經過口口相傳,形成了不同的版本,並且這些版本,似乎都是正確版本,這句諺語就是「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想必大家對這句話非常熟悉,前面一句的意思,是,氣量小的人,不是君子,君子是儒家思想中對品行端正、心存仁義人的稱呼,這句話,說來很有道理,但是後面一句似乎有問題,無毒不丈夫,意思就是不狠毒不是大丈夫,顯而言之,狠毒才是大丈夫。
  • 俗語:「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給我們的啟迪!
    長久以來,對於一句俗語我們有一定的誤解,這句俗語叫「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很多人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大丈夫行事要狠,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其實,這完全是以訛傳訛。這句話真正的說法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意思是教導人要有雅量。雅量是包容的意思。
  •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理清這四點,人生活得通透一點
    所以年輕的時候,你就要明白了,多花時間琢磨人性,這樣你的人生,才會越走越遠,而且這是必然的。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話是我在看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和珅對紀曉嵐說的。
  • 俗語:無毒不丈夫,你們真的理解他的含義?被人誤傳了千年
    俗語:無毒不丈夫,你們真的理解他的含義?被人誤傳了千年俗語作為一種口頭相傳的文化,經過數千年的傳遞,被大家保留了下來,一般都是比較容易理解意思的,真是因為這種容易理解,所以才能傳播這麼久。雖然說很多俗語都被傳遞下來了,但是也有很多會因為時間的推移,有其他的意思,甚至有一些都被大家誤傳了,可能不仔細追究不知道其中的緣由。這種現象並不少見,在很多電視劇中都會有這種情況出現,所以說,理解俗語的真實意思還是很有必要的。說到這一句「無毒不丈夫」,很多人心裡應該是都有一個意思,這個俗語在很多地方也都是有出現的,但是你們真的知道它真實的含義嗎?
  •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話該如何去解讀?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話最早出自元代馬致遠的《漢宮秋》裡,其實這句話的真實意義被很多人誤解了。社會上很多人以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讓你去做一個心狠手辣的人,心裏面容不下別人,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正是在這樣的曲解之下,導致了很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損害別人的利益。我們有時候在看電影的時候,劇中的主人公在做決定的時候就會說這句話,然後就是為了達到目的,開始不擇手段。
  • 老話說得好系列049: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其實這句話的原句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原意為:器量小者不是君子,沒有度量的人,不能稱為丈夫。後被很多言不及義的人曲解,或者是故意曲解,用來證明自己的惡毒手段是有理可依的,那就是這句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也被解釋為器量小的人做不了君子,不夠狠毒就不能被稱為男子漢大丈夫。
  • 古人謙遜,怎麼會說「無毒不丈夫」?讀懂原意後別再為狠心找藉口
    他們找的最多的藉口,是一個為人們所熟知的俗語。這個俗語有五個字,幾乎人人知曉,這就是「無毒不丈夫」。這個俗語能夠流傳至今,家喻戶曉,在很多人看來這肯定算是人生至理了。不過這五個字其實在邏輯上根本不成立,因為它與我國古代崇尚的價值觀完全不符。如果真的無毒不丈夫的話,那麼就要反證所有的大丈夫都是壞心腸的。這怎麼可能?
  • 量小非君子 無度不丈夫
    「李廣難封」,一直是一件歷史疑案,也讓無數人為之遺憾惋惜。「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李廣的英名令匈奴膽寒,他的英勇善戰沒的說,但「難封」的背後,確有氣量狹小的瑕疵,為李廣的光輝形象投下了些許陰影。  李廣曾經因為吃了敗仗而受審,僅憑用錢贖罪而保住了性命,前後有八年時間在藍田過著隱居的生活。
  • 【國學堂】「無毒不丈夫」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中國歷史上被歪曲最厲害的7句話!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話絕對是中國眾多以訛傳訛的話中最搞笑的一個。首先,「無毒不丈夫」已經遠遠背離古人價值觀念,大丈夫,自然是說那些坦坦蕩蕩胸懷寬廣的男人,什麼時候惡毒陰損,暗箭傷人這種前綴怎能放在前邊來形容大丈夫了?其實,這句本來應該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這本來是個很好的句子,裡邊充分運用了對仗。
  • 被誤傳多年的俗語:終於知道「王八蛋」是怎麼來的了!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俗語轉音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 2、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皮」實際上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指副將。 這句俗語的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
  • 被誤解誤傳的成語和俗語!|快來看看!|這麼多年你用對了嗎?
    成語和俗語更是這燦爛文明中先祖們智慧的結晶。但有些成語俗語在先祖們創造之初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意思,被我們後人誤傳或是錯用了。今天大貓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被我們在生活中誤傳誤用的成語和俗語,一起來看看吧!
  • 10個被誤傳了幾千年的俗語,原來這些年我們都理解錯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俗語轉音成雞、成狗了。 2,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皮匠」實際上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指「副將」,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流傳中,人們將「裨將」說成了「皮匠」。
  • 這10個成語,被誤傳千年,最後一個與秦叔寶有關,被網友玩壞了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成語或俗語,當初根本不長這個樣子。下面分享10個誤傳千年的成語或俗語。03無毒不丈夫原句: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南宋·《名賢集》原句的意思是心胸狹隘、缺乏度量的人,不配做丈夫和君子。度,是度量的意思。我們現在經常可以在影視劇中看到「無毒不丈夫」,被男子當作施行決斷行為,甚至毒辣行為的辯護。
  • 這3句經典國語,由於3個字導致意思截然相反,我們用錯了幾百年
    但是,正因為古人們對讀音的不了解、對字形的過於自信,才會導致一些經典語句的錯誤理解,甚至曲解戰勝正解,反而被流傳下來了。   這不,由於對這3個字的惡意曲解,正有三句話一直被國人們誤解,甚至還引發了部分社會亂象,影響到了年輕的下一代,糾正已迫在眉睫。
  • 千年來被嚴重誤解的12句話
    1、無毒不丈夫這句話的原句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一字之差,演變成了反派的「真理」,這句話可以說是以訛傳訛的話中最離譜的一句。2、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原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論語 陽貨》,因為這句話,有人解讀為孔子歧視女性,甚至被認為是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孔子的思想一貫是平等、仁愛、愛人愛己,他怎麼又會歧視女性呢?
  • 「無毒不丈夫」「人不為已,天誅地滅」這些經典,你可能都用錯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句的原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山木》一些人會依據字面意思將這句話理解為真正友誼是淡薄的淺薄的,再聯想到莊子那種逍遙的人生態度似乎沒什麼不對。但實則我們確實是錯了,這句話想表達的是君子之交源於互相寬懷的理解。在這理解中,互相不苛求,不強迫,不嫉妒,不粘人。
  • 「百天水生魚,千年草生芽」,這句俗語究竟有何含義?
    「百天水生魚,千年草生芽」,這句俗語究竟有何含義?數千年來,魚在我國文化進程中,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除了它的食用價值以外,還有它獨具美好的文化寓意。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百天水生魚,千年草生芽」同樣與魚密切相關,雖然看似難以置信,但實際上頗具智慧,並且饒有趣味之餘,還能讓我們收穫良多。其實,「百天水生魚」的生活依據,歸根結底,還是源於古人對事物細緻入微的觀察,絕非隨口的一句泛泛之談。首先,魚類屬於卵生動物,簡單理解,就是通過我們平日中常見的魚籽進行繁衍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