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寶寶的發育狀況各不相同,對食物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在輔食添加的過程中,家長要在堅持以下原則的基礎上,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靈活餵養。
▸種類從單一到多樣:通常,添加米粉2 周后,如果寶寶適應良好,就可以添加菜泥、果泥及肉泥等。要注意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材,並連續添加3 天,確認寶寶沒有不良反應,再繼續添加下一種。
▸衝調由稀到稠:輔食添加初期,寶寶吞咽能力及消化能力尚未發育完全,衝調要儘可能偏稀,之後再慢慢過渡到糊狀,逐漸加稠。
▸添加量由少到多:寶寶需要時間適應新食物,不管是添加米粉,還是菜泥、果泥等,初期都要先少量添加,比如初次添加米粉,可以先加1 勺,若3 天后寶寶沒有異常反應且消化吸收很好,再逐漸根據需求增加。
▸製作由細到粗:添加初期,寶寶乳牙剛剛萌出或還未萌牙,還不會通過咀嚼初步消化食物,因此應以泥糊狀的精細食物為主。當寶寶接受和適應後,再逐漸添加粗顆粒的食物,比如研磨的果泥、菜泥等,直至固態食物。
▸各種食材混餵:當寶寶接受較為豐富的食材後,應將主食、菜、肉混在一起餵養,避免偏食。由於水果不是正餐的組成部分,水果的甜味也不是輔食的主要味道,因此不建議將水果混入其他食物中喂,而應以加餐形式出現。
▸每餐營養均衡:寶寶適應多種食材後,應每餐均有主食、菜、肉,其中主食應佔50%。
特別提醒:千萬不要認為,細的食物就是稀的食物,粗的食物就是稠的食物,粗細與咀嚼能力和效果有關,稀稠與吞咽和胃腸消化有關。輔食添加一段時間後食物就可以由稀到稠,而只有適當的時候食物才能由細到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