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口平均期望壽命已達82.15歲!
隨著老年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北京市的老齡化程度也在逐步加深。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60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為358.2萬人,佔常住人口總數的16.5%。
新時期,老年患者需求出現新特點,因年老體衰、多病共存、發生失能失智,其治療和護理較為複雜,需要涵蓋醫療、社會、心理的全面照護和管理,也對老年健康保障提出更大挑戰。
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健康中國戰略中,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正在經歷人生周期後半段的老年人,理應得到更為周到的照護。
因此,北京市衛生計生委遵循世界衛生組織老年友善原則,制定評估標準,組織開展老年友善醫院建設工作。通過自願申報,區級評估、市級覆核、綜合評價,確定北京協和醫院等20家單位為北京市首批老年友善醫院。
18年底,老年友善醫院覆蓋率達40%
除了首批建成的20家老年友善醫院,北京市還將繼續擴大老年友善醫院的覆蓋範圍,加大宣傳和推進力度。
2018年,為老年人健康提供服務的二級及以上醫療機覆蓋範圍不低於40%。市、區兩級老年健康指導中心積極探索老年急危重症的救治模式,結合醫聯體建設,組建腦卒中、心血管病、肺病、老年痴呆等專病或專症的聯合診治中心,不斷提高老年急性醫療的服務能力和水平,降低老年人的殘疾率和死亡率。
北京市還結合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日常門診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計劃到2018年底,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68%,繼續推進三批共15家公立醫療機構向康復轉型,開展第一批轉型機構驗收。同時,推進老年人疾病預防、安寧療護、居家醫療等能力建設。
老年友善醫院「友善」在哪裡?
北京市老年友善醫院的建設是以滿足老年人多方位的健康服務需求為導向,以為老年人提供分層管理、無縫銜接的老年健康服務為目標的,主要涵蓋4個方面的內容:
1.形成老年友善文化:引導、培訓醫務人員用尊敬的態度、易懂的語言文字或圖片與患者交流、溝通,提供就醫指導與健康宣教,同時鼓勵健康老年人參與志願者服務。
2.進行老年友善管理:對員工進行老年友善觀念、老年醫學倫理、老年醫學知識和技能培訓的機制。建立老年友善醫院的運行機制和激勵機制。有政策和經費方面的支持,並有評價機制與持續改進機制。
3.提供老年友善服務:倡導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利用多學科整合管理團隊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有針對性的醫療照護。建立實施連續性的醫療、康復、護理和安寧療護服務的工作機制,更好地滿足老年人軀體、精神和社會等層面的健康需求,切實保障老年人的醫療安全。
4.營造老年友善環境:機構內具有比較完善的無障礙服務設施和標識系統。具有適合於老年人的整體就醫環境,可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適和便捷的服務。
以上4個方面的指標又細化成65項創建內容成為北京市老年友善醫院的創建標準,每個標準都有分數佔比,總共100分,經過專家評估後,只有85分以上的醫院才有資格成為老年友善醫院。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老年婦幼處處長郗淑豔介紹:「老年友善醫院有效期為3年,期間將實行動態管理,各區衛生計生委要對已獲得老年友善醫院稱號的單位定期進行檢查,市衛生計生委將不定期抽查。」
北京市首批老年友善醫院名單
老年友善醫院長什麼樣?
北京協和醫院和北京老年醫院都在首批20家老年友善醫院中,他們為了方便老年患者都提供了哪些服務呢?快跟著健康北京看看吧!
協和醫院為方便老年人,優化了老年人就醫流程,還專門設立老年人專用窗口並提供老年人導診、陪診服務等。
另外,在協和醫院住院處的窗口還擺放著老花鏡,方便老年患者查看帳單並提供平車和輪椅,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便利。
老年醫院則是將老年症候群列為老年醫學的核心問題,將老年綜合評估作為老年醫學的核心技術,將老年病的多學科整合管理視為老年醫學的核心管理辦法,將老年人的健康促進、預防保健、慢病防控、急性醫療、中期照護、長期照護的安寧療護確立為老年醫學的七大服務模式,在關注老年人功能改善的同時提高其生存質量。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老年婦幼處處長郗淑豔表示,希望所有的醫療機構都能加入建設老年友善醫院的行列,共同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醫療服務。
原標題:老年人看病福音!北京確定首批20家老年友善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