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百家號作者樸品】大家好,這裡是【樸品文創】【主編工藝】頻道,今天,小樸跟大家聊一下,古人以竹子為材料,創造的工藝品,小巧玲瓏的竹製玩具,細密透涼的竹枕涼蓆,夏日避暑的竹扇搖椅,生活日用的竹籃筐簍。竹編工藝,古之技藝。一起看看吧。
以竹為材,編織生活,是古人善於利用自然的表現。據考古資料證明,人類開始定居生活後,便從事簡單的農業和畜牧業生產,在經年累月的實踐中,發現竹子乾脆利落開裂性強,富有彈性和韌性,而且能編易織,堅固耐用。於是竹子便成了當時器皿編制的主要材料。
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人們的製作工藝更加精進,通過控制竹子之間的空隙,編織成不同的用具,從而將各種食物篩選出來,於是,竹編用具,作為農業用具,因其實用性,成為人們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隨後著竹編工藝的進步,審美意識的提高,使得精細化的產品不斷出現,小巧玲瓏的竹製玩具,細密透涼的竹枕涼蓆,夏日避暑的竹扇搖椅,生活日用的竹籃筐簍,頭上戴的竹編帽子等,都是人們對於竹子的偉大創造。
竹編器具在保證實用性的基礎上,更注重款式與美觀,純手工的製作方式,讓每一件作品,都帶有不同的特色。竹竿選擇多採用無節瓷竹,經過破竹、去節、刮平、劃絲等十幾道工序,形成根根分明的竹絲,在編織過程中,以經緯編織法為主,還可以穿插各種技法,如:疏編、插、穿、削、鎖、釘、扎、套等,使編出的圖案花色變化多樣。
竹編所用竹絲斷面全為矩形,在厚薄粗細上都有嚴格要求,厚度僅為一兩根頭髮絲厚,寬度也只有四五根髮絲寬,根根竹絲都通過勻刀,達到厚薄均勻,粗細一致,觀者無不讚嘆其難。
人愛竹,竹有清傲風骨,不懼烈風摧殘的氣質,在案頭茶席間用竹裝點,添雅趣情致,還可隱喻節操氣度,因此,最受世人推崇。從實用性上升到審美性,是竹編工藝的一大進步,竹編工藝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人們生活裝飾中的一抹小情趣。以下是主編工藝下的三款手提竹籃:傳統手作竹編素竹籃、玉竹籃、雅竹籃。
【素竹籃】具有來自天然的最本真原色,也是所有款式中造型最為質樸的,它被匠人特意編織出粗糙卻精緻的外表,每一道經緯交錯,都是手藝者的用心。素竹籃,主打的是精緻簡約,乾淨透亮,竹籃裡放上零星花瓣,竹籃旁喝茶聊天,詩情畫意,悠然自得。
為了提升竹籃的耐用性,提手與籃筐交界的地方,特意用竹片固定纏繞,既美觀大方,又體現手工藝的魅力,平凡的美是最容易被我們忽略和怠慢的,但卻最真實、最長久、最溫暖。
清朝朱彝尊曾在 《拙宜園補題三首為楊專木賦·苔徑》說道:「竹筐挑築海沙麄(同「粗」),石子圓勻巧匠鋪。」說得就是竹筐在生活中的應用,當然我們今天的這款,可承載不了泥沙,因為它是小巧精緻的提籃竹筐,可用來裝飾,放置一些花朵,白粉花團相互陪襯,為心靈和精神放一個舒緩綿延的假期,靜靜休息。
【玉竹籃】身著墨綠色的外衣,渾身散發著清新的竹香,若它是女子,必是高挑美麗、身姿綽約!若它是男子,必是風流倜儻、瀟灑英俊!這款手提花籃,採取墨竹編織而成,適合放一些長條的東西,可做花瓶,可做筷簍,可以香筒,用途廣泛,又不佔空間。
籃身的編織技法獨特,呈現如波浪般起伏的狀態,遠望暗波湧動。動人美麗,卻宜室宜家。竹編的美,更多的是在於它的線條,通過相互交織,帶給人們不一樣的律動,撫慰我們嚮往自然的心。
【雅竹籃】它脫下了原本華麗的衣裳,卻抹不去它尊貴的靈魂和氣質,深棕的竹色外表,大方優雅,像是洗盡鉛華的旅人,品過榮華富貴,方知寧靜淡泊。這款竹籃或多或少有點食盒的樣子,簡單幾個糕點,放在盒內,穿過匆匆竹林,走向心中的地方。
精細的竹絲根根佇立,純手工的氣息,與大氣的外表結合,為空間增加濃鬱的韻味。空間足夠,防止精細物品,零零散散,安安靜靜,獨守一方清閒。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歡迎轉發關注,我是樸品,不定期分享文創好物,喜歡老物件,不僅僅是思慕古風,更多的是,喜歡,從老物件身上,探究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盒生活情趣。